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13、乳业双雄 2024 年考:冰火两重天?

413、乳业双雄 2024 年考:冰火两重天?

2025/5/18
logo of podcast 我来陪你读年报

我来陪你读年报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我分析了蒙牛乳业2024年的业绩报告,发现净利润暴跌97.8%,这主要是由于贝拉米商誉巨额减值和收购现代牧业经营亏损导致的。这次业绩暴雷更像是权力更替后的主动出清,即使抛开商誉减值,蒙牛的营收也未达到千亿目标。我注意到,蒙牛的毛利率略高于伊利,但在主要盈利指标上仍有差距。为了扭转颓势,蒙牛启动了瘦身计划,包括砍掉无效增长、剥离不良资产、聚焦核心品类,转向精细化运营和资源重配。我观察到,蒙牛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集中扶持高毛利产品,尤其在液态奶领域巩固市场地位,贝拉米在跨境有机奶粉市场保持增长。这些举措反映了蒙牛在资源分配上的务实转向。

Deep Dive

Chapters
2024年蒙牛净利润暴跌近98%,而伊利营收虽然下降,但仍保持相对稳健。两家公司在财务表现、资产结构、毛利率和现金流方面各有千秋,但伊利的现金流优势更为明显。
  • 蒙牛2024年净利润暴跌97.8%,仅剩1.045亿
  • 伊利2024年营收1157.8亿,同比下降8.24%
  • 蒙牛营收886.7亿,同比下降10.09%
  • 伊利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60.11亿,同比下降40.04%
  • 蒙牛毛利率39.6%,高于伊利的33.88%
  • 伊利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17.4亿,远超蒙牛的83.3亿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这里给大家讲讲那些我们感兴趣的上市公司哈喽大家好猛牛乳业在 2025 年 4 月末公布了它的 2024 年财报就如同在风声鹤类的乳制品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将乳业巨头的舱巴彻底揭开

2024 年度,猛牛乳业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暴跌 97.8%,只剩下 1.045 亿。旗下的子公司贝拉米商誉巨额减值,收购的现代木业经营亏损。2024 年,猛牛乳业商誉和资产减值总金额接近 50 个亿。但在某种程度上,猛牛的这次业绩大爆雷更像是一次自爆。

2024 年 10 月,执掌了蒙牛 8 年的卢敏放卸任高飞接任总裁并担任执行董事而业绩的大爆雷更像是权力更替以后的主动出清即便抛开商誉减值蒙牛 2024 年在营收层面也没有实现千亿的目标

2017 年卢敏放提出千亿豪言,可是在他卸任的 2024 年公司的营收仅有 886.7 亿,与老对手伊利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那在今天,我们也不妨详细地分析一下猛牛和伊利这两家乳业巨头 2024 年度的业绩。首先我们看看财务表现,2024 年伊利股份实现营收 1157.8 亿

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了 8.24%看起来情况其实也不算太好但正如俗话所说优秀不优秀全靠同行衬托猛牛乳业 2024 年度实现营收 886.7 亿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 10.09%两家乳业巨头间的营收差距约为 271 亿与 2023 年基本相当在净利润方面其实猛牛与伊利做的事情是比较接近的

伊利股份受澳优 30.07 亿商誉减值以及多项资产减值的影响规模净利润降至 84.53 亿,同比下降了 18.94%但如果我们看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则只有 60.11 亿下跌的幅度也达到 40.04%

这其中主要是在 2024 年一季度伊利出售了旗下的煤矿所产生的非经常收益约有 25 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伊利规模净利润下降的幅度

而猛牛乳业则是因为贝拉米和现代木叶这两项投资合计产生 43.3 亿的商誉减值导致公司的净利润暴跌 97.8%只剩下 1.045 亿如果剔除上述商誉减值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因素其实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大甚至如果只比较经营层面猛牛乳业经营毛利率还略高于伊利股份

2024 年,一粒股份的整体毛利率是 33.88%,相较于 2023 年提升了 1.3 个百分点而猛牛乳业的毛利率是 39.6%,同比提升了 2.4 个百分点猛牛比一粒的毛利率要高出 5 个百分点而在主要盈利的指标上,一粒加权平均的竞赛收益率是 15.81%虽然同比下降了 4.39 个百分点

但很明显仍然显著高于猛牛隐含的经济产收益率而在现金流方面,英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是 217.4 亿相较于去年同期增长了 18.86%,创了历史新高公司经营年度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约有 170 亿而猛牛的经营现金流虽然也算稳健,但规模仅有 83.3 亿

