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080 AI工具的古典经济解释:发明动机、需求不足与历史经验

Vol.080 AI工具的古典经济解释:发明动机、需求不足与历史经验

2024/9/8
logo of podcast infoier | 设计乘数

infoier | 设计乘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龚子义
Topics
龚子义: 我认为分工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分工能使劳动者更加熟练地掌握一项技能,通过专业化提升效率。其次,分工减少了劳动者在不同任务之间转换的时间和精力损失,避免了任务转换带来的效率降低。最后,分工促进了机械的发明和使用,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原本需要多人完成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此,在现代经济环境中,人们对工具的需求源于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工具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升,以及对更高资本效率和增值的追求。我们期望能干更多的事,或者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更高的收益,所以我们开始使用和发明工具。对资本增值的追求是人们消费和未雨绸缪的内在诉求,因此对工具的使用和发明也是非常天生的。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使用工具的根本原因。它追溯到劳动分工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工具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解释了工具如何帮助人们完成原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并最终提升资本效率。
  • 劳动分工提升效率
  • 工具提升劳动生产率
  • 资本增值的需求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欢迎您收听第八十期的设计成熟播客,我是龚子义在这一期我想谈一谈 AI 产品,AI 产品需求和它的需求成本相关的一些话题主要的视角是古典经济的一个视角

因为我们如果去翻看 18 世纪比如说最早的经济学的著作比如说像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能看到一些非常根本性的问题当时在讨论的一些非常关键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没有被后续的比如说现在的一些计量经济学或者是一些被包装的非常多数学统计相关的一些方法所遮盖

它是一些非常直几本质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最基本的人为什么有需求比如说劳动分工为什么会带来效率的提升比如说资本如何流动和累积以及为什么人们会对于工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产生一些诉求

我觉得这些问题尤其去再读一读的时候非常的给人启发我也是在看最近在看一本书叫预测另一本书叫做顾长明的被追赶的经济体的时候都有提到他们会去翻一翻早的经济学著作

以前我以为国富论主要在讲的其实是一个可能是一些枯燥的问题是一个国家如何能够变富类似于从他的名字去理解的问题但是其实不是斯密

用他非常渊博的知识和非常哲学化的视角去在看待这些根本化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一期非常有价值去从很根本的从古典经济学的视角去展开一个讨论去看一看当前的 AI 产品当前的用户需求可以用什么样的视角去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都知道人为什么会需要工具因为我们在接受教育的时候就讲因为当智人开始使用木头或者是加工石斧石箭头的时候

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工具可以作为手的延伸就像我们经常讲的媒介作为手的延伸一样媒介可以作为工具那么工具作为手的延伸作为脑子延伸之后它可以带来效率的提升从而完成一些仅仅用手或者是用原来的方式没有办法去完成的一些事情

但是当前的人已经开始脱离了原始社会并且进入到一个经济社会一个协作的环境之后人为什么还需要使用工具呢而且我们去看一看工具作为一个名词培根也写过

论工具和一些但是他可能更多讲的是哲学方法哲学工具那到底人为什么到现在我们需要去使用工具我们如何去认识它呢

首先我觉得值得讨论的还是分工的价值因为 Smith 在他的国父论的第一章就非常或者说他的最有名的在经济学史中也最有名的一这个章节就是在讲出的点出了分工的这样一个价值他是这样说的分工的价值在于三点

在于要么一个劳动者经过分工之后他可以越来越熟练的掌握一件事情的技巧

要么是劳动者之前要做很多事他现在只需要做他被分工的这几个事他可以免除这个人在从一个工作转移到另外一个工作所带来的时间的损失包括熟练度和任务转换的损失非常类似于我们经常看到的

一个中介减少了市场的交易摩擦和交易成本一个人的分工其实也是带来了他在做事情转换的一个成本的下降那么还有一个就是为什么需要分工是因为某种简化和缩减了劳动的机械的发明的使用这样能够让一个人去做原本需要很多人才能够去完成的工作

所以那么在我们更加熟悉的这样一个经济环境当中我们需要工具的原因人们也开始观察到是由于分工所带来的效率的提升以及工具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所以对于更高的资本效率或者是更高的资本增值的这样一个需求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为一个

