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欢迎收听每周四上线的播客节目《看理想圆桌》我是主播颠颠《看理想圆桌》是一份邀请不同领域嘉宾以多元视角探讨当下议题听见生活更多可能的声音杂志节目上线这天是 2025 年 4 月 30 号过几天就是五四青年节中国平安携手小宇宙 APP 共同呈现内容企划《时新青年请就位》
所谓时薪是既有精神世界的压仓时又有物质世界的抓握力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由此掌握生活主动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作为这个企划的首发播客我要请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看理想经济学节目主讲人梁杰老师和我的年轻同事林慧一起聊聊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怎样构建托举自己的沉重结构
现在看到林慧因为刚刚她也说她才 02 年再过两个月林慧就毕业整一年了毕业将近一年你有没有一些你自己感到有不安全感的时刻或者说你在生活中工作中的一些各种比较担心的一些东西
我自己回忆了一下可能从毕业到现在或者其实比较准确的说是从快毕业到现在吧我最感到不安的时候其实是我找工作的时候就还没有来看理想之前的找工作的时候因为
现在大家知道大学生找工作会有秋招和春招两个阶段然后我其实是参加了秋招没有参加春招但是秋招我也没有参加全程我是参加到一半然后就来了看理想就非常幸运然后虽然说我没有全程参加秋招但是秋招那个过程当中感受到的不安现在还是非常清晰和印象深刻的我现在回想起来是有点心有余悸后怕是你可以说的
后怕就是没有找到看理想的这份实习吗甚至是更极端是我怕我找不到工作因为我是一名文科生然后文科生本科毕业就找工作是一个非常现在来说非常罕见的事情我就记得我当时可能我在不停地投简历不停地面试比试的时候然后身边的所有人都在
参加保研夏丽颖啊或者说在图书馆备专业课准备考研然后他们所要走的路是非常确定的他们也是非常主流的而我选的路可能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主流我就会失去很多的参照我觉得那是一种很不安的感受然后加上秋招这过程当中刚讲的就是投简历去比试面试它不是说一次就结束了的
它是每一天都要这样循环往复而且不是说投了就会有结果可能每一天都要迎接一场新的失败或者是新的审判像一些企业他们的比面试我觉得那种审判感还是挺强的他会直接否定你的一些想法直接否定你的一些态度之类的我当时觉得特别不安一个是刚刚讲到的
因为不是主流的选择所以可能身边没有可以我参照的对象而且加上我的朋友我的父母其实都不太理解我当时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为什么不去选择一条更主流更安全的道路而选择一个其实结果很未知然后风险也更大的求职路
再加上秋招又刚开始的时候其实接连碰壁因为我刚开始投的都是一些互联网大厂而本身就会面临很多很多层的筛选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我自己也会发生动摇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选错了是不是他们说的才是对的我的选择就是有问题的我好像葬送我的前程就是这样的一种不安感主要是不知道自己选的对不对然后另一种不安感是这个过程当中非常强烈的感觉到我的命运
不受到我自己掌控我求招的时候我真的会觉得我的命运是被企业的 HR 或者是面试我的主管或者是企业研制出来用来筛简历的那个 AI 机器人操纵的我当时就形容我每次看到一些企业效招平台上面因为它没有流程嘛就是比如说简历是第一步然后笔是第二步
一轮面试二轮面试然后你没通过就会有个红红的大叉下面写着不通过我每次看到不通过的时候就很像那种古代后宫冷宫里的嫔妃被刺白绫的感觉可能有点夸张但是共通的就是你的命运不在你的手里你被其他人掌控我觉得就是这两种不安让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很可怕
你刚刚描述的我也会有一些也会有一些后怕的地方但是梁老师我感觉就是林慧描绘的描述这种情况比如说她是 00 后我是 90 后和我们那个时候还是有点不一样我觉得他们是更难的客观来讲他们是更难的就那时候我当然也有这种说毕业之后去向是哪里就有一些焦虑但觉得路还是很多机会还是很多但我感觉他们现在好像不太一样
梁老师您的观察是什么样就是现在年轻人他的一些不安定啊什么正好您也是在高校里面可能接触年轻人更多一些林慧刚刚说的这个经历啊是一个挺典型的经历就是相比他的同学就前面说一些人这个非常确定的在争取这个保研啊或者怎么样
但是他们读了研究生以后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少工作的我不觉得保研就是确定的他们只不过比你缓刑三年过了两年三年还不是跟你一样每天这个填表然后求招考工我现在面对很多研究生整天也抱怨这样的事情啊
所以你面临的这种被筛选的被考验的这种痛苦他们还还是要面临而且呢就是你现在也开始工作了你也知道即使是进入了正常的这个工作你还是要不停的面临检验在你进公司之前呢可能是 HR 来筛你的简历但是呢你进了这个公司以后呢那可能是市场来检验你的这个工作
直到像我们这样人到中年每次写了论文以后你得投稿啊你得接受审稿人的这个检验啊然后或者是有时候我帮看理想做一档节目那也得经受市场检验我也很担心啊万一录了一档节目卖不出去那坑了看理想怎么办
所以都面临这样的无休无职的考验所以前面爹爹说的每一代人他的不安到底是一样还是不一样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个问题就前两天看了一篇文章是葛钊光老师的文章然后他当中就提到他说他回想他这一代他的父辈是经历过打仗但他这一代没打过仗他就觉得很幸福
所以我听了这个我就觉得很感慨就是对于葛老师这一代他觉得只要没有打仗就很幸福了但他吃了很多苦啊插队落户啊全家都搬到贵州的一个小山村这些都是我们完全没经历过的然后我也好你们也好也没经历过打仗啊
但是呢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很多很多的痛苦而且这种痛苦不一定它的程度啊比起经受打仗要来得轻这就是不一样的痛苦但是同样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这个伤害我
我觉得不同的代际相比比如说我和林慧相比那我们那时候啊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现在呢年轻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对于自己这个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你可能会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感
会投射到自己的身上比如说 35 岁失业我那时候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哪里知道什么 35 岁失业啊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啊但是现在我碰到很多这个同学一些研究生还没进入职场呢还没开始工作呢就开始担心 35 岁失业怎么办然后开始担心以后的这个五险已经怎么办都是这个掌握了更多的信息但是呢
反而自己变得这个更痛苦但这种这个痛苦他自己没有经历过它是一种靠抽象的想象然后呢背负到自己身上不安就越来越严重我觉得这是一种这个不同代际之间的差别但是你要说痛苦有不安感其实每一代都会有不安感而且这个不安呢严格来说啊
这种不安或者不确定性一定是贯穿每个人的一生的谁的一生可以不面临任何的不确定性呢就生老病死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就是你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一定会面临社会越来越多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也应该是我们怎么样去应对怎么去从个人的身心出发去调节去适应变动的社会来处理自己的不安感
对,前几年应该是北大的老师吧,就是说研究北大学生,说普遍有这种空心病,说他们对前途未来感到迷茫啊,无力啊这种。我们今天其实是想,就是说那怎么样从一个空心人变成一个实心人。新一代年轻人,90 后也好,或者说 00 后也好,就是更脆弱了吗?还是说就像是之前一样,就每一代上一代人总是觉得下一代人不行,但其实大家还是正常成长起来了。
