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2|想换赛道前先听这期!复利和杠杆,你用哪个去提升生态位

32|想换赛道前先听这期!复利和杠杆,你用哪个去提升生态位

2024/12/15
logo of podcast 毕不了业

毕不了业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宏宏
杨一
活跃在播客和媒体分析领域,专注于美国政治和媒体趋势的评论和分析。
Topics
宏宏: 本期节目探讨了职业发展中的复利思维和杠杆效应。通过宏宏自身经历,说明实现职业目标存在多种路径,即使当初未能进入理想公司,十年后也能通过不同方式实现目标。同时,宏宏强调了在一个行业深耕的重要性,积累经验和技能,获得更强的复利效应,最终在价值链中占据更高生态位。 宏宏还分析了工作中的三种杠杆:人力杠杆、资本杠杆和知识产权/媒体杠杆,并指出知识产权/媒体杠杆是目前对普通人风险较低的一种。她认为,杠杆虽好,但有风险,需要谨慎选择时机。在职业选择中,应关注复利积累,而非短期金钱收益,选择与自身专长和职业目标相符的工作。 最后,宏宏建议在年末进行自我评估和行业评估,明确自身专长和行业发展趋势,为来年规划提供依据。 杨一: 本期节目重点讨论了复利效应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杨一通过自身经历和数据分析,阐述了复利效应的原理和重要性,指出时间是复利最重要的变量,需要长期坚持。他认为,在职业生涯中,是否轻易换赛道需要谨慎考虑,长期在一个行业深耕积累的复利效应更重要。频繁切换赛道可能导致在每个领域都无法实现复利效应,浪费积累时间。 杨一还分析了工作价值链,指出离终端产生利益的节点越近,个人创造的财富越大,复利效应也越大。他认为,在确定目标后,应坚持积累,利用杠杆放大复利效应,但杠杆有风险,需要谨慎使用。最后,杨一总结了实现职业目标的两种路径:To B逻辑(借助平台放大影响力)和To C逻辑(个人品牌建设),并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主播探讨了实现职业目标的不同路径,以及复利和杠杆思维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复利思维强调坚持和积累,杠杆思维强调借力放大。
  • 复利公式中最重要的变量是时间,它的作用是让专长足够不可替代。
  • 杠杆=资本/人力/知识产权,它具有一定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 欢迎来到必不了夜 我是红红 我是主播杨一人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毕业 是上学吗 是工作吗 是情感吗其实到最后我们会发现 自我探索才是一生的功课今天我们就来到第 32 期接近年尾 发现我和红红都还挺忙的我们本来周末在上海 差点偶遇 两个人都在你来说说是怎么没见上的

就是杨一先去上海出差了你当时还发了一个圣诞树你一直在那边你是周五就在我是周五飞的我本来想约你喝个咖啡什么的我就问我今天下午在哪里在哪里你在不在结果因为太极限了我们两个都在上海我是周五周日在上海

我是周六走的而且我走的时候我回北京的飞机你正好在来的飞机的机场咱俩差不多同时上了飞机对但是唯一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理论上周六是可以见到的那你周六干嘛去了呢我周六比较极限我的那个行程是周五先去上海去一个活动因为我其实是去参加 NB10K 的那个 10 公里的

跑步比赛但是我周六确实在另外一个城市就广州还有个工作所以呢我周五一定要到达上海去领悟要不然我周日比赛就没有办法了所以我是周五马上到了上海领完悟当天晚上坐着飞机飞到了广州到广州已经 12 点多了然后周六参加了一天广州的活动

然后又坐飞机 12 点多到了上海这个是周六凌晨然后周日早晨 7 点参加的那个 10 公里的比赛就这么极限这个女人好拼啊所以理论上周五那天我是一天飞了三个城市

就是北京上海广州广州一日三成坏说话为什么这么拼呢其实也还好就是我没有必要我们还是不建议大家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啊但确实因为周六的这个工作我是带了一点点个人的

小情感我是觉得再累一点也一定要去的因为周六的这个邀请我可以是说客户吧这个公司是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我是 2018 年研究生毕业嘛

就特别想去的一家 Dream Company 哇塞咱们当时好歹也是读了七年金融在所有金融就是金融二级市场从业人员二级市场其实就是和股票交易啊基金啊相关的这样一群毕业生咱们当年也是疯狂竞争对对非常想去的因为它是在资产管理行业就是 top one 的一家二级的资产管理公司而且我听说

他是相对来说薪酬体系激励给到最最最最高的就所有那些去二级市场的朋友哪怕不在这个公司去的很好的那些就是激进公司大家都会说啊我想去一方打对太厉害了一方打很厉害但我没有那么厉害而且你自己朋友圈都发了而且发完之后还炸出来一堆我们毕业的大老师同学给你点赞

是这样的因为确实和我们今天必不了夜想和大家聊的话题也相关就是我是怎么样在十年后又

重新回到了当时特别想去又没有去程的那个公司当然只是短暂的接触了一下也不是说正式的入职啊哎呦哎呦他都为你花钱买你时间过去参加活动了这不比入职他更厉害吗你成了他的供应商耶我们当时的同学毕业生都是清北的嘛清北人富骄包括一些从海外毕业回来的都是把他当一个 dream company 就像杨一刚才说的

它确实无论从规模上就是行业的 top 就是在我们所谓的二级市场资产管理行业就在当年 2018 年的时候其他的公司跟它都是断档你知道吧就是它给

起心差不多就行了大家已经知道她很厉害了而且当时这个公司是有一点点小的规则吧她不招应届生但我当时还是无论如何用了自己的一些能力也好或者让认识的行业的前辈帮忙推荐也好我是拿到了面试的机会的我面了四轮就是从面部门总面到副总裁但最后还是很想去但不善匹配嘛她就把我拒掉了后来我就换赛道了嘛

我先入职立家其他的基金公司后来又去了券商机构就到现在变成了自媒体从业者你发现好像那个目标在那里但是好像十年之后兜兜转转又重逢了就相当于你换了一个路径你还是能够达到或者和你当时很想去的那个地方

发生一些交互这个事情还蛮有意思的对我特别其实特别好奇就你当天参加活动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你们又互相联系上然后就是被邀请过去作为嘉宾因为一方达的总部是在广州嘛当时正好是有广州马拉松是不是就和我现在的赛道很近了完全重合和跑步相关他们确实是广州马拉松的赞助商那在这个

