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內衣、衛生棉等女性用品的廣告中,看到男性代言人的影子?
2月24日,中國著名脫口秀演員李誕在微博發文,宣傳代言的女性內衣品牌,稱該牌內衣為「職場救身衣」、「一個讓女性輕鬆躺贏職場的裝備」,結果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躺贏」暗示職場潛規則、不尊重女性,也有網友認為,男性根本就不應該代言女性用品。
「不過,現在有很多女性用品,都是找男性代言啊?為什麼?」這是我們聊到這則時事時,大家共同的疑問。這個 #為什麼,就生出了這一集ヽ( ^∀^)ノ
🌜我們這一集會聊聊🌛
📌 從心理學&廣告研究來看,代言人性別特質與產品相符 or 相反,哪種效果比較好?
📌 利用消費者渴望「完美男人」符號作為行銷手段,是物化男性嗎?
📌 「女性用品,男性代言」的廣告,是否重新定義「男子氣概」?
-
時間軸:
01:16 李誕代言爭議事件簡述、「躺贏」兩字有問題嗎?
08:55 參閱心理和廣告研究,代言人性別對產品廣告效果有影響嗎?
17:10 廣告販賣「溫柔、體貼、完美男人」符號,是物化男性嗎?
23:29 討論什麼是傳統&新男性氣概、大推Harry Styles在《Vogue》專訪跳脫性別二元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