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85 荷法看病啥体验?—— 浅谈法荷的医疗制度及亲身看病体感

185 荷法看病啥体验?—— 浅谈法荷的医疗制度及亲身看病体感

2025/4/11
logo of podcast 时差八小时 | 热聊日法荷

时差八小时 | 热聊日法荷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是 Renee 我在荷兰我是静涵坐标东京我是曼丽这里是法国里昂我的夜晚是你们的白天可就算相隔万里也不妨碍咱们聊天呀欢迎收听时差八小时

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时差八小时我是住在法国里昂的曼丽我是住在荷兰阿姆斯丹的 Renee 今天呢静涵她是身体抱恙所以临时告诉我们说不能来参加节目录制了哎呀那 Renee 今天就只剩下咱俩了对说到身体抱恙这是不是跟我们今天要聊的节目也有点关系呢哈哈哈哈

还真是因为我记得在收集听众反馈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不少人对于国外的各种基础架构都挺感兴趣的当中包括的就有这个医疗结构的架构其实我们十差八小时之前有一期节目是聊到过日本和法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那次我记得是我和靳涵两个人聊养老说的比较多一点我干嘛去了

你对啊你当时在干什么来着总之你缺席了所以那次我们是养老说的比较多然后医疗呢也顺带提了一点不过算算我们目前在自己居住国待的时间也不短了最少的都有三五年了相信呢我们也都有一些亲身的就医体会既然听众也提到了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我们对各自所在国家医疗体系的感受和观察好不好好的

边说着呢就说起了我们这一期节目录制的时间呢是到了晚上哦对因为平时呢照顾到近寒的时差通常都是会在我们的清早我跟万里说晚上录制就有个好处就是可以边录边喝酒所以待会儿我胡说八道大家不要介意啊 Rele 现在是手边就摆着一杯红酒呢哎呀呀太滋润了

行那你也边喝着我们就正式开录了哈嗯

诶,Renee,你在荷兰到底待了多少年啊?十几年了吧哇,你的时间更长那你对荷兰的医疗体系应该比较了解了咯嗯,还行吧,就是略知一二那咱们今天不如就你先来讲一讲荷兰的医疗设置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吧我觉得欧洲这边可能他们的医疗体系都有相似之处最经典的就是它的这个分级诊疗的模式

那首先呢这边那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荷兰这边这个它的诊疗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吧好那这些是比较硬的知识待会我们可能也会介绍一些自己的这个经历来给真正的这种这个模式再具象化一些那荷兰这边施行的这个分级诊疗模式呢其实我觉得现在国内有一些城市也有引入首先当然第一级的就是家庭医生嘛

每个人都必须要注册一位家庭医生,这对于公民来说呢是一个强制的规定。对,这一点在法国也是一样的,在这边的规定就是年满 16 周岁以上的法国人,其实不光是法国人了,就凡是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他都必须要有一个家庭医生的。是的,那普通的疾病和健康问题呢,首先就是由家庭医生来处理。

如果需要去做进一步的诊断比如说什么核磁共振啊 X 光啊甚至是咽血等等那一般都需要获得家庭医生的这个转诊的推荐信而且呢转到哪里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治疗呢是去专科的医院还是去普通的那种大医院呢一般也都是由家庭医生来决定的那有了推荐信呢你就可以去和专科医生或者是医院去预约进行进一步的这个治疗或者是诊断了

那至于究竟是去哪里治疗其实你也是可以和你的家庭医生去商量的当然我们知道头疼脑热的时候总是难免会出现一些紧急的情况嘛嗯比如说半夜里面或者说是你周末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呢你可以直接的去专科医生或者是医院那里问诊嗯

哎再稍等一下 Renee 说到这里我忽然觉得需要补充一句就是可能我们对家庭医生这个概念已经很理所当然了国内有些朋友大概都不知道家庭医生是个什么概念不是那种可以来你家看病的医生的意思对就我们说的家庭医生好像根据翻译方法的不同也可以说是一位主治医生或者是你的负责医生他呢

他呢一般来说可以是公立医院的医生也可以是自己私人职业但是呢他必须是一个全科医生啊那么这位医生呢他是全程负责比如说他成为了我的家庭医生那他就全程负责我的治疗如果呢我生病了他对我进行一个必要的检测之后觉得他可能无法

以他的专业知识来完全治好我那么他就要把我介绍给另外一个更加专科的医生比如说我的心脏出了问题呀我的气管出了问题呀皮肤科各种各样的对他就把我再转到更加专业的医生那里去但是呢我在家庭医生这里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我的医疗档案的对

可是在正式建立这个档案之前这位医生他有权利去选择是否要接受我这个病人在法国这边是这样我不知道荷兰是不是这样子的荷兰也差不多甚至是因为就是最近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就是外来人员很多的情况所以荷兰也出现了很多家庭医生注册满了他可能几年也不会再去增加新的病人那种情况

是的看来这个欧洲很多国家都是一样法国也面临这种情况是吧是的那如果说我一旦决定了和我的家庭医生建立这样一个医患的正式关系那以后如果我还想更换家庭医生的话我就必须要向我这边的医疗保险基金去提出申请并且得到批准

而且呢只有在这边你按照家庭医生的建议接受的医疗程序可以按照标准的比率去进行核销如果我没有通过我的家庭医生就直接去联系了某一位专科医生那么我所享受的报销额度自费的呗对就会降低甚至要必须自费

这一点荷兰这边就是在于家庭医生的选择这方面还稍微宽松一点就我们一般比如说搬家什么的你可能就要换地区嘛那换地区的话你就需要去找新的这个家庭医生那你找新的家庭医生不需要旧的家庭医生的许可的你找到了以后就会主动的去切换了所以不存在这种就是在荷校方面会有变化的情况发生那比我们这边要灵活一点

是的我们这边通常是只有在比如说紧急治疗缺少医生或者是病人的住处离医院特别特别远的情况下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科目比如说妇科眼科还有精神病科这个好像病人他是可以去咨询这些专科医生的我们这边精神病科或者是心理治疗方面的也必须要通过家庭医生哦

看来还是有细微之处的区别的肯定有一些细微之处的区别当然曼丽刚才其实也提到了就是关于去哪个医生那里看病你的保险额度是不是会受到影响那我们要谈医疗制度的话肯定也不能够去逃调去说一下这个医疗保险的制度是什么样子的那荷兰这边实行的是强制性的全民医疗的保险制度所以