活动中吧他就需要有这样一个偏跑步的 KOL 也好或者自媒体的从业者也好帮助他完成这样一个宣传的工作

那也是他们当时的负责人吧就是负责这个业务的负责人确实知道我因为咱们现在给自己的标签就是曾经金融行业从业者跑得最快的女性如果还不够的话就是曾经金融从业者基金公司跑得最快的女性反正只要你的足够细你总会有自己的标签的他们是绕了好几圈找到我就是中间可能还有一些

影响力可能就是全网百万级的博主他们都没有选就是想来找到我是因为觉得我过去的职业经历还有我本人的一些特质吧和他们这次的要求就很像

我都听激动了因为你想想是广州马拉松尾这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赛事然后一方打油作为国内非常 top 的可听说是万亿级别的一个资产规模的赞助商然后辗转很多本来可以找一个五百万粉或者三百万粉的体育大 V 因为这样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他辗转了很多渠道找到了我们红红就是其实是

可以是自己给自己的标签也可以说是就是一个事实咱们就是金融圈里或者说是基金圈里跑得最快的大女人和这个自媒体博主我觉得特别的

振奋说实话因为它是一个冥冥之中很奇妙的缘分绕到了这里那其实我其实很想问因为刚刚洪洪也提到了自己刚毕业的时候是怎么样去 Dream 这家公司的就是因为我是纯一级的我也有我的 Dream Company 和我要做的事我其实能想象到如果我是偏二级的从业者我也会特别想去这么一家很神话的公司因为我们现在又师兄是也在那边就是做的真的是特别特别好

我就特别想问红红如果你还在这个行业你觉得你还能去到这家公司吗

这个问题特别好我先小小的补充一下因为必不了业的听众肯定有各行各业有各个年龄段的刚才杨一所说的二级行业大家简单把它理解为就是这个企业已经完成了上市他在二级市场股票市场去交易刚才杨一说的他在一级其实就是投行投资可能是一些未上市的 pre-IPO 的一些企业做的一些偏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的这样的一个领域他也有他的 Dream Company

我们今天就想来聊一下如何利用我们手上的牌和时间或者一些金融学的原理假设我的 Dream Company 我们放的再大一点就是我目前的那个大的目标现在也是年尾嘛我们也都在做一些年车的计划我们有没有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或者方式去实现

那刚才我现在的这一点有点像我已经转行了完全换了一个赛道对我想知道如果你没转行的话怎么样去对靠近他没转行的话这就是我经常说的一句话你知道吗就很多人会说你现在还挺好的你看你现在转行了还蛮成功的就是大家会鼓励你也好但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真的很想去这个地方的话我没有转行没有跳槽我们也是有很

具体的路径能够让你达到这个终点的那很简单呀假设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我的目标就是要去一方达比如说他在公募基金行业排名是第一我当时入主的是在公募基金排名也是前五第五第六的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对吧那我就是要努力的工作

你在努力的工作到三到五年之后你肯定会拿到你相应的 title 你的升职其实我也都拿到了我被 promote 了我也是通过一些行业同行的饭局会认识这个公司的管理层也好或者他的一些

说话算数的人也好就是副总裁管我这个条线的我肯定就可以认识他呀那我也可以哪怕我不去有转行不去跳槽我还在这个行业我们还是有很多路径可以通过你正常的去晋升去跳槽我在实现我这个 dream company 的我可能已经进入了并且不说以后怎么样但是我觉得

你只要进去了也算咱们之前的那个目标了断了嘛所以这两条路从理论上来讲都是可以的所以刚刚红红说的点我也听明白了大概就是因为我们在同一个行业所以我也可以在我的比如说金融这个领域之内你刚提到做到三年五年有了一定的积累和 title 和升值我也会有一些契机去认识对方更深入的同事然后有一些 connection 肯定是有机会或者契机双方 match 上就可以过去的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也是需要你刚提到一个数字叫三到五年没错其实你跑步好像也是跑了三到五年是的如果工作是三到五年我的跑步虽然可能没有三到五年那么长但是我每天

花费的时间是很多的你把它转化到一个正常人跑步的时间那肯定也是有三到五年了因为我的跑量很高我每天可能抽出至少要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跑步这件事情上没错其实我们这样能看出来一个点就是好像三到五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

契机就是到底为什么是三到五年这个数呢因为我最近发现我有几个妹妹都比我小很多她们也刚刚是到三到五年这个年龄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影视行业的小导演以小导演这个来举例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剪刀剧点盒饭慢慢的才会开始做执行的一些导演工作慢慢的三到五年可能能做总导演慢慢的人家三五年之后可以自己组织一个项目

当导演加制片把什么美术老师啊道具老师啊全部都组织起来做一个工作也真的是三到五年这个时间所以我其实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一定是这个时间无论是跑步的这件事情还是说我就在金融行业一直在工作包括你刚才提到的你的妹妹们在导演或者医生行业

大家在自己的职业出现第一个转机或者你看到一点点成果的那个时候基本普遍来讲都要坚持三到五年换句话说除非你是个天才但就算天才他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的你还是要把那个时间堆积在那里可能很多人都听了很多遍但避不了业擅长的是什么擅长的是拆解我们就来看一看他到底有多重要就是复利

说到这里也想给朋友们大家肯定都听过复利那在金融学上最最本权威也不是权威吧它就是一个公式嘛其实它就是一种把你每一期的收益的利息进入到你的本金里面再去算你的收益之和的这样的一个投资的计量的方法

那为什么都说富力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呢就是因为你每一期的收益积累上它是成为了你的一个总值你再通过总值再去乘以时间那它就有两个关键的变量嘛因为它的那个计算方式就是一加上你的爱爱就是你的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可以理解为你在工作中获得的进步也可以理解为你在这个行业行业发展给你带来的一些增益乘以一个 N 那个 N 就是

N 就是时间它是在指数上的所以很多人说负力的力量负力效应说白了就是指数及增长

那我们听到指数级增长的这件事情都是很振奋人心的但很多人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那句老生常谈的积累和时间举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我之前做金融行业嘛我特别喜欢给大家用钱来举例子就是假设你将一万块钱进行投资啊每年年利率现在其实你稍微的这个我们到最后可以给大家一些小 tips

你去做一些资产的总和无论现在汇率啊你去买一些美元的债基金或者通过资产配置每年年利率 5%啊你如果通过复利的计算的话你可能 100 年后你能为你的后代流到 150 万左右啊一万到 150 万对

