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40 人人都爱瓦尔达01:搭载短片的小舟,直抵轻盈的伊甸

Vol.40 人人都爱瓦尔达01:搭载短片的小舟,直抵轻盈的伊甸

2024/9/4
logo of podcast 首尾相撞

首尾相撞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小师
树井
茨咕咕
阿星
阿欣
Topics
阿欣:瓦尔达的短片创作并非长篇电影的边角料,而是独立完整的艺术作品。各种素材,如论文、小说、诗歌,甚至一个念头,都可以成为短片的创作源泉。短片是创作者更轻盈的表达方式,也为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观影体验。瓦尔达的短片能迅速吸引观众,让人爱上他的作品。 树井:瓦尔达拍摄大量短片的原因可能与资金限制、以及女性导演在生活阶段性变化中的创作限制有关。 小师:瓦尔达的《女雕像物语》以轻松的巴黎风貌为视觉呈现,但同时探讨了女性雕像被忽视的社会现象及历史背景,并对比了男性和女性雕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女性劳作被掩盖的社会现实。影片巧妙运用音乐,与主题紧密结合,增强艺术性和观赏性。瓦尔达追溯了“Caryatids”的历史起源,揭示其与女性被羞辱的历史事实之间的联系,并指出这种联系在现代建筑中常被忽视。瓦尔达的镜头语言独特,采用从下往上拍摄的方法,避免了传统视角的局限,并保留了“眼神的质地”。 茨咕咕:瓦尔达的《走近蓝色海岸》表面上是旅游宣传片,实则对消费主义和对伊甸园的追寻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影片画面精美,视觉享受极佳,同时引发观众对伊甸园、消费主义和景观的思考。瓦尔达以旅游宣传片的视角,暗含对景观社会和消费主义的批判。 阿星:瓦尔达的《飞逝的狮子》以11分钟的时长,通过塔罗牌、明信片和爱情故事,展现了爱情的梦幻和荒谬感,以及对超现实主义的表达。影片中,塔罗牌的占卜结果并非发生在算命者身上,而是旁听者,展现了玄学和现实的模糊边界。明信片连接了公共事件和私人故事,展现了瓦尔达对事物联系的捕捉。爱情故事符号化地呈现了爱情的诞生、相处、分歧和分离,展现了爱情的梦幻和荒谬感。瓦尔达本人的出现为影片定调,超现实主义的呈现方式令人惊叹。影片结尾小猫的出现,象征着治愈和对未来的希望。 supporting_evidences 阿欣: '那我觉得对于创作者来说其实短片会是一种更加轻盈的方式而对于观众来说相较于电影长篇呢观看短片作品也会更加的轻松和愉快' 阿欣: '我觉得如果是还没有看过瓦尔达电影的朋友呢也可以先从他的短片开始当你打开那个短片的第十秒我就可以华丽的宣布恭喜你已经爱上了瓦尔达' 树井: '但是一个是可能是你说的一个资金受限的情况然后另外一个就是她作为一个女性她可能会有比如说怀孕的时候要照顾小婴儿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呢她去创作一部大的长篇作品可能就确实是比较受限的然后如果她这个时候还想要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或者是她还有想去拍片的这种想法的话她可能短片对于她来说会是一种比较方便比较轻盈的创作方式' 小师: '我这里选择的就是当时被选入参加创造中的她一个中华女性影展的里面的作品之一就是来自瓦尔达的《女雕像物语》这一部片子…它的画面其实有绝大部分时间是针对一些一些大楼上面的一个女性的雕塑进行一些很大尺度的特写或者说对有一些女性雕塑的装点的一些嗯…一些街道然后进行一个拍摄当时我就会想它其实女雕像的这个建造的初衷我会非常直接地觉得它是用来装饰的是用来引起大家的注意的但是其实就像瓦尔达在他的拍摄的旁白里面有所表述的那样…虽然她的初衷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但是好像事实上这些女性雕塑反而是具有一种能够非常丝滑地去把你的目光给甩掉这样一种感觉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大概就是其实很少有人真的注意到她们…我觉得这样这样一个题目还蛮有意思的' 小师: '随着这个短片的进行他还有提到女雕像和男雕像之间的一个对比这个也非常的好玩与这个女雕像 Cariatis 相对应的是一类叫 Atlas 就是阿特拉斯那个扛着地球的那个神的形象的男雕像…然后他就拍了一些表情非常猙獰的,似乎是要把整个楼板扛起来的那些男雕像的一些特写。