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门童 欢迎收听严肃喧哗今天这期节目呢我们会聊一个很轻松的话题 商场我在春节回老家的时候好多亲朋呀同学呀都跟我说西安有了一个新地标叫生命之树然后万象城呢在去年底也在西安开了然后说是人山人海根本挤不进去那西安的太古里呢也是动工了一年多据说呢会是史上最大的太古里
所以在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一方面大家其实或多或少都蛮喜欢逛商贸的或者说大家普遍都会认为一座城市是否发达开了多少家比较高大上的商场就是衡量的指标之一那另外一方面呢我想起来了小时候啊
小说我们去逛大商场也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情无论是西安的开源啊明神啊还是北京那会儿的赛特啊翠薇啊包括我小时候没有去过上海嘛但是我从四川人民郭敬明的小说里面也能读到上海那些商场比较 fancy 比方说小时代里有一句在那些衣着光鲜的时尚分子和派对动物眼中恒隆一定是上海的中心
还有一句,星天地的这家法国餐厅一直以来就以昂贵的价格和嚣张的服务态度著称他们坚持的理念就是顾客都是错的不过我自己这两年在上海,我最常逛的其实就是泰谷里,前滩的泰谷里但无论是泰谷集团还是恒隆地产,他们都来自于香港那基于我们之前有几期香港专题的节目嘛
我们介绍过香港的历史香港的商贸的发展是要比大陆早很多的当然在更早的时期呢很多朋友去香港旅行在商场购物也绝对算是这趟旅行中比较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尽管如今很多东西我们在大陆或者在电商都可以买到甚至更便宜但是还有一些牌子它的确是只能在香港买得到
比方说我去年就陪我朋友在海港城买了一套护肤品那它是一个不算大众的韩国牌子在内地是买不到的所以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香港上海北京的商贸发展历史以及他们背后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终的目的呢也是想要讨论商贸对于一座城市的经济跟市民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我们也会结合马克思主义进行一些分析当然我也会从私人的视角分享一些这几个城市里我最喜欢的商场以及我最喜欢的商店
那首先什么是我们今天聊的商贸我觉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简单的说呢我觉得商场商贸它就是一个地产业跟零售业结合的产物因为商场它本身就是一个空间嘛它有建筑物嘛
不论是像上海的前滩太古林那样它的楼层不高但是每一层的内容很丰富然后有很多绿化呀还有雕塑这个风格其实有点像北京的樵福芳草地还是说呢像上海的九光那样它的楼层很高每一层呢主售的商品都不一样一般呢小孩跟男性以及电器的商品会在比较高楼层的那种传统的商场
那如果详细的定义商场呢我觉得它就是结合了像是购物呀休闲呀文化呀娱乐呀饮食呀包括展览啊资讯这些很多很多功能于一身的一个大型的商业空间因为我们现在在商场里不仅能够可能买东西
吃东西玩东西我们也可以看展也可以去按个脚所以逛一个商场完全是可以逛一整天的那在香港香港最早的商场广义的讲应该是 1900 年的仙诗百货和 1907 年的永安百货
先师百货先是先生的先师呢是师匪的师这家百货是一位在澳洲做香蕉批发生意的华侨回香港创办的而且他在悉尼开的那家批发店位置就在达令哈勃达令港我之前还蛮喜欢去那里散步的
那华侨老板他回香港开的第一家仙石百货就开在皇后大道中后面呢仙石也在大陆开了最早的百货公司 1911 年的第一家百货公司大陆的在广州 1917 年呢是上海的仙石也开幕
而我们刚才说的香港在 1907 年开的永安百货老板也是类似他通过在悉尼经营水果批发而发家他也是在 1917、18 年前后去到了上海创办了上海的永安百货那当然了传统意义上的百货公司跟商场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前者主要是借鉴了西方的那种 department store 的体系
