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给大家讲述一期《容嬷嬷系列奇闻奇事》本期节目的名字叫《绿荣浩》游大凯为您播讲如果你喜欢一些江湖奇闻 能人艺事请点击大凯的头像找到《玄门往事》这个专辑里面的内容你绝对喜欢接下来咱们开始讲述故事内容今天我说一个前几年家里老人在牌桌上闲聊的时候无意中提及过的故事吧
这个故事本身也就仅仅只是几句话就能说完可我今天准备在故事里穿插一些扯点以前故事里想说但由于篇幅的原因总是扯不痛快的外传所以咱们今天这期故事跟灵异或者说怪谈没有太大关系但是我个人倒是觉得这个事算是我们这行里头少有的有趣的故事了每次想到总是会不由得笑出声来
行了 废话不多说 咱们书归正传那年一个跟家里有旧交的老朋友突然派了人来找到家里在市里面开的一家做超市生意的小门面刚开始在那看超市的老头子一看进门的那两个身着道袍的年轻道士还以为来人又是现今市面上常见的那种装成修行人骗人骗钱的骗子呢
不是说要化缘回去修道观要么就是非得卖你点什么开了光的护身符所以超市里那个老头子直接开口赶人了对那两个人高声喝道没有没有赶紧走话音一落进门的那两个道士显然被他这一嗓子给吓了一大跳愣了好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是被家里那老头子给当成跑江湖的骗钱的人了
于是那两个道士赶忙对老头子报了自家师父的名号还说出了家里这边两个有些辈分的老头子的名字说自己是被他们的师父牵过来跟家里这边求个援手的听到这儿我们家这老头子才知道哦 原来自己搞错了呀来的人人家真是江湖上的朋友不是骗子于是赶紧给人道歉把两个人请到了超市后面的库房里
然后又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出了这两个人刚才说的他们师父的名号让家里看看该怎么处理啊家里这边一听那老头子报上的名号好几个年纪稍大的老头子顿时就移了一手从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出他们对此事非常意外而家里另外那些没有听说过这两个道士师父名号的人就问了这人到底什么来头啊
怎么听了这人的名号大家全都显得有点惊讶的样子呀这个时候家里的一个老头子就开始对旁人解释起那两个道士他们师父的来历了原来啊这两个进门的道士他们的师父本家姓朱大约呢得有个 70 岁上下的年纪是西南地区一家道观的观主他们那家道观位于藏区四周所居住的基本全都是信仰藏传佛教的藏人和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
当地的汉人是很少的可就在这种情形之下那家道观居然在那足足屹立了将近八十年呢也不得不说那家道观中的修道之人这种屹立实在是远非常人可及啊只不过呀近些年来这家道观的生计情况每况日下别家的庙宇道观都会有信徒们给添个香油钱什么的再不济这上头也会多多少少的拨点款下来呀
可是诸老道的这家道观远在藏区汉族人本来就少至于道家的信徒那就更不必多提了而且当地上头的人也从来没给诸老道他们什么经济上的帮助这倒不是上头的人存了这个重藏轻道的心思而是因为诸老道他们这家道观一直没有获得上头的行政许可不论是寺庙道观还是清真寺天主教堂
你要是想态态平平的吸引信徒顺利的经营下去是必须要从上头那的相关部门进行行政上的许可文件的就好像公司的营业执照似的你要是没有这份文件就算你惯中的得道高人犹如过江之际信徒数以千万计在上头眼中啊你那跟无证摆摊非法经营的小贩是完全一样的你别说现在了
在唐宋时期就连你想出家都需要从上头那得到一份度蝶这就相当于是个人的出家许可证而没有颁发的这个度蝶那就是不合法理的私度易经发现不论是当时的出家人还是收留他的寺庙道馆全部都得受到官府的严惩由此可见官府对于一名普通的出家人都有如此严格的要求更何况是那些广纳信徒的寺庙道馆呢
所以对于朱老道的这家非法经营的道观要不是看在他在当地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且那群在观中修行的道士又跟附近的藏民关系不错时不时的帮助那些藏人免费看个病啥的还教他们孩子认识几个汉字呢上头呢也不会对这个道观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这座道观在当地的存在也算是一个艺术了
