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台湾在殖民时期被定位为重要的经济港口和战略要地,殖民者投入了大量资源建设基础设施、法律制度和公共服务,为后续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缅甸和印度在殖民者眼中更多是资源掠夺的对象,殖民者实行分而治之的策略,导致这些地区在独立后缺乏统一的现代化治理基础,陷入内乱和经济困境。
缅甸的官方挂牌汇率与黑市汇率存在巨大差距,导致民众对银行系统失去信任。银行仅用于存取款,而跨境交易、外汇汇款等主要通过地下钱庄或黑市进行。这种状况源于缅甸长期的经济管理不善、货币贬值以及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机制。
缅甸的诈骗产业得益于信息不对称、法律和制度不完善以及低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诈骗团伙与当地军阀勾结,利用缅甸的灰色地带进行跨国诈骗。此外,诈骗产业还招募多语言人才,针对不同地区设计骗局,如针对欧美市场的“欧美盘”,利用受害者的贪婪、侥幸心理和恐惧心理实施诈骗。
缅甸的“园区”最初被称为赌场,后来演变为诈骗中心。诈骗团伙通过线上博彩、杀猪盘、虚拟货币诈骗等手段实施骗局。他们利用后台程序控制盈率,初期让受害者尝到甜头,随后调低盈率或限制取款,最终完成诈骗。诈骗团伙还招募程序员设计骗局网页,并通过高压管理逼迫底层员工完成KPI,未达标者会遭受暴力惩罚。
中缅边境的灰色产业包括毒品走私、洗钱、非法金融活动、电信诈骗以及跨境人口贩卖。例如,瑞丽的婚介公司以找工作为名,诱骗缅甸山区女性偷渡至中国进行骗婚。此外,缅甸难民因战争逃至中缅边境,导致边境地区的走私活动猖獗,涉及大米、白糖、药品等日常必需品。
缅甸的妙瓦底地区被称为“狗推人生终点站”,因为这里是诈骗产业的最后堡垒。该地区位于缅甸东部的克伦邦,与泰国仅隔一条默埃河。尽管缅甸政府暂停了外国人从梅索口岸进入克伦邦,但许多人仍通过偷渡进入妙瓦底。诈骗团伙在此设立园区,如著名的KK园区,实施跨国诈骗。
诈骗成功的核心因素包括信息不对称、法律和制度不完善,以及人性的弱点。人性的弱点如贪婪、侥幸心理、恐惧和从众心理,使受害者容易落入骗局。例如,贪婪让人追求不劳而获的快钱,侥幸心理让人认为自己不会受骗,恐惧让人失去理性判断,从众心理则让人盲目跟随他人行为。
「本期内容」 同样是被英日殖民,为何港台发展不错,缅印乱糟糟?
银行形同虚设,跨境交易全靠地下,“缅式计划经济”为何搞砸?
诈骗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必然因素有哪些?
曾经叫“赌场”现在叫“园区”的诈骗中心如何全球操盘?
边境灰色产业有哪些得以发展的土壤?
被骗至东南亚的受害者有哪些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