瓦尔达他有在旁白的评述里面说,这个男性的雕像的表情都是为了突出他们的这个用力的程度,外观上来说,他的肌肉线条和整个紧绷的感觉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相对来说,相反女性雕像呢它就是非常的平静那个姿态就是非常轻松的样子仿佛他们的劳作和他们所付出的辛苦都是被抵消掉的或者说被掩盖掉的' 小师: '比如说瓦尔达他在借女雕塑这个主题他就也从历史的角度去回溯比如说他有向观众解释这个 Caryatids 这个东西这个名词它是怎么来的它其实最早以前指的是背叛雅典的雅典妇女…就背叛了雅典然后暗通波斯的希腊妇女那她其实等于帮衬了敌国嘛所以她变成了类似一种人民公敌的形象然后他们最后落得的下场就是游街示众但是呢他们游街示众的时候其实是穿着打扮非常完整的就穿金戴银的…那样一个形象示众的但是无论如何 Karyatis 也就是女雕塑它的最早的起源是出于一种羞辱妇女的一个历史事实而流传下来的但是这一点其实往往在后来的城市建设或者说在这些建筑细节被决定我们要在这里放一个女性的形象作为装点的时候是被无视掉的' 小师: '开篇是拍了一个女生举着一盏灯然后那一盏灯随着点亮的那个瞬间好像是流淌出来一首节奏非常明快带有那种洛克克风格的一首钢琴曲…后来去查了这部影片的一些配乐方面其实和它的意志也是相关联的好像是经过了非常精巧的安排比如说女雕塑它其实我们会觉得它是用来装点城市的嘛…然后他选的这个音乐非常好玩是一首来自让菲利普拉默的一个钢琴曲然后这首钢琴曲应该是选自家卧无曲与六组变奏反正这是我瞎翻译的这首曲子应该是在 1732 年左右写成的那撇开这些细节不说只要听了之后你就会感觉到那个音乐它传递出来一种非常有秩序然后它的很多的音符是装饰音就是你可以听到它有很多那种故作灵动或者说故作娇媚的那种旋律的安排在里面那这个音乐它其实跟它的主题也蛮相关你把它装饰音都拿掉它的主旋律其实不会受到影响的除此之外它中间还有一段是突然插入了一段男生在那边唱歌就是…那一段音乐的唱段也是选自奥芬巴赫写的一个情歌剧吧是叫美丽的海伦然后这个里面其实是其中一幕的一个唱段但是这一段它其实是海伦唱的那个海伦就是那个斯巴达最美的那个莫涅拉尔斯的妻子海伦首先这一段原来是应该是一个女生唱的然后瓦尔达在这里是让一个跟他经常合作的一个音乐人通过男生之口去把这个唱段唱出来在这个演唱者的性别上面已经进行了一个进行了一个颠倒然后其次更加搞笑的是就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海伦的故事因为他非常非常美然后他厌倦了和他的这个国王丈夫的一个生活他爱上了 Paris 就是巴黎不是就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这又出现了非常奇妙的连接巴黎巴黎斯在这个歌词里面其实海伦在那边吟唱了维纳斯你到底为什么要如此给他安排一个哈里斯去来诱惑他为什么要这样去来使我的美德得以倾覆呢这是一个非常粗糙的中文翻译但是大意就是说嗯…海伦在一边唱一边在抵抗维纳斯去送来帕里斯的这样一个安排他其实是在对自己的欲望是由维纳斯来操控来表达自己的迷惑的他其实内心并不是完全的顺从我是这么理解的…但是当一个女性在那边通过歌声去表达对自己的欲望受到人家操控的这样一个唱段的一个作品把她的唱的人变成一个男生之后整个语境我觉得就是正好非常搞笑的就颠倒过来了因为当时在她一边在拍一些女雕塑的镜头的时候背景音乐却是配的一个男生在那边吟唱关于女性欲望的这些东西其实也是和很多女雕塑是出于被凝视或者说满足男性的观看的欲望而被创造的这样一个主旨和一个背景是相吻合的' 小师: '我特别想补充的就是我在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这个短片的时候,我有很明显很明显的感觉到瓦尔达的镜头语言的特别,因为我们可以想象立在建筑外里面的那些女雕塑都是顶天立地的,所以我觉得,我们往往会从一个行人或者说路人的角度去看他们那我们这个视线其实自然而然的是从他的脚然后以一个观看点不变像一个那个两脚气从零度一直拉拉到 90 