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枪枪三人行主委好今天啊迎来两位老师一位是扎建英老师这大家见过了哈还有一位周孝正老师更见过但是在我们这还是头一回他这个自我介绍叫人民教师
人民大学的一个教师周校长你不是说牧师吗那就是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原来把老师叫灵魂的工程师怎么一上来马上变得谦逊了我发现真是会有些学者真是现在越来越会上电视了私下里聊天一上电视我是人民教师是人民教师挺光荣的为什么要请人民教师来因为今天的话题就是高考
头一天而且你们两位我觉得一请来我发现很有缘都是哪一届的 77 级的就是文革之后恢复高考第一期我们俩都是恢复高考第一期 77 级 81 届周老师你们那个时候好像这个概率更少对因为我们 7778 级一共是 1200 万考生录取了 57 万所以大约是二十分之一
也就是 5%你就干败了 19 个人对你上的是哪个大学我上的是首都师范大学它是北京大学那是最高学府
但是我当时考试的时候压力很大因为我在七级里边算是最小的年龄我等于 18 岁上了学但是面对的是一大批就是社会阅历非常丰富都是插队十年工厂十年那种自信然后他们那个知识积累都跟我们不一样因为他们在文革之前已经高中毕业了
那我们等于是在没书读的十年里边我是等于文革开始在上小学一直上来所以那就是面对的是一些特别我觉得当时的精英啊就是第一次恢复高考你们记得那个时候的气氛跟现在一样吗那时候的气氛当然比现在考生岁数都大也没有家长成群在外头等着考生横跨 14 个年龄段横跨 12 届
就是说从 66 届到 78 年恢复他是 12 届所以我比他大 12 届你说的真对我们班最大的就比我大整整 14 岁因为我们小学六年中学六年那个时候小学五年中学五年所以说从年龄上他是大了 14 岁从届他是大了 12 届
哎呦那真是老中青一块考啊对不像现在了现在这个一考试你感觉都是家长都在校门外头啊而且啊我为什么说这个高考让我有点感触啊我们呢最近得到了一个纪录片准备在这个大视野里播我想啊给你们两位看看看看你们能有什么感想
这大概纪录片拍的是去年的高考了在这个福建一个叫武平县一所中学这个高三期班就这个班好大去年这个高考你感觉啊
那就是一特种部队从一上高三开始你看这段就是班主任一开始要跟考生们进行动员他可能在福建在武平这种比较乡下的地方他跟北京上海全国考生都恨北京了这个太不公平了觉得分数线差太大你要知道在这些穷乡僻壤可以说在这些地方高考对他意味着什么你看看这一段就是班主任在给学生们训话的
刀伤一年一定要大家要有吃苦的准备一定要有吃苦的准备刀伤一年从我现在已经三十八岁了在我三十八年的生涯里面我觉得我体会最深的最苦的就是刀伤一年我估计到我死的时候我都会说我人生里面最苦的就是刀伤一年每一届刀伤啊这个动员的时候我都会跟谁说这样我说你给我拿出半条命来
我让你一条命因为我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同学是因为这个读书读得非常勤奋很刻苦然后不行了就到教室里面
第一个
一定要把你孩子明年的升学问题当作你一年当中的头等大事来抓明年你的孩子就高考了没有什么比你的孩子高考更重要的事你这一年里面一定要把你孩子高考当作一件你这一年里面最重要的事情来着
是不得了战前动员当时我们完全没有这个气氛你们是更困难了但是你像比如我自己我在高考的前一天或者前两天我还在地里边种田我在北京郊区插稿就进考场那没什么压力也不可能不能说没有压力还是准备的比如说收工以后你要
看书复习那时候中学的功课但是绝对不到这个程度啊哎呦你也知道就是我看他这个片子你像我们昨天还有一个领导还说他当年就是农民出身他为什么要高考这是对于城市的孩子和对于农村的孩子特别是比较穷的地方那个意义啊太不一样了他说尤其是干农活太累了双抢的时候
