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6 吐槽育儿大V们都在说的“安全感”:扒一扒“依恋理论”的前世今生

Vol.6 吐槽育儿大V们都在说的“安全感”:扒一扒“依恋理论”的前世今生

2021/6/27
logo of podcast 非显著差异Nonsignificance

非显著差异Nonsignificance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孩子这么粘妈妈,是不是缺乏安全感?”“孩子这么胆小,是不是没有安全感?”“产假结束要去上班了,孩子整天见不到妈妈是不是会错过形成亲子依恋的关键期?”“祖辈或者育儿嫂来照顾孩子,会伤害孩子的安全感吗?”“孩子这么小送去上托班,会不会让他没有安全感?”.......等类似困惑比比皆是。现在的年轻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儿童早期形成安全依恋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滋生了很多担忧。在一些早教培训机构里,“缺乏安全感”甚至被销售人员用来异化儿童原本正常的行为表现, 制造育儿焦虑,诱导家长消费。 然而,亲子安全依恋这个看似已经成为育儿常识的东西只是近几十年才被拥趸而起的一个假说,并且一经问世便遭到了诸多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从文化、性别等视角出发的各种批判。有趣的是,这些槽点很少“出圈”,而关于安全依恋的话语却不断开疆拓土。关于“亲子依恋”的假设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中被提出来并得到流行的,又受到了研究者们怎样的吐槽?它给家长们(尤其是老母亲们)带来了怎样的压力?世界各地的文化是怎么看待亲子依恋的? 本期节目中,主播们细数各个有关安全依恋的槽点,带领听众重新认识这个看似耳熟能详但又实则“只知冰山一角”的事物。欢迎收听“非显著差异”播客《吐槽育儿大V们都在说的“安全感”:扒一扒“依恋理论”的前世今生》 【本期主播】 古铜 米粒 CD Rosa 【收听指南】 02:46 安全感:精准投放给老母亲的大杀器 06:43 依恋理论的诞生: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故事 11:26 动物习性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们关于“安全感”的爱恨情仇 26:47 依恋理论背后隐含的文化中心主义 35:37儿童早期有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本期背景音乐】 本期片头和片尾音乐来自于作曲家及钢琴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作于1783年的第13号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333)第一乐章,这段乐曲也曾经作为配乐被使用在电影《麦兜响当当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