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61、财富不自由真幸福啊

61、财富不自由真幸福啊

2025/6/3
logo of podcast 燕妮聊基金

燕妮聊基金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燕妮
Topics
燕妮:我认为,虽然我可能没有达到传统意义上的财富自由,但我总是觉得自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自由。更多的财富对我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例如,当我有钱去胡吃海喝时,就容易把身体搞坏,这还不如在贫困年代饮食健康。工作也是如此,不工作时一切都成了问题,而工作时问题反而更少、更聚焦。当你无法掌控自己的财富时,它带给你的自由可能是一种伤害,而非享受。所以,我们应该珍视现在的生活,因为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值得珍惜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并非随时可得,即使财富自由也买不到。 燕妮:我认为,不应该盲目追求财富自由而忽略当下的珍惜,因为任何时候都有可以珍惜的事情,而财富自由只是一个幻象。财富自由后的我们可能更接近孩童实体,但人的构成不只有婴儿和孩童时期,还有成长为青年、成年后的存在。我们接受自己的有限,以自己的方式服务于世界,创造对他人有价值的事物,这才是更重要的构成部分。所以,我们每时每刻的当下都是非常宝贵的,它也能体现我们的自我。

Deep Dive

Chapters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potential downsides of extreme wealth, arguing that excessive riches can lead to unhealthy habits and a lack of direction, ultimately causing more harm than good. It contrasts this with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facing financial challenges, which can foster resilience and healthier choices.
  • Excessive wealth can lead to unhealthy habits and a decline in health.
  • The challenges of financial hardship can promote healthier lifestyles.
  • Freedom beyond a certain point may not always be beneficial.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燕妮,这里是燕妮聊基金,我们关心理财和生活方式的相关话题好久没有更新了,抱歉,我一直在想用哪一些话题可以和大家单口聊一聊今天可能是一期看似的闲聊但是呢,这些话题又是我一直以来都很关注,自己做了一些研究和思考它们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有,但是又不那么强我今天想拿出来和大家说一说

第一个观点是关于财富自由的一个暴论就是我之前发过一条小红书说的是穷不可怕财富自由才是无药可医我发现就是在探讨和理财财富相关的话题的时候很多人希望去聊一聊

对于财富自由的看法就是很多人会想一旦我财富自由或者是一旦我有钱了之后我就会生活有多么的美好我可以摆脱现实当中的诸多的这种苟且嗯

我自己的一个看法是虽然我可能没有达到大家通常意义上说的财富自由但是我自己总是按理里会觉得自己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财富自由而且我觉得更多的财富对于我们可能是一种伤害

比如说我最近去体检了体检了就发现身体上有很多器官都有问题那么其实一直以来都会有一些点点滴滴的一些警告比如说哪里有节节呀哪里有这种

代谢问题啊所以说一直以来体检完之后体检报告的这个建议都是需要去做健康的饮食要多吃一些高膳食纤维高维生素低脂肪的这样的饮食然后甚至是在蛋白质的摄入方面也不需要很高

但是我又是一个比较喜欢吃肉吃荤菜的一个人不是很喜欢吃蔬菜而且也是和很多人一样奶茶呀咖啡呀然后这个蛋糕啊甜点啊也比较爱吃所以就会导致

这个饮食习惯啊它就导致了身体整体上面的一个越来越健康水平的下降它不到一个关键的临界点的时候你不会太去在意它们直到它有人亮起红灯来了那么你可能会去注意说要下一点决心要改变自己的饮食习惯

因为对于我们这种吃货来说呢就会觉得人生当中吃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如果吃都不能够自由自在的去享受的话有时候甚至觉得一整天过下来没有一点值得高兴的事情有时候当然会这么悲观啊当然事实也不是这样子总之呢口欲带给人的这种快乐感幸福感是很难以替代的也是很多吃货这个怎么讲啊就叫欲罢不能的一种感觉

那当你有钱去胡吃海喝的时候就容易把身体搞坏那是不是还不如在这种穷困年代大家都没有钱然后大家的饮食其实很健康都吃的是以蔬菜为主那不仅是饮食健康并且生活也很健康很多人是去做体力活的那么他们的身体往往都很健壮

然后也这个肌肉含量很高当然也没有什么这个多余的坠肉整个人呢就会比现在人要健康一些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农村人可能因为他常年的劳动老年人呢就会比城市当中的这种所谓想轻浮的老人可能会要身体要健康一些也会长寿一些

