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232。產能再過剩,中國也要瘋狂生產

EP232。產能再過剩,中國也要瘋狂生產

2025/5/7
logo of podcast 歪。講堂 Y.Talkroom

歪。講堂 Y.Talkroom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我观察到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特别是上海,令人担忧。许多企业倒闭,工厂空置,这反映出中国政府在经济问题上可能束手无策。 我认为,要理解中国经济的深层问题,就必须先理解其产能过剩的现象。中国企业即使在需求不足、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大规模生产,并通过低价倾销的方式将过剩产品销往全球。这与市场经济的逻辑相悖,令我费解。 中国经济过度依赖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出口和重工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增长,竞相投资建设钢铁厂、煤矿、光伏工厂等,导致产能快速膨胀,远远超过国内需求。 此外,中国企业在投资扩张时往往高估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规模远大于实际需求,导致供过于求。 中国产能过剩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甚至低于生产成本,这使得许多国内外企业难以竞争,甚至破产。低价竞争也抑制了技术进步和研发投入。 中国企业之所以继续大规模生产,除了薄利多销外,更重要的是依赖政府补贴。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全球竞争力,对新能源、半导体、光伏等战略性产业提供了大量补贴,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即使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能继续生产。 然而,政府补贴也存在骗补现象,一些企业通过虚报销售记录等手段骗取补贴。 中国政府的补贴和低价倾销策略,旨在抢占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通过以量换价的方式挤压欧美竞争对手。比亚迪的成功案例就是一个例子。 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利润微薄,但可以赢得市场份额和技术积累,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但同时也引发了全球的反倾销调查。 中国维持生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持经济和社会稳定,避免大规模失业和社会动荡。关闭过剩产能的工厂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因此选择维持生产,并通过一带一路项目消化过剩产能和劳动力。 然而,中国的产能过剩和倾销行为对全球市场造成负面影响,构成对许多国家本地产业的致命威胁。一些国家因为参与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陷阱,不得不抵押资源或战略利益。 中国维持产能过剩,是为了锁定全球供应链,一旦成为某个产业的主导者,全世界就必须依赖它的产品。这种依赖会形成一个自我循环,即使市场需求不足,中国也得继续生产,否则就会失去主导地位。 苹果公司将iPhone组装转移到印度的举动,也体现了中国对维护全球供应链锁定效应的重视。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不仅是国内经济问题,更是地缘政治策略的结果,旨在增强其全球影响力。但这做法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少麻烦,其中最大的麻烦就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发展到最后财政一定会出现大问题。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上海的经济惨况又再次成为热门议题什么上海阿姨奶茶倒闭啊,董事长断海军破产啊什么地铁大王亏光两亿,很多上海企业消失,很多厂房空着租不出去等等我不知道这些影片是真的,还是为了骗流量而拍的反正我在一年多前就讲过上海经济有多惨了

如果这些影片都是真的那就代表了中国政府基本上束手无策再说如果上海都成了这个鸟样其他城市就更不用说了这一集节目本来我是想要讲一讲为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发展到最后财政一定会出现大问题但是我发现要解释这一点必须先解释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关于这一点我这一年前也讲过了但是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企业在需求不足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大规模生产然后通过低价倾销将过剩产品销往全球为什么他们不暂停生产呢?习惯了市场经济的我们逻辑会告诉我们必须依据需求去搞生产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随便打个比喻吧

如果你是生产铅笔的你的月销量平均 10 万支道理来讲你是不会每个月生产 100 万支铅笔出来的对吧但中国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他不只要生产 100 万支铅笔有时候甚至生产 500 万 1000 万支不把整个市场搞烂不罢休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基础设施房地产、出口和重工业领域基础设施有变迹效应继续建再多的基建对中国经济的帮助不会再那么明显房地产爆雷、出口不如预期这些也不用多说了剩下的就是重工业领域

为了实现 GDP 增长目标以及将产能扩张视为政绩中国各地方政府竞相投资建设钢铁厂、煤矿、光伏工厂等等的项目导致这些行业的产能快速膨胀例如 2000 年代中期中国钢铁产能迅速扩张到 2015 年已经占了全球产能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国内建筑和制造业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降温中国的内需已经无法消化如此庞大的产能再加上人均消费力低最后这些东西出现产能过剩是必然的结果这是第一第二误判很多企业在投资扩散的时候高估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企业预期全球对太阳能板和电动车的需求将持续高速增长因此大规模投资建厂结果这些东西的实际需求增长低于预期甚至开始下降最后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是肯定的这些企业为了清库存不得不以低价出口大量倾销到全球我们说太阳能板就好了

由于中国的产能过剩,太阳能模组的价格在近年来大幅下跌部分低端产品的价格甚至比生产成本还要低价格低廉到无利可图只要企业不赔钱,就应该偷着乐了中国的超低价太阳能板导致欧洲本地生产商根本无法竞争

例如德国的 SolarWatt 和法国的 Systovi 等等的中小型光伏企业因为无法和中国的低价竞争而减产甚至破产的都有其实别说国外即使是中国国内也有上百家的太阳能企业因为价格战和订单减少而面临裁员减产或停产这是很大惨了可能你会好像习近平那样问同说有什么不好呢

东西不是越便宜越好吗?当一个行业无利可图企业的利润微薄他们将缺乏意愿和资金去投入研发这将抑制新技术的发展打个比喻吧如果晶片行业被中国干成白菜架你认为还会有更高效更先进的晶片出现吗?还有企业愿意投放上百亿美元去研发一奈米以下的晶片吗?请记住一点