他远离县城位于城郊的一座荒山的山脚之下很多徒步游历藏区的文艺青年在猛然间看到这一座被藏人团团包围的道观的时候都会发出一阵哄笑不少人还跑上门去用一种戏谑的口气问观中的道士为什么会把一个道观建在人家藏人的地盘上朱老道每年也不知道要为这群故作姿态的文艺青年们生多少嫌弃呀
也许不学无术的他们压根就不会知道在咱们中国这块土地上藏传佛教与本土道教之间的密切关联其实 藏传佛教跟道教都是中国宗教只不过前者是由印度密教与西藏本教相融合而成后者是由中原地区的古代宗教与文化发展变化而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他们似乎有些不搭边
但实际上二者的历史渊源其实是很深厚的据《石料》记载道教曾于公元三四世纪传入过印度而佛教传入中原以后更是与道教相互交融而那些来到中原传教的印度僧回国之后也把道教的很多思想与密术带回了印度那些道家密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为印度佛祖所摄取
到了公元八世纪的时候印度密教传入吐蕃中原的道教也随之而入并逐渐融入藏传佛教之中由于崇拜自然的本教与羌族的原始宗教极为相近更是与道教的教育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相似之处因此当时吐蕃上下对荣有道教内容的印度密教产生了似曾相识之感家里认识朱老道的几个老头子当时还对其他人说
尽管这个藏传佛教与道教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历史上两者之间的关系也很亲密可是在朱老道的心中其实他是很看不上藏地佛教的原因也无非就是处于修行人对自家信仰的那种优越感家里的其他人自然对此很是不解都问既然这个朱老道看不上藏人的佛教又干嘛非要在人家的底盘上见惯修道啊
难不成他是想要在藏人的地面上传播道学吗家里的老头子闻言之后摇头说那肯定不是了这座道观传到朱老道手里已经是第三代了估计是出于失诚的原因他尽管心中不高兴但是也不好扔了这块族旨啊另选他地去开枝散叶所以再怎么着他也必须在这个道观里坚持下去听了老头子们的一番话
对猪老道的遭遇众人也不由的是疑枕唏嘘这行里头为了一个所谓的师承与传统像猪老道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估计这个猪老道也是年幼的时候就跟随着师父在道观中学道修行这师父一去世维持这个道观生存下去的担子自然不就落在他这个徒弟的肩上了吗而猪老道又是打小在观中长大离开了这个道观他对外头的世界一无所知
所以就算他对自己现如今的生活有再多的不满试问一下他又能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有人问家里的老头子了说那个朱老道的道观是哪家分宗的呀能够如此行事特立独行估计朱老道那位见惯的师祖应该不是寻常人吧可是家里的老头子的回答却让问话的人大吃一惊因为老头子对他们说那家道观对外声称自己是素图派的
也许外人听到这个回答并不会有多大感触可是做这行的人听到这个却都难免不会心中有所惊诧之所以会这样咱这一切还需要从道教的起源开始说起之前我在我的故事节目当中也曾经稍微提到过一些但都太过笼统了今天咱们就不妨说的彻底一点详细一些也算是给诸位做个科普了毕竟是咱们自己的东西嘛
话说道教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大本土宗教而道教文化渊源流长历史最远的可以追溯到距今 2400 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李伯扬也叫做李尔就是咱们常说的老子他某一天夜梦原始天尊根据梦中原始天尊一气化三清的宗义写了这个《道德经》很著名啊
而正是这本书在泱泱华夏留下了极其浓重的历史色彩等李伯扬百年之后飞升成仙原始天尊感念其功德丰厚赐其太上老君的尊位这也就是为什么茅山道士每次咒语之后都要说一句太上老君极其如律令的原因而在随后的漫漫岁月长河当中受道德经的感化更是诞生了不少名人名士