我觉得这一代年轻人他肯定面临一些我们之前没有面临过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最近有一个研究生来找我就是讨论学术问题我就随口问他一句我说你们寝室大概有三四个人吧都是这个专业方向的你们平时聊天吗
他说我们平时从来不聊天从来不交流这方面的问题那我说你是跟这几个同学不熟呢还是你以前读书的时候就不怎么跟同学聊天他就说他可能从高中什么的开始父母就有各种各样的提前的教育比如说同学之间要搞好关系
因为发生过很多极端的事件所以年轻人他对于怎么样和别人交往怎么沟通就会有非常大的这个困难这种困难不仅是表现在他和其他的同学之间的交往会变得困难那和老师之间交往也会困难然后进入到职场甚至也会有困难到现在我都听说过好几例就是上班的时候还要父母来接送
然后你没听说过看来看理想还不错或者是就是有家长把那个孩子送到单位直接就跟经理说我们这个孩子有什么做的不好你就直接这个打他骂他都没关系反正我们就把这个孩子交给你了那你说这个经理看着这个年轻人那怎么办呢难道我还真的打他骂他了所以这个会招进来所以人际之间的这个关系那就是变得很麻烦
很多年轻人现在要变得社会化就很困难这是跟整个环境是直接有关的但是社会化又是对于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这一步没有社会化你没法成熟没法应对各种各样的一些问题
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你刚刚说的这种情况让我会觉得可能这种环境的变化或者所谓的脆皮青年的出现是不是也和这种家庭的家庭环境会有关系就是家长那种焦虑影响了家长的行为家长行为又影响了孩子的心态就如果家长是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可能孩子也不至于那么的脆皮那么的就是
我们说大学高中话就我只听到这儿我只听说大学高中话没有听过这种职场都高中话了我们今天中午同事吃饭还在聊就是聊起我们当年因为有的同事这个小孩会面临一个什么中考啊或者将来在北京能不能高考的这种事情就瞎聊起来聊起来说哎呀我们就 80 末 90 初这一代小时候其实环境还是比较宽松家长对我们没有那么那么的严格
当然会说要好好学习强调这些但是不至于说像现在我们这些当了家长的同事可能他们如果不是他们自己他可能周围的这些家长们也是对孩子就我们说的那些鸡娃各种情况就很早很早考虑太多的方面我总感觉这个也让年轻一代会感到更多的压力就变成一个原来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你死我活的一个社会
我感觉我们小时候成长不是这样的环境我们家长更多时候在说要去交朋友啊好好学习啊和人好好相处啊而不是说你得把他干倒你才能如何如何是是是是是就现在就变得越来越像这个霍布斯说的这个丛林社会就人和人的关系就和狼和狼的关系一样但这是一个我们没法忍受的这样的一种这个原始的这个社会啊
在我们正常的一个社会当中应该有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同情等等等等
亚当斯密很早就说过一个有效的一个社会它的最核心的一个机制呢叫做同情心恻隐之心是人皆有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但是呢我觉得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原子化的社会以后啊我们开始体会到这个同情心没有那么简单也是需要我们不停的在跟这个社会交往互动在这样的复杂的这个作用关系当中你慢慢建立的
就是你单纯的每天刷题作业你是没有办法很好建立起同情心的一旦不能够很好建立起同情心那么在跟整个社会交往以后的工作或者是各种亲密关系等等各方面都会出现问题
所以就是除了学习以外大家一起的这种互动交往同学之间说起来这个吃饭打球这种事情现在看起来这不是浪费时间这是我们一个每个人逐渐社会化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我觉得老师刚刚提到的那个不信任感就特别戳中我包括老师刚刚提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我觉得家长不断地叮嘱孩子甚至到孩子进入职场之后还是要像一个
对待小学生初中生那样要让孩子的主管监督他之类的我觉得其实也是源于家长对孩子的不信任我会觉得现在我们大家都感到不安就是这种不信任感在作祟除了刚刚讲到人和人之间的不信任感我觉得一个更根源性的是我们对世界的不信任我会觉得世界是一个骗局
就是他欺骗了我们我们开始不太相信这个世界的一些运作的规则了我对郑作玉老师的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是一个不守承诺的世界我非常认同也非常有体会比如说
我曾经被世界承诺过努力就会成功但是我后来发现这个承诺是假的至少在现在这个社会中是失效的而这个承诺曾经是我的老师我的家长我的身边的人许诺我的于是我发现他们也在对我说谎
我对这个世界对身边的所有人于是都渐渐的失去了信任吧因为我发现努力不一定就会成功努力的不一定就会有回报努力之外可能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因素在影响着我的能不能成功这件事情无数个像努力就有回报这样的承诺
在成长过程当中被我们发现是假的发现是失效了之后我们就会对这个世界对身边的所谓的长者们失去信任了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一直在被世界欺骗就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了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可能过去教育里面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除了相信这些我们还能相信什么可能以前教育只告诉我们比如说相信这样的承诺要相信主耶稣回报或者要去相信家长要去相信老师要去相信长者但是当我们发现这些不可信之后我们也不知道相信什么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被培养起说去
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信任属于自己的信仰属于自己的原则那样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就是有一种旧的承诺已经被推翻了但是我不知道去怎么建立起新的承诺建立起新的信仰而导致我
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中间位置是一个很飘忽不定的状态因为我不知道相信什么就会感觉到很不安因为没有一个信仰给我托底或者指引我前行之类的对我觉得是这种巨大的不信任感让我们感受到非常的不安我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这种类似的感受就是我也是毕业时候会有但我感觉就是毕业这十几年我觉得在工作中有慢慢的一方面抚平一些当初的不安另一方面好像自己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一些支撑体系一些所谓的叫沉重结构也好比如说你刚毕业的时候还去找家长借钱然后找同学借钱因为付不起房租现在还算是慢慢稳定下来说能够付得起房租
然后慢慢的其他说自己在精神方面可能也会有了新的一些爱好或者说新的一些支撑力我不知道灵慧你觉得那你这毕业将近一年你有没有抚平一些你的这种不安有因为刚刚讲的是就是之所以不安是因为我发现世界不守承诺嘛像郑作宇说的那样我
我觉得我进入职场之后有了自己的收入来源之后我觉得最能抚平我的不安的是我去给自己做承诺我去许诺自己一些事情比如说我开始去发掘自己真正的爱好而不是被家长要求的上兴趣班那样的兴趣爱好
而是像比如看书看自己喜欢的书而不是考试要的书比如说像去摄影去逛公园这样一个非常是自己探索出来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爱好是能够给自己带来心理能量心理抚慰的东西那我对我自己的许诺可能就是我要多做这样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情然后我去践行这样的许诺
我觉得这个可能对我来说是去应对这个不安的世界的一个方式吧对自己坦诚去发现自己内心的真正想要什么东西然后去做这些事情去履行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可能是我的应对方式我觉得像林辉这样都是非常好的学生就现在我们面临大量的优秀青年对对回想起来呢我们