度往上看但是瓦尔达在这个片子里面他一直采用的是一个把观看点同时提起来就是垂直向上对垂直向上就是你想象用无人机把它这样把镜头直接带起来从下往上拍的这样一个拍摄的方法我感觉这样在理念上至少在理念上是可以规避一种你在一个女雕像的脚下从第一往上看最后收获到了一个变形的一个形象在那个角度看虽然的确那是行人的视角但是你看到的形象并不是完整的就某种意义上不是完整的吧…然后除了这个视角的选择之外我还注意到和 5 到 70 那种很快节奏经常切换场景的镜头不一样的是虽然他是拍的车水马龙的巴黎然后有很多比较喧嚣的那种城市的场景但是瓦尔达在这个片子里面也没有经常去切他的镜头…举个例子好了比如说他要拍一对立在门口的女雕塑然后这两个女雕塑呢是两个人互相对望的那他拍的时候他不会说先拍左边然后镜头切掉拍右边而是说他会拍左边然后沿着他的眼神去拍中间可能是个萌眉或者什么都没有就慢慢地把镜头拖过去再拍到右边在很多场景上他都是用的这种方法…就是他好像保留了一种眼神的质地或者说一种更加让人感到亲切的一种观看的观看的方法吧' 阿欣: '其实它就是委托我阿尔达拍一个巴黎的一个城市的风光或者说就是拍一下那些女性的雕像它就给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主题其实你如果对自己的作品没有那么的执着就是抱着一种比如说我们现在打工人乙方的心态你完成这个甲方的需求就好了然后你就拍一拍那个雕塑什么的让它好看一点…其实这个任务就完成了就过去了但是因为瓦尔达他本身对于创作有自己的执着我觉得他就是在利用政府给他的这些资金来在这样的一些风光片里面去注入他想要表达的想法就像小时刚刚说的他有回溯到这些雕像的历史有回溯到女性和男性他们在力量或者是外表方面的不同他…其实是就是拿着政府的资金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又把这个项目完成的特别的漂亮包括他以前拍的那个走进蓝色海岸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就他不仅是去拍那个海岸附近的风光有多好不仅是一个旅游片…而且还有他对于一种所谓的伊甸或者是天堂那种追求的一种反思总之他是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在里面的我觉得这一点特别的让人敬佩然后也能看出他的创造力是特别丰沛的' 阿欣: '我其实就是非常想要强调的是解读阿尔达的作品因为我水平太差了所以就会显得非常的说教但是看他的片子你就会完全不会感觉到任何一点说教的成分他的视角都是非常轻松然后非常容易理解并且非常日常的就比如说在女雕像的那个片子里你们肯定也会记得它其实有一个片子拍的是有一个妇女应该是从阳台探出脑袋来然后抖了一抖她的床单然后两边是好像是象征着贸易和象征着风饶的一个女神…然后这个镜头你看着我是拍摄了一个非常日常的一个巴黎生活的一个一角但其实仔细想的话你就会感受到女性在家庭内部的劳作在更加接近于吃喝拉撒睡这样一个世俗的生活里面的形象她的劳作的一个状态和女性作为女神或者说成为一个象征风饶或者说象征财富的这样一个符号在建筑的外里面在你的家的内部相反的外部它呈现出来又是这样一个状态那都是女性就并置在一个画面里面嗯…而且除了这种时空的交错之外还有这个概念在比如说女性劳作这个概念在历史当中的演变只有在她的镜头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下活生生的女性她在付出的一切举个例子比如说她在从事家务劳动…然后还有很多和现实生活充满关切的镜头包括他有拍摄好像是两个亚洲的女生吧一个人在给另外一个人拍照然后另外一个人是摆出了一个非常标准的一个姿势就是被拍的那样一种很难形容啊反正就是一个站椅吧…其实这些镜头也是体现出来就是带领或者说诱导观众去思考女性呈现在镜头前或者呈现在艺术作品当中她的这个样貌的随着时间而改变到今天现在的女性她在被拍摄的时候她会摆出一种什么样子的感觉…其实是非常轻松的一部作品你可以去观看或者是解读的视角有很多你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非常轻松的小短片来看它的时长也很短但是你仔细去想它的每个画面的话又可以想到非常非常多的东西…就这一点我觉得是很奇妙的而且像是刚刚有分享他在音乐上面的一些布局其实瓦尔达本人也说过就是我们看上去他的作品好像是充满了一些偶然或者是随意但是其实他的脚本或者是他对于这个电影的设计其实是要精确到每一秒每一帧的所有的一切他都是卡得非常非常的精准的就可能我们去进行这样一些精心的研究去把它的这种精准挖掘出来也是这一部电影带给我们的乐趣所在' 