就是即使通货膨胀会抵消部分收益也比你最开始的一万块多太多了如果你的后代拿着这 150 万还不花我们继续按年利率 5%去投资的话再过 100 年你会得到一个天文数字 1 亿 8 千 200 万元这个其实就是复利但是你看复利它最可怕那个魔力在哪不是说我们一开始的那个收益和你在哪个行业

当然它们也重要更多的是在时间上那如果我不用投资理财举例子就最简单再去讲比如说一个荷叶它每一天的膨胀速度是一倍假设它一共是要花 52 天去填满整个这个池塘但你知道即使在第 51 天的时候它也只才填满了一半池塘也就是说它填满的那个动作因为它是扩张是一倍嘛它就是在前一天发生的

也就是意味着你之前的积累当你每天去扩充的时候你看不到太多但是当那个点发生的时候给你呈现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那如果我们把这个应用到我们现实生活里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的我有一个 dream company 或者我有一个在职业生涯的 dream 大概落到我们的职业生涯规划里

我其实想用这个效应和你讨论一个很重要的话题也是今年大家可能都在各个行业里挣扎迷茫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要不要轻易地去换赛道到年尾了大家都说我的这个公司要完了我的这个行业不行了我想换一份工作我想换行业或者是说现在我这个行业太卷了我要不要换但是事实就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周期中可能

可能已经没有不卷的行业或者已经没有发展特别快的职业路径供你去选择了虽然逼不了业一直是在鼓励大家有更多的选择和自我探索我们之前有很多很多期都是在鼓励大家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和工作甚至我们也在鼓励大家遭受一些

不公平或者一些情况下的时候可以考虑做一些改变但是今天我们却是正式的去讨论到底要不要去更换赛道或者是到底怎么样去考虑这个负力效应用在我们的职业生活里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更像是一种

探索的找到兴趣的选行业的而今天我们是站在一个你已经在工作的这个路径和轨道里我们怎么样科学的去利用复利效应或者其他的一些理论去帮助我们职业生涯走得更长远因为对普通人来讲工作可能是我们大家最有把握的一个复利

所以在这里探讨职业规划的时候我想先和红红聊两个话题第一个话题是我们讨论一下坚持一个行业的意义是什么就是跳出来刚刚说的三年五年我们更深入的去讨论一下在一个行业里从事的时间比较久

意义在哪我们到底能获得什么我们去把这个爱去把这个恩更加具象化的做一个讨论因为我们俩都在各自的行业里深耕了很久有人是做了切换的选择有人没做但是我们的点是我们没有频繁的去切换我们是在蓄力

更换理论上我们俩都是一个长期的负力效应的坚持者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在之前的职业生涯中一定有一定的积累那我们在做职业切换的时候我们是应该果断的选择新赛道还是我们也可以考虑过去的负力积累把它的杠杆最大化

在一个行业深耕我完全同意虽然我现在离职了我还是认为我之前的那七到八年的积累是非常有意义的那杨一其实一直从你毕业以来就在一个行业深耕那你觉得你坚持没有换赛道无论这个行业高光也好或者经历了一些所谓的周期性也好你坚持的意义在哪里呢

很简单,真的是因为两个事情,第一个是我还算比较喜欢,第二个是我真的从他身上看到了非常强的负力效应,甚至未来还有加杠杆的可能,可能我可以先说一下为什么在这个行业里可以坚持这么久,然后再去聊一下为什么可能上半年有一些工作机会,但是其实我很想换工作,但是我也还没有走,好像都落到了今天这个框架里,就是冥冥之中。

第一个我觉得可以先聊一下坚持一个行业的意义是什么因为刚刚我们其实提到了一个三到五年的这样一个时间是因为我们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我们要去弄懂它运转的原理弄懂我们在里面的位置就是真正的去从一个

小哈拉咪从一个被工作蒙蔽双眼的不知道更上面更广阔的世界维吾吾的一个小朋友成长为一个能够去主导独挡一面这个过程一定需要很久的时间我可以先说一下我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我在做什么我们可以去理解这个话题如果我们简单拆一下的话可能可以拆成四集

第一级就是刚毕业的实习生他只能接受第二级的上司给他的工作有点像是去 Bloomberg 里查一些数据或者是单独的某一页 PPT 里的一半需要他作为一个美工画得漂亮仅此而已那二级的同事在做什么呢他接受到的是三级同事给他的指令就是有一个大的 PPT 他需要负责其中的五页这五页可能是四十页 PPT 里的

单独的午夜他也不知道 PPT 是干嘛的他只需要把这午夜做好然后他再把更细的活分给一级的

实习生那三级的同事在做什么呢他应该是知道这个 PPT 的全貌是四十页他要去组织一些同事把它完成但他并不知道这个 PPT 是对谁的给谁的目的是什么或者他更聪明用心一点他能够向他的四级上司了解的更多去帮助他完成这个动作但是他做完之后他一定是也不知道这个 PPT 最后留上了哪里跟客户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些交互以及最后

这个 PPT 实现了什么但我是那个四级我是知道这个 PPT 要用来做什么的但它也只是服务于我的工作的一小部分就是我需要这样一个材料我在做的事情是我要去找到有潜在的发展空间的一些客户和公司我需要知道它的行业属性公司的成长性

融资的情况股东的情况来判断他有没有可能在中国境内或者美国或者香港上市我需要知道他融的这个钱是三亿五亿还是十亿怎么样去帮助他的公司

扩大生产或者是扩大软件开发或者是扩大销售怎么样把它从一个估值 20 亿的公司变成 5 年后 10 年后变成 100 亿的公司甚至 1000 亿的公司我需要找到这样的公司我还需要跟他的 CEO 或者 CFO 联系上我还需要去

用一个 PPT 展示一下我的优势我的公司的优势和我们对他公司的理解但这个 PPT 最终不一定能用上因为最终的交流是我和对方在当面现场发生的 dynamics 和信息和动态的一些交互 PPT 是一个能够帮助我的底层的一个

展示我诚意的一个材料最终事情的发生和交易的发生都是我和对方 CEO 或者 CFO 当面交谈出来的而这些东西是三级的同事二级的同事和一级的同事都完全没有办法接触到的甚至是三级的同事可能有一些机会跟着我或者我跟更 senior 的同事一起去接触客户但他也没有发言的机会他更没有决策和主导的机会