而伊利的现金流优势源于它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2024 年,伊利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了 12.7%,年度的营收占款周转率达到 11 次,存货的周转率达到 2.02 次,均显著高于猛流。

此外,伊利通过优化应付账款的管理,延长付款周期进一步释放公司现金流的动能伊利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较猛流多了 15 天相当于额外获得约 50 亿元的 5C 融资而在负债率方面,2024 年末伊利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 62.91%,略高于猛流的 54.8%

但其实我们也要说,英利通过本年度的商誉减值优化了公司的资产结构。2024 年度计提了 30.37 亿对应澳优的减值以后,公司整体的商誉从 51.6 亿降至 23.37 亿。

财务出清更为彻底而猛牛的商誉虽然从 89.52 亿降至 76.78 亿贝拉米累计计题的减值超过 51 亿但后续仍然存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此外,本期伊利记提了存货减值 12.27 亿信用减值 5.56 亿这主要源于原奶价格的下跌和上游牧场的亏损而猛牛因为原奶价格倒挂导致现代牧业生物性资产减值联营公司的亏损进一步拖累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而在分红和回购方面伊利股份 2024 年度的分红和现金回购策略堪称行业的标杆

公司以 77.26 亿的现金分红年度分红的比例达到 91.4%叠加 20 亿元的回购注销股东回报的总金额达到 97.26 亿占年度净利润的 100.4%而这一份超额回报的背后是公司 217.4 亿元的经营现金流的强力支撑相当于将全年的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的 45%返还给了股东

伊利从 1996 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超过 500 亿,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的 26.6%。而在回购方面,伊利在 2024 年 5 月启动了 10-21 亿元的回购计划,

截止 2024 年末,已累计回购 3214 万股,耗资 7.57 亿回购的价格区间为 21.57 元到 27.07 元每股之间而这次回购股份的用途,旨在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直接提升公司的每股收益,同时通过市值管理向市场传递信心而在猛牛方面,在公司净利润暴跌 97.8%的背景下

猛牛依然实现了分红率的逆势提升公司 2024 年末派发末期股息 19.94 亿之外猛牛在 2024 年 8 月也宣布了 20 亿港元的回购计划截止 2024 年末已累计回购 1170 万股耗资约 1.9 亿港元但整体进度低于预期接下来我们再区分业务板块具体看看这两家乳业巨头的业务发展情况

在液体奶方面,液体奶作为两家乳业巨头的基本盘 1D 股份的液体奶业务在 2024 年实现业务收入 750.03 亿相较于去年同期下跌了 12.32%但公司常温白奶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以及 O2 渠道均位居渠道市场占有率第一经典、安慕西等等高端产品通过品质升级维持了份额

而猛牛乳液的液态奶在 2024 年实现业务收入 730.661 相较于去年同期下跌了 10.97%但公司的低温酸奶已经连续 20 年市占率排名第一每日鲜与高端鲜奶历史增长了 20%并通过与茶饮渠道合作拓展业务场景可以这么说,这两家巨头在白奶业务的差异在于

伊利通过全渠道渗透,巩固了公司的基本盘,而猛牛则以高端低温产品突围伊利的液态奶业务现金流贡献稳定,它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中液态奶的占比超过 60%而且通过数字化负能终端动销,实现了更高的资金周转率

而猛流的低温鲜奶业务虽然总体毛利率比较高达到 42%但在冷链物流成本方面占销售额的比例达到 8%大幅高于伊利约 5%的水平而在奶粉和奶酪业务方面伊利股份 2024 年度奶粉及奶制品业务收入 296.75 亿同比增长了 7.53%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占率达到 17.3%同比提升了 1.1 个百分点

金领冠历史双位数增长,羊奶粉贝加艾特全球份额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伊犁的成人奶粉市占率达到 24%,新活功能奶粉精准切入睡眠改善需求,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而猛牛乳业的奶粉业务收入只有 33.21%,同比下降了 12.7%。

旗下的瑞普文品牌再母起色贝拉米在跨境有机英语配方乳粉方面表现相对突出销售额同理增长了 20%公司的金月系列成为了澳新地区首个或新国标注册的有机奶粉品牌并已经拓展到富士领域而在奶酪业务方面蒙牛与妙克兰多整合以后公司的奶酪业务收入达到 43.2 亿

奶酪市场的市占率达到惊人的 49.5%但总体而言因为国内的奶酪市场是比较小的与奶粉业务合并计算以后整体业务的贡献也仅为伊利的约 1/4 左右而在新业务和国际化方面 2024 年可以说是雪糕市场的小年绝大部分相关领域的公司的业务都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降伊利股份 2024 年能领业务收入是 87.21 亿