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张天师张道陵了要说这个张道陵呢他也算是个人物他不但根据李伯阳的《道德经》建立了一整个完整的道教体系更是把道教发展至辉煌的极致所以他被后人称之为道教祖师张道陵出生于东汉末年据说还是张良的后人
在他的那个时代里道教在当时还不能称之为教最多只是一种对道家老庄哲学的传承和发扬只是当时道教与很多先秦以来炼丹求仙的方式传统有所融合发展这才慢慢的形成了道教的雏形而道教真正的大发展是在东汉末年张教的太平道张修的五斗米道随着农民起义的发展广泛传播张教后来是被镇压下去了
但是继承了张修五斗米道一波的张鲁却得到了善终张鲁在投降了曹操以后五斗米道开始从汉中传播全国后来这五斗米道发展成为正一教传承至今只是它的正宿也就是第 63 代天师张鹤秦当年随着老蒋的倒台一起去了那边而祖庭却留在了今天江西龙虎山咱们常说的茅山是其一个分支另外还有其他若干分支
只不过这些分支实在是太多了除非那些分宗自己特别说明不然谁也不知道这座道观里面到底是源于哪一宗哪一派所以张道陵的这一支道家门宗严格说起来应该是被称之为道教正一宗如果是毛山就应该是道教正一宗毛山派只不过现如今的毛山好像都已经全是全真宗龙门派的人了
咱们说完了正一宗接下来就要说一说全真教了全真教成立的时间比正一教要晚很多它的创始人就是那位金庸小说里大名鼎鼎的王崇阳全真教成立的时间大概就在宋金时期祖廷是在陕西的中南山其实历史上王崇阳的弟子们在道教的发扬上面都比他要更加出色一些只是这些在金庸小说里面不那么明显罢了
以至于现在的人就拿着金庸先生的那本小说当正史来看从而觉得王崇阳的一干子弟都是一群尚不得台面的三六角色但实际上啊王崇阳的全真妻子历史全部都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他们后来啊也全部都分别开宗立派了其中最厉害的当属长春真人邱楚基他的历史功绩呢咱们就不多说了啊你只要知道
正是因为他的作为所以元朝的统治者们才在中原大力扶持道教而他所创立的龙门派更是蓬勃发展成为分布最广的道教派别而龙门派的祖庭就在北京的白云观说到这儿可能会有听众朋友问印象中真正有名的道家宗派好像不是上头说的这些电视里面都有演江湖中必少不了少林武当这武当不就是道家的吗
心存这种疑惑的同学请你不要着急接下来我要说的正是这个武当其实武当在道教各门宗中的传承是属于比较晚的创立的时间是在元末明初至于它的创始人我不说估计大家也都知道太极张三丰的大名现如今谁人不知之前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个视频视频里面武当山的陈诗航道长曾经自称为全真教三丰派
其实全真教不止我讲到的三丰派龙门派之前不是说全真妻子他们也都开宗立派了吗这七位真人其实各创建有一派具体是马玉玉仙派邱楚吉龙门派谭楚瑞南吴派刘楚玄隋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楚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总体来说道教只分两宗正一和全真
而在这两宗之下又各生有无数的分宗小派基本上可以成亲娶老婆的那必是正一无一你没看到正一教教宗里面全是姓张的吗而全真教则是要出家的所以才会有王重阳 邱楚吉 张三丰这些人因为入了全真那是注定要无后的呀然后呢我们再看一些大家都很感兴趣的武侠内容吧这打太极拳的必定是三丰派
而三丰派之前的道派是不打太极拳的背景这太极是由张三丰发明的之前江湖上没有然而如今在市面上经常听到很多人都说道家五派也就是所谓的肃土 麻衣 仲格 全真 茅山这其实也只是片片外行的鬼话了这五派虽然历史上都是确有其事的但正如我前头所说大多都只是正一跟全真之下的分宗小派而已
以小代大这不叫主从不分吗让人笑掉大牙呀可是咱们把话既然都说到这了我就不妨再继续多扯几句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一个特别喜欢扯外传的主讲故事什么的原本也不是我的本意只是这里头的道理咱怎么着也得说清楚了这几个所谓的道家门派虽然现今也有很多传承但绝大多数都是假借名好之徒