所以这是不是意味着当你有钱它导致了你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包括胡吃海喝包括很少劳动那么到最后它可能反倒还不如没有钱你的这个生活方式更加健康你可能也能够获得更为长寿更为健康的一生

所以说这是一个点然后另外呢我最近也和朋友聊到就是工作和不工作这一个话题因为我距离上一次辞职已经有接近两年了这两年我都是处于一个自由职业的状态有活就去干没活的话就自己搞一搞自媒体然后也有很多朋友他们是处于一个上班上着班但是也一直很想呃

不工作的这一个状态但是我经过这么多年的一个体验在围城内外进进出出的体验因为我之前也 gap 过大概三年多的样子我的感受是当你不去工作的时候发现

可能工作能够提供给你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状态有可能是更好的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一切的一切都成为了问题当工作的时候其实问题比较少比较聚焦比如说你是什么样一个身份你怎么定义自己自我的身份认同你的价值在哪里

然后你的社交问题怎么解决因为一个人如果他不社交不和人说话他可能是会疯掉的那你的社交问题如果你没有一份工作的话怎么去解决你的朋友大部分都有工作不可能整天陪你聊天然后你的生活每天的时间怎么样去填满

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要想我今天要干什么对吧你有可能今天你的 to do list 上空无一物那你今天就可能处于一个完全的自动驾驶的一个状态那就有可能是瘫在床上刷很久的手机追很久的剧然后是远心中的起来然后整个人蓬头垢面的可能叫个外卖

就会非常的这个我们以前有一个词叫堕落的一种生活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呢其实持续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从中你也获得不了任何乐趣了陷入了一种毫无生活意义的一种感觉但是呢你想把生活进行重建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但是千头万绪从哪开始呢似乎又找不着那一个毛线球的毛线头在哪里

反正不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这么说听上去似乎有一些滑稽就是工作有的工作是很有挑战的但是事实上不工作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它的挑战性可能超出了绝大多数你做过的工作

因为你需要解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而这些问题又往往是你之前从来没有直面过的甚至是没有思考过的然后发现连这也成问题

那么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会发现问题太多这挑战太大那你可不可以又返回去上班呢我发现大多数人是很少返回去上班的或者是短期的去上了班之后又回到了这种不上班的工作状态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嘛而现在的社会当中你只要生存下去其实你的生活成本啊等等是很低的

那你如果这种习惯了不上班有惰性那么你就如此的这种懒散习惯了的话你就很难去再进入一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即使你意识到可能工作对于你来说是更为健康更为有利的你也有可能因为人性的这种惰性而不去上班所以说嗯

当你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去工作那是不是还不如在你大学刚毕业还没有开始赚钱的时候就被迫得去工作那么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去说自己是作为牛马那这样子的话其实你无意当中就会被推上了一个轨道

在这个轨道当中呢你的一切都有了这个社会通过公司这种东西能够提供给你各种各样所需的各种服务包括你们的行政啊你们的财务啊把你们的社保都交了然后呢

然后公司通过它商业的运作也把你的个人能力嵌入到了公司的一个环节当中然后去市场上去获得了工作报酬然后把其中的一份切分给你而这一份切分呢是你作为一个个人来讲基本上没有希望在市场当中通过交换来获得的所以说工作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

我想说的是当你不去工作的时候其实你如果认为这个是财富自由它有可能带给你一些更加不如去工作的这种生活状态既然你无法掌控自己的财富那么它带给你的自由可能对于你来说是一种伤害而并非是一种享受

当你有钱了就体验了一切想体验的然后精神空虚转向吸毒或者是过一种不健康的人生时那你还不如没有钱我们人生的自控力究竟有多少我相信每个人的自控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的自控力用在了早起上就用不在健身上用在了上班上就用不在节食上

那么当你有足够足够的自控力来过一种即使自由了还能够以一种比较正规的方式比较健康而不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去运行的前提下那你有可能可以考虑去不上班这个是我第一个暴论就是关于财富自由的我觉得更多的财富对于我们可能是一种伤害

而没有太多的财富我们会面临到很多困难这个困难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正正好的当我们有了太多的财富我们将面临的困难可能足够巨大到我们无法克服以至于会给我们带来伤害我最近听了一些播客比较喜欢听的是