相比于去年同期下跌了 18.41%但在国内线上线下的市场份额仍然位居第一位珍稀活菌冰淇淋等健康新品占比持续提升周贝 Chromo 等等分别进入印尼和泰国冷饮市场前三名在水饮业务方面伊克活泉销量增长 52.97%伊托阿尔三天然矿泉水源成为瓶装水市场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

宠物食品医保通过代工模式轻资产运营而在 2024 年还推出了羊奶冻干零食是水千亿的宠物营养品市场而猛牛的冰淇淋业务 2024 年实现收入 51.75 亿同比下跌了 14.12%猛牛的国际化聚焦东南亚冰淇淋业务在印尼市场市占率排第一爱学品牌通过本地化口味创新巩固了区域的优势

而在新兴业务方面,猛牛的营养健康平台在探索益生菌、乳铁蛋白等功能性食品,但尚没有形成规模化收入,与一地的多元化布局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这么说,猛牛在 2024 年业绩爆雷和高飞总裁接任后,迅速启动了瘦身计划。

通过砍掉了无效增长、剥离不良资产聚焦核心品类三大措施试图扭转蒙牛债、卢敏放时代积累的并购包袱而这一战略的核心逻辑在于行业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放弃规模增长的执念转向精细化运营与资源的重配 2024 年公司的员工人数减少超 5000 人行政的费用同比下降了 10.8%至 42.29 亿

同时,猛牛在 2024 年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逐步退出亏损的牧场和奶粉品牌,集中扶持高毛利产品在液态奶领域,猛牛通过每日鲜雨、高端鲜奶和低温酸奶巩固市场地位而公司的低温酸奶已经连续 20 年市占率排名第一而相关业务的毛利率也达到 42%而在奶粉业务之中,尽管公司旗下的瑞普恩表现疲软

但贝拉米在跨境有机奶粉市场仍然保持 20%的增速它的金月系列已经成为二星地区首个通过新国标注册的有机奶粉品牌而这种扬长补短的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猛牛在资源分配上的务实转向而与猛牛激进转型不同一粒则表现得相对更为稳健潘刚提出的理性增长理念

强调优先保障渠道和产业链健康而并非盲目地追求规模扩张伊利通过全品类扩张加区域下沉双轮驱动巩固公司在液态奶、奶粉、冷饮等核心业务的领先地位例如,经典有机奶通过品质升级稳居高端市场爱慕西酸奶连续多年领跑酸奶品位而冷饮业务则通过珍稀活菌冰淇淋等健康新品抢占市场

而在新兴领域,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克活泉以及宠物食品等等这些举措都表明,伊利在保持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正在多元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期而我们也能看到,2024 年乳制品行业整体是比较低迷的供需存在失衡,而消费者需求也相对疲软根据尼尔森的数据

2024 年,国内乳品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减少了 2.3%其中液态奶下滑 3.7%在这样的背景下,伊利和猛牛都面临着一定的去库存压力的在伊利方面,公司在 2024 年第二季度启动了主动去库存策略通过促销和渠道激励措施,将经销商的库存降至健康的水平而这一举措虽然在短期内压缩了收入增长的空间

但也在为后续的市场复苏奠定了基础。2025 年一季度,伊利的营收同比微增 1.35%,而猛牛则采取更为激进的措施。在 2024 年下半年,公司主动控制发货的节奏,将渠道库存健康度提升至历史比较高的水平。然而,这种断供的策略也导致部分区域市场出现短暂的供应短缺,影响了终端的销售。

此外,猛瘤在冷烟物流上的高投入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成本优势使得公司在价格战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而在 2024 年,国家对乳资品行业的监管趋严尤其是在英诺而配方奶粉的注册制改革和有机认证标准方面进行了升级而这一政策环境对猛瘤的贝拉米品牌形成了挑战因为它的跨境有机奶粉需要通过新国标注册才能进入中国市场

而国产奶粉品牌则凭借政策红利加速抢占市场份额伊利凭借加贝艾特和金领冠的本土优势在婴儿配方市场方面稳居市场第一总的来说吧,在行业的周期低谷中中国乳业的这两大巨头都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伊利像是一位稳健的长跑者,用现金流和全品类布局抵御风险

而猛牛则像是一位果断的转型者以剧痛的初心换取未来的生机当行业的周期轮动这两家巨头的竞合故事仍将继续好了我们这次关于英力和猛牛就这么多我们下次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