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童年搁置的爱好,成年再拾起也来得及:学琴那些事儿

童年搁置的爱好,成年再拾起也来得及:学琴那些事儿

2025/6/13
logo of podcast 斜杠青年研究所

斜杠青年研究所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歆歆
鲸鱼
Topics
歆歆:本期节目嘉宾鲸鱼在工作之后重新弹起了钢琴,她不仅找回了演奏的快乐和掌握一门技能的成就感,还在社区里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伙伴,甚至登上了国际音乐节的舞台。鲸鱼这种愿意走出去不断尝试的开放心态也和她从小辗转多国不断适应新环境的成长经历有关。 鲸鱼:时隔多年,我重新拾起钢琴,这不仅让我重拾了演奏的快乐,更在社区里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还在国际音乐节上得到了大师的指导,这些经历都源于我从小辗转多国、不断适应新环境的成长经历。重新学琴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自我疗愈,它帮助我更好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也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

Deep Dive

Chapters
分享了作者在泰国三个月的远程办公经历,包括克服时差挑战、工作效率、生活质量、以及对泰国数字游民群体的观察。
  • 在泰国三个月的远程办公体验
  • 克服时差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泰国数字游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
  • 泰国的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

Shownotes Transcript

你有没有一个小时候没能坚持下来的爱好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再重新实习它然而长大后的我们常常被工作和生活牵着走责任多了时间少了甚至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学习能力大不如前而打退堂鼓但如果这个爱好恰好能为生活增添乐趣甚至反哺工作呢本期嘉宾鲸鱼就是在工作之后重新弹起了钢琴

他不仅找回了演奏的快乐和掌握一门技能的成就感还在他所在的社区里结识了一群同样热爱音乐的伙伴重新建构起了自己的附近他甚至还登上了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得到了大师的当面点拨而鲸鱼这种愿意走出去不断尝试的开放心态也和他从小辗转多国不断适应新环境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们今天的嘉宾是金鱼同学我们请她跟我们打个招呼然后做一个自我介绍哈喽大家好谢谢欣欣邀请我来录这次 podcast 我叫金鱼我现在住在旧金山是一名程序员之前在世界上各个地方都生活过可能在泰国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然后最近也有很多音乐相关的活动对然后

最近其实美国签证也是出了很多幺蛾子然后鲸鱼同学也是去年遇到了这么一节我们就可以从这段经历开始说起

对就是去年的时候我本来想趁着感恩节假期的时候去泰国办一下 H1B 因为我第一次签 H1B 也是在曼谷当时非常顺利就是 24 小时之内就出签了所以我就想这次也继续到曼谷

然后同时我也邀请了我爸妈因为我们小时候我们家在泰国就是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大家可以回去回顾一下小时候的一些记忆然后顺便增进一下这种家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我就在感恩节期间计划去办签证然后当时想就是两周之后就回来这样可以等到之后春节再回国过年因为就是疫情的关系我也五年没有在家里过年了

但是没想到就被 check 了所以最后前前后后是在亚洲待了三个月才回到美国哇你当时刚 check 的时候应该也没有想到会滞留这么长时间哇

完全没有我也没有想过会被 check 其实就是可能考虑过这个可能性但是非常低因为我之前都比较顺利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挺惊讶的那你在泰国那么久还能工作吗

我觉得比较幸运就是我们公司每一个 calendar year 就是比如说 2024 年会有四周的可以 work from anywhere 就是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工作然后在 2025 年也正好有四周我相当于就是这两个连起来用掉了然后再加上一些感恩节圣诞节新年的假期所以才勉强 cover 了这段时间那还好对我查了一下

曼谷那边应该是比旧金山快了 14 个小时,对吧,所以就是比如说咱们这边旧金山上午 9 点,然后曼谷那边可能就是晚上 11 点,也就是说你公司这边开始上班了,但是你在的那个地方已经要睡觉了,所以你这个时差你是怎么协调的?

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很多就近上时间这边早上九点的会我后来就没有参加了,然后我可能就 offline 给大家发一下 update,然后我觉得可能当时组里分给我的工作也是比较独立的,就是我可以在我的时间去完成。

再加上我们公司其实在印度有一些同事所以那段时间在我的白天有时候会找他们去合作帮我 review 的代码这样子就还可以大概保证工作的产出但其实就是效率上肯定是不如说跟

在基本上这边同是同一个市区那么高效的对明白那你那段时间会比较焦虑吗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失个头还是首先我就享受一下这个在亚洲一个不同环境工作的这样的一段经历

我觉得都有可能经历了几个不同的 face 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是很惊讶说我竟然会被 check 然后就是会那个时候是有点焦虑的因为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这个东西会多久会怎样影响我但是

但是很幸运就是那段时间我父母也在泰国就是他们本身的工作跟泰国也还有很多联系所以他们正好也在我们一起旅游了一周之后又在那里出差了两周所以我跟妈妈一起就是工作生活了两周

那段时间我虽然很焦虑但是也会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人生体验就是我工作之后其实没有能够比如说下班跟妈妈一起上班然后下班回家吃完饭一起吐槽一下工作然后了解一下他也是工程师就了解一下他的工作的视角他面对的日常是怎样的

后来我就觉得就是焦虑是一个底色但是我也有在试图去练习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它我觉得其中有一个很有力量的想法就是我当时觉得如果我 80 岁的时候我再回看我的人生我可能会非常感激我能有这一两个月来深度参与家人的生活来探索亚洲的日子

