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我认为丈夫公开妻子外遇信息侵犯了妻子的隐私和尊严,网络道德审判是危险的,它如同历史上的宗教审判和文革期间的批斗一样,摧毁了人的生活和尊严。在‘铜须门’事件中,网友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当事人隐私的侵犯和骚扰,超越了言论自由的界限。
我作为教育专家,不评论性话题,但从教育角度看,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而‘铜须门’事件中展现的网络暴力显然不是一个良好的环境。婚姻和生育都是人生难题,婚外恋也是普遍现象,但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应该通过网络暴力和道德审判。
传统的道德观念具有强势和不容置疑的特点,但它并不一定正确。我们需要理性看待婚姻和两性关系,不能以道德的名义进行网络暴力。网络言论自由应该有界限,不能逾越法律,不能对他人造成骚扰和伤害。
阿宝:‘铜须门’事件中,网络暴力对当事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妻子谴责网络暴力,认为网友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我个人认为,怀孕与否是个人私事,无需过度关注,媒体报道失实,网络夸大其词。现代科技使生育更受控制,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男性生育恐惧症。
‘戴绿帽子’可以是成长经历,但婚姻在现代社会中不断变化,网络言论缺乏责任感,容易导致不负责任的行为。在‘铜须门’事件中,我认为当事人及网友都有错,网友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能采取暴力行为。
梁某(百度员工):我认为‘铜须门’事件中,网络道德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很多人打着道德的旗号进行对别人的讨伐。所谓的道德只能约束自身,而不能成为攻击他人的武器。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