得到的一个播客叫大望菊里面有李松蔚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位心理咨询师然后他就有一次讲到他觉得自由太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认为在生活当中自由和不自由的比例大概是 20 比 80 到 15 比 85 这样的一个水平他觉得是比较合适的就是一天当中你 80%以上的时间应该是你的 routine job

已经被固定下来的这一部分被固定下来的生活内容呢它可以带给你安全感安稳感你也非常能够驾轻就熟地应付它那剩余的 15%左右的呢你可以因为这一些感受到一些自由度它也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新鲜感也能够带给你一些可能能够改进进步的空间

我非常认同他的这个观点我最近还听了一期播客是美理想编辑部的一期播客他里面有一位主播也是十多年有过很多次上班不上班这样的经历然后他也是觉得上班能够带给人的其实很好很多就是

包括每天有这个很长时间的时间的安排是固定下来的然后带给人了一个比较固定的一个仇视的对象等等等等吧所以对于一些

还在奋斗打拼当中的年轻人如果你们渴望未来有一天就能够财富自由就可以过自己所谓想过的生活的话我想说的是可能现在的生活才是应该珍视的才是应该去珍视的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在经常回顾过去的时候会发现某一段时光那个时候真美好啊

但是仔细想一想当你处在那个时间的时候当时的心情状态并不是那么的美好的当我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在每时每刻生活的当下我就会回问自己我现在的生活会不会是我度过这一生之后回头来看就是那时候心中会认为的人生巅峰呢或者是幸福的顶点呢

我觉得很多时候都不能够排除这一种可能比如说你现在年轻有很好的经历或者是你现在有家庭有孩子生活得很幸福又或者是你现在很健康你的父母也很健康或者是你现在的事业比较顺遂一直在上升的路线当中不管怎么样

从某一个维度来看你现在可能就拥有你人生当中最好的那独一份就是你回头去看的话可能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它都是有它很难得的值得珍惜的那些元素的

而这些很好的值得珍惜的元素它并不是随时说你想要就能够要的你想要回来就能够回来的即使你财富自由也买不到

你的经历当中最高光那一时刻的那一件好的事这是我觉得不应该去盲目地去追求或者是幻想财富自由而忽略了对于当下的珍惜的原因之一就是任何时候都有可以珍惜的事情而财富自由它只是一个

幻象它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的一件事情那原因之二就是其实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当你财富自由之后一个人才能够做

更加的自我的自己他才会更加像自己我觉得这句话很有意思值得细细品味是不是当一个人财富自由之后他才能够更加的像自己呢这句话听起来是比较对的因为财富自由之后我才能够做我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他可以是赖床也可以是

写作也可以是旅行环游世界也可以是和我们爱的人在一起等等等等但是事实上我们可能很多人都处于一个并不是财富自由的状态那我们每时每刻的经历算什么呢就算是把这个时间给出卖了然后

换得金钱用以谋生然后帮我们过渡到财富自由的阶段吗是不是只有财富自由的阶段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呢是不是只有过财富自由的自我的生活才是

有价值的挠在前面的就是完全是毫无价值可以完全抹煞的人生吗我不这么觉得我最近在研究心理学我发现有一个观点就是说其实

这有点像全能自恋这样一件事情就是全能自恋是在一个婴儿的阶段你的任何的需求都是有求必应你认为这个世界是围着你转的当你财富自由了你就很容易去进入一种全能自恋的状态但是事实上真实的世界它并不是这样子的我们只是这个世界当中很渺小的一粒尘埃每个人都是如此

在多数情况下是我们围绕和配合这个世界在运作

那心理学有一个观点是说一个人的自我只有在和他人发生关系发生连接的时候他的自我才能够得以显现当你不和他人发生任何的关系连接你的自我其实是空洞的你想象当中的那个自我只是存在于你想象当中

没有人可以一直保持一种全能自恋的状态或者是即使是财富自由他也是在金钱这一项上也许你是可以全能自恋但是在其他的很多方面依然是做不到这种全能自恋的

也就是说是不是财富自由了之后的我们才是真正的我们呢我觉得不是财富自由之后的我们可能是最接近孩童实体的我们

但是一个人的构成并不是只有婴儿和孩童时期的那个存在它还有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你成长为一个青年成年了之后的一个存在这个时候你接受自己的有限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对我们朝之即来晖之即去然后你以自己的方式去服务于这个世界配合这个世界