但是就是我在旧金山的生活可能是一种常态是我可以随时回来再 access 到的一种状态对那泰国那边的生活的节奏然后包括工作的这个节奏肯定和硅谷这边特别不一样你觉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泰国的话可能看不同的群体我觉得泰国本地人的话工作压力还是会比较大的就是可能跟 typical 的亚洲城市比较像就是像加班呀包括周末也要工作呀就是双休日会比较罕见啊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状态我这次回去也有跟我小时候的朋友一起聚一聚嘛

大家普遍的反应也都是工作压力很大然后老板经常会有不合理的需求然后加上我觉得泰国近几年其实物价涨的蛮多但是感觉工资却没有跟上所以能感受到特别是在曼谷我觉得打拼的年轻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泰国也有很多数字游民,Digital Nomad 它其实是非常非常 popular 的作为 Digital Nomad 的第一站因为它相对资源很丰富,基础设施也都很好包括我觉得有很大的 Digital Nomad 的群体所以我自己在泰国工作的时候可能接触的更多是后者就是大家都是这些数字游民比较多

他们的话我觉得工作相对就自由非常多然后也很多人都是从事科技行业的所以我觉得工作属性也比较类似就有很多比如说 freelance software engineer 然后也会有一些那种 hacknate 在曼谷

对他们就我觉得会自由很多但是如果要和欧美对接也会需要晚上工作然后当时候可能就在我们 co-working 的 space 有一个大哥就是半夜过来工作然后工作到凌晨再去酒吧去开 party 就感觉他的生活非常的丰富明白明白你说这个 co-work 的这个地点是类似像 we work 这样一个这种共享办公的场所吗

嗯嗯类似它是一个连锁的就可能在新加坡在澳洲在泰国都有应该有很多不同的这样的 co-work 的呃提供商当时我就选了一个离我住的地方最近的然后觉得景色也比较好了价格相对合适的一个地方明白

而且在泰国应该吃的很好吧是的我觉得泰国的就是单论生活而言我觉得那段时间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高的就是我觉得我在曼谷嘛在首都然后曼谷的烟火气息是非常浓的就基本是就是 24 小时不停歇的一个城市就是所有你能想象到的大城市可以给你的生活都应有尽有而且物价相对比

比较低然后服务也很发达就是像就是泰式按摩也很普遍然后我觉得他们每次来玩真的很舒服然后吃的话就是从就是街边的那种小吃然后切好的水果然后很多小巷子里面那种隐藏的老店然后再到这种商场的那种精致餐点都有我觉得可以满足就是各个价位的需求嗯

对因为我看你说在这里写不出代码就可以抬头看看云卷云书是的是的对对静雨你刚刚说你之前就在泰国生活过一段时间你是在那里读过小学是吧

是,我是大概六岁的时候跟着我父母一起搬到曼谷去,然后开始读小学,然后基本整个小学期间都在泰国,最后读到了初一结束,然后我又转回国内。哦,所以你读的是那种双语国际学校是吗?

我其实读过三所学校一共第一所是一个华人学校它叫培之公学就这个学校会教中文但是它中文其实教的肯定不像国内的语文课那么难就更多还是面对外国小孩教的中文就是可能你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就好了

然后当时我刚去的时候其实不会讲泰语,然后我爸妈也没有给我报过班去学泰语,后来我回忆起来,我其实就是在这个学校的中文课上去学的泰语,比如他们会说啊,这个比如姐姐泰语叫叫什么,然后我就会相对的去记那个泰语的词。

然后当时发现这所学校其实有一个故事因为那时候可能在 2000 年左右嘛也没有 Google 就是上网也不是很方便然后我爸爸是先过去泰国的他准备接我过去的时候就一直很发愁要找一个合适的学校就最好还是可以教中文的学校然后他可能就一直带这个问题有一次他在逛街的时候在路边碰到了一个卖烧麦的人

然后可能看他是华人就跟他聊了两句然后那个大叔就往西边指了指说那里有一个华人学校叫培智公学然后我爸爸就问一问然后他联系上之后我就顺利入学了然后我爸就一直说感觉找到这个学校还是有些缘分驱使的我当时回看也觉得很感慨

然后我的第二所学校是一所双语学校是泰国一个比较大的教育集团就其实泰国有很多这样性质的学校当时就是泰语和英语两个语言的课程都有而且就是各个科目都有

然后第三所学校就我觉得更特殊一点它就是一所泰国的公立学校然后是比较有名的一个学校那一年在开设一个有点像我们的理科实验班这样的课然后我周围正好有同学去考试我就跟着同学去试了一下

可能我最后考的还不错然后在录取的时候我妈妈其实也跟老师说了说我们不是泰国人就是我们没有泰国身份的证明但是老师可能很想找我他就翻了翻手册说也没有哪个规则说不能让你来你就来吧然后我就在那里读了一年然后也是跟泰国人交的一样的学费就是当时还是很感谢学校我觉得可能有点像魄力收了我这样子明白

那你小的时候朋友大多数是泰国的小孩还是和你一样的这种国际生很少有和我一样的国际生我觉得大部分都是泰国本地的孩子可能就是大部分在曼谷出生长大的孩子也有一些可能老家是在外府然后父母过来曼谷工作然后孩子出生在这边的