所有居民都必须要购买基本的医疗保险这个制度是为了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包括了刚才我们说到的家庭医生也就是全科医生然后医院的治疗和部分的药品那这个强制制度的执行是认真的因为每个荷兰合法的居民其实都是需要在各个市政机构去注册地址的所以一旦你被发现了没有及时的购买保险

那么当地的市政厅就会向你开出相当于三个月保险费用的罚单那是多少钱呀每个月

每个月每个人的医疗保险费用呢一般是在 120 到 150 欧元这个是 2024 年的基准限哈其实还是很贵的那具体的浮动呢是根据个人选择的这个额外保障项目所定的那荷兰的健康保险基本上都是由私人的保险公司提供的而同时呢政府对于健康保险的市场是严格监管的以确保有定价的合理和公平

此外对于低收入人群还有学生等等政府也都会有相应的健康保险补助以帮助他们减轻经济的负担这些补助是对所有在荷兰生活的居民都适用的所以如果你是国际学生的话只要符合标准其实也可以申请这项医疗补贴那关于什么样的医疗费用是在保险负担范围之内的呢这个就跟我们在国内的情况比较相似了

首先就是每一项保险都有患者自付费用的部分那也就是说每年患者都需要自行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超过这个额度之后保险公司才开始支付大部分的费用所以这个自费的底线就决定了你每个月的保费的多少

举个例子来讲就是如果你愿意承担的自己支付的部分越高那么你每个月的保费就越低根据 2024 年的数据呢最低自费的份额是 385 欧元

那如果你在高一点比如说你愿意承担 485 欧元那你的保费就会下来了所以是这样的一个设置那我问一下就比如说我这个月我要去看病如果说我这次感冒一共整个费用下来只有 200 欧元的话我就得全自己付了吗就是没有保险 cover

是的就这一部分你要看就是它的收费的项目因为比如说你的诊疗费本身它是可以算在你的保费额度里面的那么你就需要自己去支付

但也有一些收费项目可能是本来就是全保的那就不算在里面但你这个是累积的也就是说你在全年如果你的这个诊疗费用是在就可以算到保费里面的是在 385 欧元以下的话那你就是自费的部分但如果你这一年符合标准的这个收费是超过了 385 比如说你是 400 块钱嗯

那么有那么 15 块钱等于就是由保险公司来承担的就你至多就付 385 欧元超过的部分全部就是由保险公司来承担是这样的一个情况难道就是说在荷兰它其实是

给你一个你必须自付的最高金额超过了这个金额之上它就全部都包了如果是在符合保费的标准的情况下面因为你的保费你的这个保险的条款很多嘛很复杂嘛就什么要是入保险的什么是不入保险的对吧

那这部分如果符合标准的话超过你的最低额度的部分都是由保险公司来承担的 OK 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它和法国好像是反过来的这个其实在保险的行业里面也挺常见的就叫 deductible 就是你自己承担的那个保费的部分在其他类型的保险里面也很常见

那就好奇了法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你说它是反过来的法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呢它可以说主要是有两大部分构成吧一部分叫做社会保障是 Security Social 那它呢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来承担的

通常这一部分就能够涵盖 70%左右的居民医疗费用也就是说我去看病不管是今年第一次去看还是第多少次去看只要是到医生那里去挂了号这一次产生的所有的费用先就差不多可以报掉 70%这真的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呀河南没有这样的事情然后呢它的

它的另外一个部分不是还剩下 30%吗你在额外的去投保对另外一个部分呢就叫做互助保险 Mutuel 那这一部分的保险呢在法国更多它是属于私人保险性质所以你每一个人可以自行去购买

但是事实上如果你有工作的话从 2016 年起法国就规定了公司呢也必须给员工购买这一部分也就是说 Mitrella 这一部分的保险区别只是在于不同的 Mitrella 互助保险公司它 cover 的这个程度不同对它有不同的保险套餐嘛所以它每年的保费还有报销涵盖的范围以及比例都不太一样

但是总的来说呢社保 70%以外的部分 Mutuelle 就可以 cover 所以在法国的医疗体系里面社会保障和互助保险这两者相互补充就可以共同为居民提供绝大部分医疗费用的保销和健康保障了通常情况下 80% 90%都是可以被涵盖在内的是这个法国的这个制度应该说是跟国内的更相似一些嗯

那在保险方面呢还有就是在用药和医疗服务方面就是各种保险也会覆盖不同的范围嘛那这个情况在荷兰这边也是这样就这跟我们

就比较相似的地方就是有入医保的药物和治疗也有完全是自费的项目对吧那在荷兰这边呢像牙医啊心理治疗啊还有物理治疗就比如说像 physiotherapy 这些你在多大的程度上面是在医保范围之内的那就需要投保者就事先要先查清楚和问清楚了因为每一个套餐的差别还蛮大的但你这个投保的范围越大你每个月的这个保费就会往上增上去吗嗯

而且我刚才听到你说荷兰这个每个月的保费基本上是在一百多对吧一百多欧元好贵的很贵的其实在法国这边我们有比较基础的那一类每个月差不多是三十多欧元是的但是像这一类的投保那可能你的这些什么牙医啊然后 physical therapy 这些就都没有了

可是如果我们这边你也上升到了一个每月一百多欧元的那基本上牙医至少是部分可以涵盖在内是然后包括还有眼科啊甚至有一些好像呃什么配眼镜之类的对配眼镜也是包含在内有一些特别有意思有一次我和一个女生聊天然后她说这个连足部护理也包括在内啊是嗯

应该是 Ospilia 就是可以给你整形的那种因为我们其实我们的脚都有一些些异形嘛就不是往外倾斜了或者就是往内太倾斜了那也有一些专门给你看脚的这个足部的这个可能不是足部护理啊不是我们

怎么说去做 pedicure 那种意思而是说就是怎么样你矫正你的足部的这个位置走路的形态之类的这些可能是可以包括在里面的因为它也属于是一种治疗方式嘛但是我听说的那个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他当时真的说一年还包含两次 pedicure 这种