把它看作工具被发明和最开始使用的这样一个原初的冲动或者这样说我们期望我们能干更多的事或者说我们期望以一分钱能够带来的效率或者是收益更高所以我们开始使用和发明和使用工具

那么对于资本增值的这样一个冲动其实我之前也没有那么的理解为什么我们期望资本不断的增值就好像在我们最开始接触教育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邪恶的事但其实并不是因为资本增值或者说我们期望能留有更多的资产这样一个诉求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一个诉求因为人总是未雨绸缪的

这个未雨绸缪是它的内在诉求是我们期望能够一方面能够满足自己充分的一个消费这个充分消费既包含了我们基础的作为一个生物一个人的一个生存的消费也能够

进行一些能够更少的进行劳动毕竟劳动需要放弃一定程度的自由和闲暇我们期望只做有限的劳动而同时消费我们既有最基础性的消费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一定奢侈性的消费的诉求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期望我这里所谓的未雨绸缪就是在满足了基础的消费和奢侈消费之后并且满足了尽可能

一定适度的劳动之后我们也期望留一部分资产或者资本用于之后的消费或者是突发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呃一个这个交易或者是工作环境以及经济交换环境当中我们赚 100 块钱可能会消消费掉 80 但是我们总会存一些这个是呃

我们把更多的个体去进行统计和看待的时候人的未雨绸缪和积累的诉求是比较原生的这也是顾超明先生在《被追赶的经济体》当中他所描述的需求天然会进入紧缩螺旋的这样一个矩阵

所以先不说需求会进入紧缩螺旋那么在这儿其实我们可以去看待由于资本增值的这样一个诉求它内在的是人们消费和未雨绸缪的这样一个诉求所以对于资本增值的诉求是非常天生的那么对于工具的使用和发明也是非常这样一个诉求也是非常天生的

我们去看比如说我们当前的一个 AI 的产品或者是我们当前的很多的效率类的产品通常是效率的工具包括我们现在所看的很多 AI 产品都是这样的

我们如果把它比作当时斯密所在时代的比如说蒸汽时代的这样一个机器那么去使用和购买这样一个工具的人至少会有这样一个期望他会期望我购买了这样比如说一个仿杀机在这个机器被损毁或者是它太过时不能再使用之前它所带来的这样一个工作或者是它操作的人加上这个机器和

他所有付出的这样一个成本足够收回这个成本并且能够创造一定程度的这样一个利润他才会做一个理性的决策去投资一个工具或者是购买一个工具

那么这里其实形成了一个非常直接的对于工具投资的一个算术在斯密的时代他提到资本的投入被分成三个部分因为当时的产出通常是农产品或者是纺织品所以这三个部分分别包含着地租租金工资也就是在土地上劳作的人以及利润那么

这三个部分统一组成了商品的价格虽然这样一个劳动定价体系在当前已经比较失效了但是它和工具非常有关的也就在利润这个部分我们先单看利润这样一个部分

利润最终的利润作为一个商品的最终售价的一个组成部分除去了地租工资或者是当前的定价体系有更加复杂的这样一个因素之外它总是会影响这样一个利润而想要获得利润通常需要去做前期的投入就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这个举例我总会需要先垫付一部分工资或者是先购买一部分设备一个机器

作为这些前期的一个资本的垫幅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资本的投资方总是希望能够去收回成本并且留下一部分利润的那么

地租和工资其实也可以做同样的类比他们都作为一个投资的话如果地租部分下降地主就会撤回这个土地撤回一部分土地那如果比如说工资的上涨率不足或者是工资下降的那么劳动者就会撤出一部分劳动就比如说躺平那么利润下降的时候雇主就会撤回一部分资本投入那这个时候可能对于发明创造工具的一些投资

就会减少那么减少那么根据作为投资资本投入的这样一个组成部分或者是影响利润的这样一个组成部分就密切的受到投资者对于利润预期的这样一个影响

那么回来人们为什么需要进行工具的发明和使用因为前面提到的分工和工具的使用通常来说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的它内在在于我们对于消费和囤积的这样一个冲动但最终对于工具或者说资本投资多少是受利润的多少而波动与决定的

