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2 外卖应该比堂食更便宜吗?

202 外卖应该比堂食更便宜吗?

2025/5/25
logo of podcast 严肃喧哗

严肃喧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门童
通过推动性别平等和提升工作舒适度,空乘员在民航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opics
门童: 我主要探讨外卖是否应该比堂食更便宜,这涉及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京东等平台通过补贴抢占市场,但长期来看,这种模式可能导致骑手权益受损和消费者变相涨价。平台为了盈利,可能会提高商家佣金或缩减用户补贴,最终羊毛出在羊身上。我个人认为,廉价外卖实际上是在消耗人口红利,外卖员的辛苦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外卖比堂食贵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对外卖员表达感谢。 此外,我也反思了过度依赖外卖对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加班和不健康的饮食导致我身体出现问题。我呼吁大家警惕针对人性的陷阱,例如加班文化和消费主义诱惑,要克制自己的欲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是公贼,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利益最大化的正确选择,但这种行为最终会损害整体利益。所以,我认为到点下班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反抗诱惑,适当反抗是有作用的。 门童: 我观察到外卖平台通过补贴大战吸引用户,但这种模式的背后往往是骑手权益的牺牲。平台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例如降低配送费、增加派单量等,导致骑手工作压力增大,收入减少。同时,消费者也可能面临变相涨价的风险,因为商家为了弥补平台抽佣,可能会提高商品价格。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强调,我们应该关注外卖员的生存状况,理解他们的辛苦付出。在享受外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思考如何保障他们的权益。平台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让骑手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和保障。消费者也应该理性消费,不要一味追求低价,而是要选择那些注重骑手权益的平台和商家。 门童: 我分析了外卖和堂食的成本构成,指出外卖价格的影响因素包括骑手配送费、平台佣金和商家推广费用,而堂食的成本则主要包括门店租金和清洁人力费用。外卖是否比堂食便宜,取决于商家是否能够通过外卖节省足够的成本来抵消平台费用。如果商家无法盈利,要么放弃外卖生意,要么就给外卖商品涨价。平台为了弥补社保支出,可能会提高商家佣金或缩减用户补贴,最终导致消费者承担更高的费用。 我建议,平台应该更加透明地公开佣金和补贴政策,让商家和消费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价格构成。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管,规范平台行为,防止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损害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理性选择,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首先探讨了京东入局外卖业务,以及美团、Ele.me等其他平台的应对措施。分析了京东此举的政策和商业双重原因,并指出其对消费者和外卖骑手的影响。
  • 京东2025年2月宣布为外卖骑手缴纳社保
  • 美团Q2也宣布为骑手缴纳社保
  • 京东入局外卖的政策原因:国家政策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改革
  • 京东入局外卖的商业原因:拓展零售生态,整合物流仓配网络,了解并控制消费者行为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我是门童欢迎收听引速喧哗如大家看到的我们的节目标题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东西它不算很大因为说白了它就是一个算术问题在聊这个算术问题之前我们有两个背景需要先讲一下那第一个背景大家可能都知道 2025 年的 2 月京东呢有宣布从 3 月开始给所有全职的外卖骑手缴纳 5 险 1 金那兼职的骑手呢也有意外保险还有健康医疗保险

那紧跟着美团他就宣布说我们 Q2 的时候也会缴纳这个社保给所有全职以及稳定兼职的棋手另外一家外卖平台 Elema 也做出类似的回应那我不知道京东他上线外卖服务的过去的几个月大家有没有使用那我自己是本着薅羊毛的心态就去用了京东的外卖发现虽然现在商家不太多但是的确还算便宜

金钟自己现在也应该在一个烧钱的阶段那他这么搞大概率呢有两个原因啊一个是政策上的去年咱们的三中全会就有说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然后农民工还有新就业形态人士的社保制度

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等等。其实这段话相当于就是在为平台劳动者纳入一个正规社保的改革的提速的信号,而根据今年发布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结果,

三中全会里面提到的这个外卖员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人数已经是 8400 万人包括在去年美团他有发布一个内部信说 2023 年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起手大概是 700 多万人