我当时就非常的诧异我说还有这等好事那这个这个不错看来我得搬去法国住欢迎欢迎其实我也有住在比利时的朋友跟我分享过他们的保费跟法国那边的这个数量级差不多所以每一次因为这个原因我都在想说那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应该搬去那里住在医疗保险这一方面他们真的确实福利蛮好的嗯

那说完了在医疗的保险方面呢再接下来再讲一下这边的急救和急诊的一些情况哈那荷兰的紧急救治的电话呢是 112 那一般的急诊室的服务都是需要自付费用的除非呢是由医生转诊或者是紧急的情况发生

那家庭医生的工作时间呢一般是朝九晚五的所以如果你在半夜或者是周末出现了需要就医的情况但又没有紧急到需要去使用这些急救服务呢那你是可以自行前往所谓的急诊的全科诊所在那里呢你可以由值班医生来帮助你处理这些非紧急的救治的情况

再接下来我还要介绍一些专项的医疗服务的项目那有哪些呢首先就是孕产和儿童健康

荷兰呢绝对是鼓励自然分娩的而且很多女性会选择在家里面生产也会选择比如像水中分娩那这种情况下呢医疗体系也会为孕产妇去提供助产师的这个服务尤其是在胎儿出生了之后呢助产师还会上门为小孩来做身体检查并且呢还会帮助新手爸妈教他们喂食啊洗澡啊等等基本的操作

而新生儿和青少年的这个健康检查以及疫苗的接种呢都是由专门的青少年健康中心来提供服务并且呢还会进行个案的追踪这部分的费用呢全部都是由政府来负担的这方面法国也是的

此外,荷兰的医疗体系也会为特殊人群提供长期的护理项目,比如说对于老年人、慢性病的患者以及重度的残疾人士,荷兰都有专门提供长期护理的这些保险,包括了像养老院的护理、居家护理等等,各级政府也会去资助,至少是承担部分的费用。

而这里的重度的残疾人士呢也包括一些比如说心理精神类的疾患比如说像自闭症儿童啊治愈发育低下的儿童等等

而在心理健康方面呢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也是需要经过家庭医生的转诊的这个跟刚才我们说了跟法国不太一样那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呢是由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心理咨询师呢也就是我们知道的 psychologist 一般他们是没有处方权的

所以一旦出现了严重的心理疾病那就需要转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也就是 psychiatrist 介入了那这个时候呢就可能需要药物的介入甚至是住院治疗了哦还有这个区别对所以你的这个心理健康方面其实在荷兰也是受到这种分级制度的诊疗的这个影响所以我们有很多时候

因为其实在欧洲这边去看心理医生无论你是比较轻度的这个心理疾病或者说是比较严重的那种需要精神科医生的这个介入的这种情况在这边都挺普遍的嘛尤其是这些年很多人都发现自己就成年之后诊断出来有一些这个问题比如说我最近很多朋友告诉我他们有这种 ADHD 就是多动症的这个诊断

那这种情况下其实都是需要转接到这个专业的精神科医生那边去进行治疗的这点在法国这边我还真不太清楚没有了解对没有去了解他因为我平常都是生些小毛小病的这种头疼脑热之类的不会涉及到什么心理啊精神啊这些嗯我们在荷兰这边这一块其实是真的蛮普遍的基本上每一个人都每一个家庭或者每一个人都会有心理医生嗯

OK 因为我在法国这边目前听到的最多的就是某些人说自己又 burn out 了然后需要他的医生给他开那也是一种心理疾病的这个治疗是的但是我看他们好像就是流程很简单似的就直接跑到医生那里去说我现在 emo 了我 burn out 了我不想工作了你要给我开一个证明结果医生就给他开了

所以这也是证明了就是在这边心理疾病的诊疗也是一种常态化的情况嘛对吧你像我们在国内如果说发生了一些精神疾病的这个问题一个是大过天的一件事另外一个可能大家也不会去谈论但在这里的话大家都当成是一件比较常态化的事情是的

听下来的话呢法国的医疗系统和荷兰的医疗系统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少数不一样的地方呢刚才 Renee 在讲荷兰的时候我也有指出来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哈那接下来呢我想结合一些我们俩真实的就医经历来带大家看看在法国和荷兰如果想要看个病的话大约是怎样的一种体验那就我自己个人而言

因为我小病三五不长什么头疼头晕伤风感冒之类的但是呢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不需要去看医生

所以我第一次去看医生其实是到了一个牙科诊所因为洗牙嘛以前养成了习惯结果到了这边最大的感受就是想要预约一个牙医这么的难因为我当时打电话过去也是别人 refer 给我的医生呢一下就给我知道了两个月以后然后我当时都懵了但是后来想想可能也是时间赶得不巧因为正好是七八月份的时候法国人放长假的时候

可是呢后来我也才知道通常你要打电话给你的牙医也得约到一个月以后了这还不光是洗牙任何项目基本上都得等一个多月嗯那再后来呢我也还了解到不仅仅是牙科在法国大部分的科目预约等待的时间都很长嗯

那我不知道在荷兰你们的预约体系是怎样的法国呢它有一个专门的网站叫做 Dr.Lib 你就可以自己在上面去寻找你想要找的医生然后来进行预约这个呢还是比较方便的就你不用去医院的大堂里面等待了吧但是你得坐在你自己的家里面等

那这个不是需要你的这个家庭医生的转诊的吗因为我约的是牙医牙医它是少数的排除在外的但是如果你是其他的常规诊断的话你先要去约你的家庭医生约你的家庭医生的两种方法一个是你和他已经建立联系了你们比较熟悉你可以直接打他的电话那么家庭医生呢一般的来说等待的时间会比较短一点差不多是一周到半个月的样子

但是呢我其实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成功的找到一位愿意接收我的家庭医生哦真的真的我已经试过很多次了都失败了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边的家庭医生非常的短缺人手不够然后这个问题都一样

对基本上是这边的家庭医生都在超负荷的运转据说法国某一些医疗资源严重匮乏的省一个家庭医生要对 2000 多名病人所以它是严重的超载而这边的平均值法国的平均值一个家庭医生要对的是 854 个病人也已经很高很高了是的

这个婆兰这边的情况差不多而且尤其是一个好的家庭医生实在是奇货可居对大家都在抢你知道我这边不是说刚才有一个专门的网站叫 Dr.Lib 吗所以如果你没有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你也可以选择到这个网站上去找一个随机的 available 的家庭医生嗯

