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每週選書|蘇淑娟教授談《台灣惡地誌》|BOOK 006

每週選書|蘇淑娟教授談《台灣惡地誌》|BOOK 006

2022/9/29
logo of podcast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讀書共和國 Podcast

Shownotes Transcript

讀書共和國podcast BOOK 006 蘇淑娟教授談《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播出日期 2022/9/30 Fri 主持/吳家恆 來賓/蘇淑娟(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 本節目由數位傳聲製作 Copyright © 2022 Echo Digital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01:00 什麼是「惡地」? 01:30 台灣的泥岩惡地--月世界 05:22 礫石層惡地--火燄山 06:15 台東利吉惡地 08:10 人類要認識自己所處的環境,才能趨吉避凶 09:50 馬頭山掩埋場抗爭事件 14:40 我不住惡地,為什麼要了解惡地? 17:30 台灣單位流域面積疏沙量最高的河川--二仁溪 20:30 生態地景 ===========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reurl.cc/jG7MMq) 誠品→https://reurl.cc/W1dad7) 金石堂→https://reurl.cc/GEVZd3) 讀冊→https://reurl.cc/8pG4Wb) 三民→https://reurl.cc/W1da1O) Momo→https://reurl.cc/O417E3) 讀書共和國→https://reurl.cc/xQZxL1)=========== 臺灣惡地誌: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Badlands in Taiwan) 電子書) 蘇淑娟), 梁舒婷), 吳依璇), 劉閎逸), 柯伶樺), 邱峋文), 黃惠敏)   野人) 出版 2022/08/03出版 定價:630元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這片泥岩(mudstone)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居,然而歷史告訴我們,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在溝谷交錯、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人們如何發展、選擇聚落、遷徙,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形成短暫或持續的、穩定或變動的、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以及保存方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6aqx0u8045801sb731bcdqi/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