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友小伙伴你们好,我是严一家本期节目是由爱他美奇迹意义系列发起的多维体验系列播客节目最近我周围好些同龄的闺蜜差不多到大概 40 岁左右吧突然就这么出现了一波生育小高峰有好几位我本来以为这辈子可能不会选择成为妈妈的好朋友突然都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他们当中有的人呢是经过了很多年的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选择有的呢就和当年的我一样在完全没有计划准备的前提下发现了一条新的小生命降临然后在思考之后决定在人生当中去解锁一个更加多维的身份
无论是有所准备还是意料之外的降临我的朋友们经常都会半夜和我打电话然后会很好奇当我在 15 年前那个时候我才 26 岁啊还是一个特别年轻的女孩的时候决定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心情
或者说 15 年后当我回看当时的心路历程又有一些怎样的感受有没有一些当时其实完全没有预料过的东西或者有没有一些喜出望外的体验当然啦他们也很想知道我有没有一些后悔和遗憾的部分那今天这期节目我就想和大家非常坦诚地来聊聊这些话题
那就像在我之前的播客当中谈到,我其实在 2025 年跨年的时候看完了一本英国精神分析界新出的一本书,叫 The Womb Life,讲的是我们在妈妈的子宫里的时候作为一个胎儿有没有自己的一些意识,情绪和行为。
那么在这本书里面呢他就描写了很多关于孕产期的过程当中妈妈这个身份带给不同的女性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我想在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当中当我们知道一位女性要成为妈妈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基本上都是会说恭喜因为让一条小生命降临到世界上它的确是一个非常神奇甚至神圣的过程
当然我们在一个现代文明的语境下,我相信当每一个人成为妈妈的时候,内心所体验的情绪远远不只是喜悦这么单一。
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一定还会经历的是那种未知的甚至于可能是一些手足无措的迷茫的或者说一些甚至于可能和恐惧啊愤怒啊各种各样沾边的情感比如我有很多闺蜜她们在和我聊生孩子的过程的这个事情的时候都会很好奇的问我说到底有多疼
我想当他们愿意把这一些很真实的想法来告诉我的时候,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勇气。当我们能够去直面我是否要选择做妈妈这一类的问题时,那些非常矛盾的体验,这个本身就是我们已经在作为一个妈妈,对各种各样的感受去自我负责。
很多时候可能社会对我们女性承担母职的期待经常会让我们对这个过程里但凡有那么一点犹豫或者害怕或者除了喜悦之外的情感都会觉得很内疚这是不是说明我没有准备好要一个孩子或者说这是不是说明我不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在养育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如果经常听我播客的小伙伴会发现养育这个过程本身它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执面各种各样复杂的没有单一答案和出路的情感而一个女性可以执面这些复杂性的能力在我看来它已经是一种母性力量的觉醒
无论是我们还是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面对许多的不确定性能在认可这些不确定性甚至是不完美的同时义无反顾地踏上这条真诚在我看来这是比活在一堆充满了恭喜的粉红泡泡里更加有力量的一种生命状态
当我每一次和朋友们聊起我当年到底有没有一些决定性的瞬间,是决定说啊,我就是要成为一个妈妈,我决定要一个孩子,其实可能老粉们都知道我当年其实做妈妈的时候是完全没有准备好的,这完全不在我当时的人生规划当中。
但我现在回过头来想虽然我那个时候说不出什么这个大道理啊大的词啊但那个确实是一个特别主体性的选择总体来说呢我当时一共有三个非常强烈的念头
