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传感器的难点在于前期投入大、产出慢,且基础门槛高。基础门槛高的原因在于气体传感器分为化学类和物理类,化学类传感器通过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信号,而环境中的污染气体、温湿度等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准确性,控制这些影响是难点。
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孙教授是美国NASA回国的博士,基于纳米材料研发了MEMS班达底传感器。在开发气体传感器后,发现柔性触觉传感器市场逐步扩大,因此基于纳米材料底层技术开发了柔性压力传感器。
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线布局在苏州纳米城,投入较大,目前主要自用,是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传感器生产线。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多个场景,如新装修房屋的甲醛和空气质量监测、酒精检测判断是否酒驾、家庭厨房燃气泄漏监测、工业场合的气体监测等。
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选择了一些经典行业进行深耕,如消费类的电动车、储能等,避免恶性价格竞争,专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优质行业。
未来三到五年,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将布局储能、汽车和医疗领域。在储能领域,开发长寿命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在汽车领域,开发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气体传感器;在医疗领域,开发基于MEMS传感器阵列的胃病检测设备。
MEMS传感器阵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包括通过检测人呼气中的气体成分来判断胃部疾病,特别是胃癌的早期筛查。该技术成本较高,但未来有望降低成本并广泛应用于体检。
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自主研发能力强,产品迭代快,且拥有国内首条自主研发的传感器生产线,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开发不同种类的传感器。
气体传感器在家电领域的应用包括检测冰箱中食物的新鲜度。通过传感器阵列检测食物腐烂时释放的气体成分,判断食物的新鲜程度,满足家电厂家对食物保鲜监测的需求。
苏州惠文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期望通过坚持自主创新和加大研发投入,将国产传感器打造成民族品牌,推动国内传感器行业的蓬勃发展,助力物联网和传感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