而京东它入局外卖的第二个原因肯定是有经济上或者有商业上的考量因为对京东这样一个电商起家的平台来说外卖业务对他们来说不仅是一个增量市场也是他们构建整个零售生态的很重要的一环我记得我今年元旦回家的时候然后家里的老人还问我说

这个外卖员配送员还有快递员有什么区别因为这些基于互联网的生态诞生出来的很多职业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对于可能大半生都是基于线下生活的老人来说他们要去使用这些服务去区分这些概念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那我个人自己之前在海外的业务也是有跟京东 Logistics 合作因为他们现在也在整个全球铺开他们的仓配网络所以对京东来说他们整合这些物流仓配的信息无论是长程还是短途的结合用户的画像还有消费数据

他们一定是能够更加进一步的去了解甚至是 control 大家的消费行为跟生活模式从而提升他们自己业务的一个规模也好形态也好最终提升他们的经济收益

但我个人总有一个感受是就像我们上一期节目提到的在大雨中破房的那位外卖员一样当 AI 等技术赋能了这些巨头企业让人们花钱越来越划算也越来越方便的时候当监管还有法条的滞后性依然存在的时候

跟我们所熟悉被推送的那些消费的天堂一样很斑斓的环境所一体两面存在的一定是打工者的地域所以上述就是背景一京东作为这个平台入局了外卖业务而接下来我们从外卖员还有食客的视角来说一说背景二

我自己很喜欢骑自行车但是如果住在市区的话我跟朋友一致认为说最适合骑自行车的时间其实是春节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在春节我们遇到超速的外卖车或者是逆行的外卖车的概率是大大降低的我之前还跟朋友抱怨说我前一阵子在骑共享单车的时候

因为是下班的晚高峰嘛我就被逆行的一位外卖员的电动车给挤到然后在他蹭到我然后我又慌忙去躲他的时候我的整个右脚的脚背就在踏板跟马路牙子的那个夹击之下滑拉了至少两米但好在后面检查是只有外伤没有内伤

而我的脚被挤压摩擦的那个刹那虽然非常痛但我的内心是没有太大愤怒的我最多就是有一种觉得自己很倒霉的无奈因为过去几年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很大的社会话题是外卖员困在系统里尤其是咱们的这个系统格外的 push 人匆匆忙忙然后每个人都在想尽办法

去降低成本去争分夺秒那当然了这个趋势在物理空间上也是有所扩散的比如前两天我有听香港朋友提到香港的外卖员在美团入局之后呢处境也是没有那么好按照他们的说法是选择权还有议价权都大打折扣那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

美团就像我们之前聊的瑞幸咖啡那些快餐品牌一样包括像滴滴等打车平台一样他们就是靠着一个过桥抽板的逻辑去抢占市场先是走低价补贴嘛抢消费者然后也抢外卖员比方说我最近因为京东的入局然后很多平台都开始贴大额的券

所以我最近其实都很少做饭因为点外卖最近真的是太便宜了以前抢到的红包最多就是满 20 减 5 块钱那种然后最近因为京东的入局然后每个平台都有很多满 15 减 10 块钱的那种券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这个剧情其实我们都见过无数遍就是

这个新玩家他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之后平台可能就会对外卖员开始变相的减薪然后对食客呢进行一些变相的涨价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那具体是怎么变相的呢比方说美团在香港嘛他的名字叫 Kita 一开始还觉得这个名字很东南亚

K-W-E-T-A 而以前在香港包括在东南亚可能大家用的很多的一个外卖平台都是 Food Panda 它的 logo 是一个粉底白脸的熊猫当然海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平台也叫 Panda 比方说 Hungry Panda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要用熊猫来起名 anyway

Foodpanda 它的配送费大概是你所点单食物本身的两到三成也就是你点一个 100 块钱的东西你的配送费可能是 20 块钱到 30 块钱但是在香港美团入局之后呢它的配送费就大幅降低降到了一成左右与此同时呢它还有烧钱给外卖员各种派单奖励啊各种奖赏而

等到它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因为这样做显然是可以占据市场份额的因为无论消费者还是外卖起手都没有道理去拒绝更便宜的东西或者说更高的一个薪酬的回报但是一旦这个平台它占据市场份额之后呢它就开始比方说分化起手

