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9. 《时间脱节》:如果这世界是量身定做的剧本,你会欣然接受吗?

39. 《时间脱节》:如果这世界是量身定做的剧本,你会欣然接受吗?

2025/3/12
logo of podcast 莎士比亚听我侃|英语文学播客

莎士比亚听我侃|英语文学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拉格尔古姆
维克
菲利普·狄克
Topics
拉格尔古姆: 我原本过着平静的日常生活,与姐姐、姐夫和外甥一起生活在一个小镇上。然而,一系列超现实的异常事件打破了我的平静,让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只是为我一个人而设计的精密模拟。我发现生活中许多日常符号与我所认知的历史存在错位,例如玛丽莲·梦露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我的世界里却从未存在过。这种错位感让我越来越不安,我开始质疑现实的真实性,并试图寻找真相。逃离小镇后,我发现即使在荒郊野外,人们也认识我,这让我更加确信我的生活并非我所感知的那样。最终,我意识到自己身处一个精心设计的虚假环境中,而我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我抛弃了身边的人,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但同时我也明白,我必须回到我的阵营,完成我的使命。职责高于一切,我必须坚定地走向我选择的真实前方。 菲利普·K·迪克: 我的小说《时间脱节》讲述了一个男人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被精心设计的虚假现实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我对冷战时期美国社会和意识形态的思考。小说中,我使用了许多日常生活的符号来描写美国1950年代的黄金年代,但这些符号背后隐藏着对现实的扭曲和对个体认知的规训。我想要表达的是,在冷战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权力所操控,个体认知被强制嵌入到所谓的‘幸福生活’模板中,成为冷战意识形态的无声共谋者。拉格尔的故事也反映了冷战一代在核威胁下的生存危机,即使他突破了虚拟世界,仍然被困在战争与和平的二元对立中。通过《时间脱节》,我试图提醒读者,在战争与谎言的夹缝中,唯有保持对真实的追问,才能避免成为权力叙事下的囚徒。 维克: 我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生活中的异常,直到我发现自己本能地寻找一根从未存在过的灯绳。这让我意识到,我的行为并非完全由我自身控制,而是受到某种外力影响。后来,我做了一个实验,发现我的同事们在面对相同的刺激时,做出了相同的错误反应。这说明我们都经历过相似的事件,这些经历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集体记忆中。我开始怀疑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真实,而是一个被精心设计的虚假环境。尽管我意识到这一切的虚假性,但我仍然无法摆脱这种环境,我只能继续生活在这个虚假的世界中,并尽力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当拉格尔最终离开时,我理解了他的选择,战争注定要持续,但过去的美好记忆不会被抹杀。

Deep Dive

Chapters
拉格尔的简单生活被一系列超现实事件打破,他开始质疑自己所处世界的真实性,这与《楚门的世界》有相似之处。
  • 拉格尔依靠竞猜活动维持生活,生活简单平凡。
  • 《时间脱节》出版于1959年,比《楚门的世界》早了40年。
  • 故事情节涉及对现实真实性的质疑,类似于《楚门的世界》。

Shownotes Transcript

拉格尔古姆是一个无业的中年男人依靠参与全国性报纸的竞猜活动赢取奖金维持生机和姐姐姐夫外甥四人在小镇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然而一系列超现实的异常事件逐渐打破了他平静的日常他开始怀疑起这个世界是否只是为他一个人而设置

这是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菲利普·狄克小说《时间脱节》的主要故事情节听起来是不是相当熟悉我相信喜欢看电影的听众一定想到了《楚门的世界》这剧情不能说完全相似那简直一模一样啊唯一的区别是狄克的《时间脱节》出版于 1959 年比在 1998 年上映的《楚门世界》早了整整 40 年真是不能不感慨狄克的前山心

在读的过程中也确实能发现时间脱节就像楚门的世界的灵感导师在主人公质疑现实的真实性和被精密设计的虚假环境上极其相似毕竟都过了这么多年这类题材还能吸引到哪儿去呢

和出门一样,拉格尔本来过着非常普通的生活虽然没有正经职业,但他每天靠近猜过活每天早上就开始,直到晚上才结束,也不用出门平时的闲暇活动也没有很多,和外甥逗逗乐白天趁邻居不在时和他的妻子出去挑挑琴可外甥从非洲地区带回来的电话铺、纸条和旧杂志改变了这一切

在翻看旧杂志时,拉格尔和家人发现了其中一张图片上有一位十分可人、北欧特征明显的金发女演员。这位女郎的容颜丝毫不输明星大腕,下巴颈致饱满,肩膀曲线绝妙。"听一分则肥,见一分则瘦,是个混血儿"照片下方的标题写道:"玛丽莲·孟璐赋英与劳伦斯·奥地夫爵士连绝出演新片"

你们听说过她吗?拉格尔的姐姐马格问。没有,她回答道。肯定是个英国新秀吧,拉格尔的姐夫猜测。不对,上面说她复音呢,名字听起来像个美国人。再翻看文章,三人发现这个女郎非常有名,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人们家道欢迎。

狄克把"梦露"这个流行文化符号用得太巧妙了虽然在前面读的时候我们能发现拉格尔生活中一些不对劲的地方但是当梦露这个人物出来而小说中所有的角色都不认识她时我们读者就能意识到他们的生活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巨大问题他们的生活和我们熟悉的那个时代有着极大的错位比如梦露这个巨星在他们脑海中却从未存在过这是日常符号的错位