读书的时候真的都不是什么好学生就是林辉现在说的比如说去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而不是这个考试的或者是大家公认对你成长有利的这样的一些书那我觉得我们一进大学我们看的就是这样的一些书我们从来不相信什么要看一些这个对自己成长有利的书都是自己喜欢看什么就去看什么然后自己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然后我们那时候逃课还挺严重的但现在发现学生都不敢逃课我们当时都觉得这个老师都不知道在讲些什么
讲的那么慢又很无聊还不如我自己去图书馆去看甚至周围也有很多同学那就不怎么去听课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搞艺术哪怕去谈恋爱了做什么都好我们那时候好学生没那么多一个个都不是好学生但是后回过头来看那些不是好学生那些同学发展的也都不错在很多方面其实也都有所成就所以我就觉得刚刚林辉说的怎么样可以
消除这个不安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攒钱可以消除不安就是什么都靠不住对这个钱是最靠得住的你有钱我就有底我觉得呢这个说的也没错但问题在于你要攒多少钱可以消除不安可能有的人觉得我有几万块钱那我就可以消除不安了有的人觉得哪怕我已经有了几百万上千万我还是很不安
所以攢錢也許部分的可以消除國安但也不見得是一個純粹的辦法但另一方面我們知道花錢也可以消除國安我覺得這是很多人沒有討論過的問題這個角度很好比如我看有一些朋友他們周遊世界也沒有份好好的工作但人家周遊世界拍個視頻做個播客也能賺到點錢可能不是很多但是他自己非常充實在外面也看到了
大家过着各式各样的生活所以对他们来说身边没有很多钱但不是很焦虑就自己
非常的有底气非常充实我自己觉得行动是一种消除不安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一定得做点事情很多时候我们的这种不安是自己想出来的自己吓唬自己的这个事情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多人都有很严重的拖延症拖延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你害怕开始做这件事情我经常跟这个学生说因为每次交论文大家一定很拖延一定是要拖到最后一天的
比如说有时候我要上一门论文写作课我第一节课就跟大家说写论文最难的一步是哪一步呢有些人说是找参考文献还是我要准备什么理论模型我说都不是写论文最难的一步叫打开 word
就是你打开 word 以后这个后面的事情就做下去就好了但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敢打开 word 比如说给他一个礼拜前面六天都在害怕自己吓自己到最后一天发现真的打开 word 半天也就把这个工作给完成了吧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不安感就是自己不敢真的去行动虽然我也很同意前两年不是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是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但我觉得逃避也没有什么可耻的但是最好还是不要逃避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老老实实打开窝的
真的半天一天也就把这个工作给完成了所以我觉得随着这个年龄的增长我自己的体会那就是面对不安感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最好的就是你实实在在的做事情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赚钱还是花钱只要你在做事情你的这个不安感就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慢慢就消除了
我有个感觉是之前我们的面临不确定可能是明天会不会更好但是现在我觉得我们面临的不确定是我们还有没有明天我觉得因为明天已经确定不会更好了我自己的一个对比的感受梁老师这一点上您会有不同意见吗明天就已经不会更好了吗这林灵后刚刚说林慧作为林灵后确信说明天自己个人的个人感受明天不会更好了
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也觉得明天不会更好所以我觉得其实可以请林辉想这样的一个问题就你说的明天是指未来的三年五年还是十年八年还是三十年五十年
就你现在刚开始工作等到你快退休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像现在这样不好吗或者没有哪个方面有一些任何的好转吗就你对于这个世界的悲观真的是到了这么极端的程度吗就是你觉得我这一辈子你现在二十出头然后现在都要延迟退休了你也得干到六十多岁然后到了四十年以后过了四十年这个世界还是像今天这样的一种悲观的状态吗那我觉得整个这个世界变化非常非常快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 20 年前那简直是完全没法想象今天这个世界变成怎么怎么样是吧然后整个这个世界经济周期起起伏伏一般的人啊能够看到未来的三年五年就很了不起了我觉得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清楚十年以后是怎么样的更不用说 30 年 50 年嗯
所以到底是明天会更好还是昨天更好这其实是两种非常有名的世界观就是在中国的传统的世界观或者历史里面我们一直认为好日子都已经过去了这个话孔子就说过孔子觉得最好的时候是周公的时候孔子就觉得他那时候已经完了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
后来每一代的人都会这样说这个最好的时代是 2000 年前然后这个未来不会更好但一直到最近的这个 100 多年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是吧比如说像梁启超他的这个说法就觉得我们中国要奋起直追啊我们要改变啊我们要赶上日本赶上英国啊这种世界观他背后的一个假设那就是明天会更好啊
如果明天不會更好我們幹嘛還要追上日本追上美國還要發展這些東西幹嘛呢是吧所以整個的世界觀又倒過來了然後我們現在隨著經濟週期然後我們對於明天又很失望我們又回到過去的傳統但是
我们现在真的跟孔子那个时代比起来我们跟孔子的时代一样糟糕吗那我觉得也不见得到底是明天好还是不好这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最重要的是不管是明天好还是不好我们自己到底应该怎么样就是之前经常有这样的一个悖论
就是年轻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非常悲观但是大家对于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中国我们在崛起但是怎么我自己就好像找工作这个就找不到的这就很悲观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
我觉得我们今天需要一种反过来的这样的一种思考,那就是中国或者世界它未来可能是不怎么样,但是我们自己在这个环境当中是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好。我觉得我周围见到的人在这些年里面赚钱赚得越来越多,或者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反而暴富了,反而发财了,这样的例子也是有不少的。
所以我觉得这是每个人应该去思考的问题就是你个人的未来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和宏观经济可能是有一定联系但也不是完全绑定在一起在这个时代我觉得个人完全是有很好的机会的关键就是你要思考你在这样一个可能越来越不好的时代你自己到底应该做什么
梁老师您对青年一代是更多信心还是保持观察的一种态度我们经常会觉得就是前一代人说后一代不行了
这是一种很老掉牙的说法每一代都会这样说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老师也会觉得你们这一代怎么这样如果我现在也这样说我的学生你们怎么现在这样这也不会 那也不会这也不敢做 那也不敢做我觉得都是前一代对后一代的这样的一种认识不够所导致的误解
好歹都要成为社会中间都要成为社会最主流的人群你现在是 20 岁但你到了 50 岁的时候一定会有一批 00 后到了 2050 年的时候你不能说 00 后不行到时候最重要的那一批人还不是 00 后他们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呢所以我觉得单纯的用代际这样来
