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81. Q&A Part 2|留学&访学申请相关问答

81. Q&A Part 2|留学&访学申请相关问答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Gillian和Zeyuan两位主播分享了关于留学申请,特别是PhD申请的经验和建议。他们指出留学申请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申请结果也难以预料。针对一年制硕士申请美国PhD的情况,他们建议毕业后再gap一年专心准备申请,这样可以有更充实的履历和更好的推荐信,不必担心gap一年会影响申请。他们还讨论了跨专业申请的挑战,以及如何准备高质量的研究计划(research proposal),强调了与海外教授建立联系的重要性。对于寻找funding的问题,他们建议多关注相关领域的学会和机构,积极与海外教授建立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建议。 两位主播还针对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了分析,例如国内艺术类本科硕士申请香港或英国艺术类PhD,以及国内大三学生跨专业申请美国硕士的情况。他们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例如选择跨学科性强、专业面宽泛的硕士项目作为跳板,为未来申请PhD做准备,以及如何向导师要推荐信,如何解释转学动机等。他们强调,申请美国PhD,学术匹配度是核心理由,需要展现出强烈的学术意愿和潜力。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一年制硕士毕业后GAP一年申请博士是合理的选择?

一年制硕士的课业压力大,难以同时兼顾博士申请,且刚入学时老师对学生了解不足,推荐信内容有限。GAP一年可以让学生完成硕士学业,积累更多学术履历,获得更有力的推荐信,同时避免被误解为临时找不到工作才申请博士。

跨专业申请博士时,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跨专业申请博士的难点在于研究提案(research proposal)的撰写,需要对目标领域有深入了解,并提出有新意的研究课题。建议从本科或硕士期间的课程论文入手,找到延伸研究的课题,并寻求领域内成熟学者的指导。

跨专业申请美国硕士时,如何弥补选课不足的问题?

跨专业申请硕士时,选课不足可以通过申请跨学科的硕士项目来弥补,如文化研究、亚洲研究或传媒类项目。这些项目跨学科性强,允许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并为未来的博士申请打下基础。

博士入学后想转申美国博士,如何向现任导师要推荐信?

向现任导师要推荐信时,需解释学术上的匹配度,说明目标院校更适合你的研究方向。如果导师不支持,可以尝试联系系里其他教授或与美国相关领域的教授建立学术联系,争取他们的推荐信。

如何寻找国际奖学金或访学项目?

寻找国际奖学金或访学项目的关键是与海外学界建立联系,通过邮件或学术会议与相关教授保持长期学术往来。教授可能会帮助寻找资金支持,或推荐适合的基金会和机构。

特朗普上台后,中国留学生返美是否会面临入境困难?

特朗普上台后,中国留学生返美可能会面临政策变化的风险,尤其是J签证持有者。建议在政策变化前尽早返回美国,避免因政策变动导致入境困难。

Chapters
一位听众分享了其一年制硕士申请美国PhD的经历,课程强度超出预期,导致无法按计划申请。讨论了GAP一年专心准备申请的可行性,以及如何解释GAP时间避免让学校认为是找不到工作才申请博士。
  • 一年制硕士申请美国PhD时间紧张,建议GAP一年
  • 申请博士更看重研究能力和潜力,而非申请动机
  • 艺术史等专业申请,院校更看重学术能力和潜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 欢迎回到 GradLounge 那上一期的 Q&A 呢 我们就回答了一些关于我们自身的问题然后包括播客 然后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问题那这一期我们就专门去解决大家提出的一些跟留学申请包括说访学申请相关的问题那我们就废话不多说 先来回答问题吧

好 第一个问题其实是我们一位老亲友的问题啊嗯 他的问题呢就是说他先表达一下感谢说一年多跟着播客长了不少见识当初要不是在网上偶然遇到你们我可能都不会鼓起勇气提交艺术史的求学申请

这件事情有多难该怎么做只有网络上的碎片的只言片语然后呢不知道真假深浅然后你们的节目跟家人的支持一样构成了我最终决定的一部分这个我想在这里停一下首先就是非常非常感谢这位亲友啊这个也让我想到就是其实我觉得可以去提醒大家一下如果说你正在思考留学申请这件事情的话

这件事情真的是很难的是的对 你需要很多的 commitment 然后要花很多的时间很多的努力而且还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而且就像我们第 79 期讲的还要花钱对 对这个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项目我觉得像我们就经历过这个留学申请的尤其是博士申请