可是这就是一次性的嘛相当于是一锤子买卖而且通常那些你能够很快约得到的我在 Google 上一查都是网评极差就是一星甚至是半星的那种一分的那种样子就说他态度也很糟糕常常迟到等你进去了大概排队一个小时三分钟就把你打发出来的那种是的

那在荷兰这边基本上大家比如说你搬到了一个新的住处首当其中要做的一件事情当中就包括了你要更换你的家庭医生那这个时候呢

一般大家也都是会在网上去搜索嘛就方圆五公里范围之内的家庭医生也会看他们的评级然后你就会发现凡是评分高的医生都注册满了对早被抢光了对就像我刚才说的往往四五年他们你都等不到他们去接受新的客人我不叫病人啊因为你是注册家庭医生嘛所以你当时注册的时候可能你还没生病呢就这种情况嗯

其实这种分级诊疗制度虽然有它的一个优势所在嘛就它可能让医疗资源更好的去分配但是家庭医生你作为这个分级诊疗制度的这个守门员对吧你这个角色扮演你一个人对症那么多可能这门也不太好守是的

而且我们这边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说这个家庭医生他已有的病人里面可以 refer 你过去就比如说我有一些中国的朋友在这边然后他们很好心他们就说那我试试看介绍我的家庭医生给你或者说应该反过来讲说把你介绍给我的家庭医生看他愿不愿意接收成功率会高一点吗结果我被拒了呀至少目前为止没有成功过好

他们都说对不起对我这边已经满了我们实在接待不了更多的病人了所以我到现在还在无奈的等待当中

当然了牙医我刚才已经说了它是另外一个单独的体系那么我约了这个牙医之后呢等了一个多月至于约到了以后看诊的过程倒是挺愉快的首先它是自己一个专门的诊所独立的私人医生的诊所那它也有专门的休息室沙发等待区等等里面非常的安静环境也很好而且呢诊室你也可以看到是各自独立的里面一共有三四位牙医吧每一位牙医都有他自己各自的一个小间

而且呢轮到我的时候我就觉得受宠若惊被照顾的特别好那一个小细节啊就是这个医生不是要我张嘴给他看看我的口腔情况吗他就怕我这个嘴张大了嘴唇会不舒服他先给我整个的抹了一圈厚厚的润唇膏对

然后说哇这待遇这么好之后呢他给我洗牙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会问我一下你感觉怎么样啊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啊不舒服了就要告诉我甚至呢他看出我这个当时法语水平还不是很好嘛他就会努力的来说英语要力求让我能够跟他比较无障碍的进行沟通

所以这些种种的都是让我感觉特别好的地方包括这个洗牙结束了以后有专门的盥洗室盥洗室里面还有各种专业牙膏那种试用装然后也免费提供我觉得这都是他非常细心体贴的地方

可是呢不好的地方就在于确实是你要等待的太久了比如有一次我被他治疗了以后呢这个牙反而就疼的特别厉害很痛的话我就给他的秘书打电话过去嘛我说不行你这个太痛了让我再过来看一下秘书说不好意思哦要排队到一个月以后哦我说那怎么忍得了

所以你一定要跟他使劲的去 bargain 去 negotiate 最后他说我找到了我这个医生下个礼拜比如说在某两位病人之间有一个半小时的空你能赶过来吗你能赶过来那就这个时间不行的话那就没办法一个月以后见所以

所以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在法国这边看医生有一些病人他实在是等不了结果最后病就自己好了对就是这样所以欧洲的这个健康社会其实都是靠这种方式自愈获得的但是你自愈了那是比较好的情况也有一些等着等着就把小病给等大了的嘛是的嗯是的所以这也是他的问题所在嗯

那我也聊聊我在荷兰的这个就医经历吧好啊幸运的是就是我的就诊经历也不多但是呢我还是即使是不多的这个就诊经历我也能说出一些新奇甚至是魔幻的际遇来首先第一点就是和家庭医生一起用 Google 来问诊 What ?

这个啊就是荷兰医疗体系当你去聊这个话题的时候时常被诟病的尤其是被华人诟病的这个第一个点啊就是家庭医生你作为是分级诊疗制度的守门员角色扮演嘛演技真的不怎么样但是呢又还十分的入戏哎

但是你如果要用 Google 问诊的话我还要它干嘛我自己也会 Google 呀对问题就在这里嘛我从自己的这个直观感受和周围的不完全统计的这个样本采集来看他们的行医水平就家庭医生真的是家庭医生的行医水平真的都非常的一般

我有一次呢是去塞浦路斯出差然后旅途当中呢就出现了全身性的这种过敏反应身上发满了那种红色的小疹子哎呀奇痒难忍啊然后我就去了家庭医生那里然后他对我进行了这个初步的检查之后就打开了 Google 开始翻查症状对应的疾病

然后索性就把屏幕转向了我开始跟我一起逐条的去查阅搜索的结果我当时是不是符合你的情况是吧我当时都愣住了我说要是我认为谷歌是话坨的话我要你做何用处呢哈哈哈哈

结果果不其然就是当我要求说我要验血他说你的症状多半是病毒引起的过敏反应就算是验出来是什么病毒我们也未必有药可以治你倒不如让你的这个身体抵抗力来发挥作用你呀要是没有发生任何的发生现象的话忍过两天的奇痒就自愈了天哪

你看啊在我们这些华人听来实在是太荒唐了对不对但是呢在荷兰的医疗体系里面他们就会认为这是一种保守治疗的理念在他们看来如果你病情不严重的话呢你就可能不会被转诊到任何的专科医生那里不转诊也就算了连开药都谨慎一场

他们家庭医生当然是有处方权的而且呢很多家庭医生他自己就有压房但是你告诉他我这里疼那里疼他都会让你先吃肺处方药那款药的名字呢叫做 Palacetamol 在国内应该是翻成是 Prociton 对吧啊 Prociton 对对对那这个药呢

我叫它是荷兰的万金油而且它到处都有的卖并且呢非常的便宜就三四块欧元你就能买一大板的那种之前在法国就是生什么病了来点多利潘都是一样的对之前有几年啊我经常会去瑞士嘛让大家都知道瑞士的物价很贵别人从瑞士回来带巧克力我去瑞士从荷兰带的都是 Parasit 因为它很便宜