像第一个学校的话我觉得可能就是华人华侨家庭比较多特别是朝圣人的后代很多因为当时就是有下南洋这个事情所以很多朝圣人移居到了台国来

然后我们住的小区里面会有一些其他跟我背景类似的家庭的孩子也是因为父母在跟我父母同一个公司工作然后他们的孩子就过来泰国上学但是这个就非常少我觉得在学校里的话基本很难见到国际上这样的群体基本上就是我跟泰国孩子一起长大明白

那你这次回去有回到你的这几所小学或者是你当时住的地方吗有有我这次每一个学校都回去了其实我们只在曼谷的一个地方住过然后也回到那个小区去看了一看我觉得还是蛮感慨的就是我记得当时回到我说的第一所学校就是教中文的学校的时候嗯

我记得小时候刚去泰国那个时候要坐校车去学校然后第一天到的时候我觉得那个校门特别的巨大然后就是我的身体很小就好像在走进一个新的世界的感觉这次回去觉得哦这个校门其实很小就是可能是可能这个校门一直都是一样的大小只是我长大了嗯

泰国的学校是不是女孩子都要扎一个蝴蝶结这是我我好像看剧给我的一个印象我想一下在我的第二个学校就是它叫 Sarasala 它就是那个双语学校他们是有这样的要求的

而且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颜色的蝴蝶结哇然后在我读的公立学校的话就是那个时候会被要求剪短发就初中要剪短发然后高中的话才可以扎起辫子然后会有蝴蝶结这样子那除了你觉得这个校门变小了就是学校有没有其他的一些变化让你感觉就是很感慨我觉得泰国有一些变化让我很感慨

很有意思我觉得有一些变化的感慨也有一些是因为没有变化的感慨就是变化的话我觉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书我就经常待在家里读很多泰语的书然后有一个出版社他就出了一本杂志这个杂志的泰语名字叫 Lemblo 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这样的意思

然后它大概就是一个文学心理学还有一些英语学习还有一个哈利波特的专栏它主要就是面对青少年的一个杂志它每个月会出一期然后每次我新的杂志一到我都会很迫不及待的去读它还给杂志社写过很多次就是比如说我当时写的故事或者我的一些评论等等有一期可能还刊登了我的评论然后

就是我这次回家读到我在泰国的日记我就发现这个杂志的到来其实是每个月我最期待的一个事情就是它贯穿了我的童年的一个回忆然后在 20 年的时候就疫情期间我回去曼谷办 H1D 的时候我就有试图去找这一本杂志问了很多家书店但是都没有找到

然后上网一搜就发现它已经绝版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非常难过就是好像称在我自己童年记忆的一个事物消失了这样子

但是很巧的是去年我在旧金山认识一个泰国朋友然后有一次聊天提到了这本杂志他就提议我说可以去泰国的国家图书馆找一找于是这次离开泰国之前我就专程去了这个国家图书馆而且我去了三次最终才成功的让他们调出了这些

这个杂志让他们找到了很多就是旧的几期还有第一次出版的那一期然后我就是在出发去机场的那个早上拖着行李然后在那里读了一个小时然后我就当时在看到那个杂志的时候就是翻着那个纸我就觉得我的童年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子对

你刚刚提到你小学的时候会写日记你当时是用泰语写还是用中文写我大部分是用泰语写的日记对我当时的泰语应该比我现在要好很多现在还能听懂还会说吗

现在可以听懂这次回泰国的时候也花了可能一周的时间去重启这个语言系统我跟同学聚会的时候就觉得脑细胞不太够用因为我们有十几个人每一个人都在说就是非常的 thread 在发生那个就对我有点 challenging 但是像日常就是点餐呀或者说交通啊这些都没有问题嗯

然后你是几岁又回到了中国念书我是 12 岁 12 岁对所以你既在泰国又在中国后来又到美国上学你觉得就是有没有经历过好几波的这种不同的文化冲击嗯

我觉得是有的就是去泰国的时候我太小了所以我可能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说我是谁我应该是怎样的别人是谁我跟别人是哪里可能不一样就是可能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到泰国的时候我就只是觉得很开心因为一直是夏天所以可以每天穿裙子

就是小孩的那个想法就很简单对所以我能有记忆的第一次文化冲击反而是我在就初一回国的时候因为我在泰国的学业压力其实不大我觉得大家不会就不会一直强调说哦你要好好学习你要考试拿多少分这样子但是我回国之后的氛围就很不一样就是有一个很大的

也不能说落差我觉得很强对比就是说突然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然后我当时刚回去要补中文特别是中文的读写这些就觉得本身学习压力很大

但是可能我当时数学比较好然后有一次有同学就借我的作业钞然后被老师发现之后老师就就是当众批评了我们两个人然后还用了一个成语就是说我不懂这个然后那个时候我觉得是我记忆中第一次被指出来好像我跟大家不一样但我觉得后面就好了就是可能渐渐的需要一个适应的时间对

那你在这个三国之间辗转你有那么一刻就是有被身份认同的问题困扰过吗我觉得与其说是身份认同我觉得不如说是我有在一直试图寻找一个家的这样的感觉因为我觉得可能任何一个地方它都没有完全的可以承载每一部分的我

所以我觉得一直会有这样的一个困扰,嗯,直到去年的时候,我觉得在旧金山是第一个让我觉得有家的感觉的城市,首先它有我一路成长起来接触到的所有的文化的一种 representation,嗯,

