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尼克松冲击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影响分析:美股宏观周复盘20250511

尼克松冲击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影响分析:美股宏观周复盘20250511

2025/5/11
logo of podcast 左兜进右兜

左兜进右兜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左兜
Topics
左兜:本期节目回顾了近期的美股市场表现,重点分析了尼克松冲击的历史进程及其对市场的影响,并讨论了美国国会关于人工智能竞赛的听证会。 关于尼克松冲击,我从政治背景、实施过程、短期市场反应和长期经济影响四个维度进行了梳理。尼克松冲击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面临越南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激增、通货膨胀率上升和国际收支逆差持续扩大等三重危机。为解决危机,尼克松政府最终采纳了康奈利的激进方案,即切断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实施工资物价管制和进口附加税。 尼克松冲击的短期市场反应是道琼斯指数短暂上涨,随后市场预期逆转,股市下跌;黄金价格剧烈波动,十年间涨幅超过420%;美元指数也剧烈波动,催生了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长期影响方面,尼克松冲击导致滞胀,价格管制导致的经济福利损失巨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下降;资产配置范式转移,机构投资者降低股票配置比例,债券市场规模扩大;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巅峰,其失败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地缘经济格局重塑,日本经济转折,欧洲货币一体化加速,石油美元体系形成。 关于人工智能竞赛,我介绍了美国国会参议院举行的相关听证会,OpenAI、微软、AMD和CoreWave等科技巨头的高管都出席了会议。主要议题包括基础设施与能源投资、监管与出口政策、人才与教育、就业与社会影响、内容安全与社会心理建设以及中美AI竞争等。这些高管普遍呼吁加大AI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的投资,减少监管障碍,放宽AI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提升AI相关教育和技能培训,并强调AI的目标是增强人类生产力,而非取代人类工作。同时,他们也关注内容安全与社会心理建设,以及中美AI竞争的态势。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左兜今天是 2025 年的 5 月 11 日星期日欢迎收听本期的美股宏观周复盘今天是母亲节如果您还没有说出狗别忘了现在给亲爱的妈妈献上一个祝福也祝愿听众朋友们中的妈妈们祝你们母亲节快乐本周五的时候特斯拉的股价再次突破了 300 美元涨幅明显扩大

我们感觉每一轮的每股上涨都有他们自己的节奏而特斯拉这家公司最难定价也可以是作为衡量市场情绪的一个指标

本周的宏观的复盘主要内容有第一美股市场的回顾第二美国宏观数据及重点事件第三我们重点会研究一下尼克松冲击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影响的分析第四关于人工智能竞赛的听证会

首先看一下市场回顾,近 5 个交易日,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负的 0.27%,标普 500 涨幅负的 0.47%,道琼斯指数涨幅负的 0.27%,罗素 2000 指数涨幅 0.12%,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 1.58%

美国宏观数据方面被称为新美联储通行事的 Nick Timmeros 发表观点他说美国正在试图亲手推翻自己构建的全球贸易秩序开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他认为如果这些关税政策长期的实施下去影响可能堪比 1971 年尼克松总统放弃金本位制的决定尼克松是最终终结了美国与二战盟国共同确立的一个战后的金融架构

还有就是澳委资讯的副董事长斯蒂尼斯在周末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了现在这个时刻与当时历史的一个相似性他说当时尼克松让美元脱离金本位实施了一个 10%的进口关税并且引入了临时的价格管制斯蒂尼斯认为呢尼克松冲击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还导致了商业信心的丧失并且带来了滞胀

尼克松的这种价格和工资控制的措施是相当失败的它引发了商品短缺并且助长了工资价格的螺旋整个事件是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严重通胀的关键推手斯蒂尼斯表示就像现在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样尼克松的措施也是为了逼迫各国去改变他们的贸易条款用来帮助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时任的财政部长康奈利对尼克松的表述也与当前政府的贸易逻辑惊人的相似这个康奈利说啊说总统先生我的理念就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想压榨我们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先要去压榨他们下面呢我们就接这个话题对于尼克松冲击的历史进程与市场影响进行一些分析

