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给大家讲讲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哈喽大家好以过投资大师查理芒格特别喜欢引述这样一句话我只想知道我将来会死在哪里这样我就可以永远不去哪里了我想这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了解并避开那些可能的投资雷区是实现我们慢慢变幅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那最近我就看到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
原文来自于大神陈嘉禾先生原文的标题为《失事企业难反转》这篇文章深刻地揭示了失事的企业在商业竞争中的困境以及投资者在面对这类企业时应该持有的谨慎态度我个人认为这对于我们每个投资者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陈先生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当一家企业在行业中丧失了相对于其他商业对手的竞争优势以后
它实现反转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这是我们在对陷入困境的企业进行投资的时候必须深入思考和探究的一个关键问题令人遗憾的是答案往往是令人沮丧的也就是说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想要反转那是难上加难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这里所探讨的失势企业与通常所提及的陷入困境的企业并非完全相同的概念
当一家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它背后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一些是由于公司自身内部问题所导致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整个行业陷入低谷期当一家企业仅仅是因为所在的行业进入低谷期而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么这家公司想要脱离困境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起码要比那些失去商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要容易得多
只要整个行业能够迎来反转那么企业就能够顺势脱困回顾商业的发展历程白酒行业在 2012 年遭遇了塑化剂的风波牛奶行业在 2008 年遭遇三聚氰胺的危机都属于这种情况在行业的低谷期这些企业或许看起来举步维艰但一旦整个行业走出低谷期他们就能迅速恢复元气甚至发展得更好而对于投资者来说
这类由于行业整体陷入危机,从而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情况,实际上是比较容易判断是否是优秀的投资对象的。我们只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行业的低谷期究竟是暂时的还是永久性的?整体行业在未来是否有恢复的可能性?整个行业有没有被新兴的技术变革所取代的风险?
尽管行业陷入危机但是企业是否已经上市了在行业中相对于商业对手的竞争优势呢当前的股票价格是否足够便宜呢如果以上的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那么做出一个优秀的买入决策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当企业上市了相对于本行业内商业对手的竞争优势的时候我们就把它定义为失势的企业那么情况就可能会截然不同了
大量的商业历史案例都证明,失事的企业想要实现反转是极其困难的,尽管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所以,当我们面对失事企业的时候,企图以低年的价格进行逆向投资,无疑是一种风险极大的下注方式。毕竟,只要企业无法从困境的泥潭中成功爬出,那么这个看似低年的价格后面可能还会有更低的价格。
而且,随着企业在困境中不断消耗自身的资本金更低的价格反而可能会导致更高的估值如此一来,投资者就会陷入一种极其尴尬的境地在账面不断亏钱,估值还越来越贵,基本面越来越差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价值陷阱除非价格真的低到超乎想象的程度否则这种价值陷阱让投资者遭受损失几乎是必然的事件
沃伦巴菲特在 2003 年的股东大会上曾经发表过一段论述有力地证明了失事企业难反转这一观点当时巴老未提到一个问题您知道有哪些企业是失去了相对商业对手的竞争优势然后又成功夺回竞争优势的吗?巴老回答道这种失事以后再反转的企业实力少之又少我有一个朋友专门收购状况不佳的企业
我曾经去问他过去 100 年有多少失事的企业能够成功反转的呢?结果他能列举出来的案例寥寥无几。当然了,巴菲特还是举出了几个例子,包括百事可乐在二号战以后因为成本上升而失事,吉利剃须刀在 1930 年代曾经短暂失事。不过,巴菲特仍然着重强调,
那些上市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公司想要实现反转确实是非常艰难的实际上反转例子的稀缺恰恰清晰地揭示了失事的公司反转的艰难程度这就如同每个中学能够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人数都是极为有限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考上这两所顶尖大学的巨大难度事实上巴菲特所举出的两个例子一个发生在 1930 年代
一个发生在 1950 年代,而它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 2003 年。如此巨大的时间跨度,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清晰地观察到,失事的企业成功反转的案例是非常罕见的。在商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失去竞争优势的企业难以东山再起而立子则不胜枚举。
胶卷行业的巨头科达公司在失去了照相行业的竞争优势以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也慢慢退出了商业的大舞台英国飞机公司和法国宇航公司共同研制的协和飞机在航空领域上市的竞争优势以后再也没有重新回到民航领域的主流位置洛基亚公司在失去了智能手机时代的领先份额以后
如今在商场里面也很难寻觅到他产品的踪影曾经在美国科技界独领风骚的王安电脑公司由于在个人电脑时代没有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竞争优势最终无奈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eBay 公司在失去了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以后再也没有能力重新赌回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而如今他的对手淘宝、京东、拼多多都发展得无比强大
eBay 公司想要重新拿回市场份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当雷曼公司、巴林银行和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这类金融企业在出现巨额亏损以后他们不仅完全没有能扭转衰败的局势甚至连增长的时间都是极为短暂的很快就走向了破产的结局那么为什么丧失商业竞争优势的企业想要实现反转会如此艰难呢?