然后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一些对他人有价值的事物这个其实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部分构成甚至是更加重要的一部分构成这一部分构成它虽然可能和你最心底里的那一个自我并不一样但是它能够帮助你在这个世界上比较健康的生活

在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你能够发现自己的种种所作所为自己的天赋是如何被他人需要自己的努力是如何去实现一些劳动成果等等等等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很宝贵的

OK 这个是第一部分是讲的是对于财富自由可能是需要驱媚希望大家都能够活在当下我们每时每刻的当下都是非常宝贵的它也是能够体现我们的打引号的这个自我的

第二部分是涉及到财富观以及家庭生活育儿以及我们这个金融行业所面临的整体在降薪裁员的这样一个现实我和金融行业的朋友

打交道的时候就会发现当大家的财富在增长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用钱来快速解决问题有一句话叫做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当你用钱来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解决的效率十分的高效

作为我是一个小镇座提价出身在我小时候家里面当然很多问题肯定不是用钱来解决的比如说在我小时候没有人带我的话那不是请保姆是从老家请一个亲戚或者是请老人过来带我那吃饭的也很少去外面吃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家里面父母做的

很多时候我们是用劳动和情感和社交啊等等去解决我们的生活难题而不是用金钱用金钱只是解决的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这些最根本的问题那现在呢我们会发现有一些钱的人呢就会很习惯于用钱来解决问题保证生活的正常运转

嗯我也是充分的检讨自己身上可能会有这个问题他不仅仅是说提高你的消费水平这件事情另外呢你可以在长生活当中呃发现什么服务没有人提供哪怕这个提供服务的人很少你也能想办法把它找出来嗯

比如说我当时这个我当时还在哺乳期的时候然后就有一天发现我每天需要用的这个吸奶器忘在家里了

然后那怎么办呢要是以前的话可能会跟领导说请假我要回家但那个时候呢因为工作也很重要所以我就选择了当时还没有闪送啊没有这些跑腿服务我当时就选择了打电话给我们家那边的一个出租车司机然后请他

帮我从家里面取了这个洗奶器送到公司来大概送了十公里吧然后我给他的钱是这个打车的钱这个出车司机呢是我以前经常坐他的车所以留了他的电话

就是很多时候呢消费它不仅仅是一个整体的消费的升级而是一种解决你非常临时的一个需求你就会去做一些消费

比如说这个孩子成绩不好了就去补课或者是去报班或者是请家教这个是很常见的一个事但是事实上这个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可能会说一部分家长他并没有思考的这么清楚我最近在一个群里面看到有人发的一个青年人他说他自己

周末在这个培训班给孩子补课他觉得非常的荒诞且滑稽就是他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孩子们听他的课有的像听天书一样

就非常的可怜在那坐着什么也听不懂然后呢家长呢又花了赤句子就是这些补习班其实都不便宜花了很多钱来送孩子上补习班然后他呢作为一个补习班的老师呢也是为了减轻还房贷的压力而不得已在那个地方讲所以呢

三方都是一种非常的勉强的别扭的一种状态但是这个消费就能够发生他觉得他替这些学生和家长感到不值不应该如此的同时呢他又不得不迫于现实的压力去做这样的一份工作

现在的这个家长就是通常是人在中年工作的压力也比较大而且分身乏术所以缺乏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关照去关怀自己的这个家人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基金公司的他做了一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就是他和他们公司的实习生关系很好然后呢他又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需要带其实他给他孩子已经抱过

补习班也请了家教了但是总是有一些时间呢孩子是比较孤独的在家的虽然家里也有老人但是的话他会愿意请这个实习生小姐姐去他家里面陪他的孩子去玩可能可以稍微教一点学习啊比如说辅导一下作业也可以是单纯的陪他玩甚至他们周末

出去比如说去迪士尼啊或者是去江浙沪啊或者是国内的旅行都会带上他这个实习生小姐姐陪他女儿玩他觉得很好因为一方面他和这个实习生小姐姐关系很好另外呢这个实习生小姐姐就是在 20 多岁然后他女儿是 10 岁左右他的话就是 40 岁左右然后他的在上一代呢就是

已经六七十岁了年纪比较大了他觉得这个是一声小姐姐能够比较好的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带他女儿玩并且给予一些无论是学业上的呀还是生活上的指导而且他发现现在年轻人就非常的会玩知道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地方也知道现在流行一些什么呀就这些话题都可以和他女儿去交流

