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来自北京的 放荡罗泽(Ramblin' Roze) 。成立于 2016 年的放荡罗泽,曾在去年 3 月独立发行乐队的首张作品 《Old Time Revival》(旧日重现) ,凭借扎实、本真的重型布鲁斯作品获得国内外许多经典摇滚乐迷的认可。今年 8 月,他们的全长专辑《Howl Of The Coomb》(空谷啸音)由幻浆唱片发行,延续此前的布鲁斯根基的同时,融入了更多丰富的元素,呈现原始而广阔的摇滚力量。本期节目,我们和放荡罗泽一起聊了聊乐队的音乐历程,以及他们是如何受到著名神秘事件(迪亚特洛夫事件)的启发,创作出这首八分钟的长篇作品《Mountain of The Dead》。*迪亚特洛夫事件是 1959 年发生在乌拉尔山脉北部的 9 位滑雪登山者离奇死亡的事件,登山团队的队长叫做迪亚特洛夫。这些遇难的登山者的帐篷从内部割开,他们在厚厚的雪上赤着脚,尸体没有任何打斗的痕迹。这起 61 年前的意外被称为人类史上最诡异的登山事故。 02:35 放荡罗泽的音乐风格自我定义:重型布鲁斯。03:48 通常的创作模式:从两位吉他手的 riff 开始。05:05 关于歌曲《Mountain of the Dead》的灵感:缓慢又诡秘的吉他 riff,以及 1950 年代的经典神秘事件——迪亚特洛夫事件。07:00 一段缓慢的 riff 如何发展成了八分半的长曲:通过不同段落里速度的改变,带来听觉上的反差与冲击。08:30 歌曲中的新闻采样:让歌曲更有代入感,同时也致敬厄运金属乐队 Church of Misery。09:25 歌曲中的钟声:致敬重金属鼻祖 Black Sabbath。10:20 《Mountain of the Dead》在速度转化时的困难点:如何转变速度又不打乱节拍?吉他手和鼓手的思维是不一样的。11:30 间奏段落的吉他演示。12:30 歌曲中两位吉他手最得意的段落:迷幻的双吉他即兴 solo 段落,再次向伟大的 Tony Iommi 致敬。14:59 《Mountain of the Dead》首演现场录音。此前乐队并没有完整排练过这首歌。15:53 如何定义/区分 Stoner/Sludge/Doom 这三种金属乐细分风格?听 Wake 慢慢道来。19:19 第一张 EP 与第二张全长专辑的录音方式的差异。20:28 乐队未来计划。首张 EP《Old Time Revival》计划在南昌的金属乐厂牌 PEST 做黑胶再版。21:10 完整收听《Mountain of the D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