而且这个药嘛就非处方然后头疼脑热的都能吃它如果在荷兰去家庭医生那里他就首先就会告诉你你先吃这个药吃一段时间如果没有用你再回来那当你追问什么叫做没有用呢他会告诉你你要是咳嗽咳了两个礼拜发烧发了一个礼拜血没止住那你再来不担心你会失血过多吗

那这种情况下难免的患者就会觉得自己的这个健康问题是被低估或者是忽视了嘛尤其是一些慢性病的患者而且呢也的确是出现有拖着拖着突出大事情的情况发生对啊我其实最担心的是这种情况

对然后有不少人呢就抱怨自己多次就诊但是仍然没有得到就是去转诊的这个机会就看了半天病连比如说最基本的检查都没要到去做一下那我自己也有过类似几次的这个经历啊一个月之前我不是刚从尼泊尔回来吗然后我在尼泊尔呢因为这个当地的空气就质量太差所以我的这个旧疾就慢性鼻炎就发作了

甚至呢是引起了头痛然后我就打了几次电话去预约结果医生连见都没见我隔着电话跟我说你这种情况是病毒感染你看又病毒感染了

那你就需要去买这个那个药水喷一周我说我已经难以忍受了我需要抗生素他倒是很耐心他说你这个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是消灭细菌的对病毒没用其实你理智的想想这话倒也没有毛病对不对关键是他得确认确实是病毒感染啊他说我这个没有就远程的他连见都没见你问问却一下你

你这个就是病毒感染了然后他继续说你听我的你去买这个药水如果用了一周没用呢你再给我打电话结果呢这个治疗方法虽然真的有效而且我逐渐是好了起来但是我在想啊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你除了给症状找到根源找出治疗方案之外其实同样重要的是给病人的内心提供一个心理上的慰藉对吧你

看一下心理作用也很强大的至少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身体上的病痛有一个时间线能够治有的治但是你这种迟迟都没有办法就医的情况是非常让人恼火的是的另外还有我唯一的一次去急诊室的这个经历

是因为几年前呢就发生了一次自行车的事故那当然这个在荷兰也是见怪不怪了是个人都曾经被车撞过或者是好友当时呢是没见血也没骨折以为没事结果呢就在电脑前面坐了一个下午我突然站起来发现哎不对我的右脚踝已经肿得跟馒头一样了就根本无法动弹就牵一发痛全身的那种而且是一痛就痛出汗的那种

然后赶紧的呢就朋友就把我送去了这个急诊室然后荷兰的急诊室啊你乍看之下就岁月静好极了没有任何这种医院题材的影视剧里面演出来那种紧张感那就是很清闲哦哎呀稳了就一点都不忙肯定不会等很久结果我在医院待了整整五个小时从下午一直等到了晚上医生们都在忙什么我不知道

都快飞起来了这个护士就给了我两片万金油我说你有口味重点的药吗然后护士说那你得跟医生去 negotiate 我都不知道这种语境下面这个 negotiate 应该怎么翻译谈判吗其实我就是想跟医生说你给我开点重点的药吧然后护士说你得说服医生你有这个 business case 你确实疼得不行了

我哭笑不得呀我说你看不出来我已经痛得出汗了吗问题是你见得到医生吗我感觉你都见不到他对 医生总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呢给我拍了两张 X 光片这第二张呢还是因为第一张片子没拍好看不清楚骨头的位置

结果两张片子之间我等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护士跑过来说哎呀我们今天真的很忙啊你久等了但是整个晚上啊我就在一个隔间里面都没怎么听到外面有熙攘的这个声音所以我也很纳闷啊这个急诊室忙碌的紧张感怎么就可以如此松弛呢然后

然后第二次医生走进来他面带慈祥的笑容跟我说好消息你真的没有骨折回去养着吧消肿你就不痛了那他给你开了什么药啊什么之类的吗

当然没有了然后我最后就拿了一副拐杖颗粒无收一颗样没得到情况下面就结束了我第一次的这个急诊室的经历别人我不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好像确实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是的呀然后这之后呢我养病期间我的一个荷兰朋友来看我他就跟我说

是这样子的你在荷兰你要去急诊室呢你就得装得很可怜要么呢就是得血淋淋很惨的样子不然你是很难迅速地得到治疗的所以我终于明白了就在荷兰看病吧那是一个需要笔眼镜的地方就看你这个医生假装专业的眼镜有多厉害还是病人装得痛不欲生的这个眼镜更胜一筹了哎呀这个

all jokes aside 就所有的这些听上去好像很可笑的这些经历哈荷兰医疗其实被人诟病最大的问题归根结底呢是在表象上看来就是这种医疗资源的有限其实跟曼蕾刚才说的就是你每一次去看病都需要等很久嗯

是异曲同工哈特别是这个对于专科医生的这个需求似乎呢是不成比例的这种供不应求对举个例子来讲就普通的专科医生你如果预约通常都需要数周到数月而一些非紧急的手术比如说像什么膝关节的置换啊扇气手术啊病人等上几个月甚至一年可能都是会发生的事情嗯

同样的问题呢也适用于心理急患的这个治疗那这对于一些抑郁症的患者的影响呢就尤其的大首先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医生其实本来就是一件需要时间的事情而且每次等待的时间都长达几个月那一些轻度心理疾病的患者呢最后可能只能得到一些什么你要多运动啊你要去冥想啊或者甚至是改善饮食这样的建议而不能够直接的获得专业的治疗

导致很多人都耽误了被治疗的最佳时间对呀都变成重度抑郁了有一些是这样的情况那荷兰医疗资源的这个所谓的入不敷出呢其实是在新冠疫情期间就让整个荷兰社会给觉醒了那也让医疗问题呢变成了这个辩论度最高的社会议题之一

疫情期间发生了什么情况呢那就是重症监护病房的严重不足根据统计啊荷兰的 ICU 也就是重症监护病房的床位的保有率呢在疫情前是 1150 张荷兰人口呢是在 1800 万这个数量级哈

那在疫情期间呢一度这个床位是增加到了 1700 张那由于当时医疗资源的短缺呢荷兰是不得不把本国的重症病人用直升机转送到了德国边境城市里的这个医院来进行治疗那如今疫情已经过去了嘛目前荷兰 ICU 的保有率呢是每千人是 0.7 到 0.8 这个比例在欧洲处于什么水平呢那处于很低的水平

