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选择日本、美国和巴西作为早期国际化重点市场,主要基于三个因素:获客成本、用户成熟度和市场盈利潜力。巴西的获客成本非常低,而美国和日本的用户成熟度高,付费意愿强,市场盈利潜力大。因此,这三个国家成为了字节跳动国际化初期的核心市场。
字节跳动在早期国际化时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文化壁垒和市场信任度问题。特别是在日本市场,用户对中国企业的信任度较低,且存在强大的本地竞争对手,如Smart News和传统媒体的新闻应用。此外,用户对隐私保护的要求也增加了产品设计和运营的难度。
Alice认为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多样化背景是一种优势,因为多样化背景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碰撞和用户洞察。她指出,同质化的团队可能会导致信息茧房,无法理解多样化的用户需求。而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多样化背景使得团队能够更好地共情用户,从而做出更符合用户心理的产品。
Alice选择回流字节跳动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她希望获得双休的工作节奏,字节跳动当时从单双休改为双休;其次,她希望有机会在海外工作,字节跳动的国际化业务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最后,她希望通过大厂的稳定性来支持她在业余时间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创作。
字节跳动在早期国际化时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应对日本市场的挑战。他们发现日本用户喜欢短视频内容,因此将Buzz Video的优先级提升,并加大市场推广力度。尽管用户对产品有吐槽,但数据表明用户仍在持续使用,因此团队继续优化产品,并通过节日节点和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寻找突破点。
Alice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同质化现象是一种退步。她指出,同质化会导致信息茧房,减少创新和用户洞察的多样性。她强调,早期互联网公司的多样化背景使得团队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而现在的同质化现象则限制了这种多样性和创新。
Alice认为早期互联网公司的经历非常宝贵,因为这段经历不仅让她在物质上获得了回报,还让她在个人发展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她提到,能够将一个产品从零到一推向市场,并见证其快速增长,这种成就感是后续工作中难以复制的。此外,这段经历也为她后续的职业生涯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源。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余生街架期,我是主播早见海阿米余生街架期用自由跳脱的女性视角观察一切那么这一期呢是一个新的专栏,Women in Tech 的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呢是,这个专栏呢是我其实准备了蛮久就是今年一直想做这么一个专栏那正好呢这段时间就是遇到了 Alex
Alice 她是在 15 年的时候加入字节跳动后来呢负责非常早期的出海业务大家现在看到 TikTok 可能是中国最成功的一个出海的互联网产品那在 TikTok 之前呢其实字节就很早就已经有国际化的这个布局了
那么早期出海是一个非常像哥伦布拓荒一样的一个存在因为你没有任何的前人的一个经验可以去参考你有没有任何的一些行业的经验可以去照搬完全相当于就是自己去摸索所以还是非常有趣的经历并且我发现后来发现 Alice 她在 20 年的时候去德国留学然后在柏林的咨询公司工作现在呢她是一个 web3 的从业者
我觉得非常符合我们 Women in Tech 这个专栏而且就是我觉得我们两个人还是非常投缘的因为就是前后脚我们其实都是在一个部门就是在国际化部门因为我是 18 年校专的时候加入自己的跳动的嘛然后那个时候就是在国际化部门所以我觉得就是有很多巧合的一些部分所以就来找 Alice 读这个节目了那我们先介绍一下 Women in Tech 这个专栏吧
Women in Tech 是余生借价期推出的新栏目相信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对话泛科技行业的女性从业者她们可能来自互联网 Web Street 和 AI 我想探讨的是探索技术变革下的性别视角以及女性如何打破职场天花板等等议题这期节目其实是比较长有上期和下期那我们先进入到上期的部分吧 Start
我们请 Alice 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 Alice,是今天被 Alice 卖了美的主播之一然后今天谢谢小剑的邀请我是之前听了 Alice 的一个播客,然后觉得跟 Alice 真的是非常有缘分因为我之前也是在自结国际化,然后后来辞职之后
因为我可能其实已经有了快两年的时间中间其实也做过 web3 的一些产品然后包括就是我艾丽丝之前在德国待了蛮长的一段时间我接下来也有去德国的准备反正各种我就觉得听播的时候就非常想隔空机长所以就找了艾丽丝来录制一期节目所以