我觉得其实意思不大每一代人他一定会冒出这个非常优秀的这个人才但当然这个每一代他的学习的背景啊对世界的这个认识或者擅长的东西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重要的就是你得认清楚自己这个特长和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一种能力
我们会发现成功人士他也是经历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我经常会碰到现在一些学生就在跟我说就自己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比如说他现在只想考工考研我跟他说你为什么不想想去其他行业呢然后他觉得金融好像也不行现在房地产的更不行然后大厂整天 996 再加上
干不到 35 岁那也不行好像什么都不行但我说你自己你一个行业都没干过然后你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而且一个人的工作应该要随着这个时代的改变而改变我经常会想到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说像道长这样的人在之前的几十年里面他做过无数份工作他干了一个行业然后过两年这个行业不行了然后他就换一个行业然后过两年不行又换一个行业然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我不行没有人开玩笑
所以他就是经历了那么多事情然后在很多行业也干得很出色虽然很多行业现在也不存在了是吧但是他仍然是一个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的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你只有经历过了那些不同的这个行业的这个磨练然后你才能够脱颖而出
當然年輕人的優勢是他還年輕最大劣勢是他還年輕是很多沒幹過那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多做一些這個不同的嘗試然後在這個過程當中會成為更優秀的人才梁老師我前幾年聽說就是現在的大學生從大一就開始捲實習經歷的時候我特別震驚就捲實習捲積點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的讀大學的經驗就是大一大二大家更多時候都在玩
就兴冲冲的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交朋友谈恋爱但我后来也逐渐理解就是因为现在社会环境变了可能对于年轻人的要求也变了很现实的你本科毕业你去找工作如果你没有几份实习经历那可能就是总是会碰壁都会希望说这个人来了就能做
而不是我們作為一家企業還得先怎麼樣去培養你你總得帶著一些實習技能或者說一些積累過來的所以我就覺得現在可能對於青年人是有不同於我們 90 後包括你 80 後那個年代的一些要求的從您的角度來看是不是現在對於年輕人來說應該
注重培养自己哪些管理能力比如说我刚刚说到那些那有些自律很强的学生那可能这就是一种自我管理他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或者说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就是我们也看到现在比如说就业市场或者市场环境它变化非常的快那很多时候你得能力你要学会能力迁移或者说看社会需要什么你去及时去学习一些什么做一些什么
感觉这个对于大家的这种比如说风险意识也是有要求的就是你可能大一时候你正在学这个专业但你要有意识说四年后有可能我这个专业就没有需求了我就得早点去我去转专业也好或者说我修一个第二专业也好或者说我早点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这样我毕业的时候我不必去做我这个专业但我依然可以有口饭吃
我是个人是觉得好像说这种风险管理能力也变成了当代青年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你要能看到一些东西对我觉得刚刚天天说的这个非常好比如说选专业这当然就是一种风险我觉得你只要拉长时间看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的这个专业它
他从分数最高的专业变成分数最低的专业然后又可能从谷底爬起来不同的专业真是这个变化莫测比如说你说像那个建筑是吧或者土木这样的这个专业当年在我读书的时候比如说同济大学的他的这个建筑专业那在我看来那是非常好非常了不起的这个专业分数是极高的
但是這些年來大家也都知道了這個分數已經低到難以想像又有比如說你說像新聞傳播這樣的一些專業我知道看理想肯定是有很多員工是新聞傳播的專業在我當年讀書的時候因為我是復旦大學畢業的文科專業裡面新聞它的分數是最高的新聞和法律那是遙不可及的專業其他的哲學歷史等等真的就很可憐跟新聞什麼距離實在是太遙遠
但今天是吧这个新闻专业已经所以这是风险的这一种就是选专业的这个风险但我一直相信啊就是在任何的这个专业里面如果你真的掌握了这个技能
比如说好好的掌握了新闻专业的技能我觉得现在我见过很多很成功的一些投资人或者是一些创业者什么的很多是新闻毕业的我身边就有很多他们现在可能在做新闻的工作或者可能做一些跟新闻有关的工作不直接做新闻但是他们当年学习新闻的培养的那些专业的技能在他今天的工作当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觉得你真的只要投入到一个专业然后同时思考你怎么样把这个能力运用到你的这个工作当中我觉得没有哪个专业它一定是这个死亡专业一定是天坑专业我觉得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事情像我们一直说的
学习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叫做干中学就是在书本上学习的那个知识是一小部分知识而且经常是没有用的这个知识真正有用的知识是你上班时候你需要的用到的那些知识
就是你我们平时上课的时候这个上一个学期的课你都学不会的这个知识但是如果你真的工作要用那我可以跟你说就一个礼拜你肯定就学会了这时候你就需要思考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这个知识有用的能力
大学里面真正重要的可能不是教你直接能够用的能力而是培养你一种学习的潜在的一些基础然后你能够迅速的投入到某个领域里面然后学会真正上班时候要用的这个知识
回到这个风险的这个问题啊你说当代青年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那有一些风险管理可能是没有办法比如说有些人说那我填志愿不是我填的都是我父母填的我选了一个我不喜欢的那个专业也没办法
但是你总要进入社会等到你进入社会那你应该要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现在没有哪个行业可以说能够保证你能够平平安安干到退休然后一定有各种各样的竞争啊考核啊甚至有可能这个行业整个就没了那你是不是要考虑如果整个这个行业出现巨大的风险你应该往哪个方向转这是你需要考虑的在职场上你要面临这个风险
然后其他生活当中同样是如此有一些年轻的学生来跟我说比如说碰到父母比如说催婚那我就跟他说你应该跟父母要进行这样的教育结婚也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现在统计数据离婚的概率是超过 30%了任何你看到酒店里面新人结婚其中至少有 30%会要离婚的
那就是家庭生活當中也會有風險再往後看那我們每個人的健康也會出現風險在年輕的時候在 20 多歲的時候誰會把健康當回事我 20 多歲的時候我也不知道醫院是怎麼回事我從來不去醫院但是你現在凡是只要人到中年四五十歲的人沒有哪個人體檢是正常的各種問題一定會出現的所以你需要考慮你的身體的健康
会不会面临什么样的这个风险像天天说的年轻人需要怎么样培养自己的风险意识那我觉得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你得需要有常识就是你得知道存在哪些风险有些风险虽然它是小概率的事情但你也应该有一些常识一旦碰到这个问题我应该怎么去解决所以我觉得只有你先认识到这个风险你才有可能去控制风险或者去避免风险所以认识风险永远是第一步
一时半会儿聊不完,容我进一段广告缓一缓这里是健康平安时刻风险离我们从不遥远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瞬间被现实打乱节奏它可能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一份体检报告中的异常或是一笔突发的医疗支出而真正的安全感需要以清醒觉知为基础生活总有突如其来的部分