那我们说回来这个工作的意义在哪里是在于如果是一个刚入职的同事他的工作价值是贩卖他的时间和他最基础的技能去支持上级同事的一些决策和一些动作那越往上走走到三年的时候可能能够独立的去立的一个像样的 PPT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别的工作我只是以这个来举例那

那再往上走工作到五年的时候他可能能够去初步的跟着见一下客户但可能不一定能发言但是像我这样工作十年或者更久的一些同事我们是对这件事情这个交易如何接触

是完全的主导权的那如果通过两次见面我谈下来这单生意我会再交给 Junior 的同事他们可能需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更多的时间在项目的执行上因为我们有很多财务的法律的调查

但对我来讲这些执行的事情我只需要去抓住重点给出一些解决方案我不太需要再实操的去把 PPT 画一遍法律进道做一遍或者财务进道做一遍所以你能发现我们工作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最小的同时是贩卖时间终极的同时是贩卖时间再加上一定的经验而我做的事情已经

脱离了把我的时间放到相对琐碎的一些 paper work 里我做的动作都是去谈判去总结去思考以及去承担责任去真正的和客户交易去谈钱去核算我这个团队的成本去算一下我这一个 process 到底能够带来多少收益为公司为自己和为客户嗯

是一个特别好的拆解了一个工作价值链的过程杨一拆解的很细虽然他只是从一个金融或者我们说从投资银行工作的角度来去看了一下为什么要在一个行业坚持至少三到五年的时间才能够一点点从他刚才所说的四级的实习生从做一到两页 PPT 到三级可能做五到十页再到上面去主导一个更大的项目去真正的和收益发生交互

假设我们整个的社会体系是有一个价值链的那你离终端产生利益的那个节点越近你个人能够创造的财富就会越大那你理论上你的福利效应就会越大你个人所收获的财富也会越大所以在这个里面我们就要分两类来说因为你刚才说作为实习生去画三到五页 PPT 的那个时候我太有了那我们人什么时候应该快速的转换就有可能

在我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我可能要在三到五个行业或者六到十个职业中去快速的转换因为我并不知道我的专长和我的兴趣和热爱到底在哪里但如果在这里我们更加希望因为毕表业还有一些大学生或者在找工作的年轻朋友们在听

我以我自己个人在举例子我在确定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之前我是快速的轮换了五到六个岗位就是各个金融行业的子行业我都试了一遍这种情况下其实和复利是两回事因为你要通过不断的试错快速最小成本的试错来确定一个你愿意投入你的专长并付出时间的行业

所以这一步的探索我们建议大家早做你越快的去选切换赛道你就越好的能够固定到自己的专长

那假设刚才杨一说的例子是通过三到五年的时间让自己从价值链相对低一点的地方到一个更加高能够主动的更多的去创造收益的这样一个位置这里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去频繁的切换工作是因为你在任何一个行业假设你确定了我们大概率选的就是因为人永远没有办法穷尽所有选择你当你确定了你的第一份的职业和行业它大概率

他大概率是你当时的你有能力并且愿意想干的事情如果你没有积累三到五年的话你可能永远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全貌你可能永远只是一个导演旁边的场绩帮忙定义令盒饭或者你永远是一个花 PPT 的

你没有这个时间的积累你就接触不到这个行业这个职业更向上的一步更靠近价值生产端利益创造端的流程那你就没有办法去得到一个更大的职业目标我们刚才在这里说的其实都是复利和时间但刚才杨一也有一点点提到了杠杆

但是杠杆要在什么时候用它一定是在你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你确定这个事情是你的目标你想通过它获取你更大的财富我们就以财富来论了因为无论是你想达到你的 dream company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至少大部分人是不会拒绝财富的或者用公司市场去给你定价我们以这个定价的财富目标越高作为自己的

结果的评判也好你确实是需要通过杠杆去放大你的福利效应所以我再做一点点总结在这个里面就是有一个很完整的财富公式就出来了也是之前我们在给大家推荐的书里面有两本书其实说的都是同样的一个是我之前已经说过很多遍的纳瓦尔宝典还有一个书的书名它确实当时是 2022 年的畅销书叫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个书的名字我们先代替不管但是很好的

印证到刚才杨一说的路径其实我们的财富如果等于收入加上盈余乘以投资回报率的话什么是你的财富真正靠时间去挣钱的它只是你的收入因为我们说财富是你在睡觉之后

它都能够为你产生自吸的才叫财富但是收入又是财富的必然因为如果你没有收入你的收入没有增长到有盈余去进行投资的话你就不可能让自己的财富框架变得更高那我们的收入再去拆解很简单收入等于责任加你的杠杆加你的专长而责任呢就等于你所在的平台加你所承担的风险理论上就是你所在的这个平台越大

你的责任度就会越高你承担的风险越高你的责任度就会越高而这个责任加上的杠杆加上的专长它决定了你的收入就完全印证到杨一刚才你说的四级小朋友实习生是不用承担什么风险的他画的那个 PPT 有一个错误其实他只需要对他的上一级负责

那到了杨一现在这个层级你也说了你要对你的交易对手方负责那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个 case 如果最后没有谈成那就是你的责任没有谈成是我的责任谈成了如果经过一年的这个执行的动作还有跟各种监管打交道如果没有做成也是我的责任我是唯一的也是第一的

责任人这个在金融学的领域就叫风险溢价所以你的 pay 你的报酬你到年底的 bonus 都是因为你承担了更多的风险和责任所以它也会更大这个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嘛那

如果我们想要去承担更多的风险我们想要利用这个杠杆一会儿杠杆我们会在下半部分再展开来说你是不是就要让自己的专长足够的不可替代那如果专长足够的不可替代你就是需要用时间三到五年的时间去培养你无法通过在学校培训获得的独特的东西这个叫你的专长而这个独特的专长它一定是需要复利的

就是你的那个 N 我们说的时间你再厉害没有这个积累你没有从四级化 PPT 走到三级走到二级你是在任何一个行业你跳来跳去也得不到的

所以这个就是专长没错没错但是我十几年前也是从 PPT Excel 非常琐碎的 Word 开始的也是一样的一步一步才走到我可以真正上战场主导项目的这样一个过程其实这个对我来说就是坚持的力量也是我们去从事一个行业的意义就是你从懵懵懂懂到你真的能够去做决定需要三到五年甚至七到八年甚至十年更久的时间那相反其实