我们可以先从我们在字节的工作这边开始聊起你之前在国际化的时候是哪一年呢我在国际化的话是 16 年 16 年开始因为我是 15 年进的字节整满一年那什么时候离开的 17 年年底对那我们正好交叉开了因为我是 18 年毕业的所以我是 18 年 4 月份进的国际化虽然是校招就是校招进的
嗯 那你校招的話還是挺優秀的因為後來校招的那個門檻非常高嗯
现在算是很高了我觉得以前还是有一些松动的空间的所以就是 18 年的时候我觉得还没有那么卷可能是从 20 年开始我感觉整个环境就变得非常的严苛然后互联网公司非常不好进收到的简历都是一些海外长青藤类一些大学国内 985 可能都不太干的事了就非常可怕对我当时走之前吧我和同事开玩笑我说哇塞现在如果我们再离开这个公司可能进不来了因为当时
我们在的时候来的都是什么 Stanford 我当时觉得哇这个已经超出了很没有必要的那个范围对而且如果是国际化业务的话其实它会更倾向于找一些有国际化背景的人所以不管是从学校的选择还是成长背景就有很多类似于像 ABC 他们从小是
比留学可能更早的就是在海外的一个环境里所以其实呃我感觉国际化可能是自己更偏精英化的一个部门吧就在那个时候嗯这是我个人感觉可能不一定正确嗯嗯嗯那 17 年的时候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氛围是怎么样的呢就是我可以先说一下我这边因为我是 18 年去了嘛然后我是后来呃
差不多 20 年的时候离开了但是在 21 年左右又回去了相当于就是有一个回流的过程然后我会明显感觉到在我刚毕业的时候在自己的那个时候和我后来再回流是完全不一样的氛围因为在之前的时候就举一个
举一个细节的例子 2018 年的时候我刚毕业的时候 7 月份那算是我正式转正然后有一天早上我就来到办公室突然发现几个工位就空荡荡的没有同事我在想他们去哪了然后打开他们的飞书签名上就写着说去腹肌肉可请假然后我就觉得原来这个假可以这么随便的请并且是为了一场音乐会去日本玩而且是好几个同事一起组织过去也不是组织就几个
同事私下约着一起玩然后我就觉得这个事情还能这么堂而皇之的写在非书文档上大家也并不以休假为耻也不以享乐为耻而且那个时候 Fridge York 其实在国内我觉得知名度还是比较小的对那几个同事他们真的是比较喜欢音乐所以一起约着去那边就让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自由的非常
好的一个环境你可以去有自己的个人时间和兴趣爱好并且为之投入呃一定的就是这这这些就是职场上的一些本来要花在工作上时间吧但是在我再次回流的时候我感觉氛围就明显变了就是
以前有很多的兴趣爱好的一些业余的衰竖群聊里面就是聊怎么拍照怎么摄影然后怎么扫街怎么散步这些呃就是无所事事的那些兴趣爱好群特别多也特别活跃但现在回去之后就是那些群聊已经全部死光了然后变成了相对应的变成了就是炒股群买房群副业群
然后就是怎么去赚更多钱搞钱群然后我觉得这不光是自己的变化更多的也是一种外部环境的变化但至少在你的那个年代就是可能那个时候员工也只有四五千人不像现在膨胀了十几倍还是一个比较小的我的那个年代我们的那个年代就是我们刚的对对对所以想聊一下那个时候你感觉到的不管是同事还是老板就整个自己的工作体验氛围是怎么样的
首先就是其实我不反对就是大家如果是提前有情好假去安排自己的私人生活这个是我非常支持的就是这也是我非常就是捍卫的但是在我在的那个时期吧我是 15 年到 17 年那个时期在字节是没有什么自发的想法去
休息或者是去旅行的因为就是现在的你比如说看到随便讲你现在的日本团队它运营的人还是说 BD 的人他现在做的事情他可能现在十几个人一组做当年我们两三个人做的事情所以在那种节奏下我们是没有什么时间去去做休闲的事情我记得我当年
婚嫁都是过期因为公司要求可能是一年内必须修完我当时是已经过期然后又找 VP 特批了就是所以就是我当时的情况是我自己也不想休假因为这整个项目我觉得它正在上升就我不想错过它任何一个一个节点对
然后再看当时的同事大家也都是对休假还好就是没有特别多热情去休假大家都在专注增长上所以就是在我们那个时间就是不太会是有这样的事情对但现在全部都到精细化运营我觉得大家有这个有这个时间或者是组织的允许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但后来你说你在回流之后
我觉得那个时候是就是大环境不好就是 21 年到前两年就是大环境不好这时候我觉得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年的就是在玩的那那波朋友可能长大了就大家有新的社会压力所以才会应声有比如说像你刚才讲的副业啊
或者是什么基金股票我觉得这个是也是有可能的一个原因但我其实很好奇你为什么会选择回流因为我是本身特别抗拒重复这件事情嗯对然后我看你的个人经历也都是
很主打高节奏然后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跟行业所以你怎么会接受回流这件事情这个回流也不是接受是我主动选择因为其实当时的 concern 是这样子就是我当时刚毕业的时候在字节是单双修然后后来我去了在
用户增长正好遇上可能是他增长最快速的一个时期所以那段时间工作那两年吧我在拼图待了两年那段时间在做用户增长的时候非常的累一周工作六天每天最晚十点钟下班他的节奏是非常高强度的他的
工作环境也非常压抑并且他是单秀嘛所以其实那个时候我从举止之后其实那个时候我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市面上可以说是非常抢手的货因为你就是第一份工作是在字节做内容做国际化做产品经理然后你第二份工作在电商
做的是用户增长产品那这两个叠加在一起你有电商经验你有运动社区的经验然后你又有自己的一个工作经历又有经历这两个就是放在市面上其实非常能打的所以当时我其实说到就市面上
的公司可以说是任意我挑而且我拿的年薪水平可能是远超同流人的就是我卷了那么多年可能得到的一个回报吧我觉得算是
所以那个时候当你有很多选择的时候你就会想你要什么我当时就觉得我想两个东西一个是我想要双修我已经单双修太久了没有双修我就想双修那个时候正好字节它开始双修了有这样一个新闻出来就是它开始双修了从单双修变成双修这第一个第二个是我当时非常想要去做一些我非常想要 base 到海外去嗯
