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花旗研报:关税之外,排兵布阵

花旗研报:关税之外,排兵布阵

2025/4/2
logo of podcast 左兜进右兜

左兜进右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左兜
Topics
左兜:我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并非随意决定,而是基于一套精密的计算,旨在通过提高关税来平衡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例如,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的关税,对中国加征70%的关税,其背后目标就是抹平贸易逆差。此外,报告还预测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面临的关税,例如欧盟40%,德国、日本、韩国、印度50%,台湾甚至高达65%。 然而,关税并非贸易战的全部。各国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抵消关税的影响,这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策略。例如,中美贸易战期间,中国通过人民币贬值有效地抵消了美国关税的影响,这堪称‘贸易战里的货币魔法’。 实际上,货币汇率才是贸易战中幕后的真正主导者。关税会影响贸易量、贸易逆差以及各国货币的价值。例如,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后,双边贸易将失衡,加拿大可能需要贬值货币来缓解压力。 通货膨胀与货币强弱密切相关。乌克兰战争后,美元和欧元走强,日元和人民币走弱,这反映了货币市场对供需和价格的调节机制。全球央行不可能同时实现通胀目标,贸易战的胜负关键在于人民币的走势。如果人民币大幅贬值,美国可能陷入通缩,特朗普政府将不得不谈判,美联储可能重启量化宽松政策。 然而,中国大幅贬值人民币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贸易战的和解窗口可能是货币贬值与关税并存。各国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应对关税,美国获得关税收入,而其他国家则通过贬值来减轻经济冲击,最终实现贸易逆差缩小,各方都不至于遭受重大损失。 当然,汇率的大幅波动会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例如,美元对日元跌至140.83,则日本股市、香港股市和美国股市都将面临剧烈波动。 总而言之,贸易战的本质是货币博弈,关税只是表面现象。特朗普试图用关税来平衡贸易,但各国可以用汇率进行反制,通胀、股市和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影响。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左兜今天是 25 年的 4 月 2 日星期三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今天呢我们来解读一下花旗对于关税分析的第二篇文章标题是宏观如何赢得贸易战并对抗通胀第二部分这份报告发布的日期是 4 月 1 日就是昨天文章一上来就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不是随便拍脑袋就决定的而是有套算术题的

比如说他威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 25%的关税,并对中国加 70%其实这背后是想把美国跟这些国家的贸易逆差抹平而且不仅如此,文章还预测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可能面临的关税欧盟是 40%,德国,日本,韩国,印度是 50%,台湾甚至高达 65%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干呢?其实简单的说,美国就是老觉得自己吃亏,出口的少进口的多特朗普就想通过关税把这笔账算回来比如他 4 月 2 号要公布的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那么加拿大估计立刻就会反击,并且对 1070 亿美元的美国货加税这就相当于美国出口加拿大的三分之一,这样的话火药味一下子就浓了起来

但是文件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建议就是加拿大与其硬钢倒不如让家园贬值家园贬值自己的货币便宜了那么这样出口的东西价格就更有竞争力这样就能悄悄的抵消关税的影响是不是有点以柔克刚的意思说到货币贬值这个方法其实咱们再熟悉不过了回顾一下 18 年到 20 年的中美的贸易战看一看贸易战里的货币魔法

中国的教科书式的操作那个时候美国对 2500 亿美元的中国货加了 25%的关税收了 625 亿的过路费中国呢也不甘示弱对 500 亿的美国货加了 25%的关税对 600 亿加了 10%一共收了 176 亿

但是真正的高招是什么呢?真正的高招是人民币贬值了 8%,那么相当于让所有出口的商品都便宜了 454 亿,直接把美国的关税效果给抹平了。这招堪称是贸易战里的货币魔法。文件里算了一笔账,中国这一手让美国损失了 629 亿,跟美国收的关税差不多已经打平了。

所以说贸易战不光是关税的数字游戏货币的汇率才是幕后的大 boss 接下来呢大家都知道关税会影响通胀可以说这是一场关税汇率和通胀的全球博弈那么文件里说呢关税会让贸易量减少贸易逆差也会缩小逆差少了外国买美国国债的钱就少了他们的外汇储备就弱了货币就容易贬值

比如说美国对加拿大加关税以后,生边贸易就会失衡,家园可能得贬 3.1%才能缓口气。如果想完全靠贬值恢复平衡,那么就得跌 23.1%,但是这样的贬值可能会让加拿大自己的通胀飙升。所以说文件建议各个别光盯着贸易逆差和关税硬碰硬,不如通过贬值货币来优化自己的通胀,那么这场贸易战归根结底会在外汇市场上见真招。

文件中还提到通胀其实跟货币的强弱关系更大一些乌克兰战争以后美国和欧元的通胀高起中国和日本却低得不行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美元和欧元走强日元和人民币走弱这不是巧合而是货币市场在调节供需和价格比如说美联储的目标是把美国通胀压到 2%那么花旗就算了算要做到这点非关税部分的通胀就得降到 1%

那么这就需要美元升值日元升值把欧元对美元拉回 1 比 1 的水平同时呢美元对人民币到 7.44 这样的话会让美国经济有点风险关闭的感觉日本通胀下降中国通胀回升但是如果美元太强人民币太弱美国就可能会陷入通缩中国反而会通胀起来

这个文件里有个表格列出了各种各样的情形最后的结论就是全球不可能所有的央行同时达到通胀的目标总会有赢有输那么这场贸易战的关键在哪呢华奇认为就是人民币如果人民币大幅的贬值美国就可能会陷入通缩特朗普就不得不坐下来谈判美联储可能就得重启 QE

但是中国会不会这么干呢?花旗认为可能性不大,所以和解的窗口就是货币贬值加关税共存。文章在最后抛出了一个双赢的方案,就是各国用货币贬值来应对关税。美国收了关税钱,但是中国、日本、欧盟通过贬值减轻经济的冲击,贸易逆差缩小,大家都不太受伤,这可能就是谈判的窗口。

不过如果汇率的变化太大比如说美元对日元跌到了 140.83 那么股市肯定不会太淡定的那样的话日本的 NKY 可能会跌到 32,300 港股的恒生会到达 16,000 而标普 500 会到达 5,200

总结一下,贸易战其实就是一场钱的战争,核心就是一句话,贸易战表面是关税,背后就是货币的博弈。特朗普想用关税平衡贸易,但是各国可以用汇率进行反制,通胀,股市,全球经济全都绕不开这盘大棋。

今天就是 4 月 2 号了,关税即将落地,我们静待后续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图表我们已经放在了公众号里面同步到该文章有需要的听众可以到公众号里面去查阅好了,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