第一个念头呢,是我当时问了自己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就问自己说,我作为一个 26 岁的地球人,如果我今天在哪里遇到了一个外星人,他问我说,哎,地球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来玩一玩,看一看,待一待,我觉得我会非常这个二话不说告诉他很好玩啊,你过来玩一下吧。
我说出很好玩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我的人生是一个很简单的选项其实我从小到大可能也是经历过各种各样的起起伏伏但是我就记得当时 26 岁的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来到地球上我也很愿意让一条小生命和我一起来见证在这个地球上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神奇的事情
当然如果说我有能力的话,我会尽可能的去呵护他,让他拥有更多比我要多的好的体验。这就像是给一个素未谋命的生命发了一张请帖的那种感觉。我当时挺有主体性的第二个信念,好像就是会觉得顺其自然它一直是我自己的一种人生和生活的哲学。
我经常会被问起各种各样的比如说和人生事业规划有关的问题但是熟悉我的朋友其实都知道我是一个在这一方面并没有非常清晰的规划但是每当一个机遇出现我一定会非常认真对待他的这么一个状态
比如说我现在这个在海外读博士这件事情我其实这件事情在五年前它并不在我的选项清单之内因为当时如果我要过来读博士的话好像有很多前置性的训练要求我是没有办法通过学生签证去完成它的
但是大家知道因为 5 年前我们整个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线下的事情都变成了线上以至于一些我本来没有可能完成的项目它都被我在国内的时候一件一件都完成了然后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我才有机会来到英国进行博士项目的深造
所以你看这样的一些很小的例子它就说明其实我的人生并没有这个每一步都规划的非常的精细但是如果说一件事情它发生了我就会很认真的去思考它是不是我想要的
即使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可能是一个超出我过去这个脑海当中的设想或者是个很大的惊喜那对我而言我就会非常认真的去对待它而不是去轻易的放弃它那在我当时就会认为这一个既然老天爷给了我这么一个大的其实当时多多少少有那么点惊吓吧后来才慢慢慢慢觉得是个惊喜的这种感觉
好像我就觉得那就 let it be 吧真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想法我的朋友有时候开玩笑会说我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游过去的人可能我当年在决定要孩子这件事情的思考当中也多多少少会有一点这样的想法
会觉得车到山前必有路尽管我对于养孩子这事一无所知但是全世界这么多人都生了可能我到时候也会有自己的一个
回答或者说自己的一些路径吧然后当时促使我下决定要这个孩子的第三个现在回想起来还蛮有主体性的一个心念呢就是觉得说养育这件事情本身它是非常美的
我不知道听友小伙伴有多少和我一样从小非常喜欢养花花草草啊小动物那些就是见证一个生命从无到有见证它从那种萌芽的状态到蓬勃发展这种过程对我来说始终是很享受的一种体验当然我们在养育人类幼崽的时候负的责任和这个时间维度以及需要投入的成本那都非常的不一样
但是好像我有一个底层的人生逻辑包括这个逻辑一直出现在我的播客当中就是养育一样东西不管你是养育一个小生命还是你说我这个养育我自己看着一个东西慢慢的生根发芽看着它长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看着它有些时候停滞有些时候朝前走
这样的一种发展脉络在我看来是世间生而为人很美的一个过程我非常好奇那种发展和延续的力量是什么样子的比如说我可能在怀孕的时候会幻想我自己身上哪些特质会出现在孩子的身上
他的童年和我的童年会长得像吗他会不会经历我曾经身为一个孩子的感觉就是这些问题我可能永远都不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答案但是他始终会让我觉得非常的好奇我觉得
那现在我的老大已经十四五岁了都长得跟我差不多高了我现在回头看觉得自己当年这三个决定性的让我决定做一个妈妈的那些想法吧似乎没有什么特别后悔的点而且呢在此之外我还体验到了一些当时并没有预见到的其实会让我觉得非常喜悦和满足的部分
比如说我想很多爸爸妈妈可能都会有的一个感受是当我们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站在他的一个高度你会看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世界