同时我觉得它又是足够包容和开放的所以我可以成为任何形式的我自己而不用去 define 说我是这里人我是那里人就是不用用地理的 association 来定义我是谁然后我可以自己定义我想成为谁我觉得那种自由的感觉让我

体会到一种家的感觉明白所以你也是会比较接受这种比如说一年可能有很大的一部分时间是在世界各地穿梭旅行然后感受不同文化这样的一个生活方式

对其实这次我也想这个问题我觉得在第一个月的时候是很新鲜的就当时旅居泰国的时候觉得哪里都不一样这里的工作氛围也不一样然后我的生活也很不一样接触到的人也很不一样但是我觉得后面我意识到我还是希望我的生活是有一个主线的就是我可以偶尔去进行探索

但是我非常的珍惜就是像我在旧金山的我日常的工作然后我每天或者时常会见到的朋友们我觉得我还是一个需要经常固定的见面来维系感情的一个人然后我觉得在生活中有这种深度连接有这样的情感对我是很重要的一个支撑而我觉得在很多 digital nomad 的群体里面他们会可能像风筝一样就觉得抓不住

所以就比较难对我而言比较难建立那种深度的连接明白所以如果让你在泰国继续再多待几个月或者是待一年你可能就会就可能会太想念旧金山了

我觉得如果是这样旅居的话不一定会但是如果比如说如果我将来没有现在这份工作然后没有美国身份的限制的话我可以考虑去泰国就是一年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嗯

对然后我看你还说就是这次回到泰国让你第一次真正的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挣扎和困境我的这些问题可能是小的时候完全就是可能没有意识到或考虑的那你这次回去就是你对这个国家有什么新的认知

对小的时候因为比较小也没有看过世界是怎样的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 06 年的时候当时泰国发生了一次政变就是当时是他姓政府然后

好像是军队的人发生了政变然后就把他赶下台了然后有一天曼谷整个就戒严了然后街上有坦克这样子那天就是我早上起来然后我会坐校车去学校然后是校车的司机打电话给我的父母说曼谷戒严了今天不用来上学了然后我的反应就是今天不用上学了好开心啊

就是那时候你并不知道说诶政变是一个什么事情它意味着什么就是作为一个孩子你能感受到就是哦我今天不用上学了我可以在家玩一天对

然后可能你对历史的了解就是停留在课本或者考试的内容我对世界也不太有一个了解但这次我非常感激就是我 2024 年认识的在旧金山的那个泰国朋友他正好在我在曼谷期间也回到曼谷去探亲然后他邀请了他一个非常懂泰国历史的高人同学带我们一起逛了 National Museum 就是国家博物馆

他才给我们讲了一下就是整个泰国的历史是怎样的比如说他可能最早的王朝是在大概中国元朝的时期开始然后现在的王朝就是大概在 1782 年左右开始然后可能是在 1930 年的时候也是发动政变从君主制转为君主立宪制当时这个转变就是可能在课本上就是会写这一年发动政变然后我们现在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但是就是通过跟那个朋友了解可能也加上这次和这么多年对泰国社会的了解就可以体会到说其实那次政变就是开始出现了政府嘛然后相当于他们要跟皇室去分割一些权力虽然现在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国家但是

作为一个大人我现在能看到皇室和政府之间的权力拉扯从来没有完全停下来可能现在也还在进行所以它就导致了从 06 年我们将要离开泰国以来泰国的政治环境一直都是比较动荡的就是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权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情所以这也就导致了泰国的经济增长其实是比较缓慢的

就像我之前说的这次有一些变化的感慨有一些不变的感慨就是我可能时隔将近 20 年再回到曼谷我觉得曼谷有一些新的事物有一些新的建筑但是大部分的建筑也好基础设施也好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好给我的感觉是跟 20 年前是一样的就是我回到曼谷我觉得曼谷还是这样的曼谷

因为这样我自己也会觉得有一点难过就是你希望他可能可以发展得更好但是这个事情没有发生然后我也会觉得无能为力这种时候我觉得反而是会

像你之前提的身份认同的问题会给我带来焦虑的一些时刻明白就是自己小的时候生长过的地方毕竟还是打心底里的希望它可以越变越好然后发展的越来越好是对那这次回去是不是有感觉泰国那边中国人更多了

嗯 是的 是的 这个比我们在的时候要多得多得多特别是有一个区域叫那个地铁站叫 Ramanae 那个区域基本上你去商场和餐厅里面都是有中文的然后经常你吃饭就是旁边会有中国人在然后可能就能跟你聊起来这样子同时中国的游客也多了很多

相比起就是 2000 年初的时候对而且现在好像很多很多中国家庭也会把小孩送到那里去读书所以可能如果你是 20 年之后在那里读小学你的这个中国的同学会更多一些嗯的确的确我觉得体验会很不一样嗯

然后还想说一下就是因为我记得你有发你穿那个泰国传统服饰的照片然后我觉得特别特别好看谢谢我记得应该是就是紫色的然后上身好像是一个披肩然后下身是一个那种筒裙一样的对然后感觉像是那种丝绸的质地啊然后搭配了特别多那种很精美的饰品

