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籍华人我爸爸
我爸爸是哈尔滨人你爸爸是住在台湾的不算台湾人还是外甥人我们有分的但是你出生出生在美国出生也不但是你受孕是在台湾受孕受精卵对在台湾那我就算半个台湾人吧曾先生台湾的这个学者现在在清华当教授但是最近这个清华北大被认为是二流学校是
听见校园们议论吗嗯
我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实验室里面不过我觉得挺好的我觉得香港大学是共赴国难怎么叫共赴国难呢因为这些学生还真不好带所以他们也得常常带带大陆学生的这个职位我在台湾我可以带十个学生在这里我只能带两个学生累了一趟现在不都是抢高考状元吗香港大学有钱就抢高考状元但是今天又发出一个新闻呢
北大录取七省市高考状元港大 72 万难引浙江第一就是浙江考第一的香港方面的大学说我给你 72 万奖学金就这样
他还是愿意上北大清华去上内地的大学这个好像让北大清华的人又有点欢欣鼓舞又听不懂但是呢这个事啊最近沸沸扬扬都在说不过程先生你这个感受很奇怪在我们的高考状元程教授程教授
这是什么礼仪你叫他陈先生陈先生不对吗我都是叫 professor 就是假如说是教书的都要叫 professor 你看他挑刺那我们管那你的父亲管胡适叫胡先生他叫胡老师他怎么叫胡适先生胡适先生也可以啊好吧陈教授你觉得我们的高考状元不好戴吗
是这样的如果他是状元的话他一进到清华北大他一定要变成一定只有第一一个第一名只有然后第二名第三名所以有很多人会受不了就像我以前在台湾我也带过这个就是台湾当地的状元可是进来以后他一进到这个新竹清华以后他其实他精神上他很难很难
很难承受这个小时了了大未必加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呢有些人他其实到清华都变成一个变相的一个竞争就是分数摆着分数我的分数比你好我就高你一等
所以说到最后所有的这个着眼点都在分数而知识完全都被抛到后面去了这个我同意因为香港这个的政策也是两三年开始的就是说挖这边很多学生那我觉得多一点竞争是好事情那很多我们两三年这一批的我们都不晓得他现在的感觉怎么样因为有媒体报告说他们不入境随俗就是因为全部是英文讲话在那边的课程那这边是中国的那他们考试考得很好
可是呢所以很多香港学校他们就学美国一定要面试因为你考试考得多么好的话我们要面试看你有没有这个社会的经验或社会的关心这些种种素质教育都已经知道了才把你送去才接送到香港很多人到那边学生中国学生还是有一些就是比较孤僻或者是说不太入流很多我在国外教的中国学生台湾学生像香港学生到了国外因为国外是更党制一高的学校
真的是文化差异但是你说现在有的这个高考状元同时手里才能拿七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我觉得跟我高考那个时代啊我现在觉得真变了这个成了你抢我夺的好肥肉就是我们那个时候多怕你能考上个北大啊清华现在感觉只要你考高分你自己就可以吊起来卖就是
可以在几个学校之间选择我觉得很好啊我觉得更多的晋升外来的学校很好啊您是台湾的学者到清华做教授那么这段时间以来你感觉到北大清华跟所谓国际一流大学之间的不同你敢说吗北大北大清华
原来是这样的我们讲说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管理那现在如果说是香港把一流学生拿走
或者我希望将来台湾也能够参与参加共同培养把一流的学生拿走了以后那我们老师不就出头了吗我应该靠信才对实际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你看有很多到了国外他就变得非常的突出其实都做得非常好当然有些个别的例子精神上文化冲突受不了大部分都是非常优秀的
那你就问这问题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这个氛围嘛在这里在整个中国他一旦我们也常讲你一旦挤进清华以后你就变成武大郎了是不是武大郎跟你一样高我是武汉大学的叫武大郎他就一般高但是他就没有那种真正求知的欲望
我现在讲好学生我的好学生他来问我一个问题我每天说你有没有问题你来问我他问我一个问题然后后来他就不问了我就问说你为什么不问他说陈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跟我讲半个小时我怎么受得了他说你干脆告诉我答案我会考试不就得了这个是最麻烦的事情
而且在中国这边他考试他非常会考试他会跟你讲 WXY 这个头头讲的头头是道就是那个看起来很高深可是 ABC 最基本的东西他不知道我曾经有一次我小组里面有这个七八个博士生在然后有一个密歇根大学的才本科生来我这里访问我就问他说我们做实验物理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
所有的清华的博士生打不出来密歇根大学的跟我讲说我们就是要重复科学的精神就在这里你不信我做给你看不论是在美国做在这里做在月球做不论是今天做后天做它不随时间而变不随空间而变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一个物理的真的精神清华大学学生不知道哦