嗯,就是我想在海外工作,但当时的话其实我觉得 TikTok 它发展的非常的快和高速,那其实就是去 TikTok 的话它有很多去国际,就是去别的国家去出差,包括被词在其他地方的一个机会,然后我觉得我是开准了,可以留身在海外,不光是业务在海外的一个机会。
所以这是我当时的一个考虑然后第三个是我确实很想体验不同的人生和经历然后我一直觉得工作并不是我的一个主旋律而是我需要借着工作这个工具来帮我达到我体验更多的一个目的那其实就是 based 在海外或者是做国际化的业务是能给我带来这个东西
第二个就是我其实也锻炼了很多就是在第一份第二份工作里面锻炼了很多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外仍旧保持高强度的创作的一个能力所以我觉得就是在那个时候找到一个大树靠着而不是去一个 startup 可以让我在工作里面就是比较稳定吧就是不会说担心明天公司倒闭了或者是各种
不好的一些嗯就是就是一些不稳定因素吧我觉得大厂还是一个比较稳定性的因素能够让我支撑我在业余之外去做更多探索所以这是三个我当时去考虑这家公司的一个原因但后来没想到会遇到一些
可以说是黑天鹅世界吧就疫情啊上海封城啊这些等等的公共性事件是我曾经并没有想到过的而这些事件对我的职场选择有非常大的影响包括让我现在选择了自由职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明白所以就是回流之后但没有达到你想要的那个情况
对对对对我觉得完全没有达到而且我后面再去回顾的时候会觉得可能不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就是我在做选择的那一刻我考虑的东西都是正确的但是事情并没有朝向我想象要的那个方向去发展明白
是的,充满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在疫情的这几年,不确定性所有都在放大。我觉得很多人的人生都被改变了,我可能这种改变还算是小的吧,但是很多人可能比起来会有更多的一些转变。
那我很好奇比如说 2015 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字节其实还算是一家非常小的公司就是不是那么有名而且那个时候不叫字节叫金日头条我记得金日头条改成字节跳动家这个名字也是 2018 年的时候开始改的所以当年你 15 年的时候是怎么想到要进头条这样的小公司的呢
2015 年的时候头条已经是怎么讲它不算是非常非常的有名但是它在行业里是黑马这个行业里大家都知道没错对然后它很快就 DAU 就是超过很多嘛在新闻行业所以我开始是我没有去找这家公司也是我在搜狐的时候我当时好像是去上海旅游吧
休年假然后字节的 hr 找到了我然后就跟我聊这个业务但是当时我被吸引的完全是因为他这个机器推荐这种这些算法是很吸引我的当时对我来讲虽然我不是直接
做技术或产品但这个对我来讲是我之前在搜狐这种传统的门户网站没有接触过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嗯可以问一下你当时的岗位是什么吗在搜狐吗不是你在自己的岗位我是媒体媒体合作媒体合作经理哦媒体合作哦哦 15 年的事所以你在搜狐也是这一块吗没有在搜狐是做市场做搜狐是做市场
OK 在字节的岗位是媒体合作因为当时 15 年的时候正是字节因为它体量不断的变大但它的版权有一个版权风波所以我当时是加入的时候是来平息这一波风波的对
哦那是一个大事件因为如果互联网有记忆读者听众们呃听众们还有印象的话就大概 10 年前的时候头条刚刚成立的时候嗯他因为是抓取了很多的传统媒体的一些新闻和网站所以遇到了很多的一些百全上的问题啊那个时候我记得还有很多的传统媒体联合起来抵制这个公司对吗对是然后
电视上都在放那种新闻说是字节什么抄袭说头条抄袭一个抄袭就是滥用百全啊乱七八糟就是会被点名批评那种对所以当时做的工作就是熄火然后重新建立合作然后正式的把传统媒体以及他们旗下的自媒体举证拉进来所以这是我当时主要做的工作对
哇那很厉害因为大家知道就是现在自己也可能有很多业务像是抖音和 TikTok 已经是公司最大的一个业务包括现在还有发展到一些比如说像是懂车地就车的还有房子的还有像那个醒图就是还有青岩这些是做美颜相机的然后还有像豆包最的就是 AI 和人工智能的就
就现在字节的业务其实非常非常的广泛并且在民间它被称为是超级 APP 生产器因为它的一个公司的生产方式就是我如果找到一个领域切入然后那我就会马上去做出一款可能在这个领域非常好的一个产品比如说就是像醒图它其实现在做的也不错青岩也是
但 anyways 就是他现在是一个非常多产品矩阵的一个公司但他最开始的源头就是金头条这样一个产品那这个产品他最开始遇到的一个最大的挫折可能就是刚才 alice 讲的嗯他会在版权上遇到很多风波所以我觉得你参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历程就是我们在不断的往前推的时候发现
字节它最开始作为一个新闻的一个媒体平台它会遇到的最大的一个挫折所以我也能理解为什么你说你当时可能没有休假因为确实那个时候大家可能都是比较忙碌然后工作负荷比较大然后可能大家都在急着救火然后急着去把这个产品高速的发展起来的阶段
对因为你做你会发现你做的事情会很快的展现出一个结果嗯然后这个结果是你会看到他很快的推动了公司的一些成长跟甚至带了其他的附属产品那个成就感是现在很多呃我后续在做的工作中很难给我达到了那个高度对对就是感觉后面可能公司如果越来越大之后体量越来越大之后你能做的事情
其实就会越来越小然后所以现在大家会去吐槽说在大公司拧螺丝钉就是这个意思你有时候就是改动一个 icon 然后改动一个文案但是要经过层层的审批你就会觉得你把生命和时间花在了非常没有意义的一些流程上面然后这个先做出来之后它其实也完全没有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你就觉得没有意义对但这就是选择嘛因为你现在仍旧是即使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即使现在对创业非常不友好的这个大环境下仍旧有些人是在创业公司仍旧有些人在 startup
