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笺嫙: 我发现,对生命和自我过度关注,反而会削弱我们对生命的喜悦,甚至腐蚀生命力。这种过度关注不是表面的痛苦,而是一种内心的紧缩,总是试图理解生命、过好人生、成为更好的人,却不知不觉地远离了生命本身那份原初的喜悦。我曾经也深陷这样的时刻,明明生活不错,心里却总有焦躁,好像总有什么没完成、没想清楚。我以为是思考不够,其实是思考太多;以为是要更努力规划,其实是被过度关注耗干了。后来我才明白,过度关注会悄悄地将你从活着这件事上剥离出来,你还在呼吸、做事、追寻目标,但那个会笑会起舞、会对午后阳光发呆的你好像不见了。这让我思考,难道思想本身也是一种阻碍吗?当我们把生命变成一种观念,变成一堆要管理、要改善的清单,思想就像一张网,困住了原本自由流动的生命力。哲学不是要控制生命,而是要学会放下但不放弃,不是放弃追问,而是邀请你在追问中保持一种松动的、与存在共舞的节奏感。很多人活在紧绷或放手的两极,长期下来就像一场慢性的躁郁,不断打转,努力、疲惫、逃避,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或遗憾太晚。要认真对待生命的难题,又不被难题吞没,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哲学,不是为了找标准答案,而是学会面对不熟悉、不舒服的事物,走向一种彼岸感,这不是逃离现实,而是从现实的裂缝中看到美,彻底和谐的感受往往藏在隐隐作痛的崇高里。就像调香中,苦涩的成分反而让香气更迷人;就像某些音乐,带着迟疑和颤抖,却让人心碎得刚刚好。哲学邀请我们去经验、敞开、碰触那些平常会拒绝思考的事物,因为它太难了,所以值得。我希望大家能用哲学和诚恳踏实,重新找回生命里那份刚刚好的轻盈与深刻。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