提早认知与管理风险是为自己助气防风低,留下缓冲带给自己和家人选择一份健康险就像为生活注入一股扎实与从容的底气中国平安近期推出的平安益生宝益保版就是一个为真实生活设计的选择作为一款兼具温度与包容度的医疗险产品它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与更现实的需求
对健康状况的要求更宽松超百种既往症也都可保可赔投保年龄扩宽至最高 80 周岁让慢病人群和高龄人群也能轻松拥有一份安心保障买保险就是买平安守护自我和家人的健康就是为当下筑起牢固的支点也是一把开启未来更好生活的钥匙愿我们都能稳稳向前在现实风浪间拥抱实现的生活
杨老师我感觉现代社会就对于一个人的各种各样技能啊能力啊意识啊的要求好高啊好多啊是那我觉得这就是现代人所面临的困境这又没办法但我们现在也能够想出很多就是花钱来解决事情的办法了我们举个例子就是有时候会跟一些朋友聊天一些朋友会说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百度或者谷歌这样的东西啊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区别啊就是我们一旦碰到什么事情不像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第一反应是吧小红书查一下怎么回事是吧或者百度查一下怎么回事当
当年我们没有这种东西查那你需要有足够的常识去应付所以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就是我觉得要坚信的一点就是每个人的弹性每个人的潜力是很大的就是你最终你一定能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
我之前就是老师口中说的不会看病不会看合同的人我之前有一次生了病然后需要去医院第一次自己一个人去医院要去挂号找对应的科室去体检单之类的我全部都不知道我就是去挂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挂哪个科然后还是去打电话问爸妈然后爸
其实在某一次
晚上得急性肠胃炎的时候我当时可能因为吃了特别辛辣然后又特别刺激的东西所以我凌晨的时候开始上吐下泻整个人都是站都站不稳没有任何力气也是我的朋友当时正好在我身边现在非常感谢他然后把我送到医院我当时在那个后诊室的椅子上我在想
我再也不会吃那么油腻腥辣的东西了我一定要好好的清淡饮食规律饮食我必须要好好的照顾我自己的胃我觉得经常是在这种我的风险意识我觉得最强烈的可能就是这种身体上面身体健康上面的而除了这种身体健康的我觉得还有心理健康的也是类似的惨痛教训因为我
大二有段时间我的心理状态特别特别不好我当时会因为一件非常非常小现在看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就陷入很强烈的自责会觉得自己特别的差劲会不停地觉得自己很糟糕啊当时还出现了很严重的近视障碍然后
那时候其实在那个过程当中我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心理出现了问题我也不知道原来可能听说过心理疾病但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当时是有很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我后来回个
才慢慢的知道原来是我当时心理出了状况我也是回看然后发现真的很惨痛之后开始慢慢的了解跟心理学心理咨询有关的东西我觉得这也是一种风险管理吧因为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风险特别是在现在一个高速运转其实
个体感受容易被忽视的这样一个环境之下心理健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我觉得可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保护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是一个我们最好可以具备的风险管理能力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健康方面的风险管理感觉大家你们两位刚刚都有在强调这一点这个我也蛮有感触就是以前觉得自己可以应对一切困难什么事情反正到时候再说
因为体力是充沛的精神力是充沛的你看现在这几年已经大家说什么文化体力不足了或者说我们自己也觉得工作一天之后回去很疲惫就是如果老天有的话应该也能发现我刚开始做这档播客的时候应该没有什么健康方面选题但是随着我年龄增长我开始做一些健康方面的选题
以及公司也有些同事我们聊起来,有些同事是可能得时不时去医院做检查或者说怎么样像有些同事我们聊起来他还会说我最近这个什么什么事情这个医保报不了但是呢也买不了商业保险了因为他那个比如说买商业保险他是有些前提的首先你得体检,体检完证明你现在是身体健康的而且没有什么先天的什么问题你才可以去投保的
但你现在已经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的话那保险公司肯定也是不会再上去投保的哎呀我就有时候也会感慨说哦大家已经开始聊这些问题了吗包括梁老师您再看了一下已经应该至少有五档节目了吧一平方公里的经济学生亡生娃养老打工人城市书单大讨论还有一档其实我当时是有点意外就是有一档节目是讲五险一金那是在我有一个问题系列里边对吧
当时看到我们做这档节目就是觉得说如果这些事情这些东西如果是在我们大学的时候就有人讲过我们可能毕业之前或者说毕业之后也会少走很多弯路或者说能够做更好的这种风险管理有一些更不一样的风险意识我自己其实也觉得我算不上五险一惊方面的特别有研究的这个专家但是呢我又觉得这个
问题对于看理想的听众来说特别重要假如放到其他平台我觉得还没那么重要但是这个看理想这个平台那么多的这个文艺青年我觉得对于文艺青年来说这个主题特别特别重要确实比较容易不接地气有时候就是平时一腔热血去做事情但是很多个人的权利也好或者一些什么也好就是我们可能会忽略掉它
忽视掉它觉得不重要但是可能真正是说遇到什么问题的时候这些是很重要的有些白纸黑字的东西是在那的
是的就像我前面说的你最终是逃不过去有些你说逃也就逃了但是最后你说自己的身体的问题然后自己养老的问题每个人都会到 60 岁而且所以我们说的无险一经它都是社保的范畴社保就是最基本的关于我们生存的这样的一个覆盖它的一个保险像美国有一句名言就是人这一生只有税收和死亡是不可避免
就你这一辈子其他事情你都可以避免你说我不结婚那就不结婚了我没孩子那就没孩子了你得交税吧你得赚钱养活自己这个你逃不了第二个死亡这件事情就是每个人最终都逃不了的所以我们最终得老老实实的面对这些事情虽然每次想到这些事情就很烦我自己也会觉得很烦但是
这是你逃不了的你只能去面对我成长过程中就是一直对保险这件事情没有任何的概念一直都不太了解保险而且就会觉得去系统的要了解一个保险去了解保险的构成保险的条款呀还有生效的规则我觉得就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嗯
你现在有任何的这种商业保险吗比如说我没有因为不太了解但是如果说是我了解过了我觉得我还是会去买的因为会觉得它其实是一个就像前面讲到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它会给我们现实的安全感非常踏实的一种保障
我想请梁老师您再和大家做一些科普吧就是无限一金是大概是怎么回事所谓商业保险又是怎么回事因为可能很多朋友对于特别是商业保险会有一些误解吧简单来说呢这个无限一金啊这个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保险然后商业保险就是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就是国家认为一般的打工人都应该有的最基础的那样的一些保险主要就是养老保险就是你老了以后失去劳动能力了这时候你需要一些钱来支持你的生活
然后医疗保险那就是你看病然后需要给你一些支持我们经常在年轻的时候就觉得我不怎么看病这个钱交了也白交但是呢月到后面人到中年以后那你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病尤其是碰到一些比较大的一些病呢或者要做手术的一些病呢那可能这个开销就很大很大然后一下子出去一大笔钱可能会影响你的生活
所以医疗保险又是很重要的一块那除此之外呢还有其他一些保险比如说失业保险比如说工伤保险比如说生育保险那这些呢不是每个人一定会遇到的但是呢
一旦发生了可能对于你的生活也是一个重大的一个影响比如说你说像工商保险那最好是不要用到没有哪个人是希望自己会碰到工商但是万一不幸遇到了这个工商因为你可能部分的丧失了劳动能力那怎么样能够保障你还能够很好的一个生活然后像失业保险这确实是一个潜在的存在的这样的一个风险然后你在失业期间没有收入了但是你房租还得交啊