所以就是你还是可以选择去那种地方做成长但是有些人还是青睐于做螺丝钉的这个安稳吧就觉得可能这种安稳是别的地方没办法带给你的这也是我其实很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拥有了比如说海外的留学经历或是很好的一个教育背景但是他甘愿于在一个大公司在非常稳定的业务之上做一个你刚才说的那种工作
我觉得其实是我觉得会觉得有点可惜了可能是我觉得我们的环境里面对容错率是比较低的即使他在海外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或者是有过一些西式教育的背景但是当他回到这个环境里的时候或者他从小到大教育里面其实对容错率都很低甚至比如说他考上名校他申请到名校也是成功的一部分那么他如果去创业公司他就要
可能他需要忍受自己可能会失败的那些那些时刻但是他可能不太允许这样子我觉得是这样子的
然后你会觉得因为其实普遍有一个说法是在早期的互联网公司里面有很多野鸡的人然后有就是打引号的野鸡然后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一些背景的人包括他们其实也不会都是计算机行业背景毕业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互联网行业它其实同质化非常的明显
他招来的人的背景都是非常精英化的然后他们的学科背景也更多是集中在信息啊技术啊计算机啊这一块领域的但在更早之前其实是一个更鱼龙也不能说鱼龙混杂我觉得是一个更生机勃勃或者是一个更野生的一个状态你又感受到多样化你又感受到这点吗
我有感受到并且我不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其实这样就是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觉得在这个这个工作的环境里或或这个氛围里你只要能够 deliver 你的工作任务就是 ok 这跟你的背景跟你的这个教育程度甚至你的出身是没有关系的就是我在评估的时候不会考虑说因为你的学校比另外一个学校的
另外一个同学的学校排名靠前所以你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就是这个是没有这一条的所以就是同志化会带来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大家这个
这个信息减放可能会非常一致并且我觉得创业会少很多对对对没有那个该有的这些碰撞再有就是你不接受这个多样化就是你能怎么能理解你用户的多样化这都是一些我觉得同志化的问题吧所以就是我对于就是现在很多人非常骄傲自己身边的人都是同一类学校或者是都是某些专业毕业的
人而骄傲感到非常的无聊对我觉得嗯嗯任何一个行业吧他在开始的时候你要接受这个新兴的行业尤其是最早期字节跳动或者是今日头条这个公司也好他在最开始发展的时候他非常需要这些人因为只有这些人去敢于接受这个工作以及去接受这个挑战对
那后面明明是前人在说后人在乘量所以我觉得这个如果两个两类人相比的话一定是前一类人最更值得夸赞我觉得嗯嗯没错而且嗯我不知道其他岗位怎么样我觉得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来说尤其是如此因为产品经理这个岗位他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做用户调查
然后你需要理解用户的心理你才能够去做一些需求和功能出来那么你如何去理解
就是不同的一些用户首先你可能就需要有比较多的去看见然后看见不同的人群所以你才能去共情到用户的心理然后才能去做出可能是更好的一个产品出来这个洞察其实需要你有一些不同的背景如果背景都一样大气看的东西都是会比较同类化的只有不同的一些背景的人
然后包括不同的学科背景成长背景或者是学历背景然后你才能看到更多样化的一个用户的群像你才能做出一个更可以说就是从功利角度来讲就是体量更大的产品然后从不功利角度来讲就是做出一个可能更符合用户心理的一个产品吧对那当时的时候你去到国际化业务你会觉得和国内业务有什么区别吗
我刚开始去国际化业务的时候我们当时在做的产品叫 Buzz Video 我也是这是我毕业之后去做的那个产品因为那个时候 TikTok 还很小然后 Buzz Video 其实和 TopBuzz 一样是自己
他就今日头条这个产品的出海他其实是在 TikTok 之前更早的一个出海的尝试所以大家看到现在 TikTok 的成功他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己在之前会有更多的一些没有那么成功的产品的尝试你继续嗯
在 Buzz Video 和 TopBuzz 其实你可以理解为是它是纯换了语言换了用户的同样产品对因为 TopBuzz 它是新闻产品对是 Buzz Video 是它把里面的 video 全都捞出来之后成了这个 app
所以就是从理论上来讲他的用户获取逻辑跟他的产品设计逻辑跟金日头条这个 app 是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做了一些海外的适配是的所以当时对我来讲其实只是把一个产品的场景挪到了海外我觉得这个业务它本身是没有区别
呃不同的话会感觉到就是因为当时 16 年的时候已经看数据看到就是呃今日头条这个 app 它增长率在下降它已经不可挽回在下降这个时候你已经无法通过任何市场行为或者是拉新手段来弥补这个下降哎你说 16 年的时候国内版的今日头条就已经呈现出了数据上的下降
增长率的下降增长率的下降就它还是在增长但是它放缓了可以这么理解吗对对是的就是它增长率在下降所以当时我知道这个信息有第一反正就是一定要去国际化就是国际化一定是下一个不管是从投入上跟人员上我觉得都会是非常大的一个占比的一个最快速的盘子