然后他也会为这个实习生付费就是这种陪伴去给他付费这个事情呢一开始我听他说我觉得有点惊讶后来我发现他竟然是在一个比较长周期的这个时间段至少有一两年了吧就是让这个实习生小姐姐来陪伴他的女儿就戏称为德华

我对于这件事情呢有几点的感情第一个是理解就是我其实充分理解这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看似很不合理对吧就是我们家里面也没有有钱到这个

就看似很不合理就请一个人来他并不是市面上典型的这种家教服务但是我愿意为此付费并且付的费用也不是很低当然也不是很高就是为此付一个合理的费用我很理解因为作为宝妈我会发现很多时候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带娃的自己

而言也没有那个力气去一直陪娃比如说娃会问我问题很多时候这问题呢我可能知道一点一知半解那我更好的方式是我去查询一下然后来告诉她或者是呢有的事情呢我觉得我不感兴趣她在讲她感兴趣的一些事情那我可能也懒得去跟她聊天

那我觉得有了一个这个姐姐陪伴的话孩子他可以去更多的去聊天啊表达自我啊讨论自己的兴趣爱好啊然后也可以对于自己有疑问的事情他能够获得一个成年人的答案就是我觉得这些点都很好所以我非常充分的理解他请人来陪孩子玩这件事情

第二点感情是我很认同这件事情就是我觉得有时候陪玩甚至比陪学习更重要其实在人生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希望有一个哥哥姐姐这样的人物他们和爸爸妈妈是不一样的他们和我们大概是

年龄的差距不是很大所以他们刚刚经历过的事情我们可能在未来会经历他就像一个引路人一样告诉我们在前方的两三个路口可能会出现一些什么事情如果有这样子的一个哥哥姐姐式的朋友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也是非常羡慕这样子的一种孩子

对所以我的第二个感情是认同第三个感情是羡慕然后第四个感情就是觉得可惜我们很多时候

就是因为这个工作压力太大了太忙了所以我们的身体就是疲于应付所以连最基本的陪伴自己的孩子都要外包出去可能有的人会指责这一件事情就是陪伴孩子是作为父母的一项基本的责任为什么这个都要外包出去呢这个可能是最后的一种

联系了对吧你看现在给孩子做饭可能并不是父母去做有阿姨或者是长辈那这个辅导学习有很多是课外班或者家教那你还能陪孩子干什么对吧你可能就是

日常的跟他说两句话或者是给他买几件衣服你跟孩子之间的互动是非常的少的甚至有的爸爸可能加班多的就基本上和孩子的互动是非常非常少的

那就非常可惜因为孩子的这个年龄都长得很快嘛如果你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没有给孩子一个足够的交流啊互动的话那就是一种过去了就没办法再弥补的一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很可惜

但是的话呢在目前的这种状况下似乎又不得不如此因为经济基础才是一个家庭最最根本的需要嘛所以说你只能牺牲这一方面然后你能找一个这样的实习生来去陪伴孩子可能已经是一个最优解了吧所以我就是觉得一种深深的可惜

在我们习惯用金钱去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我们那除了和钱有关的活动其他的事情都会被大大削减比如说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上我们为此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是一种精神劳动会占用我们很多的业余时间

那它削减了我们很多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包括什么过去我们可能是一起睡觉带孩子一起吃饭一起做饭在我们小时候都是大部分是父母做饭然后要一起玩一起出去散步一起看书交流讨论一起聊一聊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起旅行啊等等我最近和我儿子一起睡觉的时候他就会很喜欢和我搞这个睡前卧谈会

他就说妈妈我想和你聊天我说聊什么呢他说聊什么都可以你先说一个话题吧然后我就会开始问你今天在学校里面午饭吃的是什么呀今天上了什么课啊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啊就老一些有的美的他觉得很受用他也很喜欢但是在很多时候呢也会出现娃他学习学到很晚然后我就跟他说今天不能聊天了太晚了你必须要马上爬到床上关上灯睡觉

那这可能都是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轻视的家庭生活当中的温情的部分这些温情的部分会滋润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长久稳固和幸福我觉得是挺可惜的一件事情

OK 这是第二 part 也是关于财富和幸福和生活方式第三部分呢我想聊一聊跟情绪相关的一些事情因为不上班了之后会发现我们的情绪依然和我们上班的时候一样处于在焦虑当中只是我们焦虑的事情变了我最近得出来一个初步的结论我自己还挺相信这件事情的就是