在欧洲 ICU 资源最充足的是德国千人保有率是在 3.0 到 3.5 而你们法国是处于欧洲的平均水平是在 1.5 到 1.8 之间对我记得差不多是这样所以你看荷兰的 ICU 的资源基本上只有法国的一半当然了你要衡量一个国家的医疗资源是否是充足的 ICU 的床位数其实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肯定还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那这个指标呢只能说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如果你出现了大规模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比如说像新冠那么荷兰的医疗系统呢可能会出现应对能力不济的情况

哎呀,Renee,你刚才说到的是荷兰 ICU 资源的匮乏也不是匮乏,就是处于欧洲的比较低的水平大会儿我会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是不是真的是一种资源的匮乏还是其他一方面的一个原因一个主动的原因就是一个资源的紧张吧,算是对好的

在法国它倒不是说 ICU 这边的资源因为你刚才提到了法国是处于欧洲的平均水平线上对对对法国这边目前更加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它的这个医疗人员人手不足的问题医生不够是吗医生护士不够对就根据最新的一个数据呢截至 2024 年初的时候法国医院当中啊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医生职位百分之一

35%是处于一个空缺的状态根本就没有正式任命的医生可以来担任这些职位而且在未来可预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医护人员短缺问题还是很可能继续存在下去

法国政府这方面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很挠头我记得在 2022 年的时候有一场访谈是针对法国的六位前卫生部长就问他们说法国的这个医疗的危机你们是怎么看的那他们就提出了这一点

但是当时呢他们也说哎呀之所以产生这些医疗系统的问题呢也是因为法国的国情在不断变化以前的医疗制度体系可能就不再适应新的社会情况需求了比如说最近这些年以来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是在不停的延长吗那它就必然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全民医疗需求的上升嗯

可是其实法国政府早些年并没有放开每年培养医生人数的限制而且你知道法国对于医生的培养是特别的严格的选择学医的

这个学生他们在医科的第一年里面淘汰率高达 50%到 70%所以法国的医生在这一方面呢是导致他们的数量迟迟不能够上去那未来呢随着这个人口的老龄化和全民医疗需求的上升医生的短缺问题会愈发严重那第二点问题呢其实也很法国就是这边的医生啊他们普遍抵制被强制值班也

也就是說法國這邊不是執行每周 35 小時的工作制嗎 36 吧 35 每天 7 小時嘛 7:35 嘛

那么法国的医生是根本不愿意再多工作那么一点点的就医生也没有加班这一说多年以来呢政府也没有能够有效的去督促这些比较自由派的医生旅行他们这个值班啊然后甚至是加班的这种作为医生来说因为是出于一种职业的特殊性考虑嘛好像理所当然应该去付出的一些 extra effort

大部分的法国医生都是很不愿意的他们说不你给我加班费我也不愿意法律赋予我权利让我可以选择我一周就工作 35 个小时那所以就法国的这个医疗系统里面医生的人手就普遍短缺了尤其是在急诊室那边通常看急诊的人会觉得这已经是一个紧急事件了嘛但是他往往由于人手的短缺就要多等更长的时间

有些排到了十个小时以上都不是没可能的事情我觉得法国医生真的在这方面来讲相对中国医生而言真是幸福太多了因为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份报道说以一所中国的三甲医院为例每天他门诊病人就达一万人左右除掉特区门诊以外算一下每名科室的医生平均每天要诊治五十到一百个病人

但是法国这边呢我有次看病闲着没事嘛我也算了一下当时的那个专科医生他一个小时里面大概看了三个病人吧那我给他再多说一点算他看了四个国内的话五分钟一个对

他大概每天也就看 15 到 20 个病人全科医生可能会看得多一些但是 30 多个也已经很了不得了当然我并不是说看得越多越好因为你这个时间有限你如果看的病人越多说明你分给每个人的时间就越少那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但是呢你这个医生自己工作的时长每周

35 个小时每天就是雷打不动的 7 个小时其实是有一点点可商榷的所以很有意思一件事情就是马克龙他最近一次提出医疗改革是在 2023 年的 1 月份其中的一条就是说要调整医生们的工作时间考虑到医院实行 35 个小时的工作是过于僵化我们计划赋予医生更灵活的上班时间以确保医疗体系正常运作

那话说得很漂亮其实我们知道法国其他行业说要调整时间基本上都是要进一步减少每周的工作时间只有这一次它其实是希望医生们可以适当地再延长一点工作时间对所以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嗯

那另外呢就是法国这边一个叫做医疗荒漠的现象也很突出那就是医生啊他们也会选地方去一般来说都是那种大的城市或者是什么海滨啊阳光充足的地区啊很漂亮的景点啊他们就很愿意扎堆着过去而农村和郊区相对来说资源要匮乏很多所以我们就常常会看到有一些边远一点的省份或者是地区

他的这个医生的资源其实是非常的不足的那刚才我好像也提到了在法国的一个省就是他的这个医生和病人的比例是其他省份地区的大约三到四倍这样子

所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不平衡的现象这个问题在国内也有发生就是大家那些好的医生肯定都想往那些三甲医院去挤嘛然后就导致了一些小城市啊或者说一些级别不够高的医院里面的医生这个两方面啊一个是说就是医生资源肯定都想往那些大的一些城市里面的三甲医院里面去挤

另外的呢就是就诊的人呢也更相信这些大医院的诊疗水平那就出现了很多医疗资源的分配的不平均嘛就大家看个小毛病感冒的也想要去三甲医院对吧就是不愿意去到一些本地的一些比如说以前我们有很多地段医院啊之类的现在也有但是大家都觉得好像还是要去三甲医院看病更好一些更合适一些嗯

导致了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可能一些本来比较小的门诊手术你也到大医院去做那边呢就挤得不堪入目就大家要等很久就看一个小毛病而在这些小城镇上面的这些小医院里面呢医生没有足够多的这个练手的机会虽然是听上