当然这件事情有一点两面性在里面这个所谓的两面性是指大家现在设想一下如果你第一次去一个城市旅行比如说假设你可能去北京旅行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去玩的东西和你作为一个爸爸妈妈带一个小小孩去玩的东西
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可能你以前去故宫的时候你可以驻足慢慢欣赏里面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东西
可是当你带着一个小小孩去的时候他可能更感兴趣的是在那个台阶上滑上滑下的感觉他对于那些故宫里的宝贝尤其是那些四五岁大小的孩子他才不管那是什么东西但是也因为这样的一些体验你似乎会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故宫
现在随着这个英国这篇春夏季慢慢降临啊我也有挺多朋友托家带口来英国玩耍我有时候会给他们一份我自己做的攻略然后我就发现其实在我那个攻略当中有很多的景点是可能没有孩子的一些朋友不太会想要去但其实还蛮好玩的一些地方
打比方来说北伦敦有特别大的飞行博物馆大部分游客不会专程跑去那可是如果你家里有特别喜欢看飞机的孩子哇那个博物馆真的就像是让人觉得老鼠掉进米缸里一样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有孩子的话可能这样的一些不一样的世界它在我的这个人生当中并不会非常容易的出现
但是呢既然我做了这样的选择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它对我来说就是非常值得珍惜的部分
然后我之前并没有预料到会那么好的第二个部分呢是养孩子的过程当中当然有很多辛苦的甚至于心烦的时候但是也有很多非常微小的根本无法预料到的情感滋养瞬间会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的治愈
上一周我带着两个孩子在这个外边度假然后晚上我们没事干的时候呢就三个人挤在一起看他们小时候的那些照片
然后我看到一张照片就乐了,就是现在我女儿十四五岁已经跟我差不多高了,都一七零都要超过那我的手机里面有一张照片,是她差不多可能两三岁的时候吧,就是她抱着一个奶瓶在喝奶然后她喝着喝着呢,就想把这个奶瓶塞到我的嘴里面,就像要给我喂奶一样
因为我现在在英国学这个儿童心理治疗嘛所以回过头来看这个图我就会想如果说是跟我的督导假设去描述一个场景一个孩子在那喝奶喝着喝着想要去给爸爸妈妈去喂一口奶他们可能会认为说这个孩子他某种程度上也是内化了一个照顾者的形象就是他自己吃饱了他才会想着去滋养别人
这种反哺的这种过程啊在一个吃饱的孩子身上显现的时候就是有一种地主家有余粮的感觉那说起这个喝奶粉呢其实当时我大女儿出生的时候体重非常轻然后因为担心她就是吃奶粉不适应所以我在早期的时候是一直坚持母乳喂养的
而且我大女儿其实一直母乳喂养到了 20 个月直到我自己甚至于当时已经喂奶喂到心肌缺血就是因为大家知道可能有很多妈妈喂夜奶喂得很辛苦要半夜起来啊等等等等就我当时也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后来真的觉得身体有点吃不消然后才选择了断奶
当时我有一个在法国的闺蜜呢她就给我推荐了这个爱他美奶粉然后我当时大家知道啊这个十几年前其实很多现在大家随时都可以买到的奶粉还需要代购但是现在的妈妈们其实是有更多的选择的比如说爱他美旗下现在有了顶配产品爱他美奇迹液系列
我就想要是我孩子当年有这个产品就好了因为对于第一次接触奶粉喂养的宝宝啊我会推荐考虑现在这个奇迹白罐它这款就是奇迹系列的适度水解配方小红书上我看到有人把它叫做灵敏先锋
因为它特别厉害的点就在于它是通过独特的水解工艺做到了关键致敏蛋白零发现降低了牛奶蛋白致敏性的同时还能保留完整的有益的营养这就让妈妈们不必再担心奶粉过敏踩雷了而且它还添加了爱他美独家专利的 C-New 自护因子
是 271 的母原有益菌 M16V 和百种自护益生源 GOSFOS 的科学组合帮助宝宝肚肚的有益菌群壮大帮宝宝打好身体基础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呢,我当时作为妈妈经历了很多内疚和牺牲的体验,我想第一次做妈妈的人都会非常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会害怕自己犯错,可能会担心一个很小的决定就影响宝宝的一辈子。