这个分化起手是蛮狠但也蛮常见的一个操作比方说这个平台它会给外卖员推一个叫做 KGO 的优先派单的机制如果你作为外卖员你接收比较低的外卖单价外送单价你就可以被这个系统分配优先派单权其实这样一听我们都能听出来这种做法它其实就是鼓励个人变成公贼

以前我一个小时只能接一单然后是 50 块钱的报酬那我自愿降薪说我这一单降到 40 块钱但系统如果一个小时可以给我派两单的话那我这一个小时的收入就是 80 块钱是比之前的一单 50 块钱赚的要多

而能这样想的当然不止你一个人所以大家就开始纷纷的贱卖自己的劳动力越打越低这就是所谓的内卷竞争嘛包括说系统派单的操作其实每家平台都是大差不差的每次可能给外卖员推一到两张单那他们在 60 秒之内决定是否借单而当然这个派单系统它并不是单纯的只根据外卖员所处的位置跟接单数据这类比较公正的

数据的派单而是会结合像我们说的这个低价优先派单的机制以及这个起手的工作勤劳与忠诚程度等等这些维度而如果你的这些数据都不太好系统不给你派单的话你就得抢单总之整个氛围呢就是比较紧张你也松不得几口气那虽然香港的外卖员大家是做过一些

Resist 和 Fight 因为香港目前半数左右的外卖员其实都不是华裔而是东南亚裔所以他们不定时的都会做一些 Strike 但这些 Strike 活动整体来说收效甚微但如果是从一个普通的骑自行车出门通勤的人的视角

香港还是会稍微安全一点因为香港的这个外卖员队伍除了有骑手之外还有很多步兵就是他们会走路送货这可能跟香港的交通管制还有空间的特点有关我们之前也讲过香港的一些节目有提到其实在很多地方比方说日本还有西方的一些国家

走路送餐还是骑自行车送餐这种情况都蛮多的而我感觉有点惭愧的是当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是骑自行车送外卖的情况的时候我下意识还皱了一下眉头因为我觉得走路以及骑自行车的送餐的这个效率大概率是好低好低的

至少是比骑电动车要低很多那一天少送那么多单那这些外卖员他们能够赚够养家糊口甚至娶妻生子的钱吗后面我想可能在日本送一单的单价会高一点所以那种一开始担心的心情又转成了羡慕而这种情况之下呢普通的行人或者骑自行车的人也不必担心被逆行的高速的电动车给撞到

所以这是背景二外卖员以及其他个体在这样一个市场体系跟算法加持下的困局那讲了上面两个背景之后我们就来聊一聊外卖是否应该比唐时更便宜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讨论是源自于我们严肃轩华听友群当时有朋友他发现有很多平台入局然后补贴货客之后部分商家就会给外卖涨价比方说一份生煎啊如果我们去线下吃的话是 20 块钱一份

那外卖 APP 上这个商家他就会订到 30 块钱一份这样点外卖的时刻他用了假设 10 块钱红包之后再加上 5 块钱的配送费跟 1 块钱的打包费那外卖时刻吃到这份生煎最终要花掉 26 块钱

那有听友他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就觉得很愤怒他觉得商家在欺骗消费者凭什么我线上的消费者要比线下花的钱更多呢为什么在定价上要双标同时呢也有朋友认为说你要觉得贵可以不点啊

当然更多的讨论还有很多我个人是觉得这个问题蛮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聊的首先在这样一个很细致的比较中啊角色跟变量都很多那角色大概是有四个嘛有平台有商家有外卖有我们消费者那为了控制变量我们先做几个假设啊

我们先假设后厨的成本是一样的就是我做这样一份生煎无论是提供给堂食的食客还是点外卖的食客所付出的各种成本是一样的那我们再假设外卖的生煎跟堂食的生煎份额也是一样的以及我们假设外卖打包装袋它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跟堂食然后用餐盘去装盘的人力物力成本是一样的

那这样的话外卖的价格的影响因素就有首先第一点外卖员的配送费第二点呢就是平台的佣金以及商家参与的平台竞价推广的费用因为我们搜生间就会出现很多家商铺嘛那除了基于距离的排序之外更多的顺序它是基于平台系统的推荐而商家多花钱的话那你被推荐的这个权重肯定就会上去

