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  剧场「自助餐」:「豆皮寿司」与「海胆」的两难

#4. 剧场「自助餐」:「豆皮寿司」与「海胆」的两难

2020/7/24
logo of podcast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小明拆台的第四期节目。作为我们对疫情期间的体验总结,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进剧场看戏的几种心态;在线上看戏的过程中,这几种心态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疫情新闻铺天盖地的当下,有些人在蹭热点,有些人犹豫不决,还有一些人金盆洗手,从此不做艺术了。是哪些因素让我们在后疫情时期做出不同的选择?

本期主持:

Mengting,当代剧场研究与创作者,现居伦敦 Howl,旅居英国的台湾表演艺术工作者 曾不容,中文系出身,现居英国,就读行为和表演艺术。

这期我们聊了……

* (可在支持章节功能的APP中直接跳转)* 00:30 看什么线上演出最划算:以吃自助餐的心态在网上追戏 08:00 融入的心态:戏剧,生活启示,被圣灵充满 11:48 学习的心态:应收尽收,快捷键秒截图 14:22 另类心态:长期追星,”因人废言” 18:16 举手发言:剧场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0:52 观众的态度:观看剧场演出和当代艺术的心态差异 25:10 蹭热点:要不要以疫情为话题创作?以阿布拉莫维奇种花种草为例 31:45 疫情之前的热点:精神健康和Wellcome Collection的经费资助 32:39 蠢蠢欲动:疫情期间的线上艺术节策划和我们的”充电“活动 34:24 停下来思考的风险:谁有特权停下,谁被迫停下 39:46 结尾:我停止做艺术的那一年:公共卫生新标准对“脏乱差”的演出的影响

名词解释:

  • 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参考第二期节目。

  • SPILL Festival:伊普斯威奇市的泼洒现场艺术节,两年举办一次。 

  • Frieze:弗里兹艺术博览会,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之一,伦敦场为每年十月。

  • 《The Artist is Present》:纪录片《艺术家在场》,记录2010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行的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 的大型回顾展“The Artist Is Present”的全过程。

  • 《Nightsea Crossing/Conjunction》:《夜海穿越》,乌雷和阿布拉莫维奇的合作,是《艺术家在场》主场演出的基础。

  • 黄大旺:声音艺术家、行动艺术家,同时跨足剧场、电影、配乐等,作品曾获获奥地利Ars Electronica电子艺术节数位音乐与声音艺术类荣誉奖、受邀参加纽约电子艺术节双年展。

  • 柳春春剧社(Oz Theater),由郑志忠(剧场人多昵称:阿忠)和许逸亭成立于1997年。不论发迹与美学形式,都与临界点剧象录的田启元渊源颇深。

  • 卫报报导《Women's research plummets during lockdown - but articles from men increase》):四月疫情期间女性学者投稿率降低,男性学者却上涨50%。

  • 《我停止做艺术的那一年》):作者Paul Maheke,原文全标题《The Year I Stopped Making Art. Why the Art World Should Assist Artists Beyond Representation: in Solidarity》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由几位现居海外的当代表演实践者独立制作。 官方网站:http://mingstrike.fireside.fm)

📻收听方式 推荐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小宇宙App或其它泛用型客户端订阅收听本节目(复制rss feed手动添加 https://feeds.fireside.fm/mingstrike/rss) ),或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与我们互动 Facebook) / Instagram)

💌给我们写信:[email protected])

🧧打赏通道:爱发电) 或 Buy me a Coffee)

Support 小明拆台 Ming Strike)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