我深深处地想啊如果我有现在这些即将做妈妈的闺蜜如果他们夜深人静的时候跑来问我说一家我实在是没有力气再母乳喂养了是不是可以给宝宝喝奶粉
我想我一定会去多听一听妈妈们的需求是什么去听一听他们的担心是什么去听一听他们需要的是什么然后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上我会告诉妈妈们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某一个专家或者演艺家的观点而是作为每一个妈妈的个体
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多为的看待养育这件事情而不是用单一的答案去养育孩子
因此母乳喂养,奶粉,或者说家里面是多个人一起喂养,还是一个养育者喂养,我想这个里面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统一答案,而是在于我们如何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地看见宝宝需要什么,我需要什么,而在我们两个人的需要当中有没有一个中间地带。
这就引出了可能我自己做妈妈这么多年之后会觉得非常喜出望外的第三件事情那就是以前有人告诉过我说养育是最好的促进自我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其实对那句话一直是没有一种切身的体验的
但可能当你手里抱着一个小小的孩子他看起来那么的小那么的需要你的保护的时候你一方面会奔发出很多很多的力量同时呢可能你作为一个孩子那些脆弱的幼小的部分也会被他激活而这种激活的过程就带来了很多让我们自己实现一些自我成长的契机
比如我刚才谈到的可能因为这种内疚的和无意识当中不断把自己作为一个被牺牲对象的这么一种心态之下我可能会无条件的对孩子几乎是无底线的付出了很久但是有一天我恍然大悟说如果我再这样下去我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孩子可能真的会失去一个妈妈
但其实对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妈妈更重要的事情了我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思考我自己在很多的人际关系当中是怎么一步一步把自己牺牲过多然后没有办法对自己好一点的就是在这一点上面其实我在做妈妈的过程当中是有大量的觉察和反思的
同时我觉得很妙的一点是其实我们也可以在这个过程里面发现哇原来我是有能力把一些我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西啊创造出来去给下一代的
我想到之前可能前两年吧我孩子刚刚当时和我一起搬来英国然后在这边上这边的学校他们学校里面呢数学也是分类似于我们说国内的这些快班啊慢班啊等等然后当时我孩子其实他是偏文一些他数学确实不怎么好然后呢可能分班考试之后他被分去了一个相对慢一些的班
那他就回来告诉我然后他可能在国内的这个教育的整个环境会让他感觉这个可能多多少少是一点让人有点尴尬甚至于有点丢脸的事情我想如果我自己小时候处在他这样的一个处境回家告诉爸爸妈妈我被分去一个慢班很有可能会被批评的挺惨的但是当时我就跟孩子开玩笑我说哎呀我说
我说你真是这个突破了别人对中国人数学好这件事情的刻板印象我说数学这个咱们不好就不好呗又不是说因为你是中国人这个数学就一定得好成啥样你只要自己喜欢的学科那个学的不错就行了而且后来孩子告诉我其实慢班的数学老师是他更喜欢的所以我也觉得就没什么
可能我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的反应会跟上一代人有那么一些不一样而我认为这种不一样本身它也是一种生育代际传递当中很美的部分那后来我女儿其实在慢班里面待了挺久的这个挺久并不是因为她的进步不大事实上她的进步大到其实半个学期过去老师就想让她去快班
但他一直告诉我说他说他实在太喜欢那个老师了所以宁可带在慢班也没关系那在这个时刻我又做出了一个选择是尊重孩子自己的决定可能在我过去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当中人是一定要往高处走的
但是在我看来可能当我自己做妈妈的时候我就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权利可以去决定给到孩子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去告诉他如果能遇到一个让你对学数学有兴趣觉得很有乐趣的老师这个比去快班要来的重要那谈完这一些让人满足的东西我也想来聊一些其实我现在回想起来会有点遗憾的事情