在 1971 年的 8 月 15 日,美国的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戴维英秘密会议之后通过电视演讲的方式宣布了三项颠覆性的经济政策这一事件被后世称为尼克松冲击该事件不仅终结了二战以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更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长达十年的一个结构性的变革

下面呢,我们就将从政治背景,实施过程,短期的市场反应,以及长期的经济影响四个维度系统的去梳理一下这一历史转折点的全貌第一个就是政策的背景与决策的动因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初这段时间,美国的经济面临着三重危机第一重就是越南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激增

从 1969 年到 1971 年,联邦财政赤字累计达到了 640 亿美元,第二重危机通货膨胀率从 1965 年的 1.6%攀升至了 1971 年的 5.84%

失业率同期也从 3.8%升至了 6.1%第三重危机国际收支逆差持续的扩大在 1971 年的上半年黄金储备流失已经达到了 50 亿美元而仅仅就是 8 月的前两周就有 37 亿美元的黄金外流这种滞胀的困境迫使尼克松政府寻求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在 1971 年 8 月 13 日的戴维英会议上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还有财政部长约翰·康奈利以及 15 名高级顾问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最终采纳了康奈利的激进方案该方案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切断美元与黄金的刚性挂钩摆脱黄金储备对于货币政策的约束借助工资物价管制遏制通胀预期

利用进口附加税迫使贸易伙伴货币升值重塑美国竞争力第二点就是政策实施的具体路径首先是货币体系的重构尼克松宣布立即停止外国央行以 35 美元每盎司的关价兑换黄金实质上就是废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汇率锚定机制此举迫使美元脱离实物资产的支撑开启了纯粹信用货币时代

尽管演讲中承诺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完成后恢复兑换但是 1973 年的 3 月主要货币全面的转向了浮动汇率制标志着该体系正式的瓦解然后就是价格管制实验依据第 11615 号行政命令美国实施了为期 90 天的工资与物价冻结覆盖 90%的消费品和 80%的劳动力市场

这也是自二战以来首次的全国性的价格干预初期成功的将通胀率压制在 3.2%但是在 1973 年的 6 月二次管制的时候管制范围已经扩展至了粮食石油等基础商品最终还是因为扭曲的市场机制失败了最后就是贸易保护的措施他们对进口商品加征 10%的附加税直接针对日本、西德等贸易顺差国家

该政策迫使石国集团在 1971 年 12 月签署了史密森协定日元兑美元升值了 16.88%马克升值 13.5%但是附加税仅仅维持了四个月就被取消了也未能扭转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趋势第三我们来看一下金融市场的即时反应首先就是股票市场的移动

政策宣布的第二天道琼斯工业指数单日暴涨了 4.6%创造了当时历史上最大的涨幅但是这种反常呢上涨源于市场误判政策的效力将管制措施视为了通胀终结的信号所以 1973 年年末道指累计下跌了 16.58%到了 1974 年更是暴跌

27.57%这就显示了市场预期迅速逆转的现象然后就是黄金价格的剧烈波动伦敦的金价从官方的 35 美元每盎司飙升至了 1974 年末的 183 美元 10 年间涨超 420%投资者为对冲美元的信用风险大规模的转向贵金属

1971 年到 1980 年黄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 37%远超同期的标普 500 指数的 6.8%最后就是汇率市场的震荡美元指数在 1971 年的 8 月跌至了 82 点的历史低位但是在 1973 年石油危机推动下反弹到了 109.5%这种剧烈的波动催生了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1972 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首份外汇期货合约这也就标志着现代汇率风险管理工具的开端第四我们来看一下长期的经济影响的解析首先就是滞胀周期的形成工资物价管制虽然短暂的压制了通胀但是扭曲了市场信号 1973 年管制解除以后 CPI 同比从 3.6%飙升至了 12.3%

1974 年的核心 PCE 通胀达到了 10.4%同时实际 GDP 增长率在 1974 年到 75 年连续负增长形成了一个典型的滞胀的特征研究表明价格管制导致的经济福利损失每年达到了 10 到 60 亿美元其次就是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1976 年,雅美加协议确立了浮动汇率合法化。美元虽然保持储备货币的地位,但是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从 1970 年的 77%已经降至 1980 年的 58%。