我那个中间的过程就是非常的复杂就是材料的申请然后各种费用各种考试真的是真的是很难的对不是一个容易的项目所以大家如果感觉到申请的过程中觉得很困难那是正常的就是不要觉得是不是你自己的原因没做够什么东西嗯

同时也不要抱有幻想说觉得自己像小红书上面的小伙伴们一样刷刷就搞定了是的不好意思我打断了接下来是不是要提问了对然后呢他的问题是说他现在的学制是一年的硕士那原本呢就打算说一开学就着手申请博士但是入学后发现这个课程的强度远远超出了预期

所以呢就已经挤不出时间去准备博士申请了而且也没有硕士的一个成绩单可以给美国的学校看

所以呢目前就是打算说毕业后 GAP 一年专心搞申请他说虽然硕士申请也是毕业 15 年之后再提起的但因为是跨专业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那现在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理由解释自己毕业后马上就申请博士会不会让美国的学校觉得我之前没有想好要读博士是临时找不到工作才想申请博士的

或者呢就是可以泛泛地问一下就是说英国加拿大香港这种一年制的硕士如果要往美国升人文学科博士的话时间线一般要怎么安排哇这个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因为我知道有不少小伙伴是要 gap

去申请博士的是的所以这个地方呢我就想就是回答他的问题之前我就非常感谢这个老听友的支持然后也很恭喜你就是如愿已经开启了你的这个艺术史的求学之路这个问题本身也是非常的有代表性的嘛我们上上期还专门讲了就是说这个一年制的这个硕士项目本身对于你接下来升博士其实就是有一点 tricky

因为你如果想无缝衔接其实就意味着你一入学你不就得开始着手博士的申请吗对那这个小伙伴也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说你刚入学读硕士你的课业压力其实非常大其实没有时间去申请然后第二个呢就是说你跟你没有硕士的时候其实你的履历区别不大因为你才刚入学嘛对你甚至说我要找我的老师写推荐信都非常的麻烦

因为你才刚入学老师也不是特别了解你那你去找老师写推荐信可能他会给你写他会给你写但是对但是他能写多少东西呢对吧他毕竟得先了解你所以这个就是内容上可能也不能做到就是非常丰富对对

对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基于这些考虑我反而觉得 GAAP 一年专心稿申请是很成立的是的没错对所以你不要觉得说哎呀我得 GAAP 一年我没有立刻申请什么的你可能真的是需要先把这一年读完然后你这样子你的履历就更漂亮嗯

然后呢你也真正能找到老师去认认真真给你写一个非常对你有利益的一个推荐信然后另外我就是读到他有一个担忧就是说如果他 gap 一年然后去申请院校好像博士院校可能会觉得说哎你这个等于说空了一年你再申请是不是因为你没找到其他工作你才好像不得已去读了一个博士

这个东西我其实觉得它这个担忧是不需要的不太会对第一是因为你首先你已经读了一个艺术史的硕士了你不是说我跨专业从本科读跟艺术史不相关我直接就要跨到一个艺术史的博士

那这个可能别人会觉得说,哎,你的这个合理性在哪儿,就你为什么突然之间要这样跨,但是你已经读了一个硕士,艺术史的硕士,这就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证明,就是证明你是想往这个领域深造了,否则你不会说我花一年的时间我去读一个艺术史的硕士,所以我觉得这个合理性上你不用太担心,嗯,

然后第二个是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到了申请博士的这个阶段的话院期更看重的应该是你做研究的这个能力和潜力就你的中心反而不是那么重要的一个东西啊就尤其是说艺术史这个专业本身就不是说那种出来能够让你大富大贵的专业我感觉大部分读这个专业的人都是因为非常喜欢跟热爱

因为我这个人不是特别喜欢拿感情举例子吗是吧什么都跟感情的扯上关系然后我就觉得举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啊比如说你找一个就特别有钱的人那别人可能会非常在意你的初衷怀疑你对就是你到底是爱我的人还是爱我的钱对吧但比如说你找了一个穷小子那绝对是真爱啊就

大家就不会觉得说你到底是看上了我什么难道你是看上了我的才华吗就好像就不会有这种担忧所以我感觉就是艺术史这个专业本身大家都不会说特别去纠结说你到底为什么选我

对吧可能大部分人选艺术史就是很热爱因为他没有办法给你带来太多的比如说经济上面的东西我觉得这个专业本身有这样子的一个特性吧甚至是包括很多的人文专业都是这样子的所以我觉得院系更看重的肯定是你的这个研究的一个潜力而且我觉得这两个其实是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同一个问题