这些道教分支一直流传下来的除了全真以外就是茅山了而素土 麻衣 仲格这三家真正的板家早就随着朝代变更历史演变近似失传其中素土主修工程修缮建都立基现如今后世一些风水学理论大多都是起源于素土而麻衣这边则是主修玉册 占卜大家所熟悉的麻衣神像实际上就是麻衣理论的沿袭
仲格与全真主修武学与修身这是仲格讲究的是修身养性以求得道成仙成生不劳而全真则是主张激发人体本源的潜质其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武学内容至于茅山基本上就是这几个道教分宗的结合体了而他所最擅长的就是众所周知的茅山术就是降妖伏魔取邪伏政
当然了以上我所说的这些也仅仅是道教之渊源与门户之分的一部分光是用道术驱魔降妖的道家分宗就不止我前面所说的茅山一派看过我以前故事的同学应该都还记得江湖上道家做这一行的最出名的三家门宗就是茅山的上青派格早山的灵宝派与龙虎山的天师道此三家号称三山福禄那是江湖之上响当当的名头
而其门下的捉妖天师们更是在江湖上无人可小视的一个特殊群体行了 说到这我就觉得吧咱们今天的外传扯的差不多了再要说细一点啊估计几本书也说不完这其中的门道咱们还是书归正传接着说故事吧正如我上头所说朱老道他们的宿徒派早就极尽消失在了历史的成河之中啊但是家里的老头子却说朱老道他们对外以宿徒自称
老头子们自然不会把江湖骗子的鬼话当真那么他们既然有此话只能说明朱老道确实是当今世上为数不多的俗头传人所以这样一位既与家里老头子有旧交又同时是倒下一个在江湖上接近消失的大宗正统传人对于他的求助家里人于情于理是不可推脱的于是家里迅速派了两个人进城与朱老道前来的两个徒弟见了面
当天那两个人就返回到了老宅众人一问朱老道此次派人过来的原因却得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啼笑皆非的答案朱老道这大老远的派人来竟然是想让家里面在江湖上找一个手脚麻利的人去他馆里头帮他采花家里的老头子当时听了回来人的话之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呀几个老头子又来来回回的问了好几遍这才确信自己没听错
那个朱老道真的是要找个人回去帮他采花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的老头子无奈之下只得连夜把朱老道的那两个徒弟请到了老宅这边一番询问之下才明白了整件事情的缘由原来啊朱老道他们这一脉虽说是失传于素土一派可是很早就已经把本门的那套风水看鱼的本事给忘个干净了反而对这个炼丹修仙那一套颇有心得
于是在数十年前朱老道的师祖游历到西南藏地某处的时候发现当地竟然有天元之器显形所以一番周折之下就在那建立起了一座道观从此就在观中苦心修行直到他去世而他所建立的那座道观正是朱老道现如今苦苦抱手残缺的那座道观可是当家里的老头子问起那块地方是如何天元外泄的时候
从朱老道的那两个徒弟的话语当中老头子竟然得知这一切只不过是跟道观附近的一处花田有关系喜欢听音乐的同学估计没有谁不知道中国有位歌手叫许薇吧而许薇的那首《蓝莲花》应该更是没几个人从未听过许薇歌中的这种名为蓝莲花的花其实就是我国高原地区常见的一种花卉学名叫做绿荣蒿
大家也都知道高原地区的气候比较寒冷加上风大土薄昼夜温差悬殊等等原因一般的植物是很难在那存活的可是绿茸蒿这种植物在海拔 5000 米的流石滩中都能够顽强生长也不得不称之为是一种生命的奇迹可就是这样一种植物它所开出的花却是异常美丽在民间素有蓝莺素的美称而这种花它的花瓣数量永远都是藕树
究其原因那就得从生物学上解释了什么被子植物单双子叶又是什么十字花科的那些说多了估计大家也不愿意听咱们一笔带过就行了只是我们听故事的朋友要明白从生物学的科数上来说绿荣浩的花瓣万万是不会出现单数花瓣的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绝对不会有单树花瓣的绿荣猴却被猪老道的师祖在西南处的山脚下发现了一大片天然的在正常的绿荣猴之中夹杂了大量单树花瓣的绿荣猴的花田而这种有违于天道的单瓣绿荣猴对于猪老道他们这一派来说那就是最为珍贵的制药与炼丹的原材料