便宜的代价就是无法进步既然需求不足无利可图又产能严重过剩为什么中国企业还要继续大量生产继续国内国外搞内卷呢其实他们也不是完全无利可图的首先是薄利多销虽然单价低利润少但如果售出的量足够多还是可以看到可观的利润的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要赚中国政府的补贴

中国政府为了实现经济转型和全球竞争力它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光伏等等的战略性产业提供了大量补贴、税收优惠和低息贷款这些政策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使他们即使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能继续生产因为成本更低嘛产品也可以卖得比市场更便宜

太阳能板产业钢铁业等等就是其中的例子当然一些企业搞生产是为了骗补贴例如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它通过生产大量没有实际上路的电动客车虚报销售记录骗取了大约 5 亿元的补贴

在半导体领域,大名鼎鼎的武汉鸿星宣称要打造中国高端晶片制造基地获得地方政府数十亿元的补贴和投资如今这些钱通通打水漂,都是为了骗补贴但即使出现骗补的现象,中国政府的补贴还是要大笔大笔的给出去贪官要上下其手这一块我就不说了

这是因为一些领域被中国视为战略目标所以需要长期布局例如新能源、电动车、半导体等等中国希望通过巨额补贴和低价倾销策略可以在这些关键行业和领域抢占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例如刚才提到的种种行业中国希望通过以量换价的策略来挤压欧美的竞争对手

这种策略虽然短期的利润微薄却可以为中国赢得市场份额和技术积累为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例如比亚迪就是这样子出来的啦通过垂直整合和政府的补贴它能够以低于欧美竞争对手的价格出口汽车迅速抢占新兴市场它甚至令特斯拉在中国不得不降低车价特斯拉在中国的时程恐怕已经要到头了

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题材以后有机会再讲中国这种低价策略虽然引发全球的反倾销调查但同时也为中国品牌赢得了全球知名度毕竟不是所有国家都有生产能力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往往缺乏本地制造的能力所以必须依赖中国的廉价钢铁、太阳能板等等的产品来满足基础设施和能源需求

这为中国的过剩产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出口空间鼓励那些中国企业继续生产即使需求不足但最重要的原因我想还是要维持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你要知道关闭那些过剩产能的工厂短期成本很高的我不是说钱的问题钱中国政府多的是我是说政府而已不是人民

如果把过剩产能的工厂都关闭这将引发大规模的失业潮企业债务违约和地方财政危机进而引发金融危机例如钢铁和煤炭行业是中国东北的经济支柱如果大规模减产的话将导致数十万的工人失业而一个社会如果有太多人失业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而中国政府最怕的就是社会不稳定

因此中国政府倾向于维持生产,尽量通过出口来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毕竟中国还有一带一路嘛它存在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将中国国内的过剩产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大量使用中国的钢铁、水泥和五金材料就连工人也大量采用中国人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讲,一带一路不只是消化中国国内的过剩产能,就连过剩的人力也一并消化。现在我们知道,中国的产能过剩导致了它的倾销行为,而倾销行为又导致全球市场的价格扭曲,对许多国家的本地产业构成致命威胁。所以,某种程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是必要的。

没错,我说的就是川普啦中国通过低价倾销去挤压竞争对手的行为这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更像是一种经济殖民的策略一些国家因为参与一带一路而陷入债务陷阱最后不得不抵押该国的资源或战略利益例如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

中国借了 13 亿美元给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因为无法偿还债务它在 2017 年将港口以及周边的土地租赁给中国 99 年中国因此增强了在印度洋的战略影响力又例如肯尼亚的孟巴萨内罗币标准轨铁路

这项目中国借了 45 亿美元给肯尼亚结果项目成本超出预算肯尼亚因为还债压力不得不将铁路的收入直接存入中国控制的账户中国因此对肯尼亚的交通基础设施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所以呢为什么中国企业在需求不足利润微薄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大规模生产呢

我们不能以市场经济的逻辑去试图解释这行为因为有时候这和经济没有关系中国的产能过剩和倾销行为是一种地缘政治策略它之所以可以持续是因为中国需要全球供应链的锁定效应简单来讲就是一旦中国在某个产业比如说钢铁或太阳能板产业一旦中国在这些领域的供应链中成为主导者

全世界就必须依赖它的产品这种依赖会形成一个自我循环也就是大家都习惯用中国的东西因为其他的替代品又贵又麻烦所以即使市场需求不足中国也得继续生产因为如果它停下来的话它就会失去这个主导地位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当苹果说要将所有美国市场的 iPhone 组装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时候有报道说中国将会通过阻挠设备运输等等的手段试图让供应商留在中国当然钱是主要原因之一毕竟苹果制造产业每年为中国经济贡献大约 700 亿美元

还有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中国怎么可能会轻易拱手让给印度呢?对吧?但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要抓紧全球供应链的锁定效应一旦放了苹果特斯拉又朝着要离开特斯拉离开了三星又要走台积电又要走英特尔又要走这种骨牌效应是目前中国吃不消的

这种低原政治和供应链的锁定效应说明了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并不简单它不只是因为国内经济出了问题还因为中国想要在全球竞争中抢占主导地位故意用产能过剩的方式来增强它的影响力但是呢这做法也给中国带来不少麻烦其中一个最大的麻烦就是我在节目开始的时候问的问题

为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发展到最后财政一定会出现大问题呢?关于这一点,我留到下一集节目再讨论如果你喜欢我的节目的话除了按赞、订阅和分享之外也可以在 X 平台关注我对其他国际政经时事的个人观点有能力的可以考虑加入会员 Patreon 或请我喝杯咖啡在这里,我先讲一句感激不尽

什么都能懂一点生活更精彩一些我们下一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