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86:我靠,原来他们拍的都是「老登电影」!

E86:我靠,原来他们拍的都是「老登电影」!

2025/1/19
logo of podcast 过期电影报告

过期电影报告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M
Mallory
武侧
Topics
Mallory: 我和武侧今天讨论的是"老登电影"这个概念。它起源于电影《好东西》上映后引发的性别争议,是对"小妞电影"的一种反击。我认为它涵盖了所有男性视角的叙事,甚至延伸到文学领域。每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同,取决于个人对电影的感受和理解。它并非一个负面词,而是对抗"小妞电影"偏见的结果,旨在瓦解对女性向电影的偏见。 我对"小妞电影"这个词也不喜欢,因为它带有轻蔑的意味。"老登电影"虽然也是情绪化的词,但具体到每一部电影,情况又不一样。我不赞成用它来概括所有男性视角的电影,应该具体分析每部电影。现在已经无法再用过去的眼光看电影了,性别视角的加入改变了我们的观影方式。用性别视角看杜琪峰的电影,会发现其男性视角叙事非常明显。虽然杜琪峰的电影很精彩,但用性别视角看,会发现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反思过去叙事中的错误价值观,并融入新的视角和价值观。现在看电影,我会下意识地运用性别视角,这与十年前不同。 电影《罗丹的情人》的译名隐去了女主角的名字,反映了对女性的忽视。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有才华的女性被社会抛弃的故事,它并非"老登电影"。我们应该深入剖析电影,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从荷马史诗到现代电影,大部分叙事都是男性视角,缺少女性视角。我们需要反思过去叙事中错误的价值观,例如荷马史诗中对荣耀的追求。激进的讨论有时能促使我们反思经典电影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父》。我们应该肯定电影的优点,并批判其缺点,而不是纠结于概念本身。 武侧: 我第一次看到"老登电影"这个词是在豆瓣,当时感觉很多人都在讨论。"老登"这个词以前常用来骂老男人,而"老登电影"则是在《好东西》之后出现的,用来反击"小妞电影"。我对"老登电影"的概念理解不清,它似乎涵盖了所有男性视角的电影,甚至扩展到文学领域。我感觉"老登电影"可能指那些男性叙事,并把女性角色工具化的电影,但其范围很广,几乎涵盖所有电影。我直觉上认为"老登电影"是指男性叙事且轻视女性角色的电影,但其范围可能过于广泛。我认为"老登电影"是一个负面词,范围较窄,例如《教父》;而李安的电影可能不算。 我不喜欢"小妞电影"这个词,因为它带有轻蔑的意味,而"老登电影"则是一种反抗。"小妞电影"是男权社会强加给女性的规则,虽然我喜欢看,但它存在问题。"小妞电影"和"老登电影"都存在问题,但"老登电影"更像是一种反抗。现在用"老登电影"这个概念进行对抗,尚属无伤大雅,但应避免标签化。我们应该深入剖析电影,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从荷马史诗到现代电影,大部分叙事都是男性视角,缺少女性视角。我们需要反思过去叙事中错误的价值观,例如荷马史诗中对荣耀的追求。激进的讨论有时能促使我们反思经典电影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教父》。我们应该肯定电影的优点,并批判其缺点,而不是纠结于概念本身。"老登影评人"的争论是无意义的,不如讨论电影本身。男性叙事必然带有男性视角,但程度有所不同。我非常喜欢《教父》三部曲,尤其是一二部。即使是"老登电影",我们也能从中欣赏到其艺术价值。有了性别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电影的优缺点。即使是女性主义电影,也需要学习叙事技巧。我们不否认经典电影的优点,但要警惕其落后的意识形态。很多香港电影,特别是80年代的,都充满了"老登"的味道。80年代的香港电影,大多存在性别意识形态的问题。很多我们喜欢的香港导演,例如吴宇森、徐克,他们的电影都存在"老登"的时刻。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近期热议的「老邓电影」概念。嘉宾们探讨了该词的起源、含义以及它与「小妞电影」之间的关系。
  • 「老邓电影」概念源于电影《好东西》上映后引发的性别争议
  • 该词语缺乏明确定义,理解因人而异
  • 嘉宾认为它涵盖了所有男性视角的叙事

Shownotes Transcript

过期的「老登电影」讨论,天啊到底什么是「老登电影」?!我们爱的男导演们是不是都登味十足?

随便聊聊,欢迎讨论。

主播:

Mallory、五色全味

片尾曲 杨乃文/伍佰《说不出口》

欢迎关注过期电影的付费专题栏目《深度解析:大话华语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