就是如果你能够展现出相当的学术能力学术潜力学术履历那么就意味着你读博是有诚意的对 是的对吧 说明你之前花了很多的精力在这个事情上对如果说你之前的履历都是去这个公司实习了去那里又做志愿者了你的学术上面的履历非常少

那这个时候别人就当然会怀疑你的诚意对对是的对吧这个合理性就不存在所以我觉得其实这二者是同一个问题你如果能够在你的履历中展现出比较强的一些学术背景你有过一些学术成就然后有相应的一些经历

嗯那么对方当然就会觉得哎你是一直有在往这条路上做准备的嗯在努力的对我觉得昨天讲的特别好对你肯定要花大量的时间你才能够提出这样子的一些研究问题然后做到这样子的一些研究嗯

嗯那所以我就觉得说你可能现在把学业搞好把课程论文写好然后跟老师搞好关系这样你可以为后面就是你要申请博士的时候拿推荐信做准备然后呢你的课程论文也可能成为你之后的一个 writing sample 嗯

甚至你的硕士论文对的对的如果你有硕士论文的话因为一年制不见得一定有硕士论文但是如果你有的话你正好可以用上对 是的就是把这一年上好然后之后再专心来搞申请是非常好的一条一个选择吧对 因为他问到说像这种一年制的硕士如果要申请美国的人文学科的博士这个时间线一般是怎么安排的

一般我觉得就是这么安排的对一般就是这么安排的因为你很难说真的是一入学就申请这种比如你毅力够强我就是少吃饭少睡觉你能够做到但是它不代表你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得特别好做好对下一个问题也是问之恋的也是跟艺术相关的是说他想问本科硕士都是在国内最好的艺术院校的艺术小类

然后呢现在是想读香港或者英国的博士转文化大类但是研究方向还是偏艺术这个我理解他本科硕士是就是专门去做艺术就是我们的艺术院校对感觉是实践类型的对对对然后他现在读博嘛因为所以是文化一点但是还是偏艺术所以可能是像艺术史或者是文化研究

或者是 media 或者是什么就是这一类也蛮多的但是可能你主要的研究对象还是以比如说艺术作品或者是 performance 或者是什么跟这些东西相关的对那现在是研二然后呢想要在 26 年丝滑入学现在怎么样上手准备因为没有任何的国外背景所以比较迷茫感觉也比较的困难嗯

首先啊就是再强调一下刚才泽元讲的那个就是大家都会比较困难就是不一定是说你这个有点跨专业就造成了这个困难就是申请博士本身就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他觉得比较难的点是在于说他没有任何的国外的背景但其实我觉得这里我看到的一个难点其实反而是一个跨专业的一个问题嗯

因为虽然说他学的是艺术但是呢艺术转艺术史其实还是算是蛮跨专业的包括我当时申请博士的时候我的本科硕士读的是历史嘛然后呢我等于是历史转艺术史这个感觉上好像更近一点是吧但实际上我当时跟艺术史的教授聊完之后在他们看来我这个是属于跨专业的

就他们会就说哎你怎么突然从历史就到艺术史所以就说明在他们看来这个就是跨专业那你从艺术然后到想读这种文化类的其实就算是一个跨专业的所以这个难度其实不小的嗯

然后但是呢我并不觉得它是一个劣势因为呢就是你有了这样子的一个艺术实践然后你再去做艺术史的研究你会比没有这个的人就是说你在这个发现问题的这个上面可能是有不少的优势的这可能就是说你更了解你的研究对象没错没错包括比如你的

然后呢再写你的博士论文

那香港和英国的情况呢它是说你一入学你就要开始写你的博士论文了所以你在申请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一个叫做 research proposal 的东西告诉教授你要做什么项目这个项目你要怎么做就是非常具体的那这个呢就要求你非常的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博士论文的题目以及要可操作就是已经得到你非常清楚你要做什么的这样一个地步

对这个我觉得叠加跨专业是非常非常难的事情是的虽然你可能会认为但是这个取决于你具体做什么虽然你可能会认为你好像这个跨的不大是吧就是你原来是偏实践的现在是可能偏理论或偏文化的

但是它的整个学术脉络是很不一样的没错然后你相应的这些文献的掌握你对于这个领域他们提出问题的路径的这个把握然后你能不能去提出一个在这个领域的专家眼里看来非常有新意有亮点的一个 proposal 出来嗯