然后对就可不可以给我们科普一下就是泰国这种传统服饰因为我觉得它还挺有特色的嗯好就是这种传统服饰它泰语叫 shutai 其实是泰服的意思

我觉得大概这种形式是很早就有的会有不同的设计我穿的那个就是上身是披肩然后下身是筒裙的它叫现在的这个王朝的名字所以这个具体的形式大概是在上一任国王在九十皇期间被设计出来

的然后可能是当时的皇后觉得我们需要有一个传统的服饰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她可以穿去比如说会见外宾等等然后可能她参与了很多这个设计但是现在的话我觉得就比较普及就是有的时候能看到大家在婚礼这样的场合去穿同时我觉得因为旅游业很发达嘛所以像

我当时是在镇王庙这个点就是这个景点附近有非常多这种可以住泰服然后体验一下拍照的服务对明白对我看完之后我就觉得我如果要去泰国旅游我一定要穿一套还是蛮推荐的虽然穿起来很不舒服但我觉得是也是当地的一种文化的体现

经宇同学去年不光是就是在泰国待了一段时间然后你也去到了欧洲对吧然后这个还要从你开始重新学钢琴说起对吧对然后你是就是为什么打算就是要重新学钢琴就之前有学过吗对我之前在在泰国的时候学过

三年左右具体我也不太记得了那个感觉就是在玩就是老师也没有说很要求我基本功要怎样基本上就是我想弹什么他就可以让我弹什么就我觉得跟音乐有一个很快乐的童年吧算是然后我在 12 岁回国之后就没有再学了因为觉得学业压力就大了很多然后直到 2021 年年底其实

开始的也非常巧合,就是有一天我去逛 Guitar Center,就是我们这边的一个琴行,然后就很偶然的发现了一个二手的电钢琴,就是我试了一下它,我觉得它的手感很好,然后也不贵,然后就把它买回家,然后我就开始去摸,去找小时候弹过的那些谱子。

然后我身边也有一个朋友在我们家附近的一个学校开始学钢琴我就觉得这个事情变得可行了起来当时就去报名又找老师开始上课那段时间其实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因为

我其实是一个情绪很丰富的人但是作为一个 software engineer 作为一个程序员我觉得我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比较 analytical 的就是他不太需要我的情绪出来所以会觉得我有很多丰盛的情绪没有安放的地方他们需要一个出口

嗯在种种因素之下吧我觉得就是买了钢琴然后知道我们家附近有这个课加上我觉得哦我想给我的情绪寻找一个 container

我就决定重新开始学钢琴然后刚开始的时候它非常的解压因为我就是想从头开始学嘛但是很多东西我小时候学过所以它是一个去复习去 revisit 的过程所以它的 reverse cycle 就很快就是我可能今天练明天就会变好然后就是那个过程是很爽的

就是你有一件事情它非常的 consistent 你很能掌控它就是你做了第二天就会变好我觉得它在你面对工作的不确定性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的时候当时给了我很多的信心所以就一直从那个时候开始坚持了下来但中间我也换过几个老师

我的经验就是老师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现在老师也是比较机缘巧合去看朋友的演出然后认识的他

然后正好二二年年底有一段时间我在找工作然后所以就歇了几个月然后重新想要开始学琴的时候我就想也可以换一个老师试一试就报名跟现在的老师试然后他我觉得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好的老师之一就不光是说最好的钢琴老师我觉得他非常会因材施教非常会给我设立合理的目标然后让我觉得跟他学的那一年

就是 23 年 3 月可能到 24 年 3 月再到今年我觉得这两年是进步飞速的两年如果说第一年可能我还在试图去追赶到小时候的一个状态可能这两年我觉得就已经完全超越了小时候的水平就感觉是一个新的一个旅程了

那它给你制定的是什么样的目标和什么样的一个练习的计划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有一些想弹的曲子大部分都是可能我小时候写了没有学完或者然后只学了前面的部分这些然后我们就会配合着一些 technical 的一些练习比如说哈农啊音阶啊等等然后再加上去弹这些曲子

我现在觉得就是弹什么曲子可能并没有那么重要它会根据我的手指的情况和我当下的适合的下一个目标去给我进行一些指导

然后我觉得他很会他很会安慰我因为我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然后特别是到后面开始你过了小时候的那个 level 之后就是你在往上走的时候我可能就会看不到那么快的 reward 可能我今天练了明天并没有像我们期待一样变好可能这段就一直卡在这里就是

就过不去然后我就会觉得非常的沮丧他就会说其实你作为一个成年人你在每天工作之余能练习已经很棒了就是我们要先设立正确的 expectation 不要太苛责自己

所以我觉得跟他一起合作当然他的就是技术能力很强就是很会教同时我觉得他就是很会疏导我的情绪就我觉得整个你学钢琴也好或者说你在面对工作上的挑战也好或者是你去学任何一个新的东西

有一部分是你学这个东西本身就是这个他本身的一些支持是怎样的你要去掌握它但我觉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你怎么跟自己相处的一个过程就是你怎么把这个问题拆解你怎么样的去 reward 自己能够让自己坚持下来达到一个合理的目标

那除了就是这个自己给自己内在制定一个这种步骤和这个节奏你有会找一些外部的挑战吗就比如说我想去参加咱们这边的某一次演出然后某一个音乐会然后会有一个外部的这样一个 deadline 的激励在那里然后你会更有动力去练习会

会的会的我昨天还在跟朋友聊起我觉得有外部的激励也非常的重要像我们 studio 的话就是每定期可能每一两个月就会有一个 recital 一个演出然后我觉得有具体的目标的时候练琴会