茨咕咕: '但是到影片的最后我们又会意识到就是这部影片它本身作为一个旅游宣传片何尝不是一种景观呢因为如果说按照景观社会这个概念的话呢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影像广告还有新闻等等这些都是由视觉符号所主导的然后它们都是资本来控制和操纵消费者的欲望的手段那作为一个宣传片来讲其实看完之后我觉得就这种认识也给我带了一种比较矛盾的感觉就是我们明明知道这些旅游景观已经被人为干预了但是仍然无法抗拒他们的魅力就像阿星前面在说的瓦尔达拍摄的这些小的宣传短片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单纯的宣传片去欣赏去观看但是也可以更进一步的去思考所有的这些景观包括我现在正在看的这个风景非常美的片子它所展现的这些美丽的风景或者说它让我们去追求的这种伊甸园式的美好生活真的是表面上的那般美好这个是我觉得我比较喜欢这部片子的原因就是你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看这部片子' 阿星: '我想说的这一部短片是在 2003 年拍的就进入 21 世纪了他应该这个时候已经进行一些艺术创作了这个阶段拍摄的一部短片叫做《飞士的狮子》这一部片子其实也非常非常的短全片就只有 11 分钟但是我就是看完之后我觉得好…好可爱呀就是那种我的整个心脏都要跳出来我整个人融化的那种感觉虽然它每一部电影其实都有触动我的地方我都很喜欢但是我就觉得这一部电影可爱的特别突出我就按照电影里的几个比较让我喜欢的元素来说吧第一个就是塔罗牌其实塔罗牌是贯穿这一部小短片的一个线索或者说它是贯穿这一部影片故事转折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媒介我觉得它是一方面通过塔罗牌呈现了占卜和爱情之间的关联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个占卜的结果不是实现在实际去算命的那个人的身上而是实现在旁听这个算命过程的一个塔罗牌小学徒的身上…他好像一方面是在验证这个算命或者是玄学它是有效的然后另一个方面其实又是破除了它的有效性因为实现的这个对象改变了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一个科学至上的人那你就可以完全用巴纳姆效应去解释这样的事情但是你又不能说它完全没作用所以我觉得这个表达让这种占卜是不是灵验这个事情就处于一种非常玄妙和模糊的平衡之上王二达他作为导演他没有做一锤定音的判断他到底信不信这个或者是这个到底是不是有效的而是用一种影像语言为我们展现出就是可能大家对于玄学的一个态度都是一种比较模糊的一种感受吧…这个是我觉得有趣的地方然后另一个方面呢塔罗牌这个元素本身又是瓦尔达的另一部长篇也就是《五至七十的克莱奥》里面的一个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它出现在这一部长篇的开头然后这样一种回溯和联系是我觉得在作者电影里面非常有趣的一点…第二个就是明信片这个影片一开头呢就是瓦尔达的小猫刺咕咕镜头稍微转一下就到了瓦尔达手上的一堆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上就印着这个短片的主角也是他的名字就是这个狮子…它是位于巴黎 14 区丹菲尔罗什路广场上的一尊狮子雕像然后我们仔细去看它每一张明信片里的内容就会发现明信片上对于这个狮子的拍摄视角和拍摄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你会从这些明信片以及瓦尔达的旁白里面知道这一尊是狮子雕像其实是见证着这一个区域的很多大石级或者是公共事件的他们被拍了下来并且印在这个明信片上发行出去就会让人们在未来再一次的遇见并且记得这些伟大的时刻但是呢他这一部影片的主体内容却讲述的是在这个狮子雕像的脚下普通人的一些私人故事所以你会发现通过这个明信片他其实…就暗出出的把这个公共事件和私人故事又并置在一起去表达了这个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吧我就