这些是非常难的是的这个要求你对于相应的就是你即将要去的那个专业做了足够多的功课才可以不是说你读过几本书然后听过几门课好像就可以的不是 research proposal 是那种你真的要非常非常专业才能写得好的就是你得对那个领域非常的了解和熟悉

而且这个一定要找一个这个领域里面的成熟的学者给你把关嗯这个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必要的事情而且就是要如果你是我理解应该是英语的啊就是需要是比如说像 JLIN 这样的对吧但不见得是说你的这个领域就和 JLIN 是契合的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很清楚你这个艺术方向是具体是什么样的方向嗯

但是如果说你感兴趣的话其实我觉得可以跟 JLM 聊一下如果你在我们对你显然是在我们的听友群里对吧因为可能你自己会觉得你现在这个想法是很好的但是这个 research proposal 它的问题就是它其实真的是很难掩藏就是它的问题就在于

在这个领域的学者眼里看来真的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你有多少的储备没错没错这个真的是藏不了而且大家就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水平只要你写一个 research proposal 所以我现在是感觉既然你想往文化类转我相信你可能在读本硕期间可能应该修过一些文化类或者艺术史类的课程他们艺术院校一般来讲都会有一些文化理论相关的这种课程

对他应该是修过你肯定有一些课程论文就这些课程的相关论文可能从这些论文入手然后找到你自己想延伸去研究的课题这个是当务之急当然可能你已经有了那就是更好因为呢就如果你想是 26 年丝滑入学的话其实你现在离申请也就不到一年不到的时间嘛其实时间已经非常非常紧了

然后我不是特别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吗就包括你这个课题是不是已经有了还是说你还在想要做什么课题这样子那如果你到现在比如说你还没有课题的话我觉得可能先读个一年的硕士也是一个思路

就像我们前面的这个小伙伴因为为什么呢我其实因为看到这个问题之后啊我去那个港大的就是艺术系专门看了一下他其实就有讲是说如果你是没有艺术史相关背景的就是你不是读艺术史的包括你可能是读艺术的这也是属于不是读艺术史的那他们其实哪怕你是读硕士就是读那个 Matthew 嗯

他都是不太有竞争力的所以他会建议比如你是读艺术的可能你申请硕士的时候你要读 M.A.

因为你知道香港它不是有两种硕士吗对对所以他会觉得你先读一个 MA 先对艺术史这个领域更了解一些再继续升博士嗯所以我看了他们那个之后我就感觉如果你要直接转文化类的博士的话难度确实是还蛮大的是的那这个情况下我就觉得也是可以考虑先读一个一年的硕士嗯

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非常 ready 对吧你的 research proposal 你觉得自己很了解这个领域了然后可以写得很好那咱们就是另当别论对你觉得还可能不见得就是很靠谱啊就是说你们领域的成熟的学者也觉得说你这个真的写的是非常好了你直接申就可以了如果有比如说相应的教授

或者说是这边看了之后觉得是这样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话呢确实是另当别论因为这个我们不是很清楚你的具体情况但是确实之前这边讲的说你可以去考虑再读一年的硕士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从一般情况下来讲一个是因为之前也说了像香港或是英国他会期待你一入学就开始着手去为你的博士论文去做工作嗯

那么你其实这是很难的对不讲说你的相关的这个理论方法学术背景的一些积累你就算是让你直接开始用英文去做这样子的工作就很难那么如果说你有一年的时间去给你先适应一下这样的一个学术环境打一个基础本身是一个很好的事情而且再加上如果你还希望去申请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博士项目

那就几乎是非常有必要的是的所以这个也就是我觉得跨专业的一个难度所以这个可能是像前面的小伙伴一样就他因为也是涉及到一个跨专业所以他先读了一个一年的硕士我觉得这可能是个思路当然就是说具体情况我们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呢就是你也可以就是来跟我们做这个一对一的咨询这样我们更清楚你的一个情况然后可以根据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嘛对

下面一个问题也是跟跨专业申请相关的而且呢他已经想好了他是想要去申请一个硕士去当跳板的这位朋友他问的是说跨专业申请美国的硕士如何增强自己的竞争性

他说因为我现在是大三只有下学期一个学期可以修我想跨的那个专业的学分了而很多课程呢在下学期不开这种情况我可以怎么办呢然后他问 Coursera 的认可程度怎么样嗯这位同学他其实是想要去跨专业然后呢我私下里了解到就是他其实未来是想要去读美国的 PhD 哦