后者就融合了刚才我们讲的那些休闲餐饮各种功能跟服务所以狭义上讲在香港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 shopping mall 它的名字叫做海运大厦它是 1966 年落成的
所以在上世纪 60 年代海云大厦是当时全亚洲第一个购物商场它不仅仅是香港最早落成的大型商场它也是亚洲范围内的最早像是 60 年代的港姐选举决赛也都会在海云大厦举办当然
当然了你有这个商场你有这个空间你也得有人流嘛有购买力大家去商场进行逛啊消费啊这背后呢就是战后一直到 70 年代我们之前对比香港跟新加坡的节目有聊香港的工业化还有金融呀贸易呀这些规模迅速扩大所以那会儿对于香港来说是一个人口大量涌入的时代当然与此同时城市的消费潜力就会被大大的激活
那后面呢海云大厦旁边就有了海港城 Huber City 带动了整个尖沙嘴的片区成为当时一个也是现在的一个旅游购物的热点那海云大厦是谁建的呢这个集团叫做九龙仓集团九龙仓呢本来是做码头生意起家的包括盖海云大厦那块地呢也是从码头里分出来的当然了当时盖楼呢九龙仓码头也是获得了港府的赞助
花了 7000 多万把原有的第一号码头重建成了有四层楼高的海运大厦那到了后面呢其他的香港的本地的财团也是纷纷的涉足这个蛋糕很大的商业地产包括不限于太古新鸿基还有恒基地产还有长江还有恒隆基本上算是为后来的香港乃至大陆的大型商场的开发奠定了一个基础
比方说这个就龙仓集团它除了香港的海港城它还有时代广场我在小的时候我以为只有纽约才有时代广场后面我发现到处都有时代广场就是重庆解放碑那里也有一个时代广场
那当然了重庆的还有上海的时代广场它都是属于香港的九龙仓集团仓就是仓库的仓那九龙仓也不只有时代广场有海港城它还有 IFS 国金全称是 International Finance Square 成都那家国金我记得有一只爬墙的大熊猫很有名是一个美国的雕塑家搞出来的
那开了 IFS 的城市呢还有长沙 无锡 重庆 苏州算上成都呢一共有五个我也可以看到它的位置基本上都是在新一线的城市我之前一直很疑惑啊我说上海 香港不是也有国境吗那个缩写好像不是 IFS 它是 IFC
全称是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所以区别主要在于最后一个字母但翻译成中文嘛就容易混淆缩写都是国金但是呢虽然都叫国金呢他们背后的金主是不一样的 IFS 属于我们刚才说的九龙仓集团那
IFC 呢是属于新宏基地产像是香港的 IFC 就在中环嘛从地铁出来就能看到旁边有一个摩天轮上海的 IFC 国金呢是在陆家嘴从地铁出来呢能看到硕大的东方明珠我觉得上海国金里面啊它吃的东西虽然性价比一般但是味道还不错
那南京有 IFC 但是我没有去逛过因为我心里想的是都是商场嘛大同小异逛一个就可以了不然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我如果是换不同的城市去逛同样的商场就会让我觉得这个时间精力包括金钱都有一点点浪费了不过如果是逛不同的国境觉得差异很大的朋友也欢迎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我最近也计划再去南京逛一逛不过我是那种会去南京继续吃南京大排档的很土的游客主要呢也是因为我小的时候呃就是会在北京的西直门那里啊跟家人一起吃南京大排档那会儿的商场还叫做加帽然后现在叫凯德帽哇那个王府泡椒鸡的味觉记忆实在是太有分量了在我的心里因为他是先炸过然后又丢到有酸味的那个呃
卤水里面泡着我自己就是很爱吃醋味的人那然后除了国金之外呢新鸿基啊它还有一个牌子叫做 APM 大家可能都听过 APM 我记得它之前是不是有一个新闻哦不对那个新闻是北京的 SKP 就是不允许外卖员进入商场当时看到那个新闻真的是气死那北京的 SKP 它其实也是一家大陆的公司跟台湾的公司合资的一家商场
我们待会也会分析到北京这一块我们先把新鸿基说完就是它这个商场 APM 香港的 APM 呢是在关塘那北京上海的也有 APMAPM 为什么叫 APM 呢其实它就是 AM 和 PM 上午跟下午的缩写合起来的
那新鸿基地产它除了国金 IFC 还有 APM 之外呢它在香港还有个很 fancy 的商场叫做元芳 Elements 因为它那个元芳的元是繁体字嘛我之前就把元芳跟香港在大围的另外一家商场叫做维芳给搞混了因为我之前经常去维芳的成品买书买完书呢再吃一个黯然销魂饭然后要加汁加饭但是维芳它是属于港铁的一个商场并不是属于新鸿基的