他就说他干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就发毒誓我一定不当农民了我一定不这么干下去他说你这个我是没干过他说你体会不到的那东西可以让你有一切的这个力量去奔一个高考就是因为也是唯一的一个办法
相比之下我觉得周老师心理素质可以跟我们示范一下他刚才说当年高考的时候怎么着觉得所有的人都不如你不是因为我们高考的时候我们都 30 岁了有不少人已经结婚而且已经有孩子了所以等于说那个时候家长实际上在里头现在家长在外头现在家长不得了
你知道现在我都那个时候都没有我说现在家长为了孩子高考要住宾馆去我也听说说附近的这个宾馆考场附近宾馆都满全都满了而且你讲我就听说有一个这还是就是人民日报我一个同学他的孩子在初中转高中他不是高三最后一年了整个高中三年他们为了这孩子能够很好的预备这个高考
班到从东城去班到西城去因为西城区的校区好然后家长在那附近租一个农民房因为那个学校没有宿舍陪住了三年呢然后家长就骑车到上班都很远的路你想这种心情然后到临考之前的家长说我都快崩溃了孩子还没考呢他现在精神都快受不住了这就是实际上就是输不起什么叫输不起呢你如果像我们的我的兄弟姐妹五个
那么如果作为我的父母那么五个孩子里头有一个两个考上就可以了可是现在就一个孩子你输得起吗你这一孩子考不上那么现在的大学本科相当于初中毕业也就是说如果你都没有考上大学没有达到一个大学本科毕业你就相当于你没有办法找一个比较体面的一个工作
钟老师说的这个事我昨天晚上就在假想啊就是假如我没考上大学我后来一想就明白了我哥哥他没有考上大学后来呢他去了一个药厂当工人就是我不是歧视极力劳动者就是说我要没考上大学我们家庭的情况我今天就是个工人就跟我哥哥弟弟我还记得嘛就是当时
特别有意思这个高考跟我这个记忆发生的关系啊是一些特别不愉快的记忆第一个是高考的前夜就是我哥哥比我大三岁这个心理能够到什么程度很奇怪最近在考生里也发现很多就是突然间临到那一天呢不考了
说什么都不去我哥哥就是这个现象我记得那是已经 18 岁的一个男孩子跟父亲发生冲突冲突到要打架要肢体冲突的第一次所以当时给我很大的刺激最后勉强去考了
就没考上但是我哥哥到后来就一遍一遍的跟我讲说在工厂干活你不知道那个他说你一定得考上大学我现在后悔我当时啊没有去考就是没有好好地去考所以啊你说这种心理之下都到什么你刚才讲他们住宾馆你知道现在这个上海人迷信呢上海人是什么呢住宾馆的这个房间号零的带零的不行
这零蛋嘛带四的不行四的就是死嘛带六的不行就六在上海那叫落哦落榜了嘛包括打第一一看二十四六我不上了而且现在这考生拿的这个笔啊上面带着那个绳啊说我这是什么什么法师本的高僧给开过光的就是完全变成了一个迷信的就是说没有人人没有别的办法咱们去一下广告枪枪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我們幹活很辛苦很辛苦那我也要像不要像我們一樣要讓他們往上跑
不要在这天天地种田要到政府里面做多帮政府帮亲戚们做好事他爸爸就是这样子说不要跟我们一样种田是很辛苦的你们要认真不输这好时候耗着了大钱以后你的命就比较好因为我们够一年我找账
六点人起来五点人起来起来就干活到晚上的八点一天干了十三块十二块就是这样的赚不到钱当农民第一次很累第一次社会地位很低我怎么想来想去就高考好像还是像科举科举没有什么不好
周老师说这是盛赞科举科举和包括现在的高考它都是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选拔功能选拔功能的和残酷性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你想我们都想当马拉松的冠军那么每隔四年奥运会只有俩一个男的一个女的都得跑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米对不对如果我非要当那冠军那没得说把他扳到那儿就累死了
您还真别说现在这个老师家长啊送这个孩子去高考这个当时这个感觉哈完全像是教练送运动员上奥运会你看看这纪录片里还有一段他班主任的送他们去考场前做什么样的这个动员听下啊尽可能把突发事件大大的损失降到最低第四如果出现新体型或事件结构分子的变化