被更多的消费者看到下单之后呢你这个销量的提升就能够再把你所投出去的这笔营销费用给赚回来

或者就像刚才我们举例听有抱怨的问题一样商家是通过在 APP 上提升身间的标价来把这笔投给平台的钱给补回来所以这是影响外卖价格影响因素的第二点平台的佣金跟推广的费用而第三点就是平台补贴给消费者的红包所以外卖价格的影响因素有

外卖员的配送费平台佣金以及推广费用以及平台补给消费者的红包而对于唐时而言对于唐时定价的成本影响因素有哪些呢首先第一个大头肯定是门店的租金

只做外卖的店铺你的租金成本肯定是低于你做堂食的店铺因为只做外卖的话你不用考虑你的店铺路人能不能看到你的店内可容纳的食客的量容量是如何以及你的翻台率如何因为店内一旦做满的话就要排队相当于你的进账速度就会放缓

而如果只做外卖那你的招呼对象主要就外卖员所以这是影响堂食成本的第一个因素门店租金而第二个因素呢就是门店里面那些擦地啊擦桌子这些清洁人力的费用因为比方说你在店铺里面吃生煎那你吃完大概率是不会帮店家把碗筷都收拾到后厨然后把桌子都用消毒水擦拭干净或者把别人掉在地上的碎屑给捡起来

这些都是一个堂食经营者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毕竟如果环境不太干净的话那食客的整体体验会差长期来说也不利于商家赚钱所以我们现在对比外卖跟堂食的成本那外卖一定会比堂食更便宜吗这显然是不一定的因为商家定价的首要考虑无论利润大小首先你都得是盈利否则那就是做亏本买卖就是做爱心慈善了嘛

而商家他做这个外卖生意如果平均每单省下来的房租跟服务员呀清洁员的这些人力费用还抵不过平均每单的平台的抽佣以及营销投放的费用的话那商家必然要么放弃外卖生意要么就给外卖的商品涨价

这其实就是经济学上的概念 cost shifting 支付转移或者成本转移但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用这些概念了因为我发现如果过度的依赖很多概念来解释问题的话很容易本末倒置那总之就是说平台会把从商家那边抽来的钱拿出一部分变成补贴消费者的满减红包

而商家因为知道平台要对自己抽钱他可能就会提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单价这也是为什么最后我们总发现羊毛出在羊身上

而且就像我们开头说的那个背景一如果平台给庞大的外卖员队伍交社保那这项开支平台会从哪里去腾挪呢他们有可能会提高商家的佣金比例因为所谓的佣金其实就是赛博租金移动互联网的逻辑我们之前聊过嘛它就有一点点像英国的圈底运动当然它的正式叫法可能是平台技术服务费

用个这个名头来抽拥同时呢他们也可能会缩减用户的补贴或者动态的去调整配送费那这样的话对于外卖消费者来说要花的钱最终可能是更高了的当然平台也可能会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提升消费者的心理满足

更有可能的是如果这个平台它足够大它可能会把这个生态打通把像即时零售啊社区团购啊还有在线广告啊这些利润比较高的业务所获得的盈利都拿来去补贴这个主业的外卖先把这个规模给做起来后面再考虑利润而且这个道理其实有点类似于如果是做 3C 电子消费品的公司如果

内部的业务规划呢是分为硬件跟软件比方说小米手机因为手机这个玩意儿是硬件嘛而有了这个硬件基础之后小米它会再做各种软件或者说各种云服务来获利那通常情况下云服务的利润率它是远高于硬件团队的利润率的而做云服务无论是像游戏啊音乐啊智能家电啊

这些软件的赛博的内容它都是在硬件手机硬件这个基石的基础之上所以有的公司他们就会把软件这些云服务的业务部门的利润拿来去补给硬件部门那像对于京东这样不只做外卖的平台来说外卖业务获得的各种用户的数据和信息也极有可能是他们其他业务大幅盈利的一个基石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点比较便宜外卖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吃人口红利那所谓人口红利就是劳动力供应比较充沛而且法定的最低工资没有那么高因为在广义的较为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外卖的配送费是不可能这么便宜的

我之前待过一些海外的城市我就算过一笔账我有时候打车去吃堂食都可能比我点外卖要划算那久而久之可能我就会更习惯自己做饭而且堂食的时候显现出来的消费税每次一加尤其结价人还会涨价