而我们接下来说到太古集团香港的太古集团它最早是一个因资背景我们之前的节目也聊过它现在总不是在香港那他们在香港开的商场由金钟的太古广场然后东九龙到太古城中心太古城中心是商场太古城呢就是一片密密麻麻的住宅区我还搜过那边的房子当然我是租房 50 平左右的我是指平方米
50 平方米在香港大概就乘以 11 大概是 550 尺算是很大的房子了 50 平的月租至少都是两三万起步而太古集团它在大陆的商场我们开头提到的太古里既然那家预计到 27 年拖到 27 年才开业了目前大陆运营的就是北京一家上海一家成都一家
北京是最早开的,是 08 年开在三里屯我记得当时跟同学去一般做公共交通的话就是 10 号线坐到团结湖站在节目开头我们还提到郭敬明笔下的两个很重要的商场恒隆跟新天地恒隆就是属于恒隆集团上海有两家,一家在南京西路,一家在徐家汇
我自己是很喜欢许家汇的那家港汇因为它比较新我二三年的时候经常去他们五楼有喝一家日式咖啡叫做 0566 当时还经常看到他们的老板是一家个子不高的白发的日本老头但后面离得远就没有再去了港
港汇旁边就有一家 ITC 它也是属于刚才我们提到的新鸿基的地产我喜欢港汇还有一个原因是旁边它有一家美罗城美罗城里面有特别多好吃的所以聊到这里我们几乎可以说一方面逛商场就是正经事这句话在香港是不夸张的
我在香港重复地逛了很多商场有时候我去的早然后刚开门我就能看到很多香港人他们就走到商场里坐着打发时间可能也不逛也不买有托家带口袋小孩的也有很多老人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奇怪就是你没事干为什么非要跑到商场去待着呢但很快的我就理解了这种现象
因为首先呢香港它是很湿热的气候然后人均的住宅面积又很小然后人均的公共空间呢也很小而香港的很多大型的这种购物中心他们都是直通地铁或者是那种
建立在天桥系统镶嵌在天桥系统里的所以逛商场不管是从这个路径难易程度来说还是从你可以去避暑呀可以去休闲的这样的一个选择来说都是会排在 top 的一个事情换言之呢商场它在香港就承担着很大的这种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
这也是香港深厚的某文化的注解之一吧我觉得那另外一方面我想说的是香港的这些大型的地产商啊我们刚才列举的这些恒隆呀 新鸿基呀 太古呀 九龙仓呀他们进入内地的商业地产的开发时间比较早
涉水的城市呢一般就是一线的城市的核心的商务区域吧而且因为那会儿相对来说香港的这些集团他们的资金是很雄厚的然后整体的运作模式又是比较国际化的所以的确是塑造了很多大陆的算是城市地标型的项目
比方说我们待会要聊的万达提起万达可能很多城市都有但是如果提起恒隆那就是会跟上海直接挂钩就像郭金平的小说所体现的恒隆已经成为了上海的一个符号当然了我们现在大陆有很多商贸它并不是只有港资背景来开的所以我们继续以上海跟北京为例我们聊聊非港资背景的商场
首先呢如果有听友在北京啊不知道你跟我是否一样可能最熟悉的商场就是大悦城大悦城呢是一家叫做中梁的央企旗下的一个商场的品牌经常去的呢就是西单大悦城还有朝阳大悦城那当然了大悦城现在已经落地了全国超过 20 个城市像是成都然后重庆广州厦门等地都有大悦城然后呢就是快速扩张一量取胜的万达广场啊
全国有 200 多个城市都有万达广场我记得当时万达集团的有一句口号它就是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小时候我们也经常去万达看电影我记得深圳龙岗去有一个万达广场它号称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这个室内扶梯
但是我有隐隐约约记得西安的小寨也是宣传的号称市内最长的这个扶梯但我还没有仔细的去研究过我个人是觉得站在商场内很长的扶梯上会有点恐怖但是呢从 2023 年开始万达当时内部是爆发了债务的风波嘛所以他们就陆续的开始出售万达广场的顾全
所以现在根据天眼查的信息很多地方的万达广场它已经不属于万达集团了它可能被新华保险 阳光保险还有其他的一些什么恒情人寿给接手了那也因为万达它建得早嘛所以很多地方的万达在现在看来是有一点稍微老旧的
所以相较来说我会觉得万象城的口碑现在是会稍微更好一点的万象城呢它是华润旗下的一个商场很多城市的万象城我觉得都已经成为新地标了吧比方说武汉武汉的万象城就挺有名的还有深圳的万象城我也感觉不错整体来说是偏高端一点的然后深圳的万象城那边有一家华为的旗舰店修得很高大上