所以我就当时也其实也是在帮 TOP BUDS 跟 BUDS Video 在做他日本的版权所以就是我很顺势的就去了国际化就是这是我觉得最大的区别
他产品本身是跟其他业务觉得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他的投入程度当时是绝对是会是很大的一部分对嗯而且我觉得可能也是跟公司的整一个战略方向有关因为字节这家公司在成立注射的时候
我觉得张一鸣其实是非常崇洋媚外的这是一个打引号的褒义的夸奖因为在那个时候其实大家做互联网公司还是比较本土思维但张一鸣他非常崇拜硅谷的一个思维不光是
从公司的管理方式他是非常鼓励去中心化就是 360 环平还有这种就是评级的这种方式不尊称大家互为割解然后不要称老板不要称什么总要用名字来护称对方这种比较平级的平等的一些观念就是从公司的管理的角度来讲然后另外一方面从业务的
一个方法论来讲的话他其实非常崇拜数据驱动他也崇拜算法推动的能力然后这个是跟你可能当初选择自己家公司的理念也是比较就是一致的就是他是非常崇尚这种数据驱动的方式然后这这两个的话他其实是非常偏硅谷的一些 it 公司的一个做事的方法所以
就是呃我张一鸣以前也是在采访里可能有透露过出他可能很早就是他在创办的时候他就有想过出海这个事情所以我不确定他是在哪个时间点想要去做出海但我感觉好像根据以前对他的印象好像是他是在非常可能非常早的时候就有想要去做出海并且是大力去做就非常重的去做这个事情嗯嗯
所以当时在做出海的时候你们选的重要的几个国家是什么呢三个国家日本美国跟巴西一个是从货客的成本考虑比如像巴西他的货客成本非常低那美国跟日本的话他是用户的这个用户成熟度跟用户他的付费的意愿跟市场的这个盈利的潜力是比较高所以最开始我们只选这三个国家嗯
你这样讲突然让我好像拉回了很古早的回忆我甚至还记得日本 BV 的代号是 1186 当时就是在做日本业务的时候你也会经常出差去日本对吗对非常经常一个月半个月在日本
那那个时候你会有日本和日本的同事打交道吗最开始日本团队的话 BD 只有我跟另外一个女生也是中国女孩子还有另外一个 BD 我这边的话好像就两三个女生有一个是混血然后其他都是中国人最开始的时候先讲日本业务好了日本业务它首先是
我们首先是已知这个文化壁垒并且已知就是会遇到可预见性的问题跟困难因为它是纯新的一个市场而且我们要从零开始做再加上日本社会的对他人的信赖度或是对中国企业的信赖度很低这是已知的但是我们没想到这个困难可能会在已知的基础上再来个一百倍所以
日本市场我们最开始接受到的信息就是首先就是我们的版权可能也受到挑战因为在日本当时他有 smart news 跟其他的新闻的产品包括传统媒体比如说朝日他有自己的新闻 app 所以本身是存在竞品以及存在竞品的版权都非常完美的一个状态对
再一个就是用户他的审美啊用户习惯啊包括像注册环节的信息他们对隐私的这个保护所以也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对然后再加上当时我们从来没有出过没有去过日本所以对日本的市场反应跟所有的这些市场的这种关系的处理都是一无所知对对对
我觉得很难吧但就是我们还是找到了突破点所以后来逐渐从数据上看出了反馈就是我们首先确定日本用户是喜欢短视频的是喜欢
新闻里的短视频的产品这件事情一旦拿到这个信号我们就觉得可以继续埋头干对其他的困难都可以再克服再加上在当时的这个市场竞争格局中是在日本是没有一款短视频的产品的所以我们才立即把 Buds Video 的这个优先级排到最高我们觉得这个是非常有出路的
虽然用户在吐槽但他还是在用我们从数据本身来看年度还是可以所以就是我们就继续加大力度加大力度然后从不同的市场角度啊这个节日节点啊一些推特的穿穿定啊去找一些突破点对所以在日本当时是这种情况
你这样的描述会让我有一种拓荒的感觉因为其实那个时候现在这个年代大家说出海都是非常常见的一个词了因为国内的一个增长到了比较偏
缓制的阶段那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把目光投向出海但是我觉得在十年前那个阶段其实是一片荒芜的状态你没有任何前人的经验可以去参考你也没有一个成功的产品可以去复制你也没有很多的一些就是做过的事情吧
但就你们很像那种哥伦布上了一个新大陆一样去拓荒去自己完全是靠自己去摸索海外业务该怎么去做怎么去理解一个和国内完全不一样的市场嗯本身是这样的就是本身确实是这样的这样才好玩吗你觉得那个时候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举个例子吗举例好玩
怎么讲呢我理解的好玩都是这个东西或者是我们尝试了一个非常 random 的想法最后这个东西在数据上呈现出了正增长或它呈现出了一个正的结果这个对我来讲是好玩但我不知道听友会不会觉得好玩这个
这个东西是当然就我们当时在做也有一些风险或者是困难但就是这种东西对我来讲是好玩而且本身整个一件事情都觉得好玩你再做一件
在你的行业的同行人中没有任何人做过这些事情这个事情本身就是绝对好玩这个也是就是为什么我非常喜欢这段经历的一个原因对哦你的评价好高啊是非常喜欢这段经历
我非常喜欢这段经历啊因为就这段经历不仅是从比如说物质上因为后面我有在做一些公司想出海做他们的咨询顾问那这个从经济角度它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然后再从个人发展来讲
我如果能把一个产品从最开始从零真的所谓的从零到一整个公司都是懵懂的状态最后把它带到五十万一百万这对我个人来讲是多么大的一个成就对所以我当然觉得它就是非常好的一个一个经历是的我
我都觉得我都怀疑以后互联网行业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就是能再让年轻人碰到这样的机会我觉得很难勒而且我觉得就是从零到一做一个产品这样机会太难得了而且
这个产品能做成功就就非常的难得而且对于个人经验来说确实很宝贵我们当时在做国际化产品的时候因为我是 18 年校招进来嘛然后我们有不同的组其实不同的组就整个国际化下面有不同的组有 BV 组然后有 Talbaz 组有 Buzz Video 组然后当时还起了一个新项目因为自己很喜欢立项新的项目就是做一个印度的产品