对然后之前其实我们有聊过就是我跟他说你现在这个情况如果因为美国你是可以直接本科就去升 PhD 的嘛是的你不一定非要一个硕士学位所以我当时说你如果现在这个背景去直接升美国的 PhD 我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嗯

因为不仅他没有什么相关专业的学分就休克这些他也没有什么相关专业的研究经历就这样子的情况呢几乎不可能直接去升 PhD 那你哪怕是申请硕士项目其实都比较的困难都不容易所以他这里也问了说怎么样去增强自己的竞争性尤其在于他现在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就可以选这个跨专业的学分了这样的一个情况下

Coursera 他问到这个呢我其实不是很熟悉这边你熟悉吗我也不是很熟悉但是就是说你毕竟跨专业你只是说我修了这个专业的一些网课我始终感觉最起码我身边我没有知道有人是通过这个方式来证明说就是我对你这个领域的了解我是通过上了一些网课这样的

对或者你至少要搭配一些别的对对对就是其实你的休克啊主要在于说你能不能出去相应的大学的这个 official transcript 正式的成绩单对这个的含金量是最高的没错然后呢就是因为你是想要跨专业然后去读硕士嘛这个情况呢其实也要取决于你跨的是一个什么专业嗯

那如果说你的这个硕士项目它的这个专业要求比较高比如说你想去读一个 engineering 这个硕士对吧那你至少得有这个相应的这个选科对吧否则的话你说你怎么跨过去呢你跨不过去是吧除非你说你这个相应领域的这个科研经历是足够过硬的嗯

那可以去弥补你选课的不足就你已经在这个领域的这个顶端上面可能跟一些合作啊已经发了文章了那你相应的这个选课就没关系少一点也可以对对那个就不重要了对否则的话因为你的硕士项目假设他的这个专业要求又比较高你这样子的履历可能就确实是不太行但是其实你现在并不是说你只是要读一个硕士而已你未来可能是想要读博的

那么其实你的这个硕士项目呢并不是你的终点嘛所以你不见得一定要去读这个专业就假设这个专业不好跨那你不一定要去读这个专业的硕士而且实话说美国的很多比较专精一些的领域它还没有硕士项目是的它的硕士项目很多时候是比较宽泛一些的领域所以这个其实是反而更加适合你的像一些比较宽泛

但是呢你未来是想往这个方向发展然后你大概脑海里面有一个你的兴趣方向你可能想做的课题那你就可以根据这个兴趣方向和课题呢去考虑申请相应的一些大类的 master 比如说像文化研究啊或者是亚洲研究啊尤其像我们中国学生去申请东亚系啊或者是像这个传媒类比如 communication 啊 media 之类的

这些每个学校他们的这个名称会不一样啊他们这个 department 的名称都会五花八门的各种各样对但是它都是有一个共性就是它的跨学科的特性非常的强而且它的面很宽那像这种情况下来讲呢你的本科时候修过的很多课都可以往上靠嗯

因为它本身就是那种跨学科很强的然后呢你相应的一些兴趣方向你也可以跟它挂上然后它也可以跟你未来去想要读博的那个兴趣方向也能挂上并且你可以通过这个 Master 的这个项目去选你未来想要跨到那个专业的相应的一些课然后去从事相应的一些研究嗯

这个时候你未来再去申请这个 PhD 项目你就不属于跨专业因为你其实一直在做的不管是选课还是做的相关研究都是跟这个专业是密切相关的只是你在那个 program 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一个硕士的 program 而这个在美国的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他们的硕士项目很多就是非常的宽泛然后也不一定是说非得是学术面向的就是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就在这个大的领域里面

你想做什么都可以你可以做得非常专精非常学术你也可以做得非常的 practical 都是可以的我觉得泽元讲的这个特别好这个让我想到就是其实我身边有一些比如说我认识读艺术史博士的人比较多嘛然后我发现其实他们很多是在美国先读一个硕士然后那个硕士呢一般就是东亚研究嗯嗯

因为可能有一些学校像昨天刚才讲的就是说它具体的就更小的那个专业它未必有硕士项目那很多时候你比如说你申请的就是一个东亚系的硕士等于就是为你接下来你要读艺术史也好或者你要读历史也好或者读文学也好