在过去这个 15 年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我可能有一个最大最大的遗憾就是我没有在自己更早的一个年纪去接受精神分析或者心理治疗
其实我现在可能因为我在英国读心理治疗博士的缘故我们的项目是要求我们一周至少要见四次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进行这个面对面的分析的要聊很多我们自己的童年啊每天发生的事情啊反正就是把你从里到外给分析的透透的
当然其实算上我之前在国内接受的一些远程这个高频分析今年差不多已经是我接受高频分析的可能第九第十年吧我经常会和我的分析师们聊到一个幻想就是如果我在可能自己做妈妈之前就经历过这样一趟自我觉察自我认识的旅程我做妈妈的整个过程当中会不会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打比方来说我又要提到刚才我说的那一个断奶时的那些内疚的感觉我在当时可能并没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消化那些感受以至于我是选择通过牺牲我的身体通过牺牲我的精力来回避那些让我非常焦虑的内疚的感觉但其实说实话我从一个现实检验的角度
就是后来我回想起来孩子断奶之后开始喝我当时刚才说的从法国代购回来的那些爱他美奶粉嘛就是他每一次看到奶瓶那种高兴的样子也是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这个和他当时在我怀里喝奶的那种幸福感我觉得虽然有不一样但是也真的都会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指数非常高
所以可能我当时很多纠结的东西在后来看来都不是个事儿当然这个不是个事儿的背后呢它意味着我当时可能内心有很多的冲突很多的假设很多的愿望它是没有被看见的以至于我似乎一定要通过一些行动去保护我那一部分不想去看见的东西
当然和很多这个养育者一样,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体验过各种五味杂陈的感觉,包括一些听起来不那么美妙的感觉,无力感啊,愤怒啊,烦躁啊,恐惧啊,甚至于羞愧啊,等等等等,这些感觉我应该都是体验的不少,就跟大家是一样的。
我想如果在体验那些很强烈的情感的同时有一个情感上让我感到非常安全的去处有一个可以让我从一个第三方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视角的话可能很多事情又会有那么一些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哈
我的有一个幻想当中的第二个比较大的遗憾呢是说起来也挺好笑的我两个孩子的来临都是没有被计划过的就是我没有体验过一个计划当中的去期待一条生命来临的感觉好像都是脚踩西瓜皮划哪算哪
所以在我的幻想当中当然大家也可以告诉我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就是我幻想当中那一些想好要一个孩子然后这一个精心的准备然后真的期待来一条小生命这个全程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他降临我不知道这和我这种就是脚踩西瓜皮的状态会不会很不一样在我的想象当中那个可能又是很不一样的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然后我体验过的第三个遗憾呢它是一个可能我没有办法去改变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其实我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当中有很多集体生活的经验我很小就开始住校然后
非常幸运的是我的整个住校的体验总体是非常好的,交到很多朋友,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但是住校它毕竟和一个家庭的环境非常不一样,以至于家庭它到底是什么,对我来说反而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我之前在自己的播客里面经常提到说,我们是没有办法把自己,
没吃过的东西给做出来的你没吃过红烧肉你看着食谱做出来的红烧肉它可能味道是很奇怪的