就这样朱老道跟他的师祖师父整整三代人就是为了这一点点有些异常的绿荣耗守在那个道观里一代就是几十年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些事不仅烧掉了半边道观也把那边的绿荣耗花田给烧了个一干二净朱老道的师父也正是因为这个事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离开了人世师父死了之后朱老道接管了这个道观
在他数年的光阴之下道观被烧掉的半边虽然重新建立了起来可是被烧掉的绿荣猴花田却再也回不来了就在猪老道对此日夜难眠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时候那片被烧掉的绿荣猴花田竟然有几处地方重新长出了绿荣猴虽然那一次所长出来的都是正常藕树花瓣的绿荣猴但是猪老道心中对此有了一种期望
他觉得只要自己能够悉心照料这块花田那些单瓣绿荣猴早晚有一天会重新生长出来就这样又是几十年过去了这单瓣绿荣猴还真被朱老道以及他的徒弟们给判回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三五株后来渐渐的就多了只是这些单瓣的绿荣猴却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同其他正常的绿荣猴那般有长达几个月的花期反而如同昙花一现
从花开到花谢前前后后也不过就一炷香的时间在朱老道那他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之前那场大火坏了这块花田里的地气所以这种天元外泄的产物不能像之前那样长久存于世了对于朱老道这种解释家里的老头子也全都不知可否但很多人都觉得吧这种单瓣绿融耗其实不过就是一种简单的基因变异现象嘛
而后面的事情可以理解为大火燃烧改变了那块花田的土壤结构从而影响了那块地里绿荣耗的生长嘛只不过呢不论哪种解释才是正理那被朱老道一卖当成无价之宝的单瓣绿荣耗对于我们家里人来说那是毫无用处啊也不知道朱老道他们这一派为了这些绿荣耗几代人费了十几年光阴到底是值还是不值啊
可是就这么一块花田也不是每年都能如猪老道所愿长出单瓣绿绒号总是每隔几年才会长出一次而且开花的时候都是曙光出现之时等太阳完全升起来了这花就凋谢了前后时间正如咱们前头所说的那样也就是遗嘱香 15 分钟左右吧听到这家里的老头子们自然心中全部明了了呀无需猪老道那两个徒弟细说他们也都明白了
想必今年又到了这个单瓣绿荣耗的花期了而这个猪老道想寻的绿荣耗花开花谢必然是全然不同的所以猪老道才想趁着这个绿荣耗开花的短短 15 分钟里尽可能多的去采摘一些单瓣绿荣耗只是采摘此花的人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分辨出哪些是自己所需要的绿荣耗还要避开那些无需采摘的
以免对这块花田造成太大的不必要损害并且这人腿脚还得麻利眼疾手快什么的自然是无需多说光是你趁着这个天要亮还没亮的时候那微弱的光照数清楚梅朵绿中号究竟有几个花瓣那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至于事先在花田四周架设一些照明设备之类的主意想都不要想
你觉得拿这块花田当宝贝的猪劳道会允许这些不知道会不会对花田造成何种影响的外界事物在他眼皮子底下发生吗他肯定不让用啊忽然间家里的老头子们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们就问这个猪劳道的徒弟为什么你们不多找几个人一群人合力采摘总比一个人瞎忙活要快得多吧听了老头子们的问话那两个道士也是长叹一口气说出了事情
原来朱老道这些年一直守着那块花田是位于一条山梁之上的那条山梁十分陡峭向来含有人质只有几条寿道要不是这几十年里朱道长他们这一脉的人时不时的从别处采石修路的人在上头根本就无法正常行走可就算是如此那条山梁上上下下也只能容纳一人活动