我周围有很多同事之前因为这个行业比较辛苦或者很多原因把大家做了一些切换然后其实我在看到他们发展轨迹的时候

确实在更长远的职业规划上可能已经落后一大截虽然这样描述有些功利但是我们必须强调在一个行业里真的是存在复利效应并且存在路径依赖的比如说我其实有一个其他的同事最开始我们都在一起实习和工作那工作两到三年之后呢他觉得不太喜欢或者觉得这个方向不太好他直接切到了同样是一级市场的其他赛道

那他切入那个赛道之后其实比他其实比

早两年从事这个赛道的同时又有一些吃亏也就是说他晚了别人两年在那个行业的积累他做到他又做了两三年之后发现在那个行业还是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成绩他又切回到了另外一个也是一级市场的投资银行的另外一个赛道在这个赛道里他又比从事这个领域的四五年的那些人又晚了两年以至于他通过三次切换的过程到现在为止如果我们把它拉平到同一个

相对来说同一个水平线看的话他的职级已经落后我大概四到五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他在对项目负责这件事情上又晚了我四到五年这其实就是因为频繁切换赛道导致在每一个领域都没有实现想要的所谓的三到五年的长久成长和复利效应导致的从

一两步走了弯路导致更长久的更难向上突破的一个结局杨一举的这个例子很典型他在三到五年的时间放弃了这个积累去频繁的切换但是我们发现没有其实不是说你不可以切换而是我们的切换要拿到成果再去切换我们的每一步切换也好或者转换也好假设是在一个功利的视角他最好能把我前一段的积累放断

因为负力的成长它就是在三到五年中间会有个放大因子再到三到五年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变量你可能就是在要爆发的前一到两年因为某些客观的原因没有去坚持你去切换了那从

客观意义上来讲我之前的那一到两年的比较 dirty work 或者价值论比较低端的一些投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浪费的那如果这样再频频去切换几年我们会发现人生也没有几个十年他就浪费了自己最好的那个积累的时期所以同理复利他有好的

作用它也有不好的作用就是如果一些坏的习惯比如说放弃比如说我们再说到生活上比如说你吃一些不好的食物或者说我就是因为懒惰就是因为不想坚持就是因为太烂了你的这次放弃我马上又换了一个

新的环境看起来还不错但这其实就是负向的复利它在三到五年时间再去积累你再去看跟同龄的人的结果我们就说会有天差地别的一个结果的说到这里我居然想到了我们之前聊的学英语你只要坚持这个成果就是你的你只要放弃你再捡起来只是你过去花的两个月三个月的时间甚至更久的时间全部都被浪费掉了所以这也是我们想强调我们选好了一个

方向或者一个行业一定要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其实这里我也特别想问红红因为其实我跟红红都在金融行业从事了很久我是没有切换赛道但是红红算是做了一个切换这中间有没有一些复利或者坚持的一些考量在呢

你这个问题特别好这个就是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考虑复利这件事了我非常完全赞同我在金融行业或者我在职场的这七到八年的时间给我自身的认知能力圈层的复利上的积累而且我去做切换赛道的这样的一个动作吧我个人觉得它并不是一个我把之前的完全放弃的零而是我带着从我

之前所在的这个行业积累的眼界积累的技能积累的商业思维再去创造或者想去开辟我人生的第二曲线这个可能首先第一和整个行业的变化和我所处的环境有变化还有和我一直以来我们之前在节目中聊到 30 岁以后的自我探索有变化我个人在去反思它并不是一个非常

典型的复利效应的积累因为如果按照一个典型的复利效应的积累的话我是应该在这个行业去深耕再去拿到职籍再去跳槽再去认识各种总裁最后去到我想要的那个 dream company 这可能是复利效应的一条路但是我可能选择了另外一个复利效应可能是什么呢可能是跑步

虽然它和职业完全关系不大就像我们上一期聊到的第一性原理它可能第一性原理有一二三四步但我们真正在运用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生和生活是复杂的你可能只需要了一步两步或者你需要三步五步同时用我觉得我目前的选择就是一个复利再叠加的一个

例子无论是我的体重的改变也好或者说我成绩的进步也好如果在这里面有跑步的跑者你会发现你可能用大量的时间在去跑的时候你的配速都是六分到五分

可能你跑了一年两年你一直在跑你没有任何的进步但是只要你在坚持坚持突然之间有一天你会发现他的这种成长和进步也是平台性的进步你会发现你突然一下你的配速好像能进四分配了但是

但这个四分配不是突然发生的也是你之前日积月累的公里数里乘数你去坚持的那如果人的时间有限我在回过头做我的回顾之后我会发现我的负力可能在跑步上面积累的已经很多了我在之前职业上无论是我我们说了负力是你要考虑你所在这个行业你自己的收益率乘以那个时间嘛通过各种考虑无论是我个人还有我当时所在的环境这个收益相对的变小了

如果我们从最终的目标来看虽然现在还没有到目标

最终的目标你好像都回到了我们一开始的那个例子我始终我能够让一方大家看到我了但这里面的路径是有不同的红红其实刚刚讲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就是不管是跑步也好还是我们工作也好其实通过比较久的时间可能中间甚至有一些瓶颈或者平台期你看似在

原地不前实际上你的身体或者说你的细胞或者你的脑子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只要这个突破的瞬间来了那个时候就可能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一个非常大的突破

红红刚刚也提到了杠杆因为我们在工作里坚持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有很多的经验有很多的负力效应那你觉得什么是工作的杠杆而且我们又可以把它放大到一种什么样的地步呢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两个事情嘛一个就是负力一个是杠杆负力是必须负力

我反而认为杠杆并不是必须因为很多人他都没有积累到能够放大杠杆的那个时候他可能就放弃了那如果我们真的来探讨杠杆刚才我们说了负力其实就是一个指数级的增长那杠杆你从我们最普世的语境上面去看它就是一个撬动的作用

它是一个以小博大或者是你要通过一些比较小的投入来获得一个更大的回报的这个作用叫做杠杆其实无论是在我们的职业曲线或者我们的财富追求中杠杆都是你绕不过去的

大体上能通过这三类来去放大自己的杠杆一类是劳动力杠杆一类是资本杠杆一类就是知识产权类杠杆去选择我们重点想要去探讨的是第三类但是我认为第一类和第二类也是有必要的跟大家去讲一讲的首先