会发现王尔达他是特别喜欢在影片中展现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虽然说这种联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是经常发生的就很多东西都联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能抓住这种联系的人是很少的…它对于这一种联系的捕捉就不仅体现在它对于具体事物的呈现上还有它在这个故事的编排上也会体现在它的剪辑手法上就我们其实可以在其他的电影里面也看到王尔达去进行一些画面的剪辑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小的线索把不同的画面联系在一起所以我觉得联系这个词可能也是它在电影表达上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点吧…这个明信片也是跟那个塔罗牌一样它其实也有出现在瓦尔达其他的作品里面就是在它的长篇《十岁者两年后》里面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元素吧它会展示很多跟《十岁者》这一幅画或者是这个主题相关的一些明信片就这种联系又会让我很感兴趣…然后第三点要讲到这个电影的一个主体的故事了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比较可爱的爱情的故事吧其实它非常短嘛可能就几分钟的时间它去呈现一个爱情的诞生和消亡我觉得它是对于这样一种爱情进行了一个符号化的呈现但是这种呈现不是那种很刻板的而是非常的可爱和有趣…那这个爱情故事里面的女主角呢就是我刚刚在提到塔罗牌的时候说到的那个塔罗牌小学徒然后男主角呢就是我不是很确定他的那个单位我看上去好像是像一个邮局但是又好像一个艺术机构反正是一个政府机关嘛有点像也在发行一个以骷髅为主题的一些明信片他就在这样一个地方上班然后这两个年轻人在相识的时候呢是在一辆餐车旁边点这个时候他们总是会说出同一种食物和同一种饮料的名字…在这里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去展现了男女主角他们的一种默契然后他们点完单之后就会一起去狮子吊向对面的长椅肩并肩坐着吃午饭那他们两个的这个相识呢其实就是由我最初说的那个塔罗牌来指引的…然后就是他们两个人开始相处随着他们相处的天数变多呢我们会发现两个人身上的区别会渐渐的浮现出来比如说那个男孩想要抽烟但是女孩就不喜欢烟又比如说那个女孩可以看到雕塑狮子她叼着一条骨头但是这个男孩呢却什么都看不见就会有一些他们之间的区别或者是差异的呈现…那有一天这个女孩又在旁听她的这个女巫师傅给别人算命的时候这个女巫就对顾客说你身边的男人将要消失了她在她的故事里面看到了狮子代表着她将要遇到困难但是这个困难将会被渡过去最后又会出现一只猫…然后我们会发现这些预言都会在这个小女孩这个学徒的身上慢慢的去应验那我刚刚说到的这个符号化呈现我可以再解释一下就是王尔达他用这样一段非常短的时间把爱情抽离出一个最简单的用最简单的话语去概括的话初识的默契相处的分歧以及无可避免的分离…用这些去呈现出了爱情的本质我们看到在这个故事里面两个人最初相互吸引的时候会发现这两个人是非常的相像的好像他们能够完全的理解对方能够完全的知道对方的心声但是当两个人越来越近的时候发现对方的面向更多的被打开两个人的差异就会越来越多的浮现…那这种区别会擦除最初那种被深刻的理解被深刻的抚慰的感受两个人会产生不解和摩擦最后很多很多的爱情都难以逃脱分手的命运分手之后呢情侣双方就永不相见就好像对方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了一段记忆之后再也不存在了而在这个电影里面其实最终的结局就是那个男孩有一天回到了这个长椅旁边给了女孩一个吻之后她就消失不见了这个女主角就跑到了她工作的地方去打听嘛但是那里的工作人员说这里从来没有过年轻人全都是老年人就好像这个男孩是他做过的一场梦一样他的爱情就像梦一样消散了然后我就觉得瓦尔达用一种非常可爱的方式拍出了这种爱情的梦幻和荒谬感第四个我很喜欢的地方就是瓦尔达其实他本人有在这个短片里面出现就在…男孩和女孩聊天的时候呢那个男孩问女孩喜欢什么他说阅读他的老师那个女巫科拉拉说阅读是一件好事那这个时候镜头一转就到了两个人对面的长