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UBS研报:BIS前高官解读“232条款”背后的信号

UBS研报:BIS前高官解读“232条款”背后的信号

2025/7/2
logo of podcast 左兜进右兜

左兜进右兜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左兜
Topics
左兜:根据UBS的专家访谈纪要,我解读了中美在半导体领域可能出现的新一轮政策变化。首先,232条款的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7月底,且可能对终端电子产品征收25%的关税,虽然有本土内容豁免机制,但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其次,出口管制策略变得更加灵活,可能被用作谈判筹码,例如用EDA软件换取金融准入。英伟达的AI芯片也可能成为谈判的一部分,这与以往全面封锁的策略不同,更像是一种可交易的封锁方式。此外,材料领域可能成为下一个政策关注点,限制措施可能从设备转向更上游的材料和产业配套。最后,AI扩散规则尚未正式执行,目前主要依赖软性框架协议,实际效果有限。总的来说,中美科技政策正在进行战术调整,政策节奏加快,管制逻辑更柔性,关注点向上游材料转移。因此,在关注科技股和半导体产业链时,不能只关注出口禁令,更要理解这些政策变化背后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我是你们的好朋友左兜今天是 25 年的 7 月 2 日星期三欢迎收听本期节目今天这期我们来聊一份非常值得关注的对话纪要这份纪要是 UBS 在 6 月 29 日发布的一次专家的访谈他的对话的对象是 Alan Stus 这个人他是美国的前工业与安全事务部的副部长

他参与制定了很多中美的科技政策,AI 出口的规则,以及早期的 AI 算力限制的框架设计这期对话有几个很关键的判断,值得我们拿来慢读拆解第一就是 232 条款的时间点提前了原本市场普遍预期要到年底才会落地的 232 调查的结果,可能最快在 7 月底就会有消息了

但是这次不是芯片本身被加关税,而是终端电子产品有可能被征收 25%的关税比如说消费电子类的零部件,还有整机产品等等并且虽然说官方的口风提到了所谓的本土内容豁免机制但是专家们认为实操难度太大了,落地时间也不会太快

换句话说就是相关产业链要面临的状况是关税上来了但是缓冲的机制还没有准备好第二方面内容就是出口的管制会更加的灵活不再是铁板一块了艾伦提到如果特朗普政府回归他们就可能会把技术管制当成一个谈判的筹码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要放开 EDA 软件那么我就用在换你的放宽金融准入上

或者你放开飞机的部件我就支持你加入某个协议甚至说这个艾伦说像英伟达的 AI 芯片未来也有可能会放在谈判桌上进行讨论所以说这和拜登政府的全面管住全面卡死的逻辑它是不一样的更像是一种可交易的封锁

这种非对称可调节的政策走向给我们带来一个关键的论述就是虽然不确定性是上升了但是博弈的弹性也更大了第三就是材料领域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卡点他提到美系设备全面禁用的难度大主要是盟友不太愿意全力配合比如说日本还有荷兰于是政策关注点就有可能从设备转向材料

化学品、特种气体、先进涂藏案这些都是中优的环节过去很多都是美国的强项但是在市场的关注度上反而是比较低的而最近配合华为、长江储存在材料侧的本土化的一些尝试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政策的实验场所以您可以看出限制链条正在悄悄的向更上游、更基础、更低调的方向移动

最后一点呢他提到现在的 AI 扩散规则根本还没有正式执行目前呢美国采取的是所谓的软性框架协议比如说和阿联酋沙特这类国家签的双边合作备忘录听上去很宏大但是大部分还只是异象阶段而且落地效果也会非常有限千万别被新闻节奏给您带偏了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份对话记号其实更像是一次中美科技政策战术逻辑的微调第一就是政策节奏加快了反应时间更短了第二就是管制的逻辑变得更柔性了交易的博弈空间更大了第三就是关注点正在从芯片设备转向更上游的材料与产业配套所以说我们在看科技股尤其是半导体链条的时候不应该只是盯住一个出口禁令了

还要跟着这套规则的变化就像大家常说的技术是理性政策是变量情绪才是短期价格的决定因子能够看懂背后的微妙信号才是应对未来市场波动的底层能力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这里是左兜进右兜更多内容会同步更新在小红书和公众号上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