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总第040期 SP:同人文怎么不算文学呢

总第040期 SP:同人文怎么不算文学呢

2024/4/24
logo of podcast 读报teleread

读报teleread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小西
Topics
@主持人 : 我认为同人作品和二次创作可以被视为独立的文学作品,其好坏由主观判断决定,最终都与社群关系密切相关。我通常不会阅读未看过原作的同人作品,因为我担心这会影响我对原作的看法。但我把同人作品和二次创作都当作独立作品来看待,同人作品的版权问题在法律上一直存在争议,同人作品是否原创以及是否独立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对独立作品的定义并不完善。我们对同人作品是否为独立作品的观点不同,我认为只要同人作品能get到原作的核心,情节走向合理,就可以正常看待,不必先看原作。 《丝绒铁腕》是一部优秀的同人作品,即使没看过原作也能欣赏,但我还是会选择先看原作再看同人,因为我需要考虑我对待两部作品的态度。我们讨论了“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两种创作方式的不同。“六经注我”是一种比较酷的态度,可以灵活运用现有素材进行创作。 我通常把同人作品和二次创作都当作独立作品来看待。 @小西 : 我研究丹美同人,并认为热门IP及其角色在海外市场发展迅速。我研究ABO设定,因为它融合了性别和性别的设定,颠覆了世界观。ABO设定在同人创作中不断发展,设定也在不断增加和完善。ABO设定推翻了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具有生命力,对女性作者重新设定性别和权力秩序有观察价值。 我最初接触同人是从真人CP同人开始的,这让我很惊讶。我最初接触同人是从真人CP同人开始的,这让我很惊讶。我对SD的喜爱,以及看到同人作品后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创作的可能性。游戏同人创作与电影、电视剧同人创作不同,因为游戏本身留有许多空白,主控身份会影响创作视角。游戏同人更容易吵架,可能与运营方式、世界观设定松散等因素有关。游戏同人作品可以起到运营和宣传的作用,甚至会先吸引玩家去玩游戏。 普希是一位有争议但优秀的同人作者,她的作品展现了“六经注我”的创作方式。早期同人创作对作者的文化素养要求较高。“六经注我”是一种比较酷的态度,可以灵活运用现有素材进行创作。我在创作中会借用原作设定,但不会被其束缚,会表达自己的作者性和主题性。同人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想法可能会发生改变,完全不顾读者要求很难。 同人创作中,“产粮/做饭”的比喻很贴切,反映了不同作者的创作心态和目标。一些作者不喜欢被称作“厨子”,可能因为觉得这个称呼不够文雅,或与他们的创作理念不符。同人创作的刻板印象,例如认为同人创作就是写黄文。非虚构写作与虚构写作的差异,以及同人创作作为转型的一种方式。同人创作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作者的素材和灵感会逐渐枯竭。持续创作的难度,以及题材的重复性问题。我更擅长长篇写作,依赖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持续创作短篇同人作品会促使作者探索新的可能性。我早期同人创作练习是基于原作对话进行扩写。我学习好莱坞编剧技巧,更擅长长篇写作,不太擅长短篇创作。我通过强迫自己练习来提高写作技巧,灵感来源是广泛阅读。我认为灵感来源于广泛阅读,阅读量不足导致创作困难。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作者会更注重技术层面的探索。同人创作的驱动力通常是爱或金钱。我对古风设定不熟悉,导致创作困难,尤其是在描写打斗戏方面。经验丰富的同人作者可以通过改变设定(AU或PARO)来创作,而我选择补足背景知识。新手同人作者难以脱离原作进行创作。阅读虚构小说对同人创作有启发作用。卢一匹的作品《叔叔叔叔》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虽然借用了原作人物。卢一匹的作品有时会被批评为只是借用了人物名字,没有写出CP的萌点。卢一匹的作品《把悲伤看透时》更贴合原作设定。早期同人创作氛围友好,作者之间通过作品交流。同人圈子中,关于CP配对(左右位、无差、拆逆)存在争议。OOC(Out of Character)的争议,以及文笔的重要性。大多数同人作品的读者是原作粉丝,OOC会让读者感到不满。文笔对同人作品的重要性,以及对OOC的看法。AO3事件中,严重的OOC会冒犯粉丝群体。OOC本身是中性的,但会附加一些道德色彩。 作者会关注读者的反馈,但更关注真正喜欢自己作品的读者。我更看重能够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读者的反馈。有效的读者反馈能够增强写作过程中的正向体验。有效的读者反馈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而非仅仅是对作品的评价。我非常珍惜能够理解作品深层含义的读者的反馈。我目前是单机创作,与其他同人作者交流较少。我选择单机创作是为了避免卷入同人圈的纷争。我选择单机创作是因为经历过读者关系破裂的事件,让我意识到网络关系的脆弱性。同人创作容易感到孤独,作者渴望在圈内找到情感依靠。同人创作需要作者付出真情实感,将个人经历融入作品中。郑希清老师认为同人创作的本质是社群性。同人创作需要社群的参与和反馈,否则难以成立。同人创作的网络环境存在不稳定性,读者的反馈如同市场机制。作者的创作会影响其在网络上的身份认同。在日本同人圈,退圈删文很常见。单机创作的快乐在于写作过程本身,不受外界影响。网络平台的不稳定性,以及单机创作的优势。单机创作和与他人合作创作各有优劣,取决于个人需求。我目前更专注于阅读和欣赏他人作品,而不是自己创作。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能够带来强烈的满足感。同人作品是一种有效的筛选工具,可以帮助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同人创作最终是作者与社群关系的校准。作者选择消失,也构成了一种新的故事。作者的创作态度和读者关注点不同。读者关注点不同,有的关注作品本身,有的关注作者。搞同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不要过度纠结于意义。同人圈并非乌托邦,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同人创作是一件自由的事情,自得其乐最重要。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同人文是否属于文学范畴,嘉宾小西分享了她对同人文创作的经验和见解,包括ABO设定、同人创作的动机以及同人创作的挑战。
  • 同人创作是否属于文学,是一个主观判断的问题
  • ABO设定融合了性别和性取向,在同人创作中具有生命力
  • 同人创作的动机多种多样,包括对原作的喜爱、对人物关系的探索以及创作的欲望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嘉宾】

小西, 普通同人女

【时间轴】

00’06’22 作品的“品格”:看同人之前要不要看原作?

00’19’30 我注六经 vs 六经注我

00’30’57 同人好像……没有那么好写

00’44’13 面对好作品,ooc与否不是最重要的

00’54’28 当读者穿透文本,看到另一个人

01’06’34 同人最根本的性质:社群性

01’13’34 不混圈子,只当快乐单机人

01’22’30 搞同人的意义是什么,其实不必问

【参考目录】

丝绒铁腕, By Huoshao

卢一匹 作品:

叔叔叔叔

把悲伤看透时

碧岛

【BGM】

I Know You (灰塔笔记同人曲), By Phyloky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