你吃饭还得吃饭是吧那怎么样使得你生活平稳过度那同样的这个生育也是对于女性来说那整整有一年两年的这个时间你要生孩子你没有办法工作怎么支持你的生活所以五险一新总体来说呢它是一个覆盖了你最基本生活需求的这样的一个保险我们叫它社会保险但是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光有这个社会保险可能还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当中还面临其他的一些风险
比如说今天这个天天你们来上班但你会不会担心我家里会不会着火
我噴到有些朋友就特别担心所以他说我每年家里面这个着火的这个保险或者是我不在家的时候家里会不会有人破门而入来偷我的东西那我的这个财产险那我得买但对于有些人来说那我们很放心是吧这个我觉得我家里不会着火哪怕你说这个保险也不贵比如说一年这个比如 100 块钱这一天就几毛钱但一些
有些人就觉得那我家里面绝对不会着火我就不愿意一天花三毛钱免除这个后顾之忧但有些人觉得只要一百块钱两百块钱那我可以安心的来上班我根本不用担心家里面这个事情那我就愿意去买这个保险这显然就是不同人有不同的考虑这就是一种商业保险
然后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出国有些人就担心我在国外我会不会生严重的病啊突然会不会什么蓝尾炎发作了然后会不会我的手就骨折了那那我一定要买好保险但有些人相信那我出国我又不是去爬山去去做危险的事情就是不会有这个危险所以
商业保险完全就是看不同的人对于生活的认识是不一样具体来看所有的保险它的本质都是你花一些钱来对冲你的风险我们都知道比如说家里面着火这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情就看你愿意花多少钱去把这个
小风险的这个事情把它给彻底给消除有些人愿意花一点点钱对于有些人来说那一年花个 200 块钱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钱那我就把这个概率给抹掉了但另一些人他可能不愿意所以我就说每个人他对于风险范围的认识是不一样的这是第一点第二个呢是每个人对于风险的这个偏好也是不一样的就是有些人啊他能够接受一些风险但另一些人他是
不能够接受这种其实是哪怕是很小的这个风险有时候我也会跟学生讲这样的一些这个例子
我们都知道坐飞机是有风险的而且飞机的风险它是致命的一旦飞机出事涉及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但是比如说你面临现在的一种情况假如接下来你的工作要求你每个月必须从北京到上海来坐飞机每个月坐一次然后同时你的工资收入会翻倍然后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 offer
那我相信很多人是愿意接受的因为北京到上海的这个航班过去几十年来从来没有出过一次事情就是概率它是存在的但从来没发生过所以很多人就愿意为了这样的一些这个回报我去接受一些风险
但是也有极端风险规避的那我就是不愿意然后哪怕你的这个给我的这个钱更多我也不愿意是吧所以我也碰到过一些很好的一些学者或者一些艺术家他就从来不出国他只能接受坐火车去或者坐船去但你到美国去没有人会让你这个坐船去美国对那只能就放弃这样的机会也有些人是这样
所以这就是我们对于风险和收益不同的这个看法了而且呢同样一个人他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他对于风险
风险或者对于对应的这个保险他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那有些人比如说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火灾的人可能就觉得这个火灾是一个小概念的事情但是呢我周围有些朋友比如他经历过火灾他就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可能让我的这个财产瞬间灰飞烟灭所以我每个月每年我花 200 块钱然后避免这个风险他觉得这是
绝对应该的或者在他没有经历过火灾以前他也不觉得这是一个需要面对的这样的一个事情但是一旦他有了这个经历以后那他觉得他要把这个风险给消除所以一定要买这种保险所以呢这个商业保险呢是因人而异的它是我我
我们在社会保险的基础之上额外出来的一部分然后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认识你觉得你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是有比较大的风险的那你可以花一些钱来消除这个风险所以这是保险它的一个最根本的意义
梁老师我很好奇就是作为您是学经济的人来说您什么时候具备了保险就买保险这样的意识以及您有没有陆陆续续买一些什么样类型的保险以及您怎么去思考这些保险对您的帮助或者意义我家里面一些这个保险主要是我夫人在负责她会买一些保险而且因为我和她的风险偏好我们两个人也风险偏好不一致
就是我觉得我属于风险中性就是我没有那么害怕风险但是它属于风险高度规避的它就是属于那种出门上班就担心家里面着火的那种所以他就会觉得那我要把这个风险给消除我要去买这个保险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就是像健康险或者是对于我们自己的生病的概率然后我们去怎么来看待所以我觉得就是学习经济学它的一个好处或者是经常会产生的一个结果是使得一个人他会越来越风险规避
就是对于一个没有系统学过经济学的人来说呢往往可能会风险偏好一点或者是赌心可能会更重但是呢学习经济学的过程啊就是看到各种各样泡沫的这个破灭我觉得对我来说这个记得最清楚就是什么时候这个股票暴涨暴跌就大的这个股灾上课一天到了跟学生讲这种事情然后你讲多了以后呢你会对这个世界呢会渐渐的有一些悲观或者你觉得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强然后呢你会觉得
那我是不是应该这个适当的多花一点钱来把这些风险给消除掉所以我觉得学习经济学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副作用是吧会使得一个人对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使得你能够赚钱的这个机会减少因为风险和收益是对的呢就是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低风险对应低收益你如果不敢投身于
高风险的事情那你也赚不到高收益啊所以可能你的投资理财啊你的人生观啊你的各种规划可能也会逐渐的往低风险低收益的这个方向去偏
可能最终使得我们的生活就是平平淡淡的安安稳稳的就这样度过这是学习经济学的副作用打引号的副作用梁老师我分享一下我的情况就是我是属于当然我回过头来想我觉得是比较幸运的一点是我刚毕业然后有了一些就是当时收入也很低反正有一些基础的收入之后因为家里人有人是做保险的
所以当时其实是在有点不情不愿的情况下买了深雇险和重疾险因为当时没有这种意识而且觉得自己工资那么少但又每年要拿出一小部分来去付这个保险就觉得有这个必要吗但是就是像你刚刚说的这种工作几年之后你发现会有出差什么我又是一个坐飞机会有点恐惧恐高的人
我就自己主动的加了那种交通意外险就觉得说这个这太危险了我必须得加一个后来收入又高了那么一丢丢然后又把那个重疾和深雇的保额又提高了就是你保费再交的多一些我说回过头来想比较幸运是因为当时买的时候年轻
年龄小所以交的钱可以比较少少很多因为比如说过了 30 过了 40 你再去买同样的保额但是保费是要交很多的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我好像但是咱也不希望出事还是希望说平安出差平安归来但是就觉得有这么一个像是压仓室一样的在那我还会安心很多就一旦出现什么情况觉得没事有保险护着
反正这是我一个比较朴素的观念那还有就是梁老师我会有个疑问就是如果说我之前没有接触过保险我自己没有买过的话比如说放在现在这种情况大家会觉得说这个经济相对它是一个比较不景气的状况那我既然我都舍不得消费我干嘛我还要把一定数额的钱拿来去买保险呢
我也可以理解很多这个年轻人因为手头是比较紧什么钱都缺啊你还要我把一部分的这个钱投到保险里面那我觉得保险其实也是一种支出你会考虑哪些钱是必要的这个支出你会觉得这个吃饭可能是我必要的这个支出那商业保险是不是你必要的支出即使是必要的支出你也可以考虑是我就买
比如说重疾险还是我要买更多的保险把我的所有的风险全部都覆盖到还是只要覆盖我最担心的最害怕的那部分就好了这其实你自己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对 我感觉我的思路就是从自己的这种支付能力经济能力出发先买这种我最担心的就先把所以就把这种重疾和深雇