我的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因为在国内通常情况下我们比方说吃一顿饭我们所交的消费税是不会被显现出来的但我们的确有在付消费税因为只要我们产生消费就相当于在给国家交税所以消费者们都应该理直气壮一些那最后我们就从食客这样一个消费者的视角我们来看一看外卖应该更便宜还是更贵

对于食客来说我们堂食需要花费时间跟体力去门店但是我们吃完饭多数情况下不用收拾而且饭菜相对来说它是更偏现做更美味一点那外卖它肯定是对我们来说更省时间跟体力的但是我们吃完一般是需要我们自己收拾我们擦桌子然后我们丢垃圾而饭菜本身肯定是要差一点锅气的

而且像很多面食比方说生煎吧那你糖食肯定它那个底更鲜脆如果吃面条的话那你这个面条肯定更不容易脱掉而且外卖的盒子里面它一般会积蓄一些水蒸气因为是热乎的东西所以等到嘴的时候食物就会湿答答的如果是比较看重口感的朋友可能就不太乐意吃

但如果是上班间西吃一个类似于有点纯纯只为了补充能量的饭就可能不太计较那么多而且最近平台又在竞争然后给出的红包补贴真的是很便宜那谁会跟钱过不去呢况且说现在到了夏天我们出趟门再吃个饭再回到工位上肯定会出很多汗很不舒服

换言之那些冒着酷暑送外卖的骑手他们真的是非常辛苦所以在我个人的观点里面外卖比堂食贵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两年我已经自觉到我享受到了红利所以如果就算外卖员延迟送餐比较晚我都完全不会生气每次我也会尽量看着对方的眼睛大声说一声谢谢你可能这也算是一种情绪付费或者情绪打赏吧

因为我发现有很多年纪偏大的外卖员无论性别男女对于我的道谢他们会露出特别不好意思的那种腼腆的表情当然同时有笑容那可能也对应了我们之前节目有聊过的儒家文化对于情感还有情绪表达的压抑但无论是在家庭内部还是社会关系上我们所享受到的服务或者便利没有一件事是理所应当的

我个人觉得主动表达感恩感谢之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然后呢与此同时我也在反思这些移动互联网产品它对于我个人生活习惯的影响因为我自己回国之后一边加班有时候就会一边为了

犒劳自己多点很多外卖而且很多时候我是吃完辣的吃完咸的就想又点一杯甜的再加上酒做因为我在地铁上也是酒做然后这两年就胖了有 20 斤我去医院检查抽了五六管血然后发现我患上了胰岛素抵抗这个病

然后医生就跟我说你再不控制饮食的话就会转成二型糖尿病哇当时在医院那个环境下听到这种话就给我吓得不行我回家之后连忙就把很多外卖 APP 都给卸载了

结果没过几天我又把那些 app 给吓回来了因为我发现就算是堂食我现在也不得不用手机去领一些券干什么的否则我就是跟钱过不去嘛再加上很多时候同事或者朋友大家 social 点一个下午茶那必不可少的你还是得用这些 app 去操作

所以我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还是加班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加班就像我们刚才聊香港市场 KGO 的那个优先派单机制一样加班就意味着我们自愿降低我们的时薪然后来获得

领导的优先派单以及他们发年终奖时的优先考虑而且与此同时会有更多的人被迫一起跟我加班然后大家一起贱卖劳动力甚至身体健康还会像我一样出故障那我真的是罪孽深重所以我现在觉得就像勤奋是一种美德一样那到点下班也应该是一种人人呼吁的美德

但似乎我们的人性就是很难克服被引诱当公贼或者说这个世界上针对人性设置的陷阱真的太多了所以我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避免陷入这种泥沼比如我妈说我没有到底儿生娃就是不孝顺那这肯定是陷阱

比如我领导说我现在到点下完就是不奋斗就是不忠诚那这也是陷阱比如我走在路上看见无论是美食还是其他消费品的特别漂亮的海报我就开始幻想自己如果拥有那个包包是不是也会很得意很开心很漂亮那这也是陷阱比如我躺在床上花了半个小时来凑单满减比价但仍然没有下单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有这半个小时我其实已经走到了餐厅吃到嘴了