那么要看这一代的 AI 产品是不是能够被有效的利用以及产生与之它当前已经投入的与投入相匹配的这样一个财富价值我们经常或者说已经非常多的讨论了这个 AI 产品它当前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有多少张卡也耗多少电需要多少的人去写代码它的算法是怎么样的

但是我们对于除了 AI 本身的一个技术的讨论我觉得也非常有价值的是从需求的角度去进行

看待和讨论我们可以把它类比为蒸汽时代的亚当·斯密所在的时代的大机器的发明和购买当时的它受到的反而是更加多元的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当时的欧洲市民的行程和需求当时的东印度公司的经营的状态各国的海外殖民地的情况或者说它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共同促进和决定了当时的

我们当前回看的这样一个所谓时代的这样一个形成

那么我们继续去讨论我们当前的需求在哪里工具的发明和使用通常是受需求所驱动的但这也是常常被挑战的地方就像上面提到的由于人的囤积的冲动会导致需求会进入紧缩的螺旋并且经济也被验证了不会像萨伊丁律讲的那样供给的创造会天然的创造新的需求并且快速达到均衡并不是这样的

反而是人们并没有那么多奢侈的消费欲望这限制了利润的增长而且进一步的去限制了工具的发明和使用除非有一个大的需求方提出需要它这样一个外部的需求同时也要遵循一个投入和产出的一个计算

也就是这样一笔比如说一笔投资这样一个需求方的投资在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它的收益要覆盖它的成本并且还要产生一定程度利润的这样一个要求

那这样的机会其实是不好找的这也是对于做产品的人的一个考验个人的需求往往是更好的或者说更容易的能够被满足的而由于一些基础产品比如说当前的 AI 产品能够提供的对话包括识别图像和一些翻译类似于这样一个需求能够

比较好的被满足并且大家能够提供类似的供应品使这样一个竞争很快速的会处于一个完全竞争状态就会导致各方的利润快速趋于零而且开源社区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替代的方案

那么我们更多的去聚焦需求的这样一个视角从古典经济的角度我觉得它的例子其实能给我们一些参考我们经常会说这个纺织机发明了这个铁路发明了农产品机械发明了包括采控机发明了这些的发明它内在的动机我觉得是值得去看看的比如说

纺织机的推广我们假如看过棉花帝国的话我们能够看到它其实是为了回应全球贸易的企业以及手工作坊的发展全球的棉花种植业的效率提升反过来推着纺织效率需要提升

那么蒸汽机的改良其实也是在回应矿业和制造业它的更多的对于更强劲的动力源的需要这来自于比如说新大陆的矿业的开采煤矿的开采金属的冶炼和大规模制造包括更多的矿山的发现

而铁路的发展呢其实又进一步的是去回应前面提到的比如说矿石纺织品或者是进一步的二级的生产品这些供给的增加之后当时如果还用马车来运它的速度又慢并且成本又高所以铁路的发明很多时候是对于商品供给和更大规模运输的这样一个回应那么再往后

农业机械化的发明这个其实是当纺织品矿业制造业搬到城市以及城市进交之后人业随着这样一个产业搬到城市

那么这么多人搬到城市它会更多的对于粮食产生需求所以这个时候反过来去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这个其实是我们再往外去看它是一个供给需求再到供给的这样一个循环的脉络那么现在我们去看当前的 AI 的技术和 AI 的产品

他可能更加并且非常擅长的是在数据的自动化处理以及生成自动化的决策和个性化的服务那么可以进一步去看的是当个人的需求被初步满足的时候和历史上的这些工具发明一样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关注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关注更加具有趋势性以及在企业端的机会

同时在关注这些趋势和机会的时候常常读读古典经济学也可以让自己更加朴素的去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好的非常感谢您收听第 80 期的摄影神书播客如果你觉得内容还不错并且希望更多像你一样的人听到你可以去小宇宙苹果播客喜马拉雅和网易音乐找到摄影神书进行评论和打分谢谢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