但是写满了所以交通意外是后面的就是你发现在你的工作生活当中好像乘坐交通工具变得更多元然后更频繁那我就有这种担心所以就这个是主动去买了这种交通意外险
听天天刚提出来的说我不知道可不可以理解为是保险跟消费之间的冲突然后又听了老师说的我在想就是买保险是不是也可以是一种消费比你成一个产品的话可能保险就是我买的其实是平安和安心我想象了一下
我出门前我确实那种会去看天然气和操台的人我也是对然后如果说我买了这份保险之后那是不是我就不会再为此多分神分心了我就买到了我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我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是是是就是前面也提到那个词就沉重结构吧就是随着自己生活经验智慧啊包括自己一些风险意识的这种提升可能慢慢也意识到说自己的生活可能是被哪些支撑着的就像是
我们自己的生活是一栋房子然后这栋房子是被很多粮去撑着的这栋粮可能是有些比如说我们的基本的经济基础收入然后还有我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就是我们的健康还有就是我们一些其他精神方面的一些消费或者说生活灵慧你觉得现在如果你的生活是这个房子你觉得有没有哪根粮有所欠缺
我觉得我都挺缺的但是我觉得我现阶段和上一阶段作为学生那个阶段相比我是更扎实的就是比如说刚提到住房健康人际支持收入我之前在没有工作之前我的收入是零需要依靠父母的
补给我才能够生活所以我觉得我收入结构是从零到一的包括住房也是我以前是没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哪怕我的老家有我常住的卧室但是也因为我上大学之后不经常回家嘛所以那个卧室常常可能会
比如家里空间不够了需要堆一些杂物那个房间就至少在心理意义上不再是属于我自己的房间了那在住房就是这个方面这个量我也是因为工作了之后自己租了房子自己有了自己的房间我觉得也是从 0 到 1 的嗯然后人际支持的话
我回想我感觉是一个从一到零到一的过程因为可能以前在之前的生活当中会有很多的朋友我们之间没有太多的分歧但是后来因为我们的选择不一样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不一样我们会慢慢的走散所以就
不至于不至于
对或者从 100 慢慢向零去进吧有点像那个手机的健康度就是可能以前的手机健康度是百分之百然后现在可能慢慢的降到了百分之 8879 现在你还是 95%
我感觉我已经 80%了都还是在会慢慢下降的所以就一直到了这点之后我会慢慢的有所警惕比如说我会开始自己做饭自己做一些更清淡的饮食然后注意身体不要老是熬夜多注意休息周末多出去走一走就是是我努力的想要加固这一根粮吧
梁老師在這方面有沒有一些什麼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呢就我感覺這是一種就是有了風險意識風險管理能力之後那就要構建一個承重結構或者說我們有一種結構性保障的概念我們怎麼樣把自己的生活承擔起來因為我們像我們即使說大學畢業大家也是成年人了確實是我們的自己各方面生活也好工作也好第一責任人
對 我也在想前面天天說的這個沉重結構但我自己的有一個直覺的想法就是想要面面俱到的沉重結構是不現實的就我們當然希望一個好的那個沉重結構它裡面包括天天提到的住房 健康 人際支持收入結構等等
然后最好是你自己有足够多的钱然后你有很好的朋友然后你自己身体也很好然后就是每一根支柱都很扎实能够把你给撑住但是呢在现实当中啊如果你要求每一根支柱都很扎实的话那我觉得你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是不太现实的大学里面流传这样一句话就是说
学习社交睡觉三件事情里面你只能选两件真的是我感觉我大学的时候可能就是反正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交朋友嘛然后睡觉对我直到现在也是一个每天得睡七八个小时的人就是天生不是那种精力充沛的人就得睡饱了才能有精力去做很多事情那学习我就分配的精力就
少一些所以就变成一种不可能三角那我觉得对于其他方面也是你说一个人又要健康又要有很多朋友是吧有很好的这个社交然后要要赚很多钱本身也是矛盾的对就人还是不能既要又要当然我们最好这几根支柱是比较平衡的但其中有一两根稍微比较
强一点的能够给你更大的支持我觉得也就好了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是一个在各个支柱之间他可以相互的补偿和替代的我觉得永远是这样的一个关系包括哪怕是前面你们提到人的健康说我们的健康像手机电池健康到底是 85 还是 75
那你会知道啊一旦上了一点岁数以后没有哪个人是完全健康的但是你的不同的这个器官他的健康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身体各方面都挺好就他牙齿不好另外一些人牙齿很好但他心脏不好然后呢最后呢每个人就是
你浑身的零件都不怎么好但是综合起来给你打个分给你打个 80 分是吧但是可能你某些器官一些零件才 70 分另一些是 95 分这都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也是不要想追求一个面面俱到的很完美的这样的一个成熟结构
关键是要维护好自己的这个沉重结构我们生活当中到底需要有几根支柱我觉得也因人而异在我们更多的这个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就是可能更多的靠一两根支柱现在我发觉我周围的一些朋友尤其慢慢上了岁数以后大家的兴趣爱好也是纷纷涌现出来比如我周围的一些朋友比如说写作的作者作家
大家坐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官鸟和官星假如是男生开始聊什么钓鱼开始聊书法开始聊这些中年人的这些东西都出来了在我看来也是每个人最后要为了维持自己的稳定的知识结构而自己开发出来本来没有官鸟的这根支柱但现在人到中年或者怎么样觉得官鸟变成生活当中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然后纷纷出去观鸟对于我这种不想动的对于他们这个观鸟插不上话的已经逐渐快要被排除出这个文艺青年的这个系统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现在看到的大家构建自己知识系统的这样的一种方法杨老师我感觉可能我刚刚问的有问题就是说会缺哪个如果说咱们今天说这个房子应该基础的应该有八根柱子但是有些人可能只有四根有些人只有三根就是说它是缺柱子的
但是有可能更多的情况是说八根柱子每个人都有但是这八根柱子呢有粗有细对对对而且不同的阶段这个粗细程度会变化就比如说我刚毕业那肯定是收入的这根柱子是极其之细的就是工资很少吧但是呢我健康那根柱子是很粗的因为那个很年轻嘛二十来岁我身体正处于一个比较巅峰的时期
对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健康的这根柱子越来越细收入的这个柱子可能稍微又粗了一些那比如说再换到像我们在看理想工作我感觉对我来说其他柱子都一般吧但是可能精神生活这根柱子它是很粗的我觉得是有这种情况的
还有一个我刚刚比较惊讶那可能真的是梁老师您身边的这种文艺青年文艺中年比较多奇人异士比较多我听到更多的情况是人到中年对这个世界丧失好奇丧失兴趣前阵子看那个独库和林海老师他不是做那个六重奏那个视频节目采访不同的音乐人小柯啊许愿啊有一期是采访丁威丁威老师在六重奏那一期他聊了一句话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和
林海说你不觉得中年人已经很少听音乐了吗中年人不听音乐了听音乐的更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所以就是中年危机的其中一个方面我可能也是说这种精神方面生活动力的一些消失您说的这种大家逐渐开始观鳥啊什么
真的还蛮好的因为我们今天聊这个我们这是一期五四青年节特别策划我也会想这个事情就是所谓中年危机那中年危机的这个侧面有没有可能通过在青年时期做一些事情把这个中年危机的这个侧面去克服掉比如说青年的时候就有一些兴趣爱好那到中年的时候可能五个爱好变成三个变成两个
但还是会有就我觉得不用想那么多所谓的中年危机它的核心就是你只有在中年你才会碰到这种危机你在青年的时候你碰不到这种危机年轻时候有自己的问题又没钱这个失恋各种各样的问题谁还想着观鸟人到中年这些好像都不是问题了突然觉得观鸟变成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既然是中年危机就等到中年再去处理吧我感觉是我之前其实爱好比较单一性格也比较孤僻可能一个人看看书散散步我感觉在看理想这几年对我还是影响蛮大的比如说我之前其实不喝咖啡的但是身边太多同事喝咖啡了我也会好奇罗布斯塔是什么意思阿拉比卡是什么意思斗充日是什么意思可能去了解一些培养一些喝咖啡的习惯培养一些看看展览了解艺术