这个是让很令人惊讶的我以前在人大也教过我刚来北京学校那是博士班还有法律的还有很多社会的精英都会去修英文当然他英文很烂我也无所谓了就是说他们的 style 就是跟这个 professor 跟我们教授或者我们老师谈话就是很被动就老师问你你就答不答的话就是那边就是看着你也没有什么激情就是说我要给我你就跟我讲考试说什么考考什么就好了
就是大部分时候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升学而升学我听见一种议论说是师资力量啊这些设施啊包括资金啊香港的大学都优于北大清华这样的大学你们能认同吗
这当然要看你是什么样的大学因为这个大学需要积累中国他现在富起来是很短暂的时间所以你不能够要求太多比如说你去看瑞士人瑞士人他从来没有战争过
然后人家说他这个地板都是黄金造的他就是积累了很久他变得很富嘛其实就像你们两位刚才讲的我觉得我比较了解中国考生啊乃至家长他们的心理就中国现在的这个社会啊是个讲牌子的社会你有没有多大水平老实讲不是那么重要就是你比如说北大清华为什么现在这个讨论有些人不安了危机了因为啊附加在我身上那块牌子你
你要说我北大清华是二流学校那岂不是说我也是二流吗真正有自信心的人你说我几流都不要紧呢我有水平你知道吗他现在是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很多人说谁说我就是二流了或者说而且呢特别在乎的你发现没有各个学校之间包括学生在乎谁牛学生们评价教授都这样他牛还是不牛或者说学校的排名你像我们导演排了一个
世界上大学的排名啊变化非常大简直不知道怎么评咱们随便选一个 2005 年福布斯排的说你看国立台湾大学就是台台湾的大学了 183 名呃你再看下一个这风景清华园 187 名这还落后于台湾大学你再看这个香港大学在这个排名里更靠后 222 名你再看下面这个北京大学这个 244 名
当然这个东西我们就只是随便摘取一个可是有的人非常在乎这个排名咱们先去一下广告枪枪三人行广告之后见
当然有一定的取向比如说有一段时间他会以这个论文数目总共论文数目那他的论文也不是什么杂七杂八的杂志他有一个叫做 SCISCI 叫 Science Citation Index 它是一个就是一个专门收集这个学术论文的然后把它排名的这样子一个杂志那上了这个 SCI 的他总是比较好的这个 Journal 就是比较好的这个学术论文杂志
所以大家就来算比如说论文多的学校排名就会高可是后来就发现北大清华论文数目涨得很快而且甚至平均老师发表论文的数目都要比美国一流的大学还要多这时候世界上就把 SCI 叫做 Stupid Chinese Idea 就是为了生产论文为了中国人的主义
我们非常会大跃进就大赶快上少什么咱们填补什么指标跟我独支撑一样我是觉得你刚刚讲那个排名有争议的很多国家什么特别是他们排不是自己国家是全世界的话争议很多就像你说你学习论文学多一点或者你请个比较诺贝尔的一些 professor 多的话或者是说什么那
美国有个很有名叫 US News ReportWorld Report 就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它是很有蔷薇性像你看哈佛大学还说诞生的七位美国总统 40 位诺贝尔得奖和 30 位普利策的得奖我觉得北大和清华应该多
你刚刚说可能是开发国家可能没有那么多资源可是我觉得可以做到我们国家也是很多也有很多地方可以去补助的我觉得在教育方面教授比如说请一些台湾的教授来这边或请一下欧美的诺贝尔的什么什么对整个学术方面请你来我们清华是不是挣钱比你原来在台湾多少了很多还少很多那你为什么愿意来呢
这个说来话长因为我觉得很多像嘉嘉嘛陈玉佳就是你们的主持人他为什么一锅风的香港的主持人凤凰德为什么不在香港拿 EMBA 要来这边还录取了清华海北的我最后还跟他聊天我说为什么嘉嘉你来这么大都是往外面跑你了
他说因为我要看好大陆这个市场或者他的英文程度不是很高在香港读书呢可能就会就是有些吃力所以而且 EMBA 你也知道清华的所谓的清华北大 EMBA 都是
CEO 企业家有很多 60 万人民那么多的钱就是卖关系很多都是卖关系对然后非让你给他机会然后你就坚持不是那个卖关系就是人和人之间买关系你是这个企业家老板就很多都是包括国外的 graduate schoolNBA 对不对都是说很多不是真的在军区读书当然也有也是读书的可是很多都是搞关系的假的假论文假的假教授老板认识大老板在做生意上就会方便很多
然后甚至再搞一些部长来你懂吧啊
就是一些精英精英这没事大家都知道精英把它集中在一起然后它自然就会催化出来一些东西我觉得你们说这个让我想起什么呢这个最近有一个中外校长的一个论坛耶鲁大学的校长批评中国的这个大学也不叫批评他提出两点他第一他说我不同意你们这个大学啊教而优则是
就有些学者研究工作做得非常好但是呢他最后却要去当官他不同意另外呢他认同一点他说有人说我们美国的这种大学是针对 5%的精英的而中国的大学教育的方式是适合于 95%的一般才能的
学生的他说这个我也同意他说但是呢这个我认为 90%培养精英的这个这个理想这个这个进取心呢实际是大学里不能放弃的我现在就想啊我还昨天看你爸的这个节目他还讲到一个地方他说啊这个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啊是活得比较快乐的时候
现在的这个时代啊活的觉得没有味道为什么呢因为太少那种出类拔萃的人比如像富兰克林比如像什么迪德罗这种百科全书式的这种学者所以你看他也有一个期待他说我希望看到那种特别的出类拔萃就现在咱们这个大学里你能够培养出几个你想想新加坡说李光耀了不起