那当然每个城市可能都有自己的商场的品牌比方说上海的百联百联现在它是上海的国资委控股的像是我们开头说的永安现在也是属于百联集团还有第一百货也合到了百联在过去普通的人民心中是最有分量的商场叫做第一八百半可能大家都听过当时就是第一百货跟日本的八百半中日合资的商场
这两年我会感觉好多百联也在陆续的翻新我感觉装修的还行对我蛮喜欢去的另外一家商场在金安寺叫做九光也是上海企业跟香港企业合资建的那除了民营国资还有港资之外呢还有一些商场是台资比方说在北京西单的军泰它就是台湾的太平洋百货合资建的
包括在军泰对面有一个汉光百货汉光的前身呢叫做中友百货中友的总部呢就在台中而台中的中友呢也是通过跟日本的松武百货合作引进的所以这个链路有点长啊那北京刚才我有提到我很喜欢那个商场叫做乔福芳草地嘛因为我有一年就是住在东大桥附近所以经常可以步行去芳草地转一转那乔福集团呢它就是创立于台湾现在总部呢是在香港
当然了大陆很多商场它也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的入资比如我刚才有提到的北京的西直门凯德茂它背后就是新加坡的凯德集团然后在上海楼山关路附近有一家巴黎春天我记得淮海中旅也有吧就是巴黎春天光天这个名字大家可能觉得是法国的品牌但其实这个巴黎春天它跟开在巴黎的奥斯曼大道上的春天百货是完全背景不同档次也不同的商场
因为在巴黎春天百货的档次还要比老佛要稍微高一点点的那上海的巴黎春天呢它背后的资本其实是香港的写心跟新世界当然我蛮喜欢逛的上海的商场还有一个是日起背景的高岛屋它位置也是在长宁但最近这些年我会感觉高岛屋有一点萧条那高岛屋的总部呢是在大阪
我之前在东南亚经常逛的一家商场叫做 Lalaport 在浦东也有一家 Lalaport 它也是日企那属于是三井不动产在上海更有名的中日合资商场应该是新世界大碗百货
他是上海的新世界跟日本著名的老字号百货公司大丸松本屋合作打造的当然我们这里提到的新世界他是上海的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呢也是江浙沪人刚才提到的巴黎春天背后的新世界他是全名叫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他是香港的一家公司
所以上海的新世界跟香港的新世界是两个新世界但是他们都在上海开了不同的商场刚才我们说 LalapoteLalapote 里面有一家冰淇淋特别好吃它就是一个日本大爷在那里卖如果大家去浦东应该是金桥那边大家可以去品尝一下我觉得还不错
然后在 Lalapote 的那一层我记得还有一家麻辣香菇觉得很好吃它是一个马来的品牌那切换到北京北京很多商场也是有日资的比方说我们开头提到的赛特赛特呢它就是一个中外合作经营的商场合作对象呢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日本 800
所以八百半它并不是在上海有动作顺便说一句日本的八百半已经破产了它破产之后呢就被勇旺集团给收购了大家如果经常看日剧的话应该对勇旺不陌生啊包括笨蛋节奏最新的那个剧热点里面嘛那那个电视台采访他们的背景就是勇旺包括伊士丹它也是算比较有名的日企的那种百货大楼吧我感觉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商场
但最近几年在大陆也不太行了那北京还有一家商场叫做艳沙友谊商场它的合作对象呢是新加坡的新城集团现在大家如果去咱们国务院办公厅的官网啊也能搜到这条 1992 年的国函它的标题很长啊
国务院关于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总公司和新加坡新城集团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北京烟沙友谊商城的批复然后在这个批复的内容里面呢双方是各出资 50%也就是各出 3000 万人民币来打造这个友谊商场
所以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分享到这里其实关于商场我不知道在大家的心里面现代的商场是什么样的存在德国的社会思想家本亚明他在探讨 19 世纪的巴黎的拱廊街的时候