人该怎么活可能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就已经基本上确定的比如说我们在小时候习惯一种有一些焦虑的环境它并不是时时焦虑它可能是偶尔焦虑啊那我们长大之后呢我们也希望我们从心底里从潜意识里会非常希望把我们的生活打造成我们所熟悉的孩童时的一切就是它需要有

比如说 30%的比例是处于在焦虑的情绪当中的那小时候焦虑的情绪可能来自于学业的压力或者是父母的争吵或者是其他的问题那长大了之后呢可能我们并没有那一个问题了比如说嗯

学业的压力或者是父母的争吵那我们会利用手边的生活素材来就地取材来模拟小时候受到的那种焦虑的那种感受我最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也是一个会有一些情绪波动的人

然后我会发现他的过往有时候会情绪非常激烈的向我诉苦聊他最近感到很焦虑的一些事情但是可能过了半年一年之后那个事情没有了然后我再去跟他讲当时他的状态的时候他很惊讶甚至会有些回想不起来当时让他焦虑的那些事情

而他现在呢可能又会跟我讲新的令他焦虑的一些事情他自己说在不同的事情上不管是家庭的工作的或者是其他的不同的事情他有可能都会产生类似的一种很上头的一种焦虑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他如此的熟悉嗯

我自己是觉得这种有一些焦虑上头的让我们感觉非常熟悉的感觉可能来自于我们的成长经历而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们感觉到安全它虽然是不舒适但是它实际上是我们的舒适区有一句话叫什么

我们每个人的舒适区里面其实都是包含着焦虑的就焦虑是我们的舒适区老友记当中那个 Joy 有一句话叫 No one likes change 就没人喜欢变化我们都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一如既往的那种状态当中但是呢世界在变化但是我们大脑当中的情绪状态我们所渴望的那种人生体验可能是嗯

可能是一直持续的它的变化其实真的不大就解释了很多人比如说小时候家里很穷很多东西买不起然后他就一直处于很节俭的一种生活状态但当他长大了可能有钱了之后他也非常节俭或者是说他也会去一些消费比较低的一些消费场所一些

也不会大手大脚的花钱可能就是来自于从小的这一种对钱斤斤计较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会让他感觉到熟悉又安全能给他孩童时候的这种家的感觉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即使有诸多的对于原生家庭的不满但是总体而言原生家庭养育了我们它对于我们来说

我认为对于虽然现在很多人觉得人家庭对不起自己啊等等但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吧我觉得家庭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提供了我们最初生长的一个土壤我们还是非常渴望去回到那个小时候的那种安全区的这种状态的比如说有的人可能小时候家里面会有争吵

但是长大以后呢另一半就很好可以不需要有争吵了但是他还是会偶尔因为并不需要生气的事情要拿出来吵一吵因为这样也好过家里面空空洞洞没有声音可能吵完之后事后想起来也完全没有必要那就是因为可能争吵就在他的安全区和舒适区当中

他只是通过这样的行为给自己的大脑去模拟出一些小时候的这种状态所以说很多时候回到那一句话就是嗯

当我们焦虑或者是抑郁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应该去责怪那一些使我们焦虑或抑郁的人或者事因为事情发生的本身它并不会直接导致我们的焦虑或抑郁只是因为我们习惯于处在焦虑或抑郁当中我们才用这唾手可乐的素材在我们大脑当中制造了一场焦虑和抑郁的风暴来满足我们对于焦虑和抑郁的需求

归根结底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其实人作为一个能量团他的能量就是每天是需要被消耗一些的怎么样去消耗能量呢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有体力的方式有脑力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呢他需要和我们自身的一种能力相匹配比如说让我们去做这个 AI 的开发他可能比我们的

能力要高所以我们无法用那样的方式去消耗就像孩子你让他去做奥数题很难那么孩子也会很痛苦因为他无法用那样的方式去消耗自己的能量那如果过于简单的一些事情呢比如说打扫卫生做家务或者是比较重复性的一些工作呢它也不符合我们的能量消耗的一种

既定的水平我们就会感到无聊而无法长期的坚持下去所以说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玩游戏或者是喜欢健身呢因为玩游戏它有很多个等级很多个 level 健身它也有很多个档位你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现实情况来选择跟你身体恰好能够匹配的那个等级或者档位然后你就会非常的沉浸于其中