有没有超过李光耀的为什么只有一个李光耀就这个时代风景平平无奇了他有这么一种感觉上次他不是来了起大队轰动关于在北大不是演讲吗他就批评北大在北大自己的地盘上那个校长刘长乐在后面是掉
掉那个汗你知道就是说他说北大太孬了对完了呢以前的北大精神和北大的教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完了鼓励学生们呢不要说做了治疗汗还把我调侃的说到了你们到了北京大学不要忘记你们责任不要以为做了治疗汗就完了不要以为得了美国到了美国得了博士就完了我再看跟大家再讲一遍大家可以看到李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把美国得到了博士得到什么会失落的还是要回来这边李文没话说了就开始引用老爸
枪枪三人行广告之后见现实的理由比方说我就认识一个在香港理工大学读书的北京的学生
他说香港的学生宿舍有空调北大清华你很牛但是你没有空调夏天很热洗澡也不方便十点钟以前就不要洗了不是不是十点钟以后就没法洗热水澡了等等这些再者说呢这个费方面钱给的确实是多那北大清华给给给不出那么多再者说呢你看现在高考毕业生找工作呀嗯
相当的难了现在在内地啊就是人类就有人说了嘛说大学生必须适应一个实际你就是普通劳动者你跟那个民工没有什么两样是吧但是在香港呢我昨天看到一个数字他的这个毕业生就业率啊是相当相当高的而且基本上咱当然说香港收入高啊但是你一看一万四这个工资但是现在我看这个北大清华的毕业生
对自己工作收入的期许往往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一两千块钱一两千块钱你说我很多跟这些媒体交流他们都是北大清华的我觉得他们的这个
思维还有做事的方式我觉得都很失望我觉得你确定是北大清华出来的吗而且很多学生就是挖这些他们可能是去香港大学也是个跳板跳到国外欧美的学校因为我是哥大出身的我不是说看不起香港学校不过香港学校在国际上
也有一点点的影响可是北大清大在国际上影响不是很大不大吗我以为我们红遍全球的你问问陈教授其实我们在大学里面要做的研究是 20 年以后的事情那中国他现在他的产业跟不上所以说他不能去做你你如果做 20 年以后你现在当然训练出来的就找不到事是不是
要等中国慢慢慢慢强盛起来往高科技推进的时候这时候这个大学就比较能够派上用场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然后当然另外你说香港它的就业率很高其实我们不相信就是说不相信因为它没有产业
你一个大学一定要跟产业发生关系就像林父亲讲的你应该负责任你真正好的学生不管你是到哪你是知识分子你要表现出来对你要对技术或对人类的前途文明要负责任那你在一个没有产业的地方
是不是或者是说我们在中国现在这里大学生很大的问题甚至学校他都对未来他不负责任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灵空虚的问题在整个整个大陆心灵空虚他没有办法负起责任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去期望刚才你讲的一个大宗师的出现就是有那个火花这样闪出来
是不是可以前有啊以前有啊北大还有几个什么四老二级老有些老学者三十年代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但是他说的这个事我看到有个网友说说好像你比如在美国或者像英国说剑桥牛津哈佛这些他对一个国家对于各种产业你都知道他像个里程碑一样重要但是这些年改革开放以来你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说北大清华当然是有贡献但是好像给我们的感觉不像那个剑桥牛筋那么牛所以我刚才讲到国际的平台上北大清华还要再多加把劲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小学生也不老是怪老师或教授或体制也要怪家长们人文教育和数字教育都要从家里开始教你一完了你才可以转个社会人当一个学者当一个知识分子
像我在市场讲一些演讲东西在各大校在国内就讲说不一定就是留美留美休学外国的月亮不一定那么远我教过这么多留学生
我不是说每个了,但大部分都是高干子弟,或者说有一些在那边混的,拿一个野鸡学校两个 AA degree,或者一个 language school,语言学校,就随便混混拿一个 certificate,一个证书就回来了。
就是很炫耀的感觉当然也有好的吃苦的有打工打两三个工的你知道所以也有我感觉到程教授似乎这个言谈之间流露出对这个内地学生某些失望的情绪你看像我们到国外去就像你刚刚讲的剑桥牛津我们很容易就在那地方看到说牛顿当时在这儿或者在德国你说爱因斯坦在这儿法拉第在这儿我们在写历史
当然我也是台湾受教育出来的当时我们读课本我们都是把它当圣经读然后到了德国以后你才发现我的老师跟我讲说你要改写这个历史
你要改写这个历史那现在中国你说清华大学有哪一个是像在五四运动那个时候是在写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没有了其实没那时候对对对这东西也挺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