除此之外,每个人的惯性行为也有错位一天晚餐后拉格尔的姐夫维克因为消化不良来到卫生间在那漆黑的空间里他突然开始本能地寻找垂挂的灯绳高举双臂,两手并用张开食指乱摸乱抓然而并没有摸到什么灯绳之后他接好一杯水,服下药匆匆走出了卫生间为什么我会系了一根灯绳?他问自己一根明确的绳子,装在明确的位置垂至明确的高度

他意识到自己不是像在陌生卫生间里一样胡乱摸索而是在搜索一根拉过多次的灯绳反复拉动的次数之多已经在神经体系中建立的条件反射对呀他为什么会去摸一根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开关拉绳呢

感知到生活不对劲的维克在工作室请求员工们配合做的一项实验他拿着一个扎顶装满空气的袋口要拍爆这个袋子然后大声对员工喊出一道命令维克希望员工们准确执行命令听到他喊就立马做出反应随着他举起袋子大喊快跑啪的一声拍破纸袋员工四人便像野兔一样撒丫子狂奔出去

可没人冲向离开的玻璃门都是直接跑向左边一根直立的支柱果然如此维克想他们拔腿朝同一个地方狂奔一致地选择了错误的逃生方向员工们表现出的是集体行为而非个体反应这说明四人先前有过相似的经历且该经历根深蒂固

至于拉格尔那边的情况就更让他摸不着头脑了所到之处好像人人都认得他一开始他想这也不奇怪毕竟自己是竞猜冠军连续几年的雷珠或许只是妄想型巨婴人格的投射一种无限膨胀的自我罢了

但直到后来逃到荒郊野岭连住在深山上唯一的一对母子都认识他时他才真正明白自己并没有多想这也并不是疯狂的幻觉在这不可思议中一定有一个自己并不知道的现实存在

虽然整体结构相似,但因创作时间相隔 40 年,楚门的世界与时间脱节想要表达的东西不尽相同。楚门的世界诞生于 20 世纪 90 年代电视文化鼎盛期,那时尼尔波兹曼笔下的《娱乐至死预言》看起来已经成真。这部电影直接批判媒体的娱乐化,对人类隐私的侵犯和个体生活在媒介操纵下的异化,

电影精准预言了直播时代的自我商品化导演象征着资本与媒体的合谋热爱真人秀的观众则成了共谋者一切都映照着消费主义时代流量至上的逻辑甚至在最后楚门选择离开的自由意义也被这样的体系所消解成为了早已准备好的剧本中的一环呼应了福克的规训社会理论楚门的每一次行为都成为了权利对他自身和观看者心里的无形塑造

时间脱节的社会背景则相对更复杂一些首先是表面的美国 1950 年代黄金年代 PKD 用了许多符号来描写这一时期的人民生活邻居修剪草坪邻里之间互相串门给对方送妻子烹饪的意大利面和有夫之妇偷情这些都是美国幸福中产生活的标准化模板

可生活在这其中的拉格尔却一步步发现小镇居民的集体记忆与无底现实存在矛盾这意味着他们所处的历史并非客观存在而是被更高的权力筛选并植入的叙事工具在这段被虚构的历史中存在着对日常生活的规训个体认知被强制嵌入所谓幸福生活的模板中成为冷战意识形态的无声共谋者

这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通过消费主义塑造幸福中产形象转移民众对军事扩张的质疑形成了互纹看到最后的真相我们就知道 PKD 想借时间脱节描写冷战交对下的存在主义危机作为地狱战争中的重要解密人员拉格尔走向了精神崩溃他借幻觉逃避现实让自己回到平静的战前时期回到 50 年代末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幼儿时代

只不过他被敌队阵营利用"静猜"成为利用他能力的幌子没解开一个谜题就解开了下一次导弹袭击的时间和地点他马不停蹄地提交字列而这些操纵着他的人就按对应时间向对应的地点派遣反导弹部队他身边的人因此保住性命

在小说的开放世界剧中,虽然拉格尔识破谎言,回到自己的阵营,但他的危机仍未结束。这种状态呼应了冷战一代在核威胁下的生存危机。就像拉格尔,即便他突破了这个虚拟的世界,还仍被困在战争与和平二元对立的迷宫中。

通过时间脱节狄克以科幻之刃破开冷战时代的病灶提醒了后来的读者在战争与谎言的夹缝中唯有保持对真实的追问才能避免成为权力叙事下的任之囚徒

在小说结尾,拉格尔得知,当旧城建成后,人们搬了进去为其注入市井烟火器,便于推行集中营所使用的洗脑手段所有人都是自愿的,只有他除外洗脑术对他产生的影响,使他从当前时代脱离,深陷于过去他们过去当然得逞了,但现在拉格尔早已下定决心

他抛下了一同冒险的为客,抛下了姐姐,抛下了外甥,也抛下了情人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但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里他已经把这些人当成自己的家人而如今自己要抛弃他们,他一瞬间就理解了内战的含义而他之所以回到原来的阵营,是因为他明白这是正确的职责高于一切,他身旁所有的人都忠于自己的信念自己也是如此

离开前,他问姐夫维克:"假如有机会,你会杀我吗?""不会,"维克回答,"你随时可以回来再投靠这边。"战争注定要持续,不同阵营的人也要短兵相接,但过去的美好并不会被抹杀掉。当战争中的阵营不复存在,个体身上的标签也被一个个摘下,和谐和美好好像才是人与人之间本该有的原始模样。即便再有不舍,也要坚定地走向自己选择的真实前方。

《天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