非常的 structure 就是你知道说你到这个时候你想谈到什么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觉得就有很强的动力去达到那个状态我记得去年的时候像旧金山每年有 flower piano 它是在植物园里面就是大家在室外对会放很多钢琴在室外然后会配合着可能有不同的植物和景观然后有一些演出但是有一些钢琴就是谁都可以走上去弹

然后当时我在学《倩与千玄》里面的一首曲子就是《One Summer's Day》我就很想在 flower piano 的时候把这首歌弹出来然后那个 drive 就会很强然后我就跟老师一起说那我们可能先把前两页就是这样它完整的弹出来可以做一些改动一些改变然后你就每天按着那个目标去前进的时候就会觉得很满足那感觉湾区的这个音乐氛围还不错啊不是一个文化荒漠

我觉得湾区其实有很多音乐相关的 community 就是我不仅有在弹琴我还经常去一些阿卡贝拉的活动像去年我有在六月份的时候参加一个 retreat 就是我们大概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在东边湾区东边的一个小城市然后大家租了一个 airbnb 有十几个人一起花三天录了一首歌

就是 Codeplay 的 Yellow 当时改编给 Akabela 的 Yellow 对当时最后我们也有做一个 YouTube Video 上传那个经历我觉得也非常的难忘

然后还有去年有一次是另外一个朋友他组织的也是大家可能排练了几周然后最后在一个 cafe 里面演出我觉得也是非常非常棒的一个体验对其实我觉得重新开始学音乐这个事情给我带来了非常多新的朋友嗯对

我觉得这可能也是你觉得旧金山更像你的家的一个原因就是你在这里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社群然后有了这样的深度连结然后就跟这个地方产生了更多的这个感情是的是的

想到身份认同的问题我觉得来美国之后前几年的重心都是读书和工作因为我过来是为了读书和工作一开始也是我待在这里的理由所以可能很自然的就会往那边去偏移但是其实想一想人要在一个地方过得踏实过得幸福至少对我而言我是需要很多的跟人的深度连接甚至跟这个社会的深度连接

但是前几年我觉得在美国更多是在一个宝宝里可能周围都是同龄人同行人相对于这个社会是分离的就会给我一种漂泊的感觉然后在有一次回国之后我意识到了这一点去年我就有在刻意的去实验说如果我要长期待在美国的话我能否在这里建立我所需要的连接所以也开始了很多 community 的探索啊

对然后音乐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出发点

是的是的嗯那说回你的老师啊他还给了你一个特别珍贵的一个机会对吗就是去到嗯你可以说一说对我们老师啊他有被邀请去年去参加在意大利的一个音乐节叫 inter harmony 啊他是一个就是 international music academy 就有点像一个国际的音乐节但他也没有那么大可能有几百人这样子

它有一点像是一个就是以音乐为主题的夏令营然后在意大利一个非常小的城市叫 Aquitermi 大概离米兰有两个小时的车程然后每年都在这个地方发生然后一期是两周然后每年会有两期

然后老师就可以带一些他的学生过去他就有发邮件问我们要不要去然后我的好朋友也在跟我同一个老师学习他就来问我说我们要不要一起去意大利当时我就一直很想去欧洲因为我没有去过然后想到哇能在欧洲学古典音乐太幸福了去然后就报名了

明白然后这个音乐节是专门给古典乐的设置的是吗是的是的主要都是古典音乐它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就不只有钢琴然后各种弦乐管乐甚至还有竖琴然后声乐这些都有但都是古典音乐为主对然后我记得你有发一张特别满的课表所以这两周是不是上特别多的课这两周

我自己看就有点像是开启了我的第二人生因为我开始学琴之后我觉得作为成人我很幸运我有很多的热情就是我没有遇到过很严格的老师或者对学琴有什么压力很大的回忆但是也因此我没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所以我一直有一个

愿望就是如果我能穿越回去的话如果我能从小就能体验就是作为一个音乐学生扎扎实实的学音乐现在我可能就能自由很多然后这两周我觉得就给我这样的机会去短暂的体验一下这样的第二人生所以我们的日常基本上

跟我想象中的音乐学生的生活应该是类似的我们会有大量的时间在练琴然后会有各种各样的 master class 可能我们主要就是去看钢琴的 master class 就是大师课就是会有几个学生在上面弹然后老师会在上面实时的进行点评啊你就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技巧啊表达之类的东西啊

然后每天晚上都在不同的教堂有大概两个小时左右的音乐会就是有当时的学生和老师的演出所以就是非常沉浸式的两周的古典音乐的体验明白那其他参加这个节的这些同学他们都是专业的音乐学生吗

嗯,大部分都是专业的音乐学生,有一些高中生是跟着老师学了很久的,然后可能要去申请音乐专业这样子,然后也有一些大学生,甚至还有一些博士生也是在专门研究钢琴演出这样子。

所以可想而知我当时去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我报名的时候我并没有在脑子里 register 这个活动是多么的正式以及周围都是至少学了十年这门乐器的人然后我可能是整个所有学生当中音乐经验最少的一个人所以在准备的期间我觉得到后面就是压力会非常大

因为可能还是想要去 fit in 说那我也想弹得跟大家一样好我也想能够演出能够流畅地弹出来能够有我自己在表达但是老师当时选的两首曲子对我的确是一个挑战所以那段期间在练琴的时候就