以小博大嘛劳动力的杠杆就是你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了因为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去翻白自己的时间的话假设你是一个医生你一天只能给十个人看病一天只能给三个人看病吧但是你开了一个诊所

你可能雇了九个医生就像杨一之前你在你自己的族里面你只是一个人到你现在可能要 leverage 三十个四十个人这个其实就是人力的杠杆你用你一个人但是你要用你的战略规划你付出的时间去主导这些人那这些人所产生的价值或者他们在经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回报他是要计算到你的身上的这个是一个

放大的过程这就是资本家了对其实简而言之就是资本家和包公头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这是一类杠杆那还有一类杠杆就是现在或者过去几年被大家都去熟知的是什么是资本的杠杆我举个最简单的一个假设吧可能就是基金经理他通过他长年的复利他要苦严学苦读二十载又在做研究又在做投资他

冲过了千军万马通过他的专场他通过复利得到了这样一个精心精力的职位他可以通过他品牌的背书和公司的背书去募集到市场上万亿规模的资金相对这些钱不是他的他用这些资金去投资他去获得一个超额的投资收益并且从这个中间获得分成这个就是资本的杠杆那对于我们个人而言用资本的杠杆那就很简单你可能是会去

融资去炒股票借钱炒股或者对于所有人而言我们都会用到的杠杆是什么贷款买房但这个里面它都有一个放大的效应但是无论是人力杠杆也好或者资本杠杆也好我们不可以忽视的一点就是杠杆虽好但是它有风险

风险来自于市场的不确定性或者你雇佣的这个人他产生了一些问题你也要对他负责所以我们一定要想好你的能力圈或者你自己之前复利积累的那个真正的本领有没有强硬到你能够去驾驭这个人力的杠杆和资本的杠杆这个是需要我们每个人根据自己情况去考量的第三

三类的杠杆可能我认为在目前的这个现在的社会或者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对于各种普通人而言相对更加有这件意义的一类杠杆就叫做知识产权和媒体类的杠杆其实这类的杠杆如果再去把它简单的拆解一下就是把我们自己去产品化

也举个例子这个我之前是三四年前的时候就在用但我觉得放到现在也不太过时怎么把自己变成一个知识产权类的产品呢你还就是大家应该之前会看比如说会看奇葩说里面有一个嘉宾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经济学的教授薛兆峰教授他可能之前是在大学讲课那他的一堂课可能公司可能大学只会给他结这个

课时费的钱但是他把他的经济学原理的这个课变成了一门放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有知识产权的课当时也是得到嘛帮他去做了这样一个课把他放上架了他就可以在不讲课的过程中在他睡觉吃饭的时候这门课被无限的售卖很多次这个其实就是他把个人的劳动抽离出来把自己的经济学原理变成

在于现在很多人都会用到

自媒体你可能通过一个视频短视频发到了网络上也不知道为什么你就会被很多人认识和听到但是它也是有好有坏的第一就是还是说的那个富丽

你有没有那个真正的金刚座你的本领能不能让杠杆聚集在你身上的时候大家看到你能接得住我们看过太多昙花一现可能因为一些流量到了自己的身上他没有善用这个杠杆他可能昙花一现又回来了那你说这个杠杆我是要还是不要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杠杆有时候随机性的

因为现在我们不能指望着这个人力的知识产权的杠杆来作为我生活的唯一目标因为如果他一年没来我坚持三年没来如果他五年十年都没有来所以我还是认为富力的坚持是那个基础但杠杆确实是你在一个行业深耕三到五年之后我们每个人都要去考虑的事情了

洪洪不愧是一个前二级金融从业者以及就是前金融自媒体博主就是把富力和杠杆这两个理论知识和实践冲锋的结合起来并且讲的其实非常非常的好但是刚刚洪洪也说了杠杆确实是有随机性的比如说同样是我们金融行业我也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朋友他跟我是同行他在也是在做一个项目在四年级的时候因为那个

机会特别好对方公司也正好确认他正好就过去担任了负责资本运动的高管正好现在当然也是一个百亿上市公司的高管也拿到很多股票也实现了财富自由但是纵观这个行业真正能够做到走到这一步并且公司成功上市的因为还有好多好多失败的咱们根本就没看见

确实是非常随机而且也是需要机缘的那其实对普通人来讲杠杆的机会可能一辈子只有一次或者根本就没有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把握住这个负力的效应杠杆需要择机而动呢如果我手上只有这些牌我怎么把这些牌出好

复利刚才杨一也提到了一个就是我们在投资过程中你投资一个公司要看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基本面聚焦到我们个人而言就是你在复利上的坚持杠杆它有风险有不确定性在不确定性还没有来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手上的牌用复利的坚持去把它打好的因为红红知道我今年一直在看新的工作机会

但最终我还是没有走你说那些工作机会对我来说所有的薪水都要翻两到三倍吧就为什么没有走我觉得我也是希望把我们这期的理论运用到实践里给大家做一个分享和交流吧因为到工作后面我们需要去了解我们的那个 R

我们需要知道我们的富力是什么是金钱还是经验还是行业的一些积累因为如果我们只是把人生当做一场财富的逐利游戏的话我们当然最追求的应该是金钱但是对工作来讲工作和金钱并不是划等号的所以其实对我们一份工作来讲

金钱和工资只是你的谋生生存之道如果你希望通过工作实现更高的成就可能在初期工作的初期咱们打工都是为了填饱肚子这个我们在上一期上上期金钱观的时候其实也聊到了那

那当我们解决安全和温饱问题之后工作对我们来说就变成了一个我们今天的话题巨大的复利那在这个复利中间最重要的到底是金钱还是经验还是关系和资源呢其实肯定不是金钱而是后者我上半年看的我们聊到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工作机会可能有利用销售能力去转行的或者是去一个特别大的上市公司做一个非高管的岗位等等这样的路径最后

都没有去就是因为他只能够给我更多的金钱但是却不能给我原来所有经验关系资源的一个福利他只有钱但是他没有帮你把过去十年你所积攒下来的那些能力也好或者整体的价值有个延续相当于你把你之前积累的福利的那些东西割舍掉了大体上是没错的

