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如何长久用爱发电?

如何长久用爱发电?

2024/6/22
logo of podcast 文社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文社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吕远
陈超廷
Topics
陈超廷:我创立的"文社"是一个人文社科网络社区,旨在促进学生学者间的交流与支持。三年多的运营中,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面临诸多挑战。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维持社团的长期运转,这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和可持续的经费来源。我个人希望未来能建立一个网站和网络杂志,为成员提供更多价值,并提升社团的影响力。同时,我也意识到社团的成功离不开成员的积极参与,需要找到激励成员参与的方式,并解决经费问题,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我从自身经验出发,认为社团的长期有效运转不能依赖个人,而是要让社团成员从中获得益处。社团应该为成员提供价值,例如人际网络、技能提升、表达能力的锻炼等,以此激发成员的参与热情。同时,社团也需要探索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例如会员费、捐赠、赞助等,以确保其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我还发现,许多中国学生学者虽然学识渊博,但缺乏口头表达能力,这限制了他们思想的传播。因此,"文社"的活动也注重提升成员的表达能力,并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 吕远:我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创立的"中国文化协会",旨在促进中德人文交流和中欧文明互建。协会的活动范围广泛,既有面向普通民众的文化交流活动,也有面向学生学者的学术交流活动。五年多的运营中,我们经历了疫情等挑战,但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四十多人,并逐渐形成了稳定的核心团队。 协会的经费主要依靠智力资源和少量赞助,我们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并积极申请德国非盈利组织资质以获得税务优惠。在活动组织方面,我们注重团队合作,并建立了理事会、战略委员会和项目专员等机制,以提高效率和凝聚力。同时,我们也注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兼顾趣味性和学术性,并通过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 在吸引参与者方面,我们注重培养核心受众,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我们也注重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兼顾趣味性和学术性,并通过媒体传播扩大影响力。我们认为,社团的长期发展需要解决经费问题,并找到激励成员参与的方式,让成员在参与社团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满足,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报酬。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社团发起人分享了创建社团的初衷,以及社团的定位和目标。他们探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以及人文社科领域交流的重要性。
  • 两位发起人分别创建了人文社科网络社区和中国文化协会
  • 社团旨在促进人文社科领域学生学者的交流
  • 探讨了中国文化和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现状及挑战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大陆听众请移步微信公众号“文社2021”,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Pmy5xzbhFOxeaZyaR22yw)

2024年5月25日,“文社”发起人成朝庭(上图左),与“中国文化协会”(弗莱堡)会长吕远(上图右),在柏林国家图书馆咖啡厅会面,两位社团热心人畅聊了“如何长久用爱发电”,包括如下话题:

  • 活跃于德国的“文社”和“中国文化协会”简介;为何组建社团?

  • 社团建设心得体会,有哪些酸甜苦辣?

  • 内部团队运作,如何调动团队积极性? 

  • 用爱发电固然好,但如何解决经费与持久动力问题?

  • 活动如何吸引参与者?

  • 如何举行线上线下Hybrid活动?

  • 未来展望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wenshe.substac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