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33 赴美生子成历史,华人为何遭歧视?19世纪排华法案与21世纪移民政策研究

133 赴美生子成历史,华人为何遭歧视?19世纪排华法案与21世纪移民政策研究

2025/1/24
logo of podcast 严肃喧哗

严肃喧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门彤
Topics
门彤:我将探讨美国近期限制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以及这项政策可能对赴美生子潮流带来的影响。这项行政令与美国的第十四修正案相冲突,预计会引发法律诉讼。 世界各国对新生儿国籍的判定主要有两种方法:出生公民权和血统原则。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实行出生公民权,而其他国家则更常采用血统原则。我将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差异,并分析上海户籍制度中血统原则的体现。 自1882年《排华法案》以来,华人在美国持续面临歧视。我会深入研究1868年第十四修正案和1965年行政令如何帮助美籍华人维权。 在解读白宫官网的行政令之前,我们将回顾19世纪,探讨当时华人赴美的动机以及他们遭受歧视的原因。鸦片战争后,广东、福建等地与欧美商船往来频繁,1848年加州淘金热吸引了大量欧洲移民和华人移民。 19世纪中期,中国因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和自然灾害导致民生困苦,许多华南贫困民众赴美淘金,他们多依靠信用票支付船费。淘金热结束后,华人转而成为美国铁路建设的主要劳动力,但工资远低于白人工人。 华人低工资并非主动压价,而是用工方故意区别对待。华人缺乏溢价能力,语言障碍和社会地位低下导致其难以维权。中国传统文化“忍辱负重”也是华人当时的一种生存策略。华人背负债务,害怕失去工作,不敢参与劳资纠纷。 华人通过侨批系统将工资汇回中国,侨批系统依靠华人商号和互助网络运作,在19世纪下半叶维系着华人的生活,并推动了华南农村经济发展。 早期赴美华人遭受歧视,被污名化,最终导致《排华法案》的通过。1869年太平洋铁路完工庆祝仪式上,华工被排除在外,他们的贡献被官方叙事所淡化。华工失业后转入其他行业,但仍遭受歧视和污名化,白人工人将华人视为“工贼”,认为他们压低工资标准。 雇主更倾向于雇佣华人,因为其成本低且温顺。白人比华人更有维权意识,原因在于其工人运动传统和公民权利。华人缺乏政治参与渠道,导致其维权能力弱。白人将华人视为“破坏罢工者”,加剧了种族矛盾。1870年代,华人受到广泛的污名化和暴力攻击。美国政客利用反华情绪争取选票,最终导致《排华法案》的通过。《排华法案》不仅立法排斥华人,还通过执法和司法判例形成歧视链条。 工人之间的对立是资本家挑起的。华人为了生存而接受低薪,无意中削弱了白人工人的谈判能力。种族问题是导致华人与白人工人之间无法联合的主要因素。华人的顺从是出于生存压力和社会排斥,并非道德认同。华人的选择在微观层面合理,但在宏观层面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早期华人的首要目标是养家糊口,而非追求社会革命。白人将华人塑造成“必要的敌人”,以巩固自身利益。华人处于双重压迫状态:资本剥削和白人工人排斥。 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为华人提供了重塑合法身份的机会,“纸面儿子”策略帮助华人获得合法身份。二战期间,美国废除了《排华法案》,废除《排华法案》是出于战争外交的考虑。1965年移民法改革才真正结束了美国种族化移民限制。 21世纪以来,美国移民政策经历了阶段性变化,911事件和金融危机影响移民政策趋于强硬。奥巴马政府推行DAC计划,并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优惠政策。特朗普政府对移民政策采取强硬措施,拜登政府试图推动移民改革,但受疫情影响移民数量下降。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延续并强化了其强硬的移民政策,签署行政令,废除1965年行政令11246,终止平权措施。特朗普废除11246行政令,将对少数族裔产生影响。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回顾了19世纪海外华人的迁美原因及在美的经历。开篇以特洛普政府限制出生公民权为引,对比了不同国家的国籍制度。然后,本章详细阐述了当时华人迁美的社会背景、在美国的工作经历,以及当时的民间汇款系统。
  • 民间汇款系统的出现是因为大量华工需要将钱寄回家乡。
  • 当时美国出现海外华人的社会背景是英法联军侵华和太平天国运动等一系列事件。
  • 当时华工在美国跨大陆铁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Shownotes Transcript

👶🏻近日特朗普发声“停止出生公民权”,并宣布紧急状态打击移民。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大量赴美生子的潮流或许马上成为历史。如果美国“落地即公民”向“父母身份决定子女国籍”的方向转变,美国的变革将和东亚的户籍制度会有什么趋同?

从1882起的《排华法案》开始,华人群体在美国面临的歧视从未消失。与此同时,川普上台之后,许多非法入境美国的华人,2025年也面临着遣返焦虑。岌岌可危的1868年第十四修正案和1965年11246行政令,曾经如何帮助美籍华人维权?

本期节目,重点研究在美华人的历史与境遇。

在解读白宫官网的的EXECUTIVE ORDER《保护美国公民身份的意义和价值 》和《终止非法歧视并恢复择优机会》之前,我们先把时间拨回19世纪,看看美国《排华法案》签署前夕,那时的华人为何“润”美又为何会被歧视? 「本期资料」 《The Indispensable Enemy: Labor and the Anti-Chinese Movement in California》Alexander Saxton

《Labor Immigration under Capitalism:Asian Work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World War II》Lucie Cheng (Editor), Edna Bonacich (Editor)

纪录片《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提及往期节目」 109 精英过剩,为何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