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Merve Emre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corporate control (Re-release)

Merve Emre on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s corporate control (Re-release)

2024/12/31
logo of podcast Worklife with Adam Grant

Worklife with Adam Grant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M
Merve Emre
Topics
Merve Emre: 我认为情商的概念起源于对情绪劳动的社会学思考。企业利用员工的情感表达能力作为盈利机制,而这被重新编码为个体能力。这掩盖了员工与雇佣他们的公司之间的具体社会关系,这种关系迫使员工表现出某些情绪或激励他们对工作产生特定感受(例如热爱工作),以便更努力地工作。考虑到情商的历史背景,我们应该对它是否是一种可以追溯到个体大脑、身体或心灵的实际品质产生怀疑。我对“智力”这个词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下的概念化方式持怀疑态度,并且我认为将个体与社会维度分开是不合适的,个体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其社会化过程密切相关。一旦将“情绪智力”作为区分教师优劣的标准,个体能力的重要性就会下降,因为它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过程的一部分。需要情感表达的工作与性别密切相关,许多被认为情感要求高的工作主要由女性承担,这并非偶然。很难将关于个体能力(如灵活性和同理心)的主张与关于性别和社会期望的更广泛理论区分开来。情绪智力概念最初源于女性化工作,但现在已成为许多工作(无论男女)的定义特征,这与服务业的扩张有关。情商被企业利用来影响和胁迫员工,压制他们对工作条件的怨恨。高尔曼的《情商》一书中,关于缺乏情绪智力的负面例子,将贫困和资源匮乏等社会因素归咎于个体缺乏自我控制。对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往往忽略了社会背景,例如,棉花糖实验中,贫困儿童更难以延迟满足,这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而非单纯的个体差异。许多组织在疫情期间用情绪智力培训作为权宜之计,而不是解决根本问题,例如改善工作条件和提供更多福利。情绪智力、性格测试、正念、韧性等概念,允许企业在增加工作不安全感和要求员工付出更多的情况下逃避责任。表面行为与深层行为的区别在于,人们有强烈的动机去真正体验他们所表现的情绪,因为伪装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企业和员工都有强烈的动机去相信他们被训练或被激励去感受的情绪。理想的职场环境应该是员工不必为了保住工作或保证工作利润而过度进行情绪劳动,可以坦然表达自己的兴趣或不感兴趣。与其关注技能,不如关注人际关系,因为技能的概念会将社会现象个体化。我建议摒弃“情绪智力”这个术语,因为它掩盖了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力关系,并赋予了企业控制员工情绪的权力。 Adam Grant: 我相信存在个体在感知、理解和管理情绪方面的能力差异,但我不会称之为情商。我认为认知能力与情商不同,情商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化的和习得的。虽然某些人在管理情绪方面似乎更擅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家庭、学校和工作场所,这些技能更容易磨练和发展。无论你在哪里学习这些技能,我们都遇到过在管理情绪方面很糟糕的人和擅长的人。我认为,无论这些技能是在什么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它们仍然存在于某人的大脑中。当然,有些人天生比其他人更冷静。但我认为,一旦你开始谈论情商,一旦你将它命名为一个类别,例如区分你想要哪些老师和不想要哪些老师,那么个体能力的重要性就开始缩小了。因为这已经成为社会分层过程的一部分。我同意情商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化的和习得的,但在许多工作中,管理情绪的能力仍然很重要,例如飞行员和教师。我认为,在许多服务行业工作中,女性承担了大量的情绪劳动,并压制自己的感受以取悦顾客或客户。但男性主导的许多工作也存在着巨大的情感需求,例如警察、消防员和领导职位。情绪劳动最初是一个女性化的概念,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无论男女,都将其视为责任的一部分。这与服务业的扩张有关,现在有更多的工作围绕沟通和人际交流,而不是制造商品。我不认为这仅仅是关于谁在做这项工作,而是这个最初源于女性化工作的概念现在定义了发达工业国家的大部分工作。虽然在护理工作中,情绪劳动仍然主要由女性承担。你的文章对情商的批判非常有见地,它揭示了情商是如何被用作企业控制的一种形式的。高尔曼的书中,许多负面例子是关于暴力事件的,这些例子将社会因素归咎于个体缺乏自我控制。企业利用情商培训来压制员工对工作条件的怨恨。我认为,心理学的解决方案不应该被用来解决组织问题,应该提供更多福利和工作保障。表面行为与深层行为的区别在于,人们有强烈的动机去真正体验他们所表现的情绪,因为伪装会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企业和员工都有强烈的动机去相信他们被训练或被激励去感受的情绪。理想的职场环境应该是员工不必为了保住工作或保证工作利润而过度进行情绪劳动,可以坦然表达自己的兴趣或不感兴趣。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关注技能而不是劳动,更有利于员工的自主性。情商的概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承认了人们在数学和语言技能之外的其他重要认知能力。情商既可以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即有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更擅长处理情绪,我们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学习更多关于人际关系的知识。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It's been 25 years since the concept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xploded onto the scene. Cultural critic Merve Emre makes a bold case that in the wrong hands, it can be used to exploit people. We unpack the surprising root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how it's been co-opted as a form of corporate control and why you might want to rethink some of your core assumptions about emotions at work. This episode originally aired on June 8, 2021.

You can find the full transcript for this episode at go.ted.com/T4GTscript6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