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6 对话夏伯渝:我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答案和“人生”有关

Vol.6 对话夏伯渝:我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答案和“人生”有关

2022/5/31
logo of podcast 中场时间

中场时间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1975年,24岁的夏伯渝作为中国国家登山队的队员,第一次挑战珠峰。在下撤的过程中,一名同行的队友不慎丢失睡袋,夏伯渝没细想就将自己的睡袋给了他,结果冻掉了自己的双脚。 经历低谷后,夏伯渝选择安上假肢,忍受魔鬼式训练,将自己的目标重新定位了珠峰,开启43年的冲刺珠峰的征程。在漫长的岁月里,夏伯渝中间两次截肢,经历过淋巴癌病痛的折磨,曾分别在2014年、2015年连续攀登珠峰,可又因为珠峰雪崩、尼泊尔大地震而取消。2016年攀登珠峰是他最遗憾的一次经历,“就差94米了”,但考虑到暴风雪的天气和身边5名向导的生命安全,夏伯渝最终选择下撤。 2018年,夏伯渝终于成功登顶珠峰,在峰顶留下了眼泪,“今天是一九——二零一八年5月14日8点31分,我终于站在了我梦想41年的珠峰8848米的顶峰”。 为什么要攀登珠峰?登顶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夏伯渝五次攀登背后的故事还有哪些? 高山登顶中会产生哪些心理上的变化? 攀登珠峰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吗? 面对生命的安全,极限运动的边界又在哪儿? …… 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夏伯渝和《无尽攀登》的联合出品人、心理学家钟杰,一起从电影出发,畅聊夏老师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攀登的意义、极限运动的自由界限和珠峰那些鲜为人知的趣闻。 【本期嘉宾】 嘉宾 | 夏伯渝:纪录电影《无尽攀登》主人公,中国第一个依靠双腿假肢登顶珠峰的人,第四位获得“劳伦斯”世界体育奖的中国人。 嘉宾 | 钟杰:心理学家,纪录电影《无尽攀登》的人物顾问、联合出品人,中读精品课《这就是心理学》主讲人  主播 | 五月:三联中读编辑           力莎:三联中读内容总监 【时间轴】 13:36 登顶珠峰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15:22 登山的动机会某种程度上决定登山者在极限情况下的反应 21:46 北大山鹰社不允许内部谈恋爱? 23:47 登珠峰从南坡/北坡登,有什么不同? 29:00 夏伯渝的无腿登珠峰成功,会不会让其他登山者产生珠峰易登的误解? 34:00 极限运动的自由边界到底在哪? 41:08 登山者被塑造成了“冒险家”和“英雄”的两元对立形象? 45:49 珠峰上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 延伸阅读:** 更多背后故事: 老人与山:无腿登山者夏伯渝的珠峰征途) 珠峰为何如此吸引人? 课程《珠峰:征服与敬畏》) 珠峰背后:人类的极限与突破) 为什么要登山? 王石:攀登珠峰,不断超越自己) 多次直面生死,她为什么还要登上?丨反潮流俱乐部) 北坡登顶60年丨周刊《再测珠峰》) 【收听方式】)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播客APP、三联中读、喜马拉雅、苹果等平台收听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