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01.高考选专业,你后悔了吗?

001.高考选专业,你后悔了吗?

2022/6/30
logo of podcast 社会价值时间

社会价值时间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余永晴
周瑜
孙懿
星火战队
王习森
金戈
陆韵之
Topics
孙懿:我认为在信息时代,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孩子们需要具备向内求索的能力,拥有丰盈的内心和光明的德行,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立足。同时,无招胜有招的能力也很重要,孩子们需要能够快速评估当下所需的能力,并时刻准备着应对变化。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和工具,帮助学生做出选择,但教育的核心仍是遵循教育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星火战队:我们的调研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所选专业感到后悔,主要原因包括就业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薪资待遇低以及学业内容过难。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专业信息,导致入学后产生落差。我们希望通过小程序提供全面的专业信息,帮助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做出更明智的决定。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在大学后可能会对高中不常接触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提供更多专业信息选择至关重要。 金戈:我认为社区感和资源对选择专业非常重要。通过不断探索新项目并在项目中成长来确定专业。接触大学先修课程才能真正了解专业是否适合自己。我们的小程序旨在对接资源和提供社区,帮助高中生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向。 陆韵之:我最初学习理科是受社会环境和分数占比的影响,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对社会公平和社科类话题更感兴趣。我打算用理科知识为社科和文科事件服务,因此选择文理学院进行跨学科专业规划。我认为跨学科专业是未来发展趋势,高考只是起点,有足够的时间探索兴趣方向,我们的项目希望帮助学生发现更多可能性。 余永晴:我认为选专业带有一种执念,也考虑到数学比较好找工作。选专业是玄学,小程序提供信息,但不提供固定答案。我们的小程序希望提供信息,但不限制或捆绑用户。 王习森:我的初高中强调做豪迈的中国人,提供探索性课程。高中参加辩论队,探索社科类话题。不仅注重课程学习,也注重项目式学习。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大学生选专业后悔的现象,超过70%的大学生表示后悔,主要原因包括专业就业困难、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薪资待遇低和学业内容过难等。
  • 超过70%的大学生对所选专业表示后悔
  • 专业就业困难是后悔的主要原因
  • 课程设置不合理、毕业薪资待遇低和学业内容过难也是重要原因