我们深入探究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三点:第一,企业的管理层通常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一般而言,企业在商业竞争中失去竞争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层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密切相关正所谓"一将无能,累积三军"在商业竞争中丧失竞争优势的企业,它的管理层往往是思维僵化
没有办法判断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又或者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之中比如沉迷于享受自己超大的办公室和专属的电梯而没有办法将精力集中在为企业寻找竞争优势之上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换管理层固然是实施企业实现反转的重要依托和希望所在但是一直以来
股东想要更换那些位高权重、资历深厚的管理层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股东能够在企业上市竞争优势的时候迅速果断地行动起来更换管理层的例子实际上是非常少见的更何况即使能够及时地更换现有的管理层但是要找到新的优秀管理层也绝非易事第二
企业的资产配置方向往往出现了错误而且调整起来困难重重熟悉会计报表的人都清楚尽管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显示有巨量的资产但是这些资产在很多情况下往往都是沉淀资产当企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的时候这些资产往往很难被直接投入到新的商业方向之上例如当科达的胶卷业务受到数码相机的强烈冲击的时候
公司大量原本用于胶片业务的资产,对于新的商业领域来说可以说毫无价值。这种现象甚至在行业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时候也出现。在《心若菩提》一书中,福耀玻璃的创始人曹德旺先生就曾经明确指出,福耀玻璃收购来的一些玻璃生产企业,由于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所以他们的资产能够产生的实际价值远远低于他们会计报表上所记载的那些财务价值。3. 失失的企业在丧失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会面临越来越强大的竞争对手。要知道,市场是始终处于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当一家企业丢掉自己的商业竞争优势的时候,它所空出来的商业位置不会一直无人问津。
新的聪明企业会迅速抢占这个有利的商业竞争地位而当新的企业已经稳稳地占据了商业竞争优势的时候失事的企业想要重新夺回这块领地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难这就好比当年北宋王朝丢掉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再想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手中夺回它的难度柔如登天以洛基亚公司为例吧
这家公司在功能手机时代称霸行业但在不错误判断了手机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后丢掉了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曾经多次尝试开发新的智能手机产品试图夺回市场份额但是在洛基亚眼其吸骨的那几年新的手机品牌已经迅速占据了市场无论是从品牌形象的塑造产品设计研发还是研发人员配备等各个方面
这些新的企业都构建起坚不可摧的商业优势这使得原本的手机霸主洛基亚公司在这个全新的智能手机市场反而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新进入者洛基亚公司尽管付出了诸多努力但想要从这些新崛起的企业手中夺回竞争优势那有谈何容易啊有以上这三点我们不难看出
失事的企业想要实现反转,确实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巨大挑战。这也难怪巴菲特在被问及失事企业是否容易反转的问题的时候,他表示自己没见过有多少成功的案例。所以,当我们投资者被低廉的估值所吸引,试图去购买那些失去商业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时候,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谨慎和警惕,切不可贪图便宜而盲目买入。
以免陷入价值陷阱,导致我们投资的种子遭受损失。那最后,原文的作者也指出,既然我们已经理解了失事企业难以反转的这三点原因,那么我们也可以顺着这三点原因的反面去思考分析,我们就能够找到那些有可能实现困境反转的失事企业。简单来说,如果我们发现一家失事企业的管理层依然保持优秀,只是衣食犯下了错误,
或者股东能够迅速地更换效率低下的管理层并且新的管理层值得信赖企业的资产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重新的配置和优化同时行业中的竞争者也没有能够在企业失势的时候建立起非常稳固且难以撼动的商业竞争地位那么对于同时具备这几点要素的失势企业来说卷土重来,重振雄风还是有希望的
对于原文作者说的这几点我目前能够想到这几年唯一成功的案例是瑞幸咖啡但无论如何吧我个人认为我们能够找到这样的企业的概率是极低的而作为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类型的投资我们还是少碰为妙啊
好了我们这是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