人要是一多别说采摘绿荣耗了说不定人会因为相互拥挤触碰滚下山崖去也正是为此采摘绿荣耗的活一直都是由朱老道一个人所做他的几个年轻徒弟虽说也能爬上山去采这个绿荣耗可是在速度上面却远远不及从小就做惯了这个事的朱老道但是今年快要开春的时候朱老道在馆中不小心摔了一跤
虽然身体上没什么大碍可毕竟 70 岁的人了身上这伤养了一个多月也没能好利索眼瞅着今年这个绿荣浩的花期就要到了算算日子那批单瓣绿荣浩开花的时间也临近了可是整个道观之中除了猪老道之外其他的人对于这绿荣浩的采摘压根也派不上用场啊说不定整整一炷香的时间这些人连一腰搂的绿荣浩都采不到
可是这么一丁点绿荣猴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呢而且真要是错过了这一年的花期想要再等下一次单瓣绿荣猴花开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于是呢在这种情形之下朱老道才不得已派自己的徒弟出去向外界求助因为我们家的老人跟这个朱老道认识嘛他又一直知道家里面跟江湖上的一些奇人异士很是熟悉所以他思前想后才让徒弟找到了我们家门上
想借助家里人在江湖上的一点微薄人脉寻一个合适的人选出来把他带过去帮他们财宅一次绿荣号对于朱老道这个请求啊家里人自然是没有什么不答应的道理可是等家里人把这个事情答应下来之后又在帮朱老道物色帮手方面犯了难了因为像朱老道要求的这种眼疾手快之人江湖上有不少
光是道门这一行做近身买卖的跟踩门里的变戏法的他们的手脚绝对比常人要快上许多可是按照朱道长的意思是他希望找到的帮手手脚能有多快就有多快家里人暗地想了想那些道门和踩门的人都感觉这些人离朱老道的要求恐怕存在一定差距于是家里的一群人全都沉默不语了
苦苦思索江湖上认识的人当中有谁能符合朱老道的要求啊忽然间一个老头子猛拍了一下大腿对众人说哎呦咱怎么把李天龙给忘了找他一定行啊听了那个老头子的话众人也全都长出了一口气每个人心中顿时有了主意全都觉得朱老道想要寻那个帮手找这个叫李天龙的一定行
老头子口中的这个叫李天龙的人其实呢他是个跑江湖的艺人只是这个李天龙不是他的本名是他的外号他本家姓李魂号叫做天龙所以家里人才会管他叫李天龙而天龙这个东西啊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乌公可是你要用乌公去称呼一个人这听上去着实有些不雅反而用天龙这两个字顿时就显得威风多了
所以江湖上的人都以李天龙这个名号去称呼他而那个人他也对这个名号很满意常常用此作为自称只是蜈蚣这种东西大家应该都了解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脚多也正是因此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百足虫而这个李天龙之所以能够得到这么个名号那自然不会是由于他手脚长得比旁人多而是因为他的手脚够快
快得让旁人觉得这个人跟蜈蚣一样长了百来只腿脚如果你要是提起这个李天龙的行当估计也没几个人对此一无所知这个李天龙是一个跑单帮的川剧演员而他的拿手绝活正是川剧中的变脸说到变脸大家都知道这是川剧中的代表性技巧了变脸的手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那就是抹 吹 扯
所谓的磨脸是指将不同色彩的油彩涂在脸上的某一个特定部位需要用到的时候就用手往脸上一磨瞬间就能变成另外一种脸色而当使用磨脸技法变脸的时候如果想要整张脸皮全变则需要把油彩预先涂于额头或者眉毛之上可如果你只需要编下半边脸那么油彩只需要涂在脸或者鼻子上就行了
而第二种变脸技法吹脸说白了就更简单了这种技法只需要事先准备好一些带着颜色的粉末状化妆品比方说金粉墨粉银粉等等表演的时候提前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上这些内装粉末的小盒子演员倒时后做一个伏地的动作趁机把脸贴近盒子这么一吹粉末铺在脸上就会立刻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