不必精光思做因为这找到我们的意料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每分必争 绝不错过第五 在开口终生即将敲响的时候我会在这里真心的为大家祈祷的朋友们 终生即将敲响西班牙人已经整装大发我愿我的将士恩于百倍的信心
無間不遂的勇氣堅定的意志頑強的做風機攻城敗戰我期待我的部隊的卡弦勝利一定屬於你們
瞧一下没有张老师有什么感觉完全是打仗一场战争我觉得但是我同意周老师刚才那观点就是说不管说他科举也好还是选拔也好既然我们大家其实都认为这个高考本身是合理的是必须要要要做的一件事情
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把这个游戏规则弄得更公正是不是比如偏题怪题怪题不要出这样子就说绝不丢一分那你这个分丢的就出在你提出的太偏了那就很不公正可能只能在这些游戏规则上修改了对其实公正非常重要就是张老师说的公正是非常重要就是说不换寡换不公正我刚才一讲的高考不公正不公正啊高考是目前最公正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它是分配稀缺资源的目前来讲是最公正的一种办法包括科举因为大家知道学而优则是学而优则是呢第一呢是说你学而优成绩好第二呢是你学完了还有精力还有兴趣则是但是大家都知道那官的位置永远是少的呀它好比是一群猴爬一棵树啊你注意爬在那树尖那就一对啊它是金字塔的一个结构啊
所以说呢那么怎么分配吸血资源呢那么我们中国创造了一个科举好所以说科举 1300、1400 年一共 10 万个近视其中 5 万个近视是三代以内没有读书人什么意思就是边缘弱者群体就是一穷孩子脑子好使又知道用功怎么样十年寒长苦完成社会的流动这是非常公正的那像有人说什么死乞硬背那怎么
能试考试试考死机硬背本身也是能力死机硬背本身也是能力它是能力的一种我们现在要求的高考像张老师说的对就是说让他把真正的得给他考出来在我们有一个术语叫散度什么叫散度就相当于说如果你让大家伙都跑 100 米他散不开为什么他差不多那么如果你要让大家跑比如说马拉松你就注意了出发的时候都是一条起跑线跑到后来全散坑了
这叫散度这就是说你得出题你不能让大家多得 99 分那你选谁你就得让大家得 10 分的有的 20 分的有的 100 分的这叫散度这是考试的一个学问叫考试学考试学它是应该不断的向前发展所以公正是最关键的而不是说选拔因为选拔它是解决稀缺资源因为它是稀缺资源你就得选拔
所以说高考是最公正的所以说千万不要攻击高考你说这公正其实照我的感觉我觉得就是说中国人太多了咱们总得选出极少一部分人有这个机会这个意义并不是极少了因为大家知道同龄人大约是 2000 万我们考的时候是 5%现在已经毛入学率去年已经达到了 20%了估计我们能够达到 30%左右最后能达到一半那就不错了
现在是说什么
入学率这么高都普通劳动者以后就业可能也没什么这么多大学毕业生可能工资也要没有想象那么高那你就是个普通人那还读这四年书干什么的费了千辛万苦的要高考所以有一些人说那就考炎热了你注意考硕士研究生一年就达到百万了
它就是这个门槛对啊这就是水涨墙高吗您这意思好像漠视我们这个这就叫选拔功能漠视我们高中生的痛苦啊我问过好几个大学生啊他们有一个女孩子回忆起来都两眼冒泪花就看这个纪录片呢就说
高三真是最苦的一年说这是他人生回忆当中那一年是个特别的不同比如说他感动的是什么呢同学们之间呢有时候有点鼓励说你一定能考好的就这点小回忆啊特别像人在困境逆境之中得到的一点点的温暖他记一辈子你说这是个为什么会有一年我们活得那么苦还是说人生就得是苦他苦跟乐是相对的
而且这个苦它是值得的因为什么因为你是参加了一次公正的竞赛
那么呢我们说过一代的说你不怕不换寡换不公正哎呦那但是我们一个当年参与过改语文卷的一个老师还说呢说是这个考生啊跟当年科举也差不多就说你做出来的作文他看的是作文他这也是看撞在谁手里他说我跟你讲老实话那年我们看卷子头一天吧还大家比较一下研究研究认真到后来他说基本上就是
