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导演刘苗苗:《带彩球的帐篷》有种精神贵族气质

导演刘苗苗:《带彩球的帐篷》有种精神贵族气质

2025/7/2
logo of podcast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苗苗
Topics
刘苗苗:我认为《带彩球的帐篷》不仅仅是一部农村片,它蕴含着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这种气质体现在人物对情感的节制和隐忍,以及他们独特的爱的表达方式上。或许现代人觉得这种表达方式过于保守,但正如村上春树所说,爱与喜欢不同,喜欢是毫无顾忌地占有,而爱是战战兢兢,伸出的手又收回。我很高兴法国观众能够理解我想要表达的这种情感,他们对电影的评价与我的创作初衷非常契合。我希望我的电影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让他们感受到真诚和善良,即使生活艰难,也能从中获得慰藉。

Deep Dive

Chapters
介绍了刘苗苗导演的电影《带彩球的帐篷》在巴黎中国电影节上的获奖情况,并简要概括了影片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山区取景,讲述平凡爱情故事,以干净的叙述方式和镜头语言给观众带来惊艳的体验。
  • 《带彩球的帐篷》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小成本故事片奖、最佳儿童演员奖和最佳青年女演员奖四个奖项
  • 影片发生在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山区
  • 讲述平凡的爱情故事
  • 导演的叙述方式和镜头语言干净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第五代导演刘苗苗的新作《带彩球的帐篷》在刚刚结束的第16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小成本故事片奖、最佳儿童演员奖、 最佳青年女演员奖四个奖项。《带彩球的帐篷》是刘导的上一部作品“红花绿叶”的姊妹篇,故事的发生地都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山区,平凡的爱情故事通过导演干净的叙述方式和镜头带给观众特别的惊艳体验,能感受到导演对情感的把握非常到位,处理手法异常柔软,这是一个让观众愿意走进去体会的世界,而人人也都可以从镜头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珍贵的内心体验。

刘苗苗导演在巴黎期间接受法广专访:

刘苗苗:"我觉得巴黎的观众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法国的观众这样,包括我们的华裔观众 给这个电影的评价和理解非常准确,和我创作的初衷很契合。 

其实我觉得 « 带彩球的帐篷 »,不能够完全定义是一个农村片,我觉得反而倒是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在里面 , 比如人物对情感的节制和隐忍, 还有对爱的表达方式。 可能当代人觉得太保守,可是我记得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爱和喜欢不一样:喜欢就是毫无顾忌地去占有, 而爱就是那种战战兢兢的,要伸出的手却 又收回来。

我觉得法国观众特别能理解我。第一场5月31号放映 的时候,我全程在电影完,看到观那么聚精会神, 真的把我也给感动了,因为我的片子已经在中国公映了整整1年了,票房成绩可以说是非常不好,因为现在院线都热衷于商业片和类型片排片。对我们这样的低成本作者电影 可以说不友好,因为不排片, 那更多观众看不到——我 不是说中国大陆的观众一定不能和我的影片共情,我相信,我甚至相信只要是人,只要是一个 真诚的人, 一个对爱有渴望和有过感受的人, 一定会在 « 带彩球的帐篷 » 这部影片里对找到令他心动的这种感受。可是无奈 的是,没有排片。 没有排片怎么办?"

希望影片能带给观众心灵慰籍

法广:所以你是很会描述“人 “的一个导演, 无论是对人的情感的把握, 对人性和人的弱点把握都能够触动观众,能让观众感受到你的真诚。真诚对你来说是不是导演很重要的一个特质?

刘苗苗:"是的,真诚有时候会吃亏,真诚有时候也会遭遇 到羞辱甚至鄙视 ,但是我从很年轻时就开始——比如说 当年我拍后来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获奖的«杂嘴子»时,我认为我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善良。我知道真会吃亏, 我觉得善良的人也会更容易受到伤害。但是我觉得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个真诚和善良。把善良带给观众,在影片中展现出来。

我曾经说,希望我的电影给人以慰籍,因为生活很难, 我觉得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很艰难的,每个人走过一生 都非常不容易 。生活有多糟糕, 我早知道了,我不希望 在我的电影里,或者说 我不会在我的电影里再把生活拍得很糟糕, 或是展示生活很糟糕的那一面。  我要给观众 以慰籍。 拍电影的过程对我自己也是个疗愈。我觉得这种感觉就是很好。 这样的创作对我来说是非常好的。

巴黎中国电影节主席高醇芳老师,评价 « 带彩球的帐篷 »时说“这是部没有坏人的电影,那 它的姊妹篇 « 红花绿叶» 也可以这么 说。 事实上,在创作的时候, 我 和编剧史舒青先生在这点上是有意为之 —— 第一,不卖惨, 第二,不摆艺术家的架子,搞得太玄乎,让观众最好看不懂。我从来觉得一个电影作品最起码要完成叙事, 让观众看明白,在这个基础上发挥导演个性,发挥导演 对主题的阐释和呈现。再一个就是说,要放下身段,放下 所谓艺术家的身段,赢得更多观众,观众多了。我们慰籍的人就多了。另外我们不随大流, 不刻意追求高票房。但是那我拍这种不以追求票房为主要目的的电影, 我个人收入就会很低,但我宁可收入低一点:我觉得人这一辈子用不到那么多钱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对吧? 衣食无忧就可以了。”

非常感谢刘苗苗导演接受法广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