就是他利用的是我一个能力或者是我在一个领域的一小部分但是没有利用到我整个过去全部的履历和经验所以对我来说是我需要在一个新的领域里重新积累我的复利但是跟我之前十年的经验是不完全能够连续上的那对我来讲就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就好比刚刚我提到的另外一个在金融行业他不频繁切换赛道的例子因为他的职级低我四年可能到现在为止他做的工作就是完成那一份 PPT 他还到不了去真正的接触客户而我现在已经可以接触到比如说百亿市值的客户跟他做一些深入的交流但是对我来讲如果我再继续往下突破我成为一两个行业领域的专家就像洪洪是

金融圈里跑步最厉害的人如果我成为金融圈里某一个行业资本运作最厉害的人那这个行业所有明星的公司都会向我齐聚那那些公司代表的是一个大行业的未来它可能不只是有百亿级的公司可能有

10 个百亿级的公司和 10 个千亿级的公司那对我来说我在过去所有的经验都能够得到附用而且我的资源人脉都会在往上走一个台阶这个是我想要的复利而不是切换一个赛道用一些

琐碎的技能去搭载我未来的生活我听的都心潮澎湃而且这个也是杨一一直以来想要去坚持做的事情我们两个之前会聊很多说白了它是和你这个人的专长还有你终极的职业价值目标所相关联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只追求短期的钱或者

或者纯经济衡量这个也没有错你确实可以通过一些切换或者一些新的工作机会达到但像杨一他如果想要去追求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将来真正去从头到尾主导一个他希望发生的投资的案例

就意味着他在这个富力的坚持过程中他要放弃掉一些诱惑甚至他有一些经济上的割舍但是这些都是为了他最终的那个目标而且他能够知道他坚持的是什么我们刚才一直在说富力最重要的是时间但与此同时他刚才说到的那个收益

就是你在这个行业中所积累的经验你的人脉你所累积的资源我们是不是还要看一下你所在的公司所在的行业它还有没有这个增长的可能性因为这个是关系到我们最后复利的那个结果是否足够大的如果这些都足够

完全吻合的话那你确实可以在这个行业再去做更多的积累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所以我在之前的七到八年的工作中我从事的也是偏市场销售类的工作我也习得了一些技能但是它可能离商业世界或者刚才杨一所说的在工作职业中的最终目标路径没有那么的贴合我的切换是把我得到的积累

做了一个迁移把它复制到了另外的一个行业中但我们的这个积累的能力这个复利的能力是延续的没错没错其实我觉得我和红红的经历可以非常好的去拆解看一下我们的偏好就是其实杨一做的事情典型的就是用公司用平台用 2B 的逻辑在做复利加杠杆

你看我刚刚提到的我在一个 2B 的环境里我要做成行业领导专家我可能能够在这个领域做到足够的积累和足够的耀眼那这个行业里的很大的公司都会被我吸引过来我也可以考虑

选择一家公司再去利用公司放大这个杠杆这个是很典型的 2B 的一个逻辑但是红红呢也是非常典型的 2C 的一个逻辑就是虽然原来是在金融行业但是用到的都是市场的和人打交道的那目前也到了自媒体的赛道变成了一个独立的

自媒体人这样的一个转换其实原来也是原来的金融行业或者原来做的事情也是其中构建你个人品牌的一部分你是完全 2C 逻辑在利用富力在家杠杆咱们俩只是路径不一样但做的事其实是一样的杨一说的特别好那在这里我们也会把这个财富公式就是纳瓦尔堡点他拆解了个人成长的财富公式帮大家做一下其实只是方便大家理解

刚才杨一所说的一个他 2B 就是借助平台放大自己的影响力放大自己的专长去达到路径还有一类人可能是在社会上通过 2C 面对广大的受众去实现自己的路径都可以因为在那个财富公式里面我们的财富等于收入加盈余乘以投资回报率投资是专门和金融理财相关的我们可以下一期再去聊我们就去看一看这个收入的构成

他在里面很明显的说到了收入其实就是等于你的个人品牌

加上个人平台加上你承担的风险最后呢再成一个杠杆但它最终最壮的那个核心是你的专长你看假设我们的专长是无法通过培训获得的能力洋衣并不是花 PPT 的能力而是它在这个行业通过复利积累的人脉资源思维方式这个是你的衣是你的本这是你的专长但是后面的几个变量

你可以选择的是什么是你的个人品牌或者平台假设个人品牌不变你的平台也是你能够放大收入的很重要的一个成数项那如果平台不变我没有平台你也可以通过无限的去夯实自己的个人品牌它其实最后的成了因为一个公式我不可能把我后面的四个成数都放大但有三个成数不变你只要无限的去放大一个都能够帮我们达到最终的那个目标

所以其实到底要不要换赛道本质还是我们自己想做什么但是我们自己想做什么这件事情呢大家可以通过很多的自我探索职业分享来习得但是在了解了自己之后我们一定要找到一个自己很适合的环境就是

我们在谈换赛道的时候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可能都不一定有勇气马上我就进入到一个自媒体领域他可能是创新的那大部分人可能都要先利用一个平台或者借助一个行业去实现自己某一种技能的完善和经验的扩大化那这里我们首先要探索明白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自己是要去 to b 还是 to c 这个其实特别重要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那如果大家是希望去 2C 的话或者是相对做自媒体或者自己去和客户接触那其实开店也是我做一个什么什么样的教练也是等等这个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可以以后单独再聊那如果我们今天回到 2B 的就是我要混职场混职业的这个话题我到底应该去怎么做那我们就是应该在这个职业里先去判断一下他有没有让我们

加负力的可能就包括刚刚我提到的那个案例大家为什么要去切换或者大家最经常的抱怨就是我做了很多 dirty work 我做的事情是没有用的让我没有成长的我们不妨先去拆解和讨论一下我们做的事情真的是 dirty work 吗真的是没有成长吗是因为我们相对比较懒惰还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这个工作的实质导致没有成长

因为今天我们其实举了很多例子任何一个行业比如说金融行业或者是影视行业或者医生行业或者是自媒体行业都是要坚持三到五年甚至更久才能看到起色那在实现真正量变到质变之前我们都要做很多很多的 dirty work

我们必须先有一个能力就是判断我们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那个 R 到底是 dirty work 还是它就是我们复利的一部分只是我们需要坚持更长的时间我们要先去做这样一个分析那我们在做这个分析的时候就其实已经需要让我们做更多的调研就是这个工作到底

未来的成长路径是什么有没有职业天花板如果一个工作的天花板特别特别低我随便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听友群里其实有个朋友在石油行业石油行业如果他在 20 年前加入那一定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因为整个行业城市增长而且是一个资源垄断的一个行业非常需要人的发展只要你加入了那你就可以乘着行业的东风混得特别特别好

