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5月主題「追料理的人」第三期節目,我們一起閱讀了豆瓣美食書籍排名第一的《魚翅與花椒》。 英國作家扶霞·鄧洛普記錄了她在遊學中國時所品嘗到的美食,以及在追逐料理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中國文化與餐桌政治。
如何在陌生的國土接觸到當地美食? 如何去記錄、去觀察、去書寫? 如何透過美食去瞭解一座城市? 這些都能從扶霞的經歷與文字中,找尋答案。
本期節目你將聽到:
1、每個人對美食的追求與理解
2、理解食物,也是接受文化
時間軸:
2:05 擔擔麵不僅僅是一碗面,還有故事與文化
6:40 Shawn眼裡的食物—營養元素
7:40 健康生活的枷鎖
9:35 在入味與口感上,Shawn也是個外國人
12:30 Shawn來推薦最美、最持久的口紅色號
13:35 從殺魚這一步瞭解食物
16:45 怎麼殺泥鰍和黃鱔
18:00 語言上食物的差异
20:26 觀察的坦誠與理解的背景
21:50 為什麼味精會在中國流行
25:55 有預設不是問題,重點是如何進一步瞭解
26:50 吃猴腦到底是不是真的啊
27:55 童年噩夢般的謠言
30:25 進入到新的環境中,適應當地的美食,也是拋弃原有的自我
32:30 扶霞的美食筆記與中國菜刀
36:10 探尋美食的背後:被警惕、被當外交使官
37:54 西方的個人與中國的集體
38:35 中國式餓鬼:沒有子孫、被人祭拜
40:20 對美食的記錄,也是一份對老成都的墓誌銘
41:50 兩岸拆遷戶的差异
43:53 第一站是成都,真好
48:40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