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迎來了第二集的論文會客廳,我們邀請到好同學老周,聊聊她今年剛完成的報導論文〈為融合教育織一道網,接住特殊生也接住老師──由隱性障礙的在校處遇/盤點融合教育的支持系統〉。提到特殊教育,多數人不是覺得「很複雜不好討論」,就是覺得「跟我沒什麼關係」,反正,這是個冷門,也很難讓人覺得有趣的題目。
然而,在錄製過程中,我們頻頻被老周的分享觸動,例如,我們好奇讓情緒容易「爆炸」的情緒行為障礙生進到普通班上課,不會影響班級秩序嗎?而老周悠悠地回答,其實過去情障不為人所知時,這些學生早已「被迫融合」在普通教育中,只是常被視為壞孩子、甚至中輟。而現行有專業進駐、和配套措施的融合教育,則是希望在校園期間就能讓不同特質的學生看見彼此,而非拖到進入社會中遇見彼此時,才激化歧視和恐慌。
這集節目中,老周分享了許多小小的故事,卻都蘊含著柔軟而堅定的力量。這些故事不只是談特殊教育,更展現了教育如何不放棄每一個人,而人與人之間又如何互相體諒、互相成就。這集我們聊了:
❤️ 一個新聞所學生,如何走進特殊教育的教學現場?
❤️ 情緒行為障礙生在學校可能碰到哪些困境?特教老師為何分身乏術?
❤️ 特教老師心底的擔憂:在校時努力接起孩子,但孩子進入社會後的安全網夠牢嗎?
❤️ 寫作者的自我剖白:好想把報導寫好、不想辜負受訪者,但自我期許為何變成了跨不過的心理障礙?
-
時間軸:
00:40 歡迎老周、老周的論文關鍵字:融合教育、情緒行為障礙生、特教老師
08:02 情緒行為障礙生在學校可能出現哪些行為?聊聊小赫「爆掉」的故事
11:10 融合教育為什麼重要:拒絕過去因不認識情障的「被迫融合」,也避免未來社會因歧視產生的無謂恐慌
16:10 既是老師,也是救火隊——特教老師為何分身乏術?
21:08 特教師生困境的可能解方:像偵探般辦案的「專支」團隊
27:35 聊聊從碩論發展出的最新報導〈無助的沈默,看見選緘兒〉
34:50 研究生甘苦談:當「想做好」的自我期許變成跨不過的心理障礙,論文寫作頻頻卡關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