体会到了一些迷茫的声音就是那段时间我觉得我白天工作写代码是轻松的然后晚上回家练琴是一个要耗费我主要脑力的事情然后当遇到瓶颈卡

的时候我就在说我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练琴就是我到底想从音乐上获得什么当时就有非常多的这种迷茫和挣扎和思考也是跟很多在玩曲的音乐朋友聊了很久我觉得才慢慢的跟自己

什么事情都想做好的这个事情去和解明白所以你当时也有就是在台上表演演奏然后会有一个老师现场点评吗我觉得这个压力还蛮大的有的有的我演奏了两次第一次就是就是纯演出就没有人点评这样的

然后当时我可能还是第一个学生上台演出所以非常的紧张但是在去意大利之前我就调整心态到是只要我出现了我就是成功的我不应该要求自己说跟大家谈得一样好我来这里主要是一种体验所以我来了就好了

但即使如此就是上台之后还是会非常的紧张所以那个曲子可能我弹到前一半的时候我觉得手会开始发抖然后就在台上很害怕但是中间的时候我觉得慢慢的接受了这个事情然后调整呼吸然后又重新找回了掌控所以后半段的时候我觉得就是在掌控之中顺利弹下来了然后下台了之后我就在哭我就觉得这种

就是钢琴其实给了我很多生活的这种启发像当时那个经验就让我觉得我的生活中也会有很多失控的场景但是我是有能力这样子再去找回这个掌控的感觉的所以它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在面对生活中其他的事情的时候第二次就是大师课这就是在音乐节已经进行了大概一周

那个时候我觉得我对什么是好的音乐的认知有了一些变化因为在第一次演出的时候我就觉得要弹得快这不是单纯的快因为我的那个曲子它原本很快然后我就一直想要去提速度然后为此就拼命的练但是我觉得可能牺牲了很多强弱很多 dynamics 可能就是反而让这个曲子没有那么美了

然后第二次大师课的时候我就有让自己慢下来然后就能放下更多的细节我觉得最后也对我自己我觉得是很满意的了明白那大师给你的让你觉得最醍醐灌顶的一句这个点评或者是就是建议是什么你还记得吗

他的建议很多是针对这个曲子本身的因为我当时弹的那个曲子叫 Dr. Gradus at Parnassum 是德标西的一首曲子然后德标西是印象派的作曲家

但是那首曲子给到我的感觉是很自由的所以我可能会控制不住的有的时候就比较自由的去弹它然后老师就说但其实印象派你是要把每一个笔触都清晰的给画出来的就是你的每一个音其实要非常的在条条框框里然后才是他想要的那种感觉

然后我记得你还在朋友圈里说说你感觉音乐的美是可以跨越文化跨越时间种族还有性别种种的这样的差异进行了一种很强烈的这种连结那就是在这个 Inter-Harmony 音乐节的期间有没有哪一个瞬间就是让你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我觉得还是有挺多的就像我刚刚说的随着音乐节的展开我对什么是好的音乐有了更多的思考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这个音乐得让我感受到一些我的情绪就是如果它技巧上很完美但是我没有感受到任何的波澜那我觉得它并不见得是一段好的音乐

在音乐节期间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演出都能让我体会到很强烈的情绪有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有一个老师在演出通常古典音乐的演出在开始之前就是演奏者是不会和观众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的

所以会给人一种距离感但是那个老师那天他有一个学生的葬礼是在那天然后他没有能来得及去参加所以他就大概讲这个故事然后说我想把这首曲子是肖邦那种练习曲就献给他然后我觉得他讲这个故事之后再加上他当时弹得也非常的动人当时我就一直在哭听的时候

然后我就想到其实可能肖邦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也有他自己的感受和故事然后这首曲子在这么多年之后仍然能够承载当下这个时代的一些人的情绪和故事我觉得这就是可能我们现在的人和作曲家一种跨越时空的连接

然后我觉得这个连接也是没有任何 barrier 的就是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被允许因为这样的音乐而产生触动我觉得这个事情是特别美的一个事情对这就是音乐的这个魅力那就是在意大利除了这个音乐节然后有没有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和生活嗯

嗯 有的因为当时音乐节是在这个小镇住了两周嘛然后这个小镇也不是一个旅游景点所以我们其实就是像 local 一样生活了两周然后每天可能起来在酒店吃完早餐然后可能要走路

穿过这个小镇去上课然后下课之后再走路回到酒店然后一路可能就是会有卖水果的店啊卖熟食的店啊卖 pasta 的等等会很像在国内的小区走路的感觉然后每个人都也都是 local 居多在这个城市

可能很多人也都互相认识然后每天晚上的时候我觉得生活都很丰富因为这城市中间有一个喷泉然后就围绕着喷泉周围可能在周四周五的时候大家就会开 party 就会放音乐然后大家在那里跳舞然后有非常多的 Gelato 就是冰淇淋店可能晚上十点大家就会拿着冰淇淋在街上开 party 我觉得是非常有生活气息的一个地方

听说就是意大利菜其实和中餐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是吗是的有很多面食因为我自己老家在北方所以我觉得那些面食让我很怀念

对然后还想问鲸鱼就是对就是和你一样想在成年之后重新拾起一门乐器的朋友有没有一些就是鼓励和经验分享因为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我现在没有时间或者是不如小的时候学的那么快了然后但是又有一点这样的一个小小的一个愿望你觉得你会对他们就是说些什么没有时间的话