Shownotes Transcript

最近,又到了每年高考选专业的时间。什么是“好”的专业?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又成为很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焦点。 在此之前,有四位高三的学生,调研了几百位高中和大学的学生,他们发现有超过70%甚至更多的大学生曾表示对选择的专业很后悔。他们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可以从学术表现、兴趣爱好、性格特质,以及职业薪资/工作压力等维度推荐专业与课程。 他们还希望通过小程序帮助偏远地区的高中生,打破不同地区之间了解大学专业的信息差,促进教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他们自己也经历了选择专业的过程,他们是如何确定专业的?作为00后的年轻人,他们又是怎样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未来的?我们也一起聊了聊他们所接受的初高中教育,除了编程、烹饪、瑜伽、攀岩之外,还有什么也是素养教育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他们组成的星火战队,也是第二届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的参赛队伍之一。 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联合负责人孙懿跟我们聊了聊她眼中的基础教育,她发现,现在的孩子跟之前最大的不同是,他们面临一个不确定性更强的环境,需要具备更多向内求索的能力、无招胜有招的能力和跨学科的能力。这也反映了SSV创新办学实验室的核心命题:如何将科技融入教育,创造社会价值。 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本期嘉宾:** 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联合负责人 孙懿 准牛津大学工程专业 王习森 准牛津大学数学专业 余永晴 准伯克利大学计算机专业 金戈 准格林内尔学院学生 陆韵之 本期主持:**周瑜 01:50 这个小程序如何帮高三学生选择专业? 03:00 大学生对所选专业后悔的原因有哪些? 10:30 几位00后嘉宾是如何选择专业的? 18:20 现在的高三学生面临的是选择的困局:也许是人生中第一次必须自己做决定的时刻; 23:30 这一代年轻人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27:40 几位嘉宾同学接受的是怎样的初高中教育; 34:10 教育部今年4月的新课标强调了什么? 35:00 现在素养教育对年轻人的能力要求是向内求索的能力、无招胜有招和跨学科的能力 43:50 嘉宾同学认为什么是好的教育? 50:00 语文老师是如何教会了向内探索这件事? 54:50 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在教育中可以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1:00:50 科技究竟应该怎样帮助教育? 1:09:50 几位嘉宾同学的未来规划:卷还是不卷? 本期关键词: **腾讯Light·公益创新挑战赛:由全国妇联宣传部指导,腾讯公司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主办,腾讯企鹅伴成长、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腾讯企鹅爱地球、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云AI、腾讯云微搭低代码、腾源会联合承办,第二届Light大赛设置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教育和素养教育三大赛题。 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下设实验室,助力创新教育生态发展,探索多方新型的协作模式,持续推动创新教育。 本期音乐: Inspiration by Rafael Krux Advertime by Rafael Krux 本期制作:周瑜 以下为本期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收听音频节目 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去强调素养教育? 孙懿: 我觉得还跟这个时代相关。当信息时代来临,未来是不确定的,不像过去,你学什么专业,就干什么工作,是能看清的。我们那个年代我们怎么成功?我们靠有招成功,我们比别人更会有招成功,就是因为我们比如更勤奋或者怎么样,我可以把确定的事情做得更好,比别人更好,我获得成功。 但是我的整个互联网从业经验告诉我,哪有招?你未来三年都看不清,对吧?如果我们的孩子还要在未来获得这个东西的话,他其实就要怎么样?无他们就要有无招胜有招的能力,他们要有这种基于他们的底层能力,能够快速的去评议出当时当下需要他的能力,需要他做的事情。这是一个很快的过程,他很难提前准备好,而是需要时刻准备的。 这是一个变化,所以我觉得是孩子要有向内求索的能力,首先他需要内心丰盈、光明德行。你比方说语文越来越难,你怎么才能在语文做好,就是内功深厚,只有内功深厚,方能无招胜有招。 关于选专业后不后悔的调研 主持人: 后悔的人多吗? 星火战队: 我们发现大约有超过70%的人表示自己后悔,选择该专业或者出现了后悔的想法,有60%多的人表现表示出自己在真正入读该专业前并未对专业有过深入的了解。 主持人: 对专业不满意,最显著的一个原因是什么? 星火战队: 我们发现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首当其冲的就是专业就业困难。因为目前许多专业就业市场较为饱和,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找到工作可能是他们的首要目标担忧,是他们对自己专业不满意原因的最大构成部分。 其次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他们在实际入读的过程中发现和自己一开始填报该专业的时候的期望是有所出入的。 第三就是关于专业毕业薪资待遇低。因为可能大家在尤其是入读大城市学校的学生,他们可能更多期望毕业以后留在所就读大学的城市,那么他们对于毕业的薪资就有一定的要求,包括购置房产车辆这样的需求,都会导致他们对于毕业薪资提出更高的需求。 第四是学业内容过难。这种情况可能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课程设置的不了解,可能也是在入读大学以后,发现和自己高中理解的时候有所出入。另外一个原因是,高中学生在高考以后就嵌入了一个较为放松的状态,他们把高考视为人生比较大的一个难关之一,在这个难关过后,他们对于大学的课程可能会较为放松,一段时间不学习以后,学业内容就会出现过难。当然排在最后的也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被专业调剂,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主持人: 如果有改专业的机会,更多人的选择会是什么? 星火战队: 更多的学生还是从文科或者是纯文科转向于金融领域,然后也有很多理工科的学生从生化环材这样的行业想要往计算机方向发展,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弃理从文或者弃文从理这样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可能就是源于前期专业填报时出现了重大失误。 与此同时我们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有人会说如果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建筑、社会学、法学、中医药、舞蹈学等等,我们发现这些学科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高中的时候不太能接触得到,不是很了解,所以最初可能就没有填报这些专业。等到上了大学,才发现这个课程可能适合我。这一发现也是激励我们提前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专业信息的选择。 跨学科能力 陆韵之: 我后来跟我们父母说了,人生漫漫几十年,我现在才哪到哪,我觉得我的人生可以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性。 可事实上我的兴趣非常广泛。除了关注国际社会,我对天体科学,我对CS,对数据这方面也非常有兴趣。包括我在生活中很关注性别平等这样的议题,如果我选择了伦敦政经这个学校,可能就没有办法把我的精力分配到我所热爱的课程当中,因为它的课程框架是已经定好了的。 如果我选择美国的文理学院,它可以给我提供更多的机会,以及提供更多学术方面的支持,因为美国的学术资源相对而言还是更多。文理兼修可以双专业,包括之后读博可以直博,但是英国就比较难以直博,这只是一个留学选择的问题。 孙懿: 我自己感受很深的是,我们要在基础教育阶段,给孩子们很多的时间去体验。让他们通过真实的项目,真实的这种多元化的学习,去唤醒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就是找到他们自己。 然后还有一个我觉得特别好,这个也是当时我孩子的小学校长说的,他说其实对于一个小学的教育的目标来讲,第一重要的还不是说去比这个孩子学了多少的知识,第一要义还是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如果孩子有这种感知能力,那么这种能力会支撑他一生。他说如果我学生有这种能力,我一点都不担心他的未来。比如说,现在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交叉学科的出现,比如说我们现在今年说的很热的,叫数字创意。 当我们去看数字创意的新方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卡点不是卡在能力上,大家都有很强的数字的能力,都有很强design设计的能力,卡点卡在你能不能理解美?你能不能有这种美的感知能力,就是你美的创造力,以及你有没有这种将技术和创意去融通的能力。 教育+科技 孙懿: 从腾讯SSV创新办学实验室来看,我们的核心命题是将科技融入教育。要把腾讯的技术、平台、生态的能力发挥出来,其实我们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连接与共创者的角色。 Light其实就是一束光,它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大赛,能够让有能力的人有机会真正去参与社会价值创造,大家有机会去共创形成一个新的东西。它源于科技、源于教育,但是又不完全是原来的科技和原来的教育,要去创造一个新的东西。这个就回到SSV的本质,要直面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责任要外化成能力,要外化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