然后这个印度产品也是从零到一千万然后再到几千万增长得非常迅速也是从我刚进去的时候就开始做那个产品了然后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也是同样那一年校招过来的他是做那个
就是业务线那个叫什么来着就增长部门 UG 的叫 UG 他是做 UG 这边的 User Growth 然后是负责这个产品从零到一的一个搭建和增长然后我也觉得这样的机会我当时非常羡慕他因为我跟他在不同组嘛我负责的是 BVBV 其实做了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
他其实是没有那样的一个过程嗯但是旁观着他的那种经历就他们不断的去印度去做调研就自己亲身去到印度去然后包括就是会有非常高密度的一个增长在这增长中学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非常多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就是非常难得的但我觉得很后面可能确实就不太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自己亲眼观察的话我就觉得就是真的还蛮少了嗯
我觉得一定是会在其他行业有新的机会对我觉得机会总是会有的只是说在不同行业自身吧比如现在可能 AI 和 Crypto 都是一些新的机会那可以聊一下就是正好我们聊到这一块你觉得就是你现在在从事的是 Web3 行业是吗你觉得这是对你来说是一个新的机会吗
绝对是因为当时我从德国回国的时候我在考虑职业发展的时候我只瞄准了 AIGC 跟 web3 这两个我觉得是有发展潜力且核心是非常靠近互联网公司的科技行业就是我还是非常喜欢这种快节奏有非常
大的这个增长潜力的行业吧所以我后面再看的机会包括猎头过来聊我都是说我只看这两个管道就是我不管就是其他互联网公司给怎样的条件跟怎样的待遇就服务都不考虑对嗯所以后来我才就是
顺势进了这个 web-through 我之前听你的播客有一个非常深的触动是你说你在德国留学了两年半的时间毕业其实对于德国留学来说大家知道他毕业的难度非常高所以硕士你的两年半毕业其实是非常快的一个时间点了但是你在回国求职的时候还是经常被 HR 问到说你为什么简历里空白了三年你就觉得很不解你就觉得啊
我不是空白了这三年我是留学了三年而且我甚至是在德国这么高强度高难度地域模式的地方留学但 HR 他不 care 他 care 的只是说你这三年没工作只要是没工作
不工作你不管是留学还是 gap 还是做什么其他事情可能对他来说都是一个空白那你会觉得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像 web street 和 AI 这个这两个赛道来说它普遍对于求职者的门槛也不是门槛就是没有这么严苛的要求吗
其实是这样就是刚才你说的那个情况它是普世存在在所有行业就是在 AI 跟 web3 也是一样的因为很多尤其是 AI 它很多的这个老板其实都是互联网公司出来再创业没错
所以就是这个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对我来讲就是这是刚好让我顺势可以筛选一下公司就是我同时只能在一家公司工作就我当然要选最好的公司就是我能够触及的最好的公司那如果有 HR 是这样的观念就不把个人成长作为个人成长的这种观念来讲这样公司我不去也
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对我来讲这个事情发生了我当然会郁闷但我也觉得刚好让我筛选一下这个公司可以不用去聊了像 web3 其实如果你看一下其实现在包括字节他自己也有做 web3 他也做了 Metaverse 的相关公司也在上海
大厂都在做 web story 这个行业或者做一些尝试包括 Facebook 我觉得大家都知道他甚至改名都叫 Metaverse 那在这种情况下其实 AI 跟 web story 的竞争其实还是更大的因为我现在的感觉是我个人感觉不见得一定是事实就是我现在个人感觉就是现在想去大厂的人是跟想去当年想进国企的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由他追求一种某种程度上的稳定但你现在去 AI 或者去 web3 尤其是非常前沿的一些一些一些尝试的这种人我觉得可以理解为是他们是 90 年代想去互联网公司的这个人所以就是嗯我没有觉得在 AI 或者是在 web3 的门槛会比在传统互联网公司或者新型互联网公司的这个门槛要低也不存在这件事情
还是那个原因就是市场供求的关系所以现在尤其 web3 我觉得现在大家想去看一些好的机会这个压力是蛮大的那你会觉得就是当时回国的时候你会觉得工作很不好找吗或者是你觉得还是有蛮多机会的就是你当时的感觉是怎么样的呢在求职的这个过程中
嗯我觉得其实这样就是我我当然觉得工作不好找就是因为我要的工作不是就是一个工作而已因为如果我就是接受所有来找的工作那我很容易能入职但是我要看这个公司他做的事情是不是我以前做过的以及这个公司他的我的汇报的人或者我在的这个团队是不是我喜欢的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想做什么样的事情
以及这个公司的产品是不是已经没有什么在发展的潜力或者是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求稳的一个状态夕阳行业就是这些才是我综合考虑当然把这些的这些 filter 都加上之后剩下的机会确实不多再加上刻板印象来讲我现在 35 岁
国内很多的机会基本就是已经对我关门了对所以就是这种情况下加上我自己的要求那肯定就是我想要的工作不好找你说到 35 岁我突然想起来有一个段子就是说互联网公司的人在 35 岁的时候都会被拆因为会有很多的一些年龄歧视在里面