那这就是陷阱再比方说女人有第二个胃留给蛋糕甜点奶茶这种话也是陷阱还有外卖平台营销的那种超高性价比这种话术也是陷阱比如很多人会说当新娘是一个女人最美丽的时候这也是陷阱再比如我昨晚在小红书上当时是搜咸蛋黄做饭攻略的时候然后不小心就点到了那个短视频的模式我就开始狂刷

然后一个小时就从我的生命中搜了一下消失了最终除了眼睛酸涩好像什么也没有在我的生命中留下那当然也会有朋友觉得这些我所举例子的内容都不是陷阱他们可能是生活是生活方式是文化是传统是潮流那当然了所有的说法包括我的说法我觉得都没有对错

甚至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也觉得健康就是要用来消耗的那该喝酒就喝酒该通宵就通宵所以此时此刻我表达的观点也只是一个比较重视健康的同时对很多公共问题都比较感兴趣的一个普通人的想法我认为这些都是陷阱我也承认自己曾经身陷其中吃过一些盈头小利也吃过更多没有必要的苦同时呢我也意识到我们跳进这些陷阱其实是无比容易的

就比方说当工贼这个事一定会有人理直气壮的说那我只不过是选择了从自己角度出发的利益最大化的正确的事情你又凭什么道德指责我那我巴不得我的每个同事都到点下班呢而我呢就有这个

自由无偿加班的权利那这样领导晚上看见只有我一个人坐在工位上一边吃外卖一边写 PPT 他一定会大力提拔我的等到我升职的那个时候你们这些平庸的不思进取的人我才不会正眼瞧你们那这种说法自然是有道理的

实际上这其实不就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吗市场的存在就是让每一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哦 公贼的利益真的会最大化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的数据跟每周工作 40 个小时之内的人相比每周工时更久的人他们中风的风险会提升至少 35%然后心脏疾病的风险会提升至少 17%

换句话讲,我们超时工作所带来的健康损失最终是会转化成公共医保支出的,所以到点下班的人完全是有理由鄙视公贼的,甚至都不用上升到阶级利益情感那一套。

但一般鼓励我们加班的人他们都不会提到这些内容他们不会提到个人利益的考量里健康折现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然我的领导比较奇葩他会说你怎么能够到点下班就走呢我在你这个 level 的时候我每天加班我现在的腰间盘突出就是那个时候加出来的

但对我来说这种 PUA 的手法实在是比较低级所以多数人我们跳到这些陷阱其实是蛮容易的而避开这些陷阱其实是需要付出跟原始动物本能相悖的很多克制

比如我现在限制自己每天刷包括微信小货书在内的社交媒体的时长周末可以久一点平时的话可能就是十分钟一刻钟这样子我觉得做到这一点难度是中等的但是要限制我对于高油高糖高碳饮食的摄入对我来说难度就是五颗心所以我只能现在靠医生的那些告诫来警醒自己恐吓自己

而面对诱惑面对陷阱适当的反抗一定也是有作用的无论这种作用目前来说比较隐形还是比较显性比如我们在节目开头提到的 Foodpanda 那个外卖的 APP 它之前有推出一个一站式的 24 小时的网上超市品牌叫做 Pandamart

原本呢他们对于外卖员一单派送的重量限制是 20 公斤然后很多消费者他们就会花一单的钱然后让外卖员送很多箱水那对于外卖员来说这就是非常 dirty 的活因为你到手的钱是不变的但是你要付出更多的体力和更多的时间尤其在香港又那么热

所以去年 24 年的时候很多外卖员他们就联合一起 strike 那最终呢这些外卖员他们获得了一起获得了这微小的胜利这个 Pandarmart 呢他们就把重量限制下调了 50%

所以这说明了什么呢我觉得它就是说明了上帝只救自救者那以上就是本期严肃喧哗分享的所有内容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有任何不同的建议或者想法问题都欢迎随时交流也欢迎大家收听和支持严肃喧哗的两张专辑世界女性史与上海众生相每一期节目后面我们都有免费的赠书以及免费周边的活动那祝大家今天有个好心情我是门童我们下期见

靠身陷火撞 翔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