他就是给你提前把这个你的知识面先给你打个基础嘛然后你接下来你为你想申请具体小类的那个博士做准备这个确实是我看到身边最常见的一个情况这个非常好的路径对可以考虑一下是的好接下来一个问题是说国内的 PhD 想 R

想跑步就是想出国啦然后 2024fall 被美国的学校全拒得了啊很可惜那有什么建议可以问现在的老师要推荐信吗所以这个是什么意思所以我的理解就是说他 2024 年秋季他并没找现在的老师要推荐信可能是本科的老师或者说硕士的老师啊

哦我明白了意思就是说他其实做了两手准备对就是他去年有申请美国的学校他当时找硕士的老师去写推荐信但是他没有申请上所以他就进了一个国内的博士项目对他应该是国内国外都抓就两手抓看哪个有机会这样对但是他现在呢想要离开现在的这个博士项目嗯对相当于是跳槽

对啊想跳槽想问现在的老师要推荐信这个要真的取决于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人是的我觉得正常情况下老师应该是支持的对但是他这里说的是他后面还有讲说已经知道一个学长也想要 RUN 而且呢老师拒绝了给他写推荐信

所以他就有这个担忧了对所以这是首先有一个推荐性的困难然后接下来呢就是文书方面是问需要怎么样用更合理的理由去说服对方然后能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现自己的优势这个文书这个方面就有点宽敞

太宽泛了太宽泛了是吧我理解就是你其实有一个问题是想问说怎么样用更合理的理由去跟对方解释说我为什么要离开现在国内的这个 PhD 项目去你们学校对这是一个然后除此之外又怎么样去提升自己的一个竞争力是嗯

当然这后面那个问题有点太大了如果你是文科的话呢我觉得可以联系我们我们有一个文科因为你是想要升美国的 PhD 我们是有一个 30 分钟免费的这个一对一的福利的但是这个福利如果你要用的话从速啊明年我们肯定要改了抓紧机会对那么我们讲说这个更具体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解释你现在的这样的一个选择

这个选择其实也没有那么的少见对的一般来讲我们会认为无论你是什么理由你一定要有的最主要的理由一定是学术上的就是你要做的这项研究在你想要申请的这个院校就是最合适的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是你最站得住脚的理由你就往这个上面去想办法

比如说你可能原来你进入现在所在的这个 PhD program 国内的这个但是后来发现其实你真正想做的这个方向给不了你相应的支持那在这个情况下你自己有尝试去做一些相应的努力但是呢仍然觉得并不是特别的理想

那么因为你也是刚刚入学所以你觉得你当时的这个决定并不是对于你要做接下来做的这个研究并不是最好的一个选择随着你对于这个领域的了解对于学术圈的了解你慢慢的发现说其实对方院校是能够真正给你相应的一个支持和环境能够让你以最佳的状态去从事你想要做的研究这个是

唯一合理的当然你可以附加其他的一些原因但是这个一定是核心是的 是的就或者比如说他们哪个教授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是吧然后就能够指导你或者他们学校能够提供什么资源就是为你这个研究做助力对 就是抓住泽渊刚才讲的那个核心对 所以因此上呢你在选校的时候这个匹配度就非常非常重要了嗯

是的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啊这个因为不是很清楚你是什么学科的就是比如说有一些学科它的一些相应的小方向可能你可以说在国内的这个环境里做不了这个我们大家都懂的对是吧你可能需要一个更加自由的这个学术环境对这也是有可能这也是一个正当的理由但是这个理由仍然不能成为你的主要理由你的主要理由一定是匹配对匹配然后是学术上的匹配

关于推荐信这个问题这个我觉得是国内申请人永恒的痛这个真的很难很难如果说你没有现在老师的推荐信的话

那你就只能找其他老师咯然后呢你最好是因为你想去美国嘛你最好是要能和美国的相关领域的教授有密切的学术联系然后对方可以给你写推荐信这个是最理想的但是我理解你可能不一定有对我觉得他应该没有因为如果有的话他就不会纠结说怎么问现在老师要推荐信但是如果是有的话他也一般来讲需要他的一个相当于直属上级嘛

需要他现在的这个导师给他一个推荐信从理论上来讲一般是这样子对但是他这个情况呢就是像我们有的时候确实理论上你应该要你的直属上级的推荐信但是有的时候就是没有办法提供对吧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这也是有可能的对我是感觉说是

也不能说正常就是我觉得比较好的导师他都是能够理解你你当然要为你自己的将来做打算然后你有你更倾向的一个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划那当然也是有老师就是会拒绝的对吧就是那他就不支持你那你确实也没什么办法嗯