所以你当时会感受到再加上你可能是一个女生就是你当时会感觉到身为女性和 35 岁的女性受到的就是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的双重困扰吗我觉得这个是有的但你说困扰不会因为就像我刚才讲的就是这对我来讲就是我来甄别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跟什么样的团队但如果是这样的对待女性跟
不尊重女性的比如说实际发展跟实际的业务能力本身那其实我这样公司我也可以不用去嘛所以就是我没有被他困扰但就是他是一个现实即使就是我们作为老板我们在去选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你也会被这个
限制所左右你也会稍微考虑一下当然这个还有一个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你要看你是什么样的 35 岁就是你是一个一直做一个
替代性很高的工作到了 35 岁还是你一直在找挑战你一直在突破自己你一直在个人学习你把终身学习当做一个真实的实践这样的 35 岁那如果我作为老板我要选的话当然选后者但是很大程度上为什么会出现 35 岁大家会觉得
很多人会失去工作或者是开始被排挤到一个非常边缘的岗位就是因为要看你是什么样的 35 岁这也是我部分接受这个现实的原因因为我身边确实有前同事也好或同学也好就是他们的个人成长在大学毕业那一刻就停止了所以你说他 35 岁跟 45 岁他没有任何区别
对但再说回到公司招聘那它是一个商业行为就是商业行为我不会为情义什么忠诚来买单我是看你的业务能力跟你的学习能力但你如果是大学毕业就停止成长的人那我为什么要还要为你单独付出来这多出来的这个预算呢所以它是一个部分的现实对对对然后即使这件事情在
海外如果我们聊到女性他可能大家会觉得他女性平权好一些但是如果真的聊到工资跟职业发展其实是跟国内一样的可能还不如国内所以就是这是一个现实就是我们是不需要接受的对他会
在你到 35 歲或 40 歲的時候它會向你來迎來對對對我覺得你的這一段非常的就是鼓舞人因為我們普遍聽到的說法不管是說女性
在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性别歧视也好还是到了一定年纪之后遇到你人的歧视也好这种可能会有一种束缚在我们身上有点像紧箍咒所以我们很害怕我们身为女性然后我们到了一定年纪之后就要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但是从你的这一番叙述里面会更多的感觉到真正决定你能够去做什么事情能够要做什么的一个还是
就是你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在这过程中你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你是否在一直保持着向上和前进而不是在原地踏步嗯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还是非常高的但是你如果努力都不做只是去抱怨那些客观啊就是抱怨一些就是自己的一些标签的话那别人也只会把你当做标签来对待
对我觉得大家其实要这不是我为各个公司或雇主开脱就大家也真要反思一下你是不是真的 35 岁的时候比你 25 岁的时候更优秀这是有一个巨大的 question mark 就很多人不去想这个事情很多人就会说对啊为什么 35 岁就我的竞争力就下降就是您要考虑这件事情就是你可以真的反思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比 10 年前的你
更优秀的还是你只是做重复的事情只不过你做了 10 年而已但是这 10 年未必能让你更快的完成你的工作或者是能让你有更多的 insights 那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你就是跟 25 岁的你没有任何区别嗯哎那说到这里我也很好奇就是你会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吗就是你会阶段性的去回顾 25 岁自己 35 岁自己 28 岁然后 3030 个这样一个一个阶段去回顾和反思吗
我一年有两次非常严肃的自我反思就是六月底跟十二月底
这两次的反思我可能会做一周的时间来评估我是不是达到了我上一年对今年的一个要求因为我其实每年年底是这样会就 12 个月每个月它有这个财务的要求就是跟健身的要求跟学习新事情的要求我会做一个这样的一个文档对然后每个月比如财务我会做一些记录
但是到我刚才说一年有两次的这个大的这个反思的时间就会我会非常长时间的坐在那个文档前来考虑我这半年做的怎么样就是首先我会第一个问自己的问题就是你喜不喜欢这半年的你自己先不从任何数据考虑就一种感觉你喜不喜欢然后才会说我为什么喜欢我为什么不喜欢
然后再从数据一个月一个月的来看比如这六个月我是在增长还是我是在下降还是我是在平稳就是发生了什么这有什么心态的变化以及就是在六月底的时候我会做一个评估我下半年的计划是不是还是按照我之前的那个年度计划在走还是说我要重新更改它一下比如让它更快还是让它更慢
所以我是一南有两次这种深度的自我观察跟自我反省那其实刚才听你的这一个深度复盘和反省会感觉到你的价值排序里面其实喜不喜欢是第一位的对吗我会问自己一个非常大概的这个问题所以你一定要做一定会在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
呃不一定是做事情就是我一定要非常喜欢自己这个事情这么听好像很模糊但就是一种感觉或者是对自己磁场的再次验证就比如说你你刚认识一个人你跟他约在咖啡厅他一进门你看到他的第一瞬间你对他是有一个大大的评估的嗯就是这个评估是我刚才说的那个你喜不喜欢这半年的自己就是我会回顾一下这半年
我会就是静下来想这半年有哪些高光时刻以及这些高光时刻是我想要的吗还是哪些是一些幸运的意外或者有些是没有在计划内的以及我喜不喜欢他我我会有这种