那如果我们现在再进入石油行业或者电信行业或者是一些国企可能在这样的体制下它已经定型了它整个这个行业短时间内没有特别的突破那你在里面其实对个人发展而言可能天花板是比较明显的那我们就需要去判断我们进入这个行业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为了安稳安稳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是你咱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

那如果我们不想安稳我们就一定需要找到一个在这个行业里我们做的事情能够产生复利效应的那可能你就应该离开那个行业再切换到另外一个赛道在职场领域到底什么是 dirty work 什么是没有办法有作用的复利还是我们做的事情确实是复利只是因为我们没有看见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一定要第一步思考明白的话题

杨一刚才说了这么多其实最核心的是什么我们可以自下而上从自己的领域去出发看它是不是 dirty work 假设我们在职场的领域中因为各个领域都有所谓的 dirty work 你是医生你在一开始你像我下午还要去补牙你就是一个大博士你也要帮你的主任医师博导主任去拿钳子去拿消毒棉球

因为我现在还在直播行业嘛就是自媒体你会去看自媒体公司大的网络公司的直播团队那他在实习生或者运营实习生他可能一开始就是要拆快递递品你自下而上的去定义这些都可以叫 dirty work 但是判断他是不是我们复利积累的那个收益刚才杨一一直说 R 嘛其实就是复利公式一加 R 无论是 R 还是 I 吧就是我们那个收益乘以时间他

到底有没有意义来判断它是纯 dirty 还是积累的必须一步我们要自上而下的去看我们要抽离出来以一个投资人的视角去分析你的这家公司去分析你的这个行业我们再去判断自己要不要在你现在所处的这个 dirty work 上坚持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很难完全不做 dirty work

或者说 dirty work 和 dirty work 也不一样有些 dirty work 你做着做着就像杨一举的例子你可以从一个实习生小朋友到主导百亿或者千亿元到级别的 case 那也有可能你做同样的 dirty work 你可能一直在这个里面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增长所以真正的去看增长曲线或者你复利的坚持有没有必要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还是要自上而下的去看的

我们今天之所以花这么多时间去聊负力杠杆特别是我们聊了很多职业上的东西因为其实负力和杠杆最多的应用应该是在理财啊金钱等等我们其实可以在后面再聊之所以把这一期

focus 在职业领域一方面因为真的是年终了我们上一期聊了年终总结但其实我们也不希望大家只是总结一下过去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大家在总结过去的基础上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一些复利我们这个复利在哪一个年头真的能像那篇和画一样填满整个池塘有的朋友可能已经到了相对高的位置但有的朋友可能还在

相对早期毕业的阶段我们希望大家去找到自己的那个可以利用的复利在未来的某一天填满这个食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虽然这个效应可以应用在金钱或者健康很多领域上但是其实我们发现普通人我们花时间最多的地方可能真的是在

就是在你的班上是的所以其实红红刚刚的那个切换赛道是相当丝滑可能不一定具有普世性的因为它是在一个领域不小心积累了很多的负力效应那其实对我们自己来讲

更多的可能心思还真的得花在工作上毕不了业就把大家当好朋友一样我们也在群里看到很多人在年终的时候会问我想换工作了但我理解刚才杨一想表达的是其实工作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其实都是普通人吧工作是普通人最有把握的一件福利了所以我也完全同意因为现在身边人

看到的就是大大小小的人都想去做自媒体我没有说不好我也鼓励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和所有的期盼

去放在通过自媒体把自己放大的这件事情上因为我们这一期也总结了杠杆虽然能够把我们放得很大但它没有握在我们的手里它是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的现在太多人去上什么三天搞定自媒体我觉得这些课是可以上的但是如果我们把太多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去花在了这个上面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在原有职业或者我们现在本能

这些积累那现在已经到了年末嘛我觉得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方式也是我每年都会去做的正好也应和到了毕不了业我们的年终企划现在很多朋友是说 2024 年到了最后一个月感觉

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的倦怠,也在去思考我的 2025 年我是要换一个工作,还是说我要专注于现在的工作,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可能有很多人去休假了,我个人是觉得在年末是非常好的去盘点这一年,或者给自己新的一年去做一个新的,

规划的黄金的时期 2024 年这一个月末的倦怠可能让我们整个到 2025 年都过了春节都找不到状态那个时候你忽然之间想要去积累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 2025 年的第一季度已经过去了那如果在现在我们拿起一支

其实就是现在毕不了业我们稍后也会打在评论区我们也给大家精心准备了 2025 的效率手册其实效率手册只是一个形式它不是那么重要但是我们想要传达给大家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够通过这一年末的时间去做两件事情一个自下而上的事情我的专长是什么我们这一期聊了那么多你没有办法通过

过培训获得的技能你自己身上的多的竞争力是什么我们拿一张纸把它写一写还有大家要做的一件事情是自上而下去分析一下自己所在的行业的增长其实非常的简单如果你在上市公司的话你其实可以非常好的去拿到他的财务报表如果你在的是一个行业的话现在的数据行业都非常的发达你

自己去判断一下你的行业你的公司有没有增长的可能性当我们拿到了一个自下而上的自我评估还有一个自下而下的行业评估之后我相信我们能够更坚定的去走我们 2025 年的路无论是我们真的要去换一个职业换一个赛道还是我们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我们都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在足够的积累那我的这片荷花就终有一天会开遍整个池塘

就是逼不了业虽然是一个 30 多期的 focus 在自我探索的播客我们其实会聊很多自我成长呀亲密关系但是我们一定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且是一定会坚持做下去的一个主题其实就是职场

我们也是希望在填满大家最多时间的这个领域真正的给大家一些探讨深入的交流也希望大家如果在职场领域有什么样的问题可以在听友群里和我们互动或者直接在播客里留言我们都会尽量把这些整合到 2025 年和大家一起加油的这个职场领域的方向主题里

好了以上就是必不了业的第 32 期那如果你有更多的问题和话题想和必不了业的听友或者主播一起交流去交流你所在的行业的一些信息或者你所在职业的一些困惑也欢迎添加必不了业小助手小 B 的微信我们会把具体的微信和新年效率日历的参与方式抽取方式

放在本期节目的文字介绍和本期播客下面的置顶评论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并且添加那我们就下一期再见下一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