就只能说找系里的其他老师我相信就是你可以跟如果说对方院校他就要求说你必须要有你 supervisor 的推荐信我觉得你是可以写信给他们讲说我的 supervisor 不支持我那我能不能要求找其他的教授系里其他教授我觉得他们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对但是最好你能够找到你现有机构的一位教授嗯 是的 是的就是找一个你信任的支持你的人这个其实我们之前请过一期嘉宾就是他已经在国内某高校任教了然后他还申请去了美国读博那像他这个情况其实也是非常复杂的对因为他并不想让他的同事知道他当时在申请嘛这也属于一个跳槽是

这是更加跳槽的一个跳槽对那么她当时的推荐信其实也是挺难的但是她还是能找到她比较信任的老师给她写当然显然不是她的直属上级对对是的所以我觉得在北美的话这个情况也是有的我自己身边都认识有两个朋友是就是说中间想要跳走的对所以都是有解决办法的然后他们也都没有找自己的直系导师写推荐信是

总体来讲还是需要你整个的申请背景非常强是的是的那我们下一题吗下一题不下一个问题也可以也可以好那下一个问题呢就是说问如何寻找国际上的奖学金访学项目长期短期都可以除了 CSC 以外针对在读博士生或者国内博后的

老板不支持的情况下想尽力出去看看额外提问特朗普上台后去美国做博后真的要做好四五年不出境就是不离境就离开美国境内不回国的准备吗其实这个跟我们前面收到的一个问题是相关的就是之前有一个小伙伴问说川普上台之后会不会对中国学生在美国找工作有影响嗯

所以感觉这两个问题都是一样的就是对未来有一个担心就这个整个政治环境对因为这个我们在共享文档上面收集到这个问题然后有其他提问的小伙伴也做了一个回应就是说其实就算是在拜登期间如果是博后出镜也是要谨慎的因为是 J 签嘛

对然后是比较难的对对然后这个地方就是说实话就我们也不是预言家也很难说预计到说特朗普上台之后具体的那些政策的一个变化但是呢就是因为我现在在北美嘛就能够感受到大家其实整体上就是留学圈子然后华人圈子确实有这个担忧还有这个担忧不小嗯

然后前两天我还正好看到一个新闻就是说康奈尔大学还有美国东北大学都有给他们的留学生尤其华人留学生好像有发那个邮件就是说大家寒假出境玩或者回国探亲都没有问题但是请务必在 1 月 20 号之前回来就我觉得学校都开始有这个担心说怕到时候有什么政策变化然后导致可能很难入境嗯

对吧对因为这样的问题确实是发生过的是是我想到最近我们的友台早日毕业有一期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如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听一下我觉得他们聊的还挺好的然后那期节目叫川普上台世界右转全球留字该何去何从大家可以去听一下然后他还想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就是说如何寻找国际上的奖学金

访学项目这个也很多就像刚才我们讲到一个关于那个海外 funding 的问题就其实像这种的奖学金项目还有 funding 都是蛮多的但关键是你要找到相应的机构就是跟你研究最相关的一些学会或者机构然后他们都会有相应的这种经济上的一些支持的就是他不一定要大学访学嘛嗯

像艺术史领域我比较知道的就是香港的那个北山塘机构它是会有这个 funding 给你去比如说某个博物馆做个短期或者长期一年的这个访问访学的研究对所以是有很多这种基金会因为不同基金会它赞助的不一样就比如和氏家族他们就赞助很多的佛教研究相关的这个就你如果是你的领域的你肯定比较清楚你们领域有哪一些比较大的基金会

对或者你就网上搜一下可以问一下 chat gpt 啊什么的都会可以查到一些这样子的基金会啊机构然后你就去他们的网站上一个一个去看对还有一个我觉得比较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实我们很多人在考虑说哎我想出去看看然后我想去访学或者是我想申请读博等等这类相关的问题啊我觉得可能我们首先得想一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反过来去思考这个问题嗯

就是其实更理想的状态是我们先和国外的学界建立了联系嗯

对对我们已经和比如说某某学校某某院系的这个教授我们有了比较长期的一些学术往来嗯这个往来可能就是通过邮件我们也可能没有见过面对可能甚至也没有在学术会议上见过我们就是通过邮件但是我们是一直在探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学术问题没错可能我们也很欣赏他的这个研究跟我们自己的研究相关度非常的大对