而且这种多元化的趋势在 2020 年之后因为数字货币的兴起再度的加速

再次是资产配置的范式转移机构的投资者开始降低股票的配置比例养老基金权益仓位从 1970 年的 70%降至 1980 年的 50%同时债券市场规模扩大公司债发行量在 1971 到 1980 年间增长 400%货币市场基金规模突破了 2000 亿美元最后来看一下政策理念的深远影响

尼克松冲击标志着凯恩斯主义干预政策的巅峰,但是他的失败主推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1979 年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以后,转向货币供应量目标志,为 80 年代通胀治理奠定了基础这种政策范式的更迭深刻影响了后续 40 年的宏观经济管理

第五方面我们来看一下地缘经济格局的重塑首先就是日本经济的转折点史密森协定的迫使日元升值了 16.88%日本为了对冲出口压力实施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1971 年到 73 年间 M2 的增速达到了 25%催生了地产泡沫

这种政策路径为 90 年代失去的十年埋下了伏笔也塑造了日本对汇率变动的一个恐惧症然后就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加速美元波动促使欧共体在 1972 年建立了蛇行浮动汇率机制

1979 年发展为欧洲货币体系这种区域货币合作最终催生了欧元的产生 1999 年欧元区成立的时候成员国的平均贸易依赖度比 1970 年下降了 23 个百分点最后就是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

1973 年的石油危机以后欧派克将油价与美元挂钩石油出口国将盈余资金回流美国国债市场这种石油美元循环使美债规模从 1971 年的 4240 亿美元激增至了 1980 年的 1.1 万亿美元奠定了美元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地位可以说尼克松冲击揭示了信用货币体系的内在张力

当国家货币同时承担着国际储备执政的时候,政策目标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短期来看,他们通过牺牲体系的稳定性换取了国内经济的调整空间,但是长期而言,它却加速了全球经济权力的分散化。当前的数字货币与跨境支付技术的革新正在再现 1970 年代的货币秩序重构的特征。2025 年的黄金价格已经突破了 3200 美元每盎司,

多国央行数字货币都在加速研发的过程预示着新一轮的去美元化进程的深化历史经验也表明货币体系转型必然伴随着市场波动与政策的试错但是最终将会催生更适应技术变革的金融架构节目的最后呢我们来聊一聊关于人工智能竞赛听众会的一些内容

2025 年 5 月 8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举行了主题为《赢得人工智能竞赛,加强美国的计算和创新能力的 AI 听证会》OpenAI、微软、AMD 和 CoreWave 四家科技巨头的高管都出席了本次会议聚焦美国如何能够保持在全球 AI 领域的领先地位来看一下主要的议题和发言的要点

基础设施与能源投资方面,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强调 AI 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工具,推动社会进步的潜力巨大他呼吁美国应该加大 AI 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的投资他认为谁掌握智能和能源谁就能够赢得未来

奥特曼在会上也介绍了 OpenAI 在德州建设全球最大 AI 训练设施的星门计划它的总投资已经达到了 5000 亿美元监管与出口政策方面四位高管一致都建议政府减少对于 AI 行业的监管障碍他们都主张宽松的监管政策以促进创新多位高管呼吁放宽 AI 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

他们认为支持 AI 出口对保持美国对中国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人才与教育方面微软的总裁 Smith 强大提升 AI 相关教育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电工等基础设施人才的储备是对美国 AI 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就业与社会影响方面奥特曼指出 AI 的目标不是取代人类工作而是增强人类生产力

创造新的职业他举例说明 AI 如何帮助普通人提升工作效率他强调技术变革下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内容安全与社会心理建设方面奥特曼提出 AI 生成的内容其实是难以彻底防范的但是社会需要加强内容标识用户教育和心理韧性帮助公众去识别和适应 AI 带来的新风险

中美的 AI 竞争方面,听证会也多次提及了中美的 AI 竞赛高管们认为美国仍然保持着领先,但是优势其实并不大需要加大投入和政策的支持,避免重蹈 5G 等领域被超越的负责最后再补充一句,关税可能会降低,但是行业关税尤为重要

美国可能会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对重点的行业,特别是关乎国家安全的行业,不会是轻易退让的,而一般用品的关税,往往只是谈判的筹码。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