椅上瓦尔达本人正捧着一本书出现了他应该是在读一本超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个时候他说安德烈布勒东曾经想让这个广场上的狮子雕像显一块骨头并把他调转方向…但是呢她当然没有实现这个畅想但是瓦尔达却在这一部影片里面做到了就是这个女主她有一次走过马路的时候一转头就看到了这个石狮子刚好叼着那一根长骨头跟前面的瓦尔达说的那个布勒东的那个文本就完全对上了…但是男主却没有看到这一幕这个就是这个影片超现实的一种呈现吧其实我觉得我阿尔达本人的出现也是给这个影片定了一个调子就是他要拍摄一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就是在我看到这个石狮子他叼着那根骨头的时候我自己就会小小的惊叹一下…这个就是我在这部影片的一个惊异时刻吧那最后一个就是当然是来到影片的结尾之前塔罗牌不是说在顾客的命运里面最后会遇到一只猫吗这只猫就在结尾出现了然后也就是我阿尔达自己养的那只小猫刺咕咕它代替那个石狮子趴在了广场的中央在这个女主她从那个年轻男孩之前工作的地方离开之后呢她很伤心失落地哭了但是当她路过广场中央看到这个狮子变成大猫之后她又笑了她的世界再一次地展开了…我觉得这边最可爱的一点就是就是我二达又用这个猫的出现告诉我们小猫就是很治愈的呀你看到小猫之后你生命中的一切困难好像都可以解开了你又可以重新去拥抱世界了…所以我就觉得这一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种非常可爱的氛围就是看了之后会让你觉得很幸福所以我就很喜欢这一部电影我其实看那个我都没有特别的把它当做一个爱情故事来…我觉得她可能就是搭载在一个男孩和女孩相遇后又分开但是我从头到尾我都会关注到她比如说她就像阿新刚才介绍的她罗在里面是占据一个关键的一环嘛这个女孩子是在一个塔罗的师傅那边当学徒学习但是其实在一次他们俩在交流心得的时候其实他师傅跟他说重要的是把握这个心理就是你要知道客人他心里想听到什么我觉得在这个点上面…虽然塔罗看上去是很神秘的他这个体系里面有自己很严谨的对照和解读的方法但是瓦尔达好像就借师父之口把这种很严肃的很严谨的符号和解读的方法给消解掉了然后同时他不仅是把在塔罗内部的这种关系给消解掉了他其实在这个占卜的小拖车的外部世界很多东西他也是不按照逻辑来的就比如说在看到这个狮子的变化他有时候突然叼着一个骨头啊然后后来变成猫了就是这些变化其实那个男孩子他是看不到的只有女孩子才看到嘛…就如果说是去纠结为什么谁看得到谁看不到好像就没意思了我觉得好玩的地方就在于我二达在带着带着我去经历或者说去按照一种把一切固定的因果或者说所有我们曾经习惯建立联系的那种依据都抛之脑后你就是很…很轻松地直面你生活当中这一刻和下一刻的遭遇然后最后你反而会收获到一个非常可爱的结局就是你看到慈姑姑蹲在那个东西上甚至我爱的她本人她在那个公园长椅上的那个形象她把自己拍的也是一个很神叨叨的在那边不知道为什么在那边读书…就是真的是一个非常可爱但是更重要的是非常非常自如的一个生存状态所以我就觉得可能这种轻松的姿态和不受到束缚的一个心境是《非诗的狮子》里面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特质我感觉她在这一部电影里面呈现出的感受…其实也跟他本人的经历可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一部电影我刚刚说了他其实是在 2000 年以后拍的这个时候瓦尔达他自己已经取得了非常非常高的一些成就在电影方面所以我会觉得他自己拍摄电影的一个心态也会转变得更加的轻松更加的自如一些…所以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也会有这样的感受的一个原因吧' 阿欣: '瓦尔达之前有说过,他说我经常拍摄短片这是我坚持的一种标记以便将我的作品与时下的风向区分开来短片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情感呈现自己的发现和幻想的瞬间他所创造的这些作品我觉得也能够非常的让观众沉浸和享受其中那心情不好的时候呢我们就可以打开这个瓦尔达的短片清单那你看一看呢,说不定就可以重新爱上生活'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朋友们好久不见!