对不对如果说我们是能够反过来去思考这件事情的话我觉得一切就都顺了那这个时候对方教授就会非常积极地帮你去找方定对对可能他们心里是有这个方定的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跟他建立起这样一个稳定的合理的人脉联系那么对方

为什么要帮你找方丁呢是的是的对吧他没有理由除非你自带经费那他觉得反正对他来讲也无害他可能就还得了一个劳动力对吧对但是如果说你们已经是有一个非常好的这样的一个学术联系了那这个时候

对方当然很想让你来对泽远讲的这个真的太好了然后还有就是比如说通过邮件去联系还有一些我相信就是现在国内跟国外的联系其实还蛮多的有些大学我相信也会邀请一些海外的专家比如来做个讲座什么的这都是你特别好的机会给你去做这个学术社交嘛然后你可以借此机会跟这个海外的教授建立起联系对吧然后介绍一下自己的项目什么的嗯

然后我觉得像是理工科可能本身教授他们自己的课题组本身就是有经费的所以可能你去访学那只要教授对你的研究认可觉得你可能能参与到他们的项目那就可能很愿意给你钱那人文学科的话教授本身没有 funding 但是呢他可能也会帮你想说你可能有这个基金你可以申请一下或者什么

所以泽元讲的这个是关键他甚至还可以帮你去看你的 proposal 对对所以真的泽元讲这个就是非常关键的就是你要先建立起你跟海外的这个学术关系你有这个人脉你跟这个教授打好关系了他对你的研究感兴趣了那其他的都相对更顺利一些嗯嗯

这个我也是觉得就是我和一些小伙伴聊天啊就是尤其是我们的听众可能听了我们节目之后对于这方面的话题还挺感兴趣的然后一些个人的问题去做一些咨询我能够感觉到当然我不是说提问的这位小伙伴啊因为我并不是很了解他的情况但是我们作为一个

范范的一个现象来说就是我有留意到我们有一些朋友他会想说我想出国我想出去看看我想了解一下国外学术界但是这个并不是说你出了国你就能了解的对如果你在国内对于国外一点都不了解可能你只知道一两个你们这个领域的学者

除此之外都没有什么了解你甚至知道这一两个领域的学者你也没有给他们写过邮件那我就

我就会觉得你是不是应该这件事情先做起来呢是是这个没有人拦着你啊我们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先去把这些事情做起来对你做了之后你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要出去看看而如果说你这些事情都没有做你真的人去了国外你可能就是去玩了一年其实你没有什么收获

因为你没有去主动 reach out 你在国内的时候你没有去做你觉得你指望你出了国你就可以吗你那个时候可能觉得你看见教授之后你就跟他们打个招呼也不知道接下来要说什么因为你可能也没有怎么读过他们的文章你可能也担心自己理解的不对然后可能也没有办法进行一些深入的交谈等等

这个其实我们要想到很多很现实的问题你去了之后你要干什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机构只是因为这个机构收留你吗嗯没错我觉得也有点类似于我们之前讲说学英语你是不是出了国你在那个英语环境里你英语就会好不是的不是的你想要把英语学好你要把这个精力花进去时间花进去你在国内也可以学得好是的是的没有说你出国了之后就能够解决你在国内解决不了的任何问题

嗯如果说大家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如果你们还有时间哪怕你就是没有太多时间了你现在就可以做的事情是可以给国外教授发一些邮件去讨论一些学术问题而不是直接第一封邮件就说我能不能去你那里放学嗯

知道你最好可以第一封第二封第三封甚至第十封邮件都是我们真的在讨论一些学术问题对对不然的话就显得非常的突兀而且人家为啥要突然接受你是谁对吧所以这个关系要先建立起来

好那以上就是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跟留学和访学申请相关的问题如果大家对于这方面还有更多的疑问或者说是想要结合自己的一些具体情况再去了解相应的信息的话呢也可以在听友群去提问或者是跟我们一对一的联系对因为这个我们之前应该提过就是如果你是文科

然后呢想要申请美国的 PhD 可以跟我们约一个 30 分钟的免费的一对一的一个咨询这是我们一个挺有福利啊就明年可能就不一定有了对如果大家有这个兴趣的话可以尽快联系我们好的那我们这一期就先到这里然后下一期我们会回答高年级博士生会关心的一些问题啊就关于找工作呀时间管理呀等等方面的

好那我们就下期再见好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