那就有点糟糕但是事实上面这个也是 practice makes it perfect 那医生其实也是需要就是都经常的做手术才能够变成一个医术更精湛的医生嘛对吗但是你就这种门诊的小手术都没有的做就不够做的话那肯定医生就不会变得更好嘛所以国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小医院地段医院医生即使是做门诊手术也没有机会大医院呢挤破头可能每个看诊的病人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对所以你看你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其实在其他的地区比如说在国内也是挺普遍的那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些就是比如说在欧洲也好法国也好有一些医疗资源紧缺的这种情况那表面上来看呢感觉就是你是不是政策出错了你是不是管理不理

但其实你要说荷兰这边医疗资源的紧张完全是管理不力,似乎呢又会让人忽视一个可能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我的观察哈。

那就是其实在荷兰这边也有一个医疗理念上面和我们所认知的当中的一种区别这种区别呢也导致了在医疗政策层面对于医疗资源的配置方法荷兰做出了一些不同的选择什么意思呢我用一些比较通俗的方法来给大家介绍就是与中国相比其实荷兰的医疗体系更倾向于是保守治疗也可以说呢是叫做必要医疗

而反过来来看呢就像这些年其实我们看中国国内的这个医疗情况我们讨论很多的其实是被绩效考核素裹挟的过度医疗对那如果进行这两种医疗理念的对比呢你就会发现在荷兰这边必要的医疗呢它强调的是首先第一点是不过度的检查减少不必要的比如像一些影像学的检查比如说 CT 啊 MRI 啊就是核磁共振啊等等

但反观国内的情况呢像核磁共振 CT 验血基本上都成为了门诊检查的固定套餐了对不对就是先不先就给你来一个对先不先就抽个五官血然后从头到底什么激素水平全都给你查一遍可能你只是去看一下有没有感冒啊

那第二个呢是不过度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啊激素啊和一些昂贵的药品那荷兰对于药物开具的原则呢基本上都是尽量的少开药鼓励自愈这个刚才我也说了哈荷兰的万金油对吧尤其是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呢荷兰这边是有严格的限制的轻微的感染一般都不会去开抗生素你看我的脑子里面就有这种

误解对吧就病毒感染了我也说我要抗生素但人家抗生素治的是细菌并不是病毒嘛那我的这种误解可能就是在国内的时候形成的因为在国内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从小到大但凡有点感冒头疼的时候头包一般都是首选的药物

家里呢也会都备着抗生素而且在我们的观念里面你就会觉得你去医院看了个病去都去了没开到药没挂个水没打个针你就像没看过病一样嘛白去了是啊

当然在荷兰这边其实我的观察就是它这里的医疗体系确实是非常的注重不要过度的用药不要过度的检查但是在面对重大疾病的时候它其实是非常迅速的

还是拿我个人的这个例子来看我自己曾经需要做一个乳腺癌的排查那我是当天早上去家庭医生那里看诊下午就获得了去专科医生那边做检查的转诊书然后第二天就到专科去做检查了这个速度是不是很快这很可以是的马上就给我打电话了说你来预约吧我们这边什么什么时间有这个空档

所幸啊就是我的检查结果是好的就是没有得乳腺癌啊但是从这一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就是如果你的家庭医生一旦是发现了有重疾发生的这种可能性他们的应对呢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负责任的那还不错是的

那这种理念上的不同呢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了荷兰社会整体上对于医疗资源的需求呢相对较低比如说还是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这个 ICU 床位的千人保有率这个指标上来看哈那中国的这个数字呢是大等于 3.6 也就是每千人呢有 3.6 张 ICU 的床位

这个比例一看就是荷兰的四倍多那在这种对比之下荷兰这边生活的华人呢往往就会觉得你很容易就会觉得说荷兰的医疗资源有很大的缺口嘛

那放在个体的身上很直观的就会觉得我的病情被忽视了那是因为其实一定程度上我们非常的习惯于那种更为积极的治疗方式甚至是更为过度的这种医疗对对对那在这种情况你就觉得委屈极了吗怎么我看个病这么难对吧而且呢这种理念的不同其实还体现在了医疗资源管理上的不同

你比如说从医院的经营和盈利模式来看荷兰的医院呢都是由政府机关严格监管的这个非盈利机构而在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呢医院虽然原则上也都是非盈利机构但是一定程度上面医院都或多或少的担起了盈利的这个 KPR 的压力就多少台大数数所以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像集采药这样的问题

那说到这里呢你如果真的要定义说哪种模式更好可能也并不是可以简单的一言以蔽之下结论的一件事情那因为从目前来看荷兰社会的确是有需要调整对于医疗资源分配的这种紧迫性的

因为你即使是在践行这些所谓的节约型的医疗减少对于医疗资源的浪费但你也不应该以牺牲患者的这种就诊体验和耽误真正有需求患者的这个治疗时间为代价嘛对吧虽然说荷兰的医疗理念导致了国民呢有更高的去内化健康管理的这种能力

也就是说荷兰人可能更注重就是我自己要去保护我的这个身体的健康也会有更加健康的这种生活方式啊积极锻炼啊等等等等但是荷兰社会也应该要看到就是健康管理型的这种社会概念要成立的话还是需要有可信赖的高质量的这种基层的医疗和护理能力的那这边通俗的来讲就是吐槽一下这个整个的家庭医生团队的能力需要提高吗哈哈哈哈

你们的家庭医生不是我说这视频实在是对但是怎么通过医生考核的是的那除了家庭医生团队的能力需要加强之外呢你提供这个心理治疗的数量和质量也需要提高嘛那这个是你的去确保你的这个所谓的健康管理型的社会的概念成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那就是你的这个质量你的这个基层的医疗和护理的能力要提高

另外呢虽然说荷兰的医疗体系是一种理性的选择就是我要节约嘛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了像新冠那样级别的这种重大的疫情和公共的卫生事件你还是得有一定的弹性机制确保不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这种情况那要不然你就得保证好你一直要跟德国啊比利时啊等等邻国要保持很好的这种关系因为一旦发生类似新冠的情况

你就得把病人往人家那里送了当然我觉得这种依赖邻国的做法虽然说看上去是可行的因为整个的欧盟一家嘛对吗但本身其实是具有比较大的风险的万一人家自己都自顾不暇了你要怎么办呢是的像新冠这种级别的大的疫情来临的时候我记得欧洲各个国家的医疗资源好像都有点不够用所以