本次我们策划了一个全新的系列节目,有关电影导演阿涅斯·瓦尔达以及她的电影作品,共分四期放送,分别讲述瓦尔达的短片创作、记录长片创作、剧情长片创作、以及为什么人人都爱瓦尔达。希望能通过对她的讲述离她更近,也将更多人带入瓦尔达爱的王国。如果你也喜爱瓦尔达或准备走近瓦尔达,就请打开这期节目,跟随我们一起进入她的电影世界吧。

这是瓦尔达特辑的第一期,我们会讲述她的短片创作,并各自选出最喜爱的一部短片展开讨论。

瓦尔达说,我经常拍摄短片,这是我坚持的一种标记,以便将我的作品与时下的风向区分开来。短片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情感,呈现自己的发现和幻想的瞬间。

瓦尔达的一生创作了非常多部短片电影,她说一篇论文、一部小说,甚至一首诗都可以成为短片创作的原料,这些短片作品或是由政府机构委托创作,或是关联着瓦尔达其他的长片创作,或是来源于她读到的一首诗、瞥见的一处风景、脑海中的一个念头或从眼前路过的一只小猫,又或仅仅源于多年前她拍摄过的一张照片。

短片的一个重要构成就是瓦尔达本人(或念或写)的旁白,通过短片,我们得以更接近她。

- 支持我们:“爱发电”-首尾相撞)

- 找到我们:听友群-添加小助手微信wsjwsj0418;邮箱[email protected]);微博-首尾相撞starscolliding);豆瓣-首尾相撞)

【时间轴】

01:26 开场:阿涅斯·瓦尔达短片创作回顾

08:37《女雕像物语》:他们路过,她们停下

09:29 轻盈的巴黎风貌,沉重的历史回溯

15:37 背景音乐与画面和主旨紧紧卡住

19:26 波德莱尔的诗句、掩面哭泣的女像

21:57 瓦尔达的镜头保留了像柱眼神的质地

25:32 轻松观看亦可,无限解读亦可

27:16 女性的身体与劳作,被凝视、被遮蔽

30:16《走近蓝色海岸》:伊甸紧闭,天堂敞开

31:01 丝滑的场景切换犹如翻阅艺术画卷

33:28 蓝色海岸不止画意,还有诗情

34:20 假的伊甸园就是消费主义堆砌出的符码

36:51 如何不严肃地批判人类中心主义

38:48 对美景的向往,对欲望的反思,矛盾又并行

39:58 狂欢结束,不见人群,真的伊甸才会浮现

45:09《飞逝的狮子》:爱情消散,猫咪永恒

45:55 塔罗牌:不是你算命,而是命算你!

47:33 明信片:狮像下的公共事件被轻盈承载

49:50 爱情的符号化呈现:默契、分歧与消逝

53:28 瓦尔达:在电影中施法,为布勒东还愿

54:43 茨咕咕:大狮变大猫,世界还能更美好

55:41 世事流转,狮子飞逝,只可感受,不许分析

58:52 尾声:短片的意义及下期预告

【背景音乐说明】

本期BGM全部截取自瓦尔达短片电影配乐

【本期提到的电影】

《短片万岁》

《城堡与季节》

《爱的愉悦在伊朗》

《走近蓝色海岸》

《向古巴致敬》

《伊迪莎,熊及其他》

《尤利西斯》

《家屋风景》

《女雕像物语》

《黑豹党》

《一个唱,一个不唱》

《麦当劳桥上的未婚妻》

《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杨科叔叔》

《玫瑰艾勒莎》

《致敬茨咕咕》

《飞逝的狮子》

《三颗纽扣》

《拾穗者·两年后》

【特别鸣谢】

xiaoshi:电影爱好者,心形土豆联盟盟主。

**【本期剪辑/封面/文案】**阿星

【关于本台】

“首尾相撞”是一档“持续生长、不惧探索”的播客,主要关注女性、文学和社会议题。欢迎大家在豆瓣为“首尾相撞)”打分和留下你的短评,让我们感受到朋友们的浓浓爱意;我们的节目也会在苹果播客、spotify、网易云音乐、qq音乐和荔枝FM等平台同步更新;如果想给我们更多支持,欢迎朋友们在爱发电平台为“首尾相撞)”打赏;如果想和我们有更多互动、看到我们独具特色的预告信息和主播们不定期掉落的日常阅读分享,欢迎关注微博“首尾相撞starscolli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