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沙发鱼 张迷小团圆群主
主持人:JJ
02:36 主持人自述对张“一见钟情”的经历
05:10 沙发鱼的入坑经历:散文有趣,《半生缘》易懂
07:10 《茉莉香片》中聂传庆的人物塑造和魅力
08:35 《封锁》《等》就是很典型的“西式”写法的作品
09:18 披着中式古典小说的外衣写了个西方主题的内核
09:55 形式上类似茨威格《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11:00 《小团圆》的写法:西式意识流,结构圆形环扣,西方内核的思想和中式语言
12:37 《小团圆》的蓝绿色意象和中式意境,特德姜《降临》中西合璧水墨画的意象
14:20 中国传统小说的表现手法 VS 西方近代流行弗洛伊德为前提的“心理小说”
16:15 《心经》的西方文化内核
16:54 《小团圆》重在呈现人物状态,心理而非叙事
17:30 《金锁记》的蒙太奇电影空间转场写法
18:20 张爱玲的文字具有强烈的电影感
19:20 张爱玲移居美国后期的作品鲜少被人关注
20:40 在阅历丰富后,张爱玲不断打磨自己的语言
22:27 前期作品的缺陷《连环套》模仿金瓶梅致使人物失真
23:00 张爱玲有一个天才的自觉和自律,平淡近自然的风格,是另一个艺术巅峰
23:35 张爱玲在西方的英文写作一直不成功,西方对东方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
25:06 张爱玲的英文功底很好,但仍然有人诟病其英文水平
25:55 张爱玲的英文更原汁原味,试图还原真实的“中式”语境
27:35 《海上花列传》的英文翻译“Singsong Girl”
29:40 《小团圆》的索隐:真实和虚构的互映
31:15 《小团圆》就是自传,尽管有小说虚构成分,但作者明显更想要读者对号入座
31:20 张爱玲和生命中的三个男人:父亲,胡兰成和桑弧,都是爱和失望
32:50 张爱玲对母亲的感情可能后来仍有敌意
32:52 胡兰成是旧式文人的思想,但对张爱玲的艺术创作有益处
35:28 胡兰成带给张爱玲失望但也给了她情投意合般的爱情体验
36:27 桑弧(燕山)的形象和张爱玲的露水情缘
38:50 九莉在燕山面前可能有自卑感
40:09 半生缘和张桑的感情互有暗喻
41:20 张爱玲在《小团圆》只是呈现,没有批判
42:20 爱丽丝 · 门罗的小说可能和张爱玲后期作品风格类似
后期作品:《秧歌》《色戒》《相见欢》《浮花浪蕊》《五四遗事》《同学少年都不贱》《小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