哎呀,左边是过度医疗,右边呢是节约医疗,一中一合,究竟哪一种医疗理念才是更好的呢?我也不知道。欢迎在收听节目的你呢,也告诉我们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是的,说起这一点,我特别有感触。

有共鸣因为我觉得啊就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讲他需要设立一个制度就像你说的既不能太偏左又不能太偏右既要避免过度医疗的浪费但是同时呢又不能让人家捉襟见肘对不对这个真的很难很难你像法国他其实也有一个很为人所诟病的问题就是叫做基于医疗活动的费用支付制度叫做 TRA 这样的一个制度

那你用大白话给我们解释一下啥意思如果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呢就是在以前啊法国它是每年给每一家医院一个固定的预算额度因为我按照你往年的这个行医的表现来看嘛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出入额预算嘛等于就是对你就拿这笔钱

那么现在呢他觉得这个太僵化了所以呢他就改用了一个基于医疗活动的费用支付制度就是按照医疗服务的数量和类型对医院来进行一个灵活的报销机制嗯

其实这一点上你如果从它的动机初衷来看这不是很好吗它是想要切合实际的去按照你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来进行报销那它就既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对不对可是呢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你就会发现因为国家这是从 2004 年开始引入的 TRA 模式哈

很多医院他就为了增加他的收入而尽可能多的去开展医疗业务所以这有点像 KPI 的这种情况了吗对吧不是 KPI 但是就是说如果我增加了一些医疗服务的话那么就可以事实上给我医院带来更多的收益是

其实是有点 KPR 的意思了对吧对那你为了逐利的话你显然的你就会尽量的去增加这些医疗服务嘛这就导致了医疗支出的膨胀换言之它是变相鼓励了过度医疗是的而法国呢 2017 年医院的赤字是在 12 亿到 15 亿欧元之间就已经是 10 年前的两倍了专家

当时就说这和 TRA 的模式是直接相关的可以归因了已经是我也觉得是的对而且有医生还指出它还导致了法国卫生体系金融化的风险对啊也就是说它就真的是朝着逐利的那个方向去了那医疗机构它不仅将财务的盈利置于医疗服务之上而且呢它可能在这个护理质量上面也会产生下降嗯

因为医护人员你如果去逐利的话那可能就出现这种资源的分配不足啊或者说人寿不够啊等等这些情况累加在一起因为你卫生体系最终的目的已经变了嘛是追逐这个金融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追逐服务的质量的最高化所以就会出问题

对所以医院里面你如何去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真的非常非常的困难包括我前面所提到的这个家庭医生制虽然法国人对他有很多的诟病但是人家设置的初衷也是很好的呀

那他设置的初衷呢是因为如果有一个主治医生有一个家庭医生的话他可以长期的和一些患者建立关系他就可以对这个患者整体的一个健康状况有着非常好的了解也能够让他们的健康得到更系统的管理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还有老年人他们就能够和医生建立一个非常长期的信任关系以及这种医护的关系

那另外呢通过主治医生制度患者他也能够在初级保健的层面上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护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熟悉医疗体系的患者来说他就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他如何才能够去寻求到一些符合他需求的治疗但是

但是负面的反馈同样也就出来了包括我刚才讲到的因为要经过不同层级的医生的转诊所以你这个就医的环节自然而然的就被拉长了另外在法国这边呢很多患者他会反映说我的家庭医生的选择的自由度比较低特别是在一些缺乏医生的区域那患者第一个是他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医生第二他一旦找到了一个医生不管这医生怎么样他就得跟这个医生绑定在一起了

要换也很困难搞得跟结婚似的还真是而且有些患者也反映在法国呢主治医生他的这个转诊的流程会比较繁琐所以如果他们急需专科医生治疗的时候转诊制度就可能会给他们造成很多的不便甚至于会耽误病情对

所以就是从这个制度上来讲我觉得作为一个国家它真的很难拿出一个万全的方案一个制度它不可能是完美的总会有这方面或者那方面的一些欠缺或者是不足那国家就只能是说我在整个实施的过程当中尽量的去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找出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来

但是如果在解决的过程当中又连带出现了其他的副产品催生了其他的一些问题这好像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这每一种医疗制度它本身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也是总之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各国都在上下求索啊

好,那我们今天对于法国还有荷兰医疗制度以及其中的一些问题的吐槽也都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听众朋友对我们这两个国家医疗体系有了更多的了解没有呢?也欢迎大家来分享你们对于各国医疗制度的看法

你们又是否经历过一些就医过程当中的困境并且为之迷茫呢其实说起来在一个不是自己祖国的地方生活这些事关身体啊事关健康的一些接受的服务其实对于大家的生活的影响都挺巨大的

那因为也有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比如说我们看病的时候说不清楚,对吧?而且对于这些医疗文化也有一些不同的理解,所以这个话题其实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也难怪我们很多听友会对我们的这个在海外诊疗的这个过程会特别感兴趣啊,那

那我们今天其实是也是通过我们自己在在海外就医的这个经历里面以此为一个案例吧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就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的一些医疗制度的一些情况当然也难免就是我们做的这个研究啊或者我们今天准备的内容有所披露也欢迎大家呢通过自身的经历给我们补上这个漏洞如果你有些在海外尤其是在欧洲这边看病的经历

好的坏的对吧都可以跟我们来分享是的或者是在其他的一些国家比如美国啊或者是亚洲的哪一些国家有什么澳洲也可以对日本也可以因为今天静涵也不在嘛所以大家也欢迎把日本那一块的给我们补上是的说说你们在各个不同的国家经历的一些医疗体系他们都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欢迎大家给我们发信息说说你们的看法嗯

对了如果想要跟我们联系的话呢你可以在我们的节目就直接进行一键四连啊或者呢加入我们的微信群我们有一个时差八小时的无时差听友群那加入的方法呢也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找到我们节目介绍的最上方是有一个微信号那加上这个微信号呢我们的小助理就会把你拉到群里面了是的你欢迎给我们打赏哈

我们做节目都挺辛苦的每一期都要花十几个小时来准备然后还得掏心掏肺的把自己的这些痛苦的开心的经历都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打赏的这个方式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是的今天录着录着又到晚上十点多钟了已经超过十点了对好的今天的时差八小时就和大家聊到这儿了我是住在法国里昂的曼丽我是住在荷兰阿姆斯丹的 Renee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咯下期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