能够以一种比较舒适的方式把你的能量去消耗掉但很多时候我觉得焦虑的这种情绪呢是我们比较方便的比较 handy 的随手就可以拿来的这种消耗能量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大脑如何去消耗能量

肯定是只能去思考一些我们能够思考的清楚但是又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挑战的一些问题对吧比如说我们肯定去思考不了这个外星人在天空当中生活在哪一颗星球上我们也不能够去思考一些过于简单的事情那我们就值得去思考那一些呃

看上去我们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掌握程度但是又不能够百分之百掌握的那一些事情那一些事情就会让我们感到焦虑然后这个焦虑就在燃烧我们的能量所以说嗯

每一天如果你从早到晚的能量没有怎么消耗那肯定是晚上就很难以入睡嘛所以说一定要把这个能量消耗完那比较就像游戏和健身一样甚至比游戏和健身更加的方便拿过来的素材那就是焦虑

而且焦虑到了一定程度你也知道自己情绪上快受不了了你也会选择睡觉或者是离开这个焦虑的情绪场所以说这样子看来焦虑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它就是一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它能够帮助我们回到我们的这个孩童时期

找到那种熟悉的感觉它也能够让我们和这个世界发生碰撞了解到我们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从而让我们知道更加真实的自我另外它也能够非常精准地帮我们消耗掉每天可能多余的一些能量以我们可以胜任刚刚好胜任的一种方式

OK 这个是第三部分是我现在对于焦虑的这件事情的一些理解第四部分我想讲一讲我和有知有行的区别因为我现在在做一个投顾组合叫做一路有你在京东金融上上线它是一个主要投资于 A 股的一个主动权益基金组合

我做播客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受有知有行的孟严的启发他的播客名字叫无人知晓他们也是一家投顾机构也做基金组合

当我钻进来之后我会越来越多的发现在这个群体当中大家在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我个人是业内出身我从 2009 年研究生毕业之后然后 2011 年在海通证券开始这个行业的从业从事基金研究

那个时候大家对于基金组合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一件事情,但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开始做基金的评价,基金经理的调研,基金的组合,基金推荐等等等等。

一直到现在所以我是一个从业内走向大众路线的这样的一个人本身可能接受的教育也是一直是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学金融工程的都是比较偏向于科班的比较严谨的这种学院派的吧可以说的这种基金研究的这种路数我个人来讲呢是一个风险偏好比较低的人

我做这一份工作对于专业的研究来说我是可以胜任的一个状态但是我的兴趣对于股票的研究并不是那么的大

而我发现有很多个人投资者他们本身对于个股投资的兴趣会比较大比如说我发现孟严他就是一个个人投资者他以前是一个风险偏好非常高的人杠杆放了很多倍这个会导致他在过去有非常大金额的亏损然后他是

它是一个过去式这个 IT 互联网从业到它职业生涯的中后期呢它会做一个 IT 和金融的一个结合就是在基金产品的数据的抓取啊分析啊然后

包括现在的这一种基金组合呀帮客户去做理财投过等等所以它是一个从个人投资的兴趣爱好转向金融行业从业的路线和我的路线会刚刚好正好相反

然后一直以来呢因为基金研究大概在 2017 年之后会更加的出圈一些因为有了公募 FORF 这一件事情了然后也有很多自媒体的大 V 去采访基金经理把他们的对话

给抛出来然后他们也从业内学到了很多基金研究的那些事所以我会发现突然之间我过去一直以来研究的一个非常小众的无人问津的领域变成了一个很多人都了解都能够说上几句的一个领域在我一开始做基金研究的时候领导把这个领域称作蓝海嘛

我们在研究所当中是一个比较边缘的和小众的存在那最近有一件事情比较触动我的是我听一期播客是听懂掌声的播客他邀请的嘉宾是两狗蛋两狗蛋是在叫做二级圈吧就是在基金啊券商啊做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这个圈子当中非常火的一个自媒体

他写的段子可能都是二级圈的人会非常的郑重下怀但是可能圈外人会看不太懂然后当然他现在也在做投顾而且在这个行业内任职他过去也是在基金公司做过投资因此在我看来是也是走专业路线的然后在自媒体上在行业内获得了一个表达的成功

他当然在听懂掌声的播客上面发表的是一些关于对于基因经理的看法

其中呢他有一个观点被大卫翁老师在评论区就是提出来了异议大卫翁老师认为梁苟干提出的这个选基金经理应该选年轻的基金经理这一件事情呢他不同意大卫翁老师是认为基金经理应该经历过一朗轮牛熊周期以上他对于市场的认识才是比较能够让人信赖的