只不过以上说的两种变脸方式太过于平常道理说白了之后几乎人人都会做所以一般的变脸艺人是不屑于用这两种手法去表演变脸的大多数变脸艺人都会选择第三种方式也就是咱们平常里最常见到的扯脸进行表演而这个扯脸手法在旧时候江湖上也被称之为走脸
扯脸正好像我前头所说的那样它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变脸方法事先表演者把脸谱画在一张又一张的绸子上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根丝线再一张一张的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又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地方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表演者动作的掩护之下再一张一张的扯下来
由于这个变脸技艺现如今由于上头出于保护民族国粹不外流等等方面考虑已经被列为国家机密了我也不好说的过于详细只是大家都需要明白这种扯脸的变脸手法讲究的就是一个眼疾手快它本身的动作原理是很简单的一般人都会做只是速度会比较慢会让人一眼看穿而很多变脸艺人却能够在不到两秒之内连遍三张脸谱
如此手速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可是很多听众朋友可能会问了这种用扯脸的手法变脸那些变下来的面皮都给扯到哪去了呀实际上变脸这门技艺的所有学窍其实除了快之外还有一个藏字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所有变脸艺人在表演的时候不论他做任何动作变脸的时候必然会有一只手背在身后
而他那只藏在身后的手实际上就是在操控他背后的机关到了需要换脸的时候变脸艺人只需要在身后扯一下机关通过丝线等物的作用之下他脸上的一张脸谱就被变下来了而对于变脸艺人们来说所有的机关基本上都可以归为四个关键性道具那就是帽子 脖套 上衣以及咱们前头所提到过的斗篷
而这里面斗篷的作用正如我之前所讲的那样就是为了可以挡住背后的机关同时可以演示一下臃肿的后背和上衣表演的时候还能够遮挡一下手上的动作而在上衣的里面则放了电动机关与变下来的脸谱至于脖套却是为了演示住往下扯脸谱的这个动作变脸艺人所用的脖套就像咱们常人冬天穿戴的围巾围脖一样
艺人在表演的时候所换下来的每张脸谱都是从脖子和波头之间往下拉扯的而对于帽子来说如果变脸的时候的动作是撩或者卷的话那么就需要靠帽子里的机关了只不过帽子比较小一般也放不下几张脸通常只有所变的面皮只是半张脸的脸谱的时候才会用到帽子里的机关从而把脸谱上撩隐藏在帽子里面
不过即便是所变的是整张脸谱上面的固定也需要靠帽子来掩饰而脸谱一般都是丝制或者绸子制的比较轻薄要不然变脸一人也不可能一次变三四十张甚至七八十张这么多要是每张脸谱都很重的话光是把这玩意藏在衣服背在身上那就能把人给累死了而且在众多的变脸手法中还有两门技艺我们不得不提那就是回脸和运气变脸
回脸就如同字面意思一样你把脸给变没了还得有那个本事把它给变回来才行啊而大家想象一下就能知道这回脸的难度比变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在变脸的这个行当里一口气可以连遍四五十张脸的人大有人在但如果你想找出一个可以连回七八张脸的那真算是凤毛麟角
而所谓的运气变脸则是通过自身的运气憋气本来的面色在红白青黄几色当中自由转变现如今江湖上懂这门绝技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然而大家要明白扯脸并不是变脸这门手艺的基础真正的川剧变脸其实也是要跟其他的戏剧形式一样是需要亲家练习基本功的而川剧变脸演员的基本功非常庞杂这唱念作答样样精通
尤其是畅达那练的可都是童子功一般都是在入门十年之后师父才会把变脸的门子传给那些基本功出众而且品行又正直的徒弟当徒弟被师父选中传授门子之后他白天要像其他师兄弟一样练功而到了晚上就要待在师父的房里学做门子了同时对外声称那是师父传意这里所说的门子其实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变脸机关