就慢慢建立起这些东西但是确实生活好像会更丰富一些就我们今天说时薪青年可能一方面分为物质方面的另一方面是精神方面的那你物质方面有一些所谓的抓握力把控感然后精神方面也有一些压仓时灵慧我不知道你在看理想这个环境当中待下来你会受一些影响吗
会会会在看了一下的话会给我一种氛围就形成一种我需要去输入一些东西需要去了解这个世界的驱动吧我觉得看书和听播客可能算是我精神世界的压仓室吧
因为在书里面你会一方面你是会可以知道更有智慧的人他们的一些生活经验你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然后像听播客的话其实也是他们可能不是不算是先知可能是同行的人他们会分享一些他们的感受和经验啊思考之类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一方面我可以学习一些经验一方面是我可以跟他产生一些共鸣产生一些共通的感受
然后另一方面是我觉得看书和听播客这个其实也可以帮我和世界建立一起连接刚刚讲到可能是跟一些具体的人建立一起连接可能之前的人可能是现在的人除了这个之外帮我跟世界建立一起连接我就会能够更加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然后我所处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这样的一个压仓时它可以帮助我去提高我对于世界的分辨率我之前听到过一个形容就是我们其实每个人对于这个世界
看这个世界的时候的分辨率是不一样的就像你你的眼睛近视是 100 度我的眼睛近视是 800 度然后我们摘下眼睛去看世界的时候有些人看到是比较清晰的有些人是比较模糊的然后我觉得看书和听播客就是可以帮我戴上那副眼镜的这样的一个压舱是能够让我去
看清楚身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在经历什么虽然说看清它并不一定就能够解决我的很多的压力和焦虑但是它至少会让我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之后我就能够知道什么东西是我不能改变的什么东西是我能够改变的然后去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是是老师感觉我们平时其实同时在一起对工作当然也会吐槽不少对上班也吐槽不少
但是另一方面来说其实工作很多时候也对我们帮助不少的对 工作对于一个人是挺重要的马斯也曾经就说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人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个劳动来决定的就一旦把这个劳动这个属性剥掉真的不让你上班真的让你每天无所事事你一个人不见得能够
實現你自己的價值觀 是吧馬克思他最難以想像的就是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不需要人每天勞動 不需要每天上班到時候人到底應該幹什麼馬克思覺得對此他也很難想像出來日復一日的工作給我們一種穩定感
然后呢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坚持做一个事情然后坚持很多很多年形成你的这个长期主义我觉得这其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本来还想问你就是在一个变化这么剧烈的外部环境之下就长期主义这种会已经是一种比较过时的一种理念了吗我就觉得因为太多的人啊他嘴上说长期但你没有做好真正的长期的准备然后
然后你真的你如果能够把一个事情坚持下去融入到你的习惯当中然后就变成的一部分了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那咱们几位梁老师啊林慧啊有没有你们这个日常生活中刚刚也提到长期主义那有没有坚持比较久的很久的这些小习惯就看起来它可能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呢它也是我们的某种自我托举我感觉我的这个习惯可能还没有坚持很久但是我
计划坚持计划坚持我以为是已经开始坚持了已经开始坚持了但是可能在时间上没有太久可能坚持了一两个月的样子然后他应该还算有些用处就是做饭这件事情这件事情还蛮能实现脱
然后烧菜
装盘之类的我会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当下的一个练习的方式我之前在听闲者时间也是一档播客他们的主播叫小张和智智他们当时说做饭是一种微小的禅修我觉得这个观点特别特别的戳中我他们说当我切土豆的时候我就只在意土豆
我在自己开始做饭的时候真的有体会到这一点比如说我在做饭的时候刚刚讲到可以充分的专注当下只专注有手头那个土豆然后我可以充分的感受时间的流逝因为做饭一分钟就是一分钟你炒菜一分钟就是得炒一分钟不可以偷懒也不可以放在一边不管了会让一分钟重新成为一分钟而且
因为白天会忙于工作其实是很少跟自己相处的做饭也是和自己在学习和自己相处跟自己建立连接的一个机会此外还有比如说我在做饭的时候我可以感受到食物最原本的气味和味道对也是跟食物建立连接然后我也可以和时间重新的发生一种新的关系而不是像在工位上面
一下子一小时就过去了那篇稿还没有改完都会有一些时间上的错乱对我觉得做饭就是我现在觉得是目前来说我想要践行也正在践行的一个长期主义下的自我托举吧就把它当成一种小小的谈修
来践行做饭很好我们的 HR 李女士也好像她已经坚持了一两年了她好厉害对我前几天还刚刚问过她她说她还在做饭我说你有觉得对比之前你点外卖吃外卖自己身体变更健康了吗她说倒也没有但是当然她没有说这个词但我感觉她的表达意思就是说她变成一种生活的自我托举我每天回去不是再像之前一样玩玩手机什么而是有这样一个固定的生活的仪式
感觉自己变健康它也是一种健康对吧梁老师我很想听您作为一个经济学者的自我修养有没有您的自我托举的方式我除了每天的必然的这种工作像读书写字这样的工作以外我自己基本上我每天还是会写一下日记
就是因为我我我自己看过尤其近代以来挺多知名学者的这个日记然后每个人风格不一样是吧有些会记得很详细有些很简单或者测重点不一样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就是哪怕你目的不是给别人看因为有些学者他写日记的时候有这个想法就是我这个是要传是要给别人看类似于胡适这样的但更多的人就是呃并不是给别人看但是是一种自我的对话
或者自我的反思就是我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是比较重要的包括你自己的一些想法什么的你都可以写在日记里面然后跟自己对话所以我觉得当我不知道写什么东西的时候或者是有时候你说我要比如要写一篇文章但是就是你这启动是很麻烦很累的那对我来说可能写日记就是一种比较好的一种启动的方式热身的方式
同时我觉得还可以分享一个我觉得我夫人她有另外一个不一样的习惯就是每天她会记账买了什么东西不管你是网购的还是线下吃饭的什么她都会记账而且她能够坚持很多年的记账
平時看起來也沒有什麼但是一旦你有了一個長時間的這樣的一個記錄通過記帳來幫助你重建你對於生活當中的很多記憶像最近跟一個朋友聊起來他說他最近去了一次新加坡然後吃了新加坡的一個代表的菜叫做辣椒螃蟹
然后他说这个很贵可能要人均 800 块钱 800 块人民币然后我听了就很惊讶然后就跟我夫人讨论一下就是我们当年我们在新加坡我们也吃过挺多次辣椒螃蟹好像没那么贵很快他就可以从他账本里面给我拉出来我们哪一年
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辣椒泡花了多少钱我一看物价确实已经翻了好几番这个就完全没法比了有了这样的一个记录确实可以帮助我们重建我们的生活然后理解我们当时是做了哪些事情是吧一步步怎么走到今天的这是我的一点小小的心得吧
感谢你听到现在本期是中国平安与小宇宙 APP 共同呈现的五四青年节内容企划时新青年请就位系列节目之一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始终关注并陪伴青年成长包含保险医疗金融养老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为年轻人构建更省心、省时、省钱的生活支持系统用时薪的选择回应现实的复杂稳稳拖住生活每一步四档播客共四期节目将为听友提供关于时薪青年的样本合集和行动指南愿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掌握生活主动权在稳定的精神内核与扎实的现实支点下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