而年轻的基金经理显然不具备他们的视线过于的短视所以这样的基金经理是不值得托付的大卫翁老师其实也是行业内出来的但是我觉得看到了那个评论

让我感觉会有一些不适因为在基金研究或者是这个行业内大家对于选基金经理是选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有一些共识的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共识但是我觉得一多半的共识是有的大卫文老师说的那个选基金经理要选两到三年牛熊周期以上的这一个理论

也许是对的但是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是不具备可行性的因为基金经理他们的平均的从业生涯大概以前有人统计过就是两年多他们很多人就是平均而言就是做了个两三年三四年的基金经理可能就离开这个行业了那么你要去找这个在公募基金这个岗位上

做了这个一两年周期以上的那可能是五到十年甚至更长了第一这样的人非常少第二这样的一些人呢很多已经升任公司领导或者是已经处于一种

带着人助理给他投资为主有一点点半退休的这种状态即使他在自己独立管理产品呢他选择的策略呢肯定也是比较稳健的风格所以说这种人呢第一数量少之又少

可选的余地几乎没有第二呢它的业绩我非常确定的说是极少几乎是不具备非常强的进攻性的不具备什么进攻性的对它的预期只能是它跟着市场指数来或者跟着基金平均水平走可能在有的年份会好一点能在前四分之一分位

不能再多不能再有更高的预期了在有的年份可能会落后一点这个就是一些长期的基金经理他们的业绩的一个现实情况那这个行业本来就是去卷信息卷你的对于股票的这种认知对于行业的一些理解的那势必是年轻的基金经理更有这个精力去做这些事情

他是一个青春范他是一个青春范嘛在一定程度上阿尔法可能确实是由于年轻能够贡献的更为的多所以我是非常同意两狗蛋这观点的但是我发现即使如大卫文老师这样子的行业内出来的这个大 V 也会在这一点上提出异议也就是让我感觉到很多时候

你认为的专业可能在大众看来他无法理解无法接受这种感觉并不是第一次让我感受到我在做基金研究后面在做这个 FORF 的服务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 FORF 的基金经理投资经理呢或者研究员呢他也并不是做基金研究出身的

那我们当时还统计了一个这些 FORF 的基金经理他们的背景出身有的是产品部出来的有的是做债出来的有的是国际部或者是从国外回来的做配置的还有的是做量化出身的所以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一些对于我来说是非科班出身的一些基金经理但是最后的结果是

他们可能用他们的一套理论用他们擅长的一种方式把这个产品做出来了然后公司也能够支持他们把这个产品发出来然后呢他们的业绩呢有好有坏但是我比较开心的是我比较欣慰的是吧最后看到一些比如说像

像新权基金林国怀这一种,就在我的框架,在我的世界观当中,他是从最早就是可能是做量化和基金投资的,因此我对于他的认同感会更高一些,然后他也获得了就是在比较长周期上获得了市场的一个认可,我觉得这个在我内心当中是比较平衡的。

其实大卫峰老师这个观点就是选基金经理不要选年轻的这个观点过去我在孟严的一期播客上也听到他讲过就是他很难理解为什么选基金经理要选这个比较年轻的基金经理他也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就是长期以来在行业内的这种职业化的基金研究第一是带给我的一些比较坚定的对于一些观点的看法

对于一些认同的事情我觉得以后可能不太会再变了即使对方和我不同我也不能够充分地证明说我一定是对的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不会错然后从长期来看我可能不一定更好但是我一定不会差另外的一件事情就是我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推动力量是由各个方面的力量所推动的

很多时候专业的力量牌照的这种机构的力量它并不是唯一的力量它甚至不是更大的更强大的那个力量这个世界有很多民间的力量有很多个人的力量它可能在某些时候会迸发出巨大的一种能量来影响事情的走向而这个事情的走向呢很多时候它并不是由监管也好或者是

单一的很强大的人或者机构就能够推动的它就是由各方各面的许许多多的人的共同作用下可能事情会有一些慢慢的推动和改变所以怎么说呢我并不是说要站对谁对谁错或者是

要强调自己的专业性或者怎么样我只想停在这里告诉大家我的一些从业以来的和我工作的和我看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和自媒体他们的表达之后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会尽量站在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去选择比较正确科学的内容去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