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95. 新手教授生存实录:知识是现学的,PPT是现赶的,学生兴趣是猜不到的

95. 新手教授生存实录:知识是现学的,PPT是现赶的,学生兴趣是猜不到的

2025/6/12
logo of podcast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G
Gillian
Z
Zeyuan
Topics
Gillian: 在教授本科生亚洲艺术史的过程中,我面临了几个主要的挑战。首先,我发现自己对课程内容本身并不完全熟悉。虽然我之前教过几次东亚艺术史的助教课程,但这次的亚洲艺术史范围扩大到了南亚、东南亚和中亚,这些地区的内容我基本上没有学过,更没有教过。这迫使我不得不调整课程结构,从按照国别划分转变为按照主题划分,这无疑增加了课程的难度,也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努力在短时间内掌握新信息,并将其与我已有的知识框架连接起来。虽然备课过程更加困难,但我也从中获得了学习新知识的乐趣。 其次,如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也是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有些我精心准备的内容,学生却反应平平;而有些我没有特别涉及的内容,学生反而非常感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尝试将流行文化与课程内容结合,设计一些小问题穿插在课件中,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此外,我还计划组织博物馆参观,让学生切身感受艺术品的魅力。然而,由于学校没有自己的博物馆,组织参观面临许多实际困难,例如交通、时间等问题。尽管如此,我仍然会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互动和参与的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Deep Dive

Chapters
Gillian分享了她在工作空档期如何迅速找到波士顿当地大学的临时教职的经验。她利用之前在博物馆工作时积累的人脉,主动联系教授,最终获得了春季学期的教学任务。
  • 利用人脉和主动出击的重要性
  • 学术社交的重要性
  • 在短时间内寻找本地临时工作的重要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刚刚过去的春季学期,Gillian在波士顿某大学兼职教授两门课程:一门是给本科生的亚洲艺术史,一门是给研究生的研讨课。本期节目,Gillian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教学体验、挑战和心得。 01:21 工作gap期间,如何迅速找到同城的临时教职 04:42 「本科生survey」vs「研究生seminar」,在内容、履历提升、难度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10:52 批改与备课工作量一览。已经提前2个月准备了,但ppt还是直到上课前5分钟才做完 21:46 给美国本科生教亚洲艺术史,为什么难度比预想中更大 24:43 大学老师都逃不过的“现学现卖” 26:48 这届本科生的兴趣点怎么这么难抓? 28:43 课堂互动、博物馆trip、动手体验……为整这些花活也是费劲心机了 32:35 研究生 seminar,如何提升讨论参与度,避免尴尬冷场? 36:53 如果没人回答问题,可不可以点名?怎么点?附:将东亚课堂的优秀传统移植到美国大学的成功案例 42:37 曾经托福不到80的Gillian,现在用英语授课还觉得难吗? 45:08 出勤、课堂纪律、quiz、AI……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日常 53:37 如何应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建议 58:46 算一算,一学期教两门新课,到底要花掉多少时间? 01:02:08 作为adjunct,有没有必要参加系里的活动? ——————————————— 主播:Gillian / Zeyuan 在北美高校读人文学科的PhD是怎样一种体验?我们在Grad Lounge畅谈从申请硕博留学到毕业求职的经验,分享学术内外的感想见闻。 每两周周四晚更新 订阅我们的播客:喜马拉雅 荔枝 小宇宙 网易云音乐 Apple Podcast Spotify YouTube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留学、读博、国际学术会议、国际期刊发表、经费申请等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Grad Lounge 不止学术 听友群:ze2yuan1,备注来意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