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二十三道:木兰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第二十三道:木兰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2024/6/17
logo of podcast  越烤越糊 Overcooked

越烤越糊 Overcooked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考芬
郑天依
Topics
考芬/虎头:我们从性别视角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白蛇传》的演变,而木兰的故事则超越了女性身份和两性关系,涉及性别表演、酷儿身份、父权制、家国叙事等多个层面。 我们对木兰的熟悉源于儿时记忆中的课文,但这个故事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重写和改编,引发了人们对其忠实程度和剧情的讨论。 过去我从未想过木兰是真实存在的人,拥有故乡和相关地理位置,但全国各地都在利用木兰的形象发展旅游业,将一个文学形象“历史化”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郑天依:我的作品《Where Comes Mulan》探讨木兰的形象和故事,源于我疫情后回老家,以外来者的视角重新审视家乡的木兰景观,引发了关于木兰故事的讨论,包括木兰形象在当地地名中的出现时间,以及木兰湖从夏家寺水库改名的时间点等。 我采访了家人,了解他们对木兰故事的认知和理解,发现不同世代对木兰的认知差异。 我的创作团队包括其他艺术家和研究者,共同探讨性别、身份认同等议题,试图对木兰的形象进行更深层次的解构和重塑。 郑天依:黄陂的木兰雕像引发了我与父母关于木兰形象的讨论,黄陂有多尊木兰雕像,其美学风格和年代有关,木兰湖旁的木兰像的面部特征参考了木兰山上的神像,可能建于八九十年代。 黄陂的木兰故事在从军前和从军后做了文章,并加入了百合情节,木兰的姓氏和家族成员在不同版本中也有差异。 黄陂的木兰故事中,战争的描写较为模糊,但明确了木兰是汉人,与一些关于木兰自杀的传说相吻合。 我的作品试图解构木兰文本,用碎片化的叙事方法去回应木兰乡的旅程,而不是单纯讲述木兰的故事。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湖北黄陂,有一处木兰乡——这里不仅是传说中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的故乡(之一),也是艺术家郑天依的故乡。今年冬天,离开家乡多年的天依回到武汉参加K11的艺术驻地,进行她的研究型创作项目《Where Comes Mulan 何处来的木兰》。我们因此邀请了天依做客「越烤越糊」,以她的研究与作品为契机,围绕木兰传说的各个版本展开了讨论。

两年前,我们曾制作过一期比较《白蛇传》)各个版本中女性形象的节目;而作为烤糊“重新审视女性传说”的续集,木兰的故事不仅超越了女性身份与两性关系,更游走于性别表演、酷儿身份、父权制、家国叙事、文旅政策等结构之间——木兰究竟姓甚名谁?离家出走后,她是如何活下来的?沙场归来,木兰一定要恋爱吗,ta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如不为忠孝勇烈,她会为何而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欢迎订阅「隐藏菜单」) 🔥 支持烤糊)

本期速览

[05:16] 天依的创作与黄陂木兰乡 [20:00] 黄陂故事:木兰不姓花,剖腹洗心台 [37:23] 家国叙事下的异装奇观 [47:32] 行军十二年,木兰走后怎样? [56:57] 打胜仗与否,木兰都得谈恋爱吗 [69:44] 没有国家的女人,忠孝何为,为何而战 [75:42] 美国华裔“女战士”Fa Mulan [96:47] 想象父权制反面的木兰故事(Drag?)

相关链接

声音片段

《谁说女子不如男》常香玉(1951) Mulan (1998) Mulan (2020) 《木兰从军》(1939) 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 Donny Osmond (1998) Reflections, Christina Aguilera (1998)

logo@找鸟儿)

联系我们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信公众号 糊汉三(微信号:athousandknives)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