只是现如今在变脸这个行当里越来越多的艺人开始过于依赖机关的使用了反倒是对最基本的手速方面越发轻视了想想也是现如今的丝线韧性与拉力方面全都远远胜过从前而艺人服装里的电动机关更是之前从没有过的东西今天的变脸艺人从器物道具上得来的便利放在以前那全都是要靠自己的手脚动作的速度来进行弥补的
而我们前文所说的李天龙恰好就是这样一个坚持传统不靠新材料与器具之力而从事变脸表演的民间艺人而且这个李天龙还从小练了一门叫铜钱掌的功夫这门功夫旧时候只有变脸的艺人才会是在变脸艺人之间代代相传的说起来这个掌法倒不是江湖上用来打架斗狠的那种功夫
而是艺人们为了锻炼自己的手速与灵活度而发明的一种练习手法说起来倒像是与我学生时代校园课堂上流行的转笔有些类似只是这铜钱掌练到最后不仅铜钱可以依次围绕着五根手指上下旋转飞舞而且一只手还要求至少可以同时玩转三枚铜钱才算是合格呢
但是这个李天龙却可以左右手同时转动八枚铜钱更神乎其极的是他的手掌跟手背都可以转铜钱所以在江湖上你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能把铜钱掌玩得像李天龙这般得心应手的人而这个李天龙脚上的功夫那就更无人能及了所以家里人在想到李天龙之后就迅速设法联系上了他
当时这个李天龙正带着自己的草台班子在湖北的一个县城里巡演当他一听家里这边所说的事随口就硬了下来但是也提出了自己这边所需要的一个价码毕竟在江湖上摸爬滚打的都是为了养家糊口钱财上这种事情自然是无人可以免俗于是就在家里老头子说和之下双方终于谈定了价钱
那李天龙直接抛下他的洗班子说是先回家安顿一下之后再到那个朱老道的道观里探探路同时也得做点事先准备啊别的不说光是这个叫什么绿荣浩的职务他总得好好认认吧毕竟之前从来没见过这玩意儿到时候万一踩错了可怎么办呢而朱老道的那两个徒弟一见师父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也就不愿意再多留了
对家里这边千恩万谢一番之后当天就告辞踏上了归程行了故事说到这儿基本也算是讲完了家里的老头子在给这两边牵上线之后就没再管这事更没有派人跟着去看李天龙到底是怎么财摘那些绿容耗的所以这个事具体怎么样我也不好随便多说了只是后来听说朱老道对李天龙做的活特别特别满意
因为李天龙在遗筑箱里所采集的单瓣绿绒薅的量竟然比朱老道年轻鼎盛的时候所采的还要多出一倍有余而朱老道更是直接跟李天龙定下了今后所有的合作说是这采摘绿绒薅的活呀今后就全交给李天龙了而此事的搞笑之处在于朱老道他门下的好几个徒弟后来全都转头去了李天龙那儿拜他为师去了跟着李天龙学遍脸儿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被自己的师父派去偷师李天龙这个采摘绿中猴的绝技去了还是他们当真被李天龙的这手绝活给吸引住了反倒是朱老道跟李天龙两个人都很有默契的同时对此保持了沉默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老家伙私底下达成了什么交易毕竟这家学外传和背离师门都是江湖上的大忌啊但是现如今这个年代了嘛
江湖上的人如果再像之前那样坚持自己的门底之见对谁都没好处反倒是我常常会想你说去跟李天龙学变脸的那几个道士会不会有当年去家里求助的那两个人呢也不知道猪老道他们拿那些单半的绿容号到底干什么用呢最后我再多说两句吧讲故事扯外传那是一种乐趣啊干巴巴的说故事那才真是无聊
这说故事的时候东拉西扯可比讲故事本身有意思多了就算大家多年以后都已经忘记了我的故事在讲些什么可是你只要能记住我故事里那些闲扯所说的道理和无用的小知识那逼着我呢算是心满意足了再说一遍啊讲故事原本就不是我的目的
给更多的人介绍一些课本上不会讲述的传统历史和一些正在逐渐失去的江湖上的规矩趣闻这才是我的本意呢别忘了好了咱们本期容嬷嬷系列故事之绿荣浩就讲到这了感谢您的收听下期节目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