这种拱廊式的商场在西方世界很常见贝雅明就把这种拱廊街称为资本主义的梦之空间我们今天聊的这些现代商贸某种程度上就可以看作是拱廊街的当代扩张版虽然我在商贸里面我自己不太会产生除了吃饭之外的消费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沉浸在琳琅满目的商品的世界里然后走在很干净的然后有着空调的商场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安全感就是我在这个地方我累了可能找个地方坐坐然后想吃饭就吃饭想拉屎就拉屎甚至我在商场里面我不用担心随时随地可以闻到油烟因为应该多数的商场都是禁烟的
我自己就特别喜欢在前摊的太古里上厕所因为洗完手之后就可以丝滑切换到吹风机模式我不用再跑到别的地方去凑在那跟别人去一起吹那个吹风机烘手然后太古里的楼顶也有一家鸟屋书店工作日的时候去的话人不会那么多包括我刚到澳洲或者是刚到东南亚的时候我作为一个东亚人可能待在嗯
东南亚或者是白人的社会里面很不适应然后呢朋友就会带我去逛商场我在那个挑选跟付费的过程中我立刻就能找到一种熟悉感因为花钱嘛花钱多容易的一件事情你只要有一张 debit card 或者是信用卡就可以这种熟悉感就是一种非常令人安心的路径依赖
所以我就通过逛商场,然后在某一个新的城市里面,我就能够逐渐的跟这座城市开始建立起并不算深的一种联系。那诚然呢,商场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引擎嘛,它能带动周边的房价还有经济的发展,能够吸引就业还有商业的资源,包括说旅行,很多大型的商场附近都是一些可能比较贵的酒店的牌子。
那全球的酒店的这个品牌背后的一些逻辑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之后也可以聊一期当然了商场它也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嘛
我记得我们聊百合文化那期节目在剖析卡罗尔那部电影的时候两位女主第一次相遇就是在百货商场里开头我有分享说我小时候我觉得逛商场是一件特别激动人心的事情我可能会让家长帮我买一些东西然后最后可能会去顶层或者是底层吃一些好吃的东西
那如今我逛商场呢更多呢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因为我可能想要的一个空间和服务它都会被集成到那个商场里所以我可能不得不去商场包括说这两天假期嘛我可能跟朋友去吃饭或者是约着去唱 K 大概率我们都会约到某个商场里或者至少呢会在商场里面兜几圈
所以我不禁在想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可以抵达马克思他曾经设想的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一个社会生产力极大的发展然后阶级消亡了然后私有制也彻底消失之后的社会形态到那个时候商场还会存在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私有制然后市场交换货币这些东西都
消失了那么以这种资本投资然后租金然后零售利润为存在基础的商场就肯定也不会存在了嘛那取而代之的可能就是面向公众公共服务的一种资源分配中心或者是公共的免费的活动空间
这里面不会再有买卖交易也就无所谓逛商场这种说法因为物质自大丰富了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当然了这只是我的设想或者说幻想或者说遐想毕竟真正意义上的无商场我觉得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应该就是在没有市场竞争没有货币
货币激励的条件下还能够去高效率的分配资源去满足每一个人类多样化的需求这里面除了物质需求可能还有娱乐需求社交需求很复杂的事那不知道大家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或者呢对今天分享的所有内容有任何想法和建议都欢迎随时交流那严肃喧哗的两张专辑《世界女性史》《Heart Street》
和上海中声像也持续在更新内容欢迎大家视频和交流那今天的节目结尾我想再跟大家分享一首我今天去唱 K 然后听了很开心的一首歌当然了也是无音不全的我本人唱的所以祝大家有个好心情我是文童我们下期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