就是那意思你知道吗老师也看疲劳但是你注意老师看疲劳他毕竟是双盲啊就说你看的卷子你不知道是谁而我的卷子是让谁看的我也不知道这叫双盲那是相当科学的即使他不认真他也比行贿强吧在别的领域在别的领域他都给你行贿他都受贿我就问问那公正吗所以说高考再
像你说那些缺点它再有缺点它也比别的领域要公正的多而且我觉得就是说公正还应该跟透明也连起来为什么呢就是说基本上它是公正的但是如果有不公正的地方比如出偏题了快题了或者有人行贿受贿了在录取的时候怎么样要有一个渠道透明的渠道能把这些问题弊病给暴露出来或者反映出来或者家长很多家长普遍认为太残酷
那么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呢可以这种这种这种意见能反映上去能够及时的修正包括素质教育那么多的意见认为不现实但是如果这些意见能反映上去也许很快在政策上就能有一个调整的可能性这就是说但是就是说素质教育了嗯
始终也有一个这么多人口要选拔有限的一些人上大学的问题那怎么比看你做人就是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它根本就不是一对矛盾因为大家都搞了素质教育你仍然没有解决稀缺资源如何分配所以说你们说的这问题实际上就是考试学的问题怎么提高考试的信度效度散度是这个问题
他不是说你要考不考而是你要怎么提高我们教育评价体系的评价水平这个评价水平要提高比如像你刚才讲的那些老师他们如果他们老看卷子他们就疲劳了心里疲劳了恐怕头一天还行第二天第三天他们就有点涣散了那么这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解决的
但是绝不能够说我们就取消了我们就改推荐了现在改成推荐或者说各大学有招生权这是非常荒诞的事你想你已经腐败到这份了你愣把这大学招生的权你给各大学甚至你给高中老师我们坚决反对
必须就是一考定中生但是呢定中生我们可以变成两考定中生现在改成春季考试所以将来我们提倡春夏秋冬四次高考春天搞不上别自杀啊夏天还有一次秋天还一次冬天还一次我觉得那样自杀的更多一年四季都有一年四季来进一下广告相枪三人行广告之后见来张老师有什么故事跟我们讲讲
我就刚才说这个公平要跟透明挂钩意思就是说很多信息关于高考的可能还是不均匀比如说外国就听过这样的故事说一个外地的学生他不像北京的学生家长也好家庭孩子也好他有很多信息比如选什么专业这个孩子也不知道他就看着这个哦有一个特殊教育他就选了这专业了结果到了他听着挺好教育当灵魂工程师啊结果进来以后是北师大还是哪一一
考上了才发现这是教残疾人的一个专业那他一下子觉得因为我完全不知道选错了那整个影响他一落千丈他以后学习也受影响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跟我觉得跟比如说信息不够透明我们应该就是说把既然这基本是公正但是你要把信息及时的让大家有一个那个渠道能知道这样最后的他的选择也是比较对口的嘛上前我从我个人的高考选择来讲
甭管你说这公平不公平我认为那就是个赌博这人生就是一个赌博这个事情第一不知道这次考试自己这气场啊有时候对不对啊考的怎么样第二不知道撞到什么判决老师手里第三就像你说的报志愿的时候一个让一个 18 岁的孩子
知道什么大学或者什么专业是他将来人生的方向那根本是很荒谬的所以看到今天一步步走过来就就是鼠目寸光走一步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报专业这问题倒是应该淡化因为大学现在都搞的是通才教育通识教育它是一个平台你接受了高等教育你继承了人类的文明成果继承到这个份儿至于说专业那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不主张他们高中变成有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