先排查一下这样的过程感觉上好像第一步是一种非常直觉性的判断我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过去半年的自己是一种非常直观性就像走进咖啡店看到第一个人的第一直觉一样但是后面又是比较偏理性的一个剖析就是我做了我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和我做了什么事情让我喜欢等等所以它就是一个偏感性和理性的一个复盘和分析对吗
对我会看我赚了多少钱我花了多少钱我花在哪了然后我的这个运动到了什么程度比如说你打网球它还是有有级别然后比如说我新学的一个语言它是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我想去看的一个新的国家接触的一个新的文化我有没有去我有没有去到对我有没有体验到或者是
我想跟家人更多的时间相处那这些都是数据化的事情那我有两个问题比较好奇第一个是在通过这半年半年的复盘里面你有总结和归纳出哪些事情或者是哪些因素能让你更喜欢现在的自己的一些因素吗成长就是这个是对我来讲非常重要然后还有情绪的稳定
呃成长比如说刚才我们说的收入也好跟你某些爱好跟你在做的事情上的进步对比如说可能是你做普拉提某某一个姿势在半年前你是没办法的或是你没办法坚持下但现在你可以那这就是一种进步还有一种感受好就是我有没有对自己好比如说我有没有抽出时间来跟自己相处以及
认真的观察自己想要什么这个想要什么可能未必是一个实际的物质它可能是一种感觉就比如说我想要
跟家人多相处那这个如果我意识到我就会增加他的比例更大一些或者是我想要跟男朋友相处时间更多我想要跟他一起挑战一些什么事情那这些就是会是非常重要的嗯嗯嗯那嗯在
第二个问题是因为现在是 7 月 28 号可能离你上次做完过去半年的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可能也才过去不久那在过去半年里面你觉得你自己可能比较大的一些成长或者比较喜欢的高光时刻呢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吗可以工作中我当时在自我反省的时候第一件事想到就是工作有了突破因为我现在在的这个公司
也可以理解为是初创的一些阶段对我们过了零到一这个阶段对这个是有一个新的突破这个是的然后第二件事很开心的就是不管是这这半年我是怎么折腾比如这半年从迪拜回到北京然后又去美国转了一圈然后又去欧洲一下然后又回到迪拜不管是这个居住的这个
呃位置在哪就是我都有坚持差不多平均一天或两天一次 party 这个是我非常开心的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就是陪伴家人跟呃在跟我男朋友远距离的这个关系中呃我们相处的时间都相较于去年提高了很多嗯这都是我非常喜欢的然后
还有一件事情我是最近发现的这个我也非常开心就是我发现了我具备了一个新的能力就是不管我搬到哪我能很快的能在那个新的环境中把这个居住环境布置成我喜欢的样子
以及就是我会在这里面找到乐趣这个是我一个新的发现这个是完全意外没有在培养或者是没有在去专注发展但是我发现到它并且我觉得这个非常开心我感觉听你说起来的话好像第一个因为是关于职场的就是
第一个可能是偏你在做的事情做的事情有了一些成长会让你感到很快开心然后第二个是规律运动对第二个是规律运动就不管你去哪都能一周一次的克拉提规律运动会让你可能会有更多的生活的掌控感这个也是我们说过了可能非常常见的一个说法吧
然后在你身上也得到了体现嗯然后第三个是一个人际支持网络因为不管是你的爱人还是你的家人你花了更多的时间跟他陪伴就会得到更多嗯情感上的支持和流动吧嗯然后第四个是一种我觉得是一种
呃有点像韧性或者叫做适应性的一个东西就是你不管肉身在哪里因为你经常会变动各种坐标和位置嘛但是你不管到了哪里你都有拥有一个能把自己周围的
小环境给布置的像就是更像更能让你感觉到舒服的一个环境然后会让人觉得有一种有一句古话嘛不叫做起心安出是无香然后会觉得你不管在哪你都能把心安在那里就是有一种非常强大内核的感觉
好啦,那我们上集的节目就先到这里为止了,下集节目我还在努力剪辑中,可能会在两周之后和大家见面。那在下集节目里呢,Alice 会更多的分享她在德国留学工作,被裁之后她开始回国找工作的一个经历。
最后呢非常感谢大家听到这里那本期节目呢其实是由我自己完全一个人独立完成的所以剪辑大概花了六个小时到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因为我的软件出现了一些问题音频原件也有很多的一些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很多噪音所以花了蛮多时间处理这些技术上的问题
然后这个插画也是我自己画的,画了大概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包括 show notes 和各种平台的分发大概一共就是会占用到我 12 个小时的时间。
那因为就是博客完全是靠爱发电的所以如果你喜欢这期节目并且力所能及的话并且希望能够支持余生借假期更可持续的做假期都非常欢迎你在 shownose 的 patreon 列阶里面进行在上然后我也会放国内的话我也会放爱发电但它最近好像有一点问题
anyways 就是谢谢大家听听到这里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的话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我我的小文书和微博都是叫早见 HAYAMI 早上早看见的见 HAYAMI 然后我的 Instagram 和 Twitter 是 hayamikila
下面有一个横杠 K I R A 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听众群的因为我也没有精力搞这个但非常欢迎大家来社交媒体找我一起玩本期节目就先到这里了拜拜现在是晚上凌晨 1 点 01 分录完这个我就要去睡觉了太困了祝大家好眠
你为什么把这一次的原因
我却再不怕这次
中文字幕志愿者 李宗盛
我会自己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