所以当我其实在童年当中体验到的家庭生活的时间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组建一个家庭的体验就像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样当然这部分它也并不完全是不可弥补比如说我也会去观察别人的家庭里面是什么样的情况包括我小时候一些海外游学的经验也有在当地的一些这个家庭当中住过
所以真的就是东拼西凑一些家庭到底是什么这样的一个观念让我在做妈妈或者说这个形成一个家庭的过程当中就有一种慢慢摸索但是总会有那么一些遗憾在那里的体验吧我想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特别完美的养育过程的但因为那一些不后悔也因为那些遗憾
所以我一直希望能够把一些更有爱有温度的养育方面的内容可以带给更多的养育者支持大家更多的去享受养育过程当中的美那在我看来其实养育之美不仅仅是欣赏孩子的成长它也是享受我们自己更加多为的身份
其实我在养育孩子之后啊我本来一度认为可能我的人生就会变得狭窄一些但事实上其实我回过头来看我过去 15 年的整个经历它反而变得非常的宽阔我不仅解锁了妈妈这样一重身份事实上我在妈妈之外还解锁了更多的身份比如说当时因为我又想照顾孩子又想有自己的事业
我有一位前辈就告诉我说如果你要两者兼得的话你要做的并不一定是去创业而是要去创港就是你得创造出一个港未来让你自己可以去实现这些愿景在这样的一个启示之下其实我真的是解锁了很多重的身份和人生的体验
比如说我当时一直和大家开玩笑说我是夜间工作者这个夜间工作者是指孩子八点睡觉之后我都会这个非常专注的工作三到四个小时然后就靠着这三到四个小时愣是出版了不少自己当时翻译的书呀包括后来开始做一些这个文字类的创作呀做翻译呀等等
初次以外我好像细数下来我这个过去做妈妈的 15 年里面还体验了很多这种体育活动就是因为有了孩子之后你觉得我一定要特别健康的长寿的活着然后对于锻炼身体或者这个户外活动这件事情的兴趣就变得更大一些
我好像尝试过这个泰拳啊尝试过直铁啊包括后来去考这个潜水啊这个滑翔伞啊最近又在重新拾起来这个双板滑雪啊就这些东西它似乎是因为你知道这个人生的时间多么宝贵你一点一滴都不想浪费所以你就去不断地解锁很多过去可能自己并不认为自己会去做的事情
包括当妈妈这件事情它也给了我很多创作的灵感或者说动力吧比如说我之前出版的那个《1016》这个信箱就是写给中校学生看的那套心理科普漫画它真的是我和孩子在逛书店时候的灵感因为当时我的老大他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突然一下子对焦虑抑郁这样的词很感兴趣
他很想看一些他能看懂的心理科普去了解那些到底是指什么然后我陪他去这个上海书城里面逛了一圈发现所有的心理类读物要不就是给大人看的小孩看不懂要不就是一些漫画呢他给你感觉就有点像是我们以前那种思想品的课本就没那么好看然后我就跟他说妈妈自己给你做一套吧呵呵
虽然有那么一点全能自恋的感觉在里面但是最后能把这事办成我也挺高兴的包括我现在在国外读博士但我一直开玩笑说我还辅修了一个厨艺学位因为
因为大家知道英国可能很多中餐并不好吃,然后如果你想吃中餐的话,自己做可能是更好的。我以前其实没孩子的时候也喜欢做饭,但没有做那么多。现在有孩子又是在海外,好像做饭它就变成了我周末特别爱琢磨的,也是自己用来放松很多学业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吧。
这些可能都是我在这些年在因为有了孩子之后体验到的很多多为的部分我有时候经常会在工作当中跟爸爸妈妈讲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个需要被看见的人
而不仅仅是个需要被解决的问题那其实在这句话里面在我看来把孩子换成父母二字也是同样成立的当我们作为养育者可以更好的拥抱自身的多为我们才更有可能去看见孩子的多为去意识到他们不断在经历动态的变化和成长尊重他们的独特性格鼓励他自主探索和发掘自身的热爱
这些也是爱他美奇迹一系列吸引我的点他们一直以来都倡导一些多维育儿理念而不是用单一的视角去看待孩子和孩子的需求是用更多维的角度来关注孩子多元成长和多重个性的塑造当孩子可以从小把身体基础打好拥有强健自护力这就像是一艘小船的主体
而养育者的多为关爱视角就是小船的分番会在生命的航道里去往独一无二的方向感谢高阶起步多为自护的爱他美奇迹亦系列对本期节目的支持欢迎大家分享你孕产期的多为体验故事我们将在评论区选五位听友送出由爱他美奇迹亦系列为大家准备的精美礼品
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告一段落啦我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