其实我觉得特别是在湾区大家都很忙但是对我而言如果

什么都不做反而不一定会觉得休息到但是我换一个脑子比如说我去弹一弹琴它其实反而会回来让我的工作效率很高所以我觉得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成年人的话的确可能肌肉的形成没有像小孩那么快但是我觉得成人的理解力比小孩要好太多了

而且我觉得最好玩的一件事情是你可以从第三方的视角去观察这是我在学习一个事情就是有很多的你会有的想法情绪你的体验是你在学习任何一个新的技能都会体会到的比如你要怎么设立合理的目标怎么样去奖励自己如果有瓶颈了怎么样调整心态等等等等

所以我觉得整体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真理然后也是因为你成年人有这样的理解力你反而会有更多的掌控感说我想让自己怎么样面对这个挑战我想要怎么样去 approach 这个旅程我觉得总体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就是我觉得如果有这个想法还是非常鼓励大家尝试一下

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受伤因为我觉得成年人的肌肉不像小孩那么的 flexible

如果说突然间像特别是学钢琴这种需要对手部的肌肉有很多要求的这种活动的话如果你突然间开始上强度新手很容易紧张然后肌肉一紧的话就会很容易 overuse 而受伤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最先要考虑的一个事情嗯

我突然想到其实程序员挺适合去搞一个乐器的因为手很快嘛就是你看像什么程序员然后医生还有弹钢琴的人都是那种就是手指可以飞速运转的

一些职业是的没错不但如此我觉得其实在曲钢琴的过程中我觉得跟很多我在弦大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相似的我记得去年去音乐节的时候还在跟我家人分享说就虽然这两个事情看上去很不一样但很多时候比如说有个曲子我有个地方总是会卡住

那我可能就要 zoom in 去看一下说这一段是不是我的指法不对是不是从这个地方跳到这里这个物理距离太远了我要改变一下我的指头就是不同的方式去 approach 它就很像我在工作的时候要做的那些就是 latency optimization 怎么让这段代码更快一点

就是我觉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相似的然后当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了这些问题的相似性你会对世界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就说世界可能就是这个样子的那你觉得你之后会回去转行搞音乐还是你觉得钢琴就作为自己这样一个业余时间然后排遣自己生活工作上压力的这样的一个业余爱好就好

目前而言我觉得是这样的特别是我在近距离的观察了古典音乐的这个行业之后因为像音乐节的很多人都是从业者嘛然后我也认识了很多学生很多音乐学生

他们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我觉得他们要付出的精力和努力并不比说我要成为一个程序员要少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的竞争太激烈了可能你要在非常非常顶尖的 1%甚至更少才能够做到可以养活自己相对的我觉得在科技行业至少我要养活自己就是保持我的生活

可以进行下去是要容易很多的所以我应该不会考虑把它当成一个职业来看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就是我能通过它继续拍摄情绪也好然后我觉得能跟人建立深度连接更重要的是可能跟自己有连接对自己有认知然后有这种克服新的挑战的机会也会希望我

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够我能把就是在音乐艺术行业体会到的这些人文色彩能带回更多到我的日常工作当中

明白嗯好啊那我最后还有一些小的问题然后想跟鲸鱼进行一下快问快答然后你就可以对就说最先想到的那个答案就好那第一个问题就是泰国你最推荐的一座博物馆或者寺庙或者是景点是哪里我最推荐 National Museum 就是国家博物馆

然后是你觉得最美的一句泰语是什么然后它是什么意思对我而言我觉得是叫就是冷静一下就是心静静这样的一句话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着急和焦虑的人然后这句话就让我觉得没关系的

明白,然后是你在意大利吃的最难忘最好吃的一顿饭是什么?我觉得是在我们当地 Aquatermin 这个小镇有一个性价比特别高的 fine dining,就是在非常小的一个地方,这么小的一个小镇,它的我觉得 average 的餐厅水准要远高于美国类似的小镇,然后每一道菜都非常精致,非常的好吃。

哇好想去然后是除了钢琴还想学哪一门乐器我还想学竖琴因为我觉得它的声音非常的就是像天堂的声音太美了然后如果还可以旅居的话下一次想去哪一个城市我会想去大理因为我觉得大理看上去风景很好然后有很多我会感兴趣的社群嗯哇

我想到如果在大理弹竖琴感觉会很爽是的好浪漫听起来然后最后一个问题是推荐一个适合打工人学琴的 app 或者是资源嗯

其实坦白讲我还是最推荐找一个老师因为像之前说的不要受伤是很重要的我觉得有人能实时的看到和指导你就确保你至少不会伤害到自己我觉得是前提对而且老师才会知道这种就是国际音乐节的机会对吧是的而且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可以多试几个明白好那我的问题也差不多了今天非常感谢金鱼来我的节目做客然后等到时候你也把你演出的一些视频发给我我可以也链接在就是节目里然后希望听众朋友们也可以去看一下可能他们也能感受到那种跨越时间然后演奏者和听者就是跨越这个之间的一个那种情感连结和共鸣

好的好呀那我们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最后我们和听众朋友们说再见大家拜拜谢谢大家拜拜好了这就是本期节目想要认识更多斜杠青年欢迎你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等平台订阅关注斜杠青年研究所也欢迎你把这档节目推荐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