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 我是门童 欢迎收听严肃喧哗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来聊东印度公司和 Amazon 我们在 195 期节目《英国女性史》还有 131 期节目《菲律宾历史研究》里面都有交代过东印度公司的前因
而在 198 期节目佛教更进步主义吗还有 121 节目聊缅甸然后 59 期节目聊印度女性平权史那几期节目里面呢我们交代了东印度公司的后果那今天呢我们这期节目就把东印度公司作为话题的主角来聊一聊它跟殖民主义的关系以及我们来对比
现代的跨国公司以 Amazon、亚马逊为例来探讨曾经的土地殖民跟现在的数字殖民时代有何异同那首先我们怎么定义东印度公司啊因为我们知道英国有东印度公司然后荷兰也有丹麦也有瑞典也有那这些东印度公司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
那英国那期节目里面我们聊了在 17 到 18 世纪的一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的语境里面东印度公司呢它就是由军主或者议会来颁发有特许状的一个股份公司那这个语境下的印度并不是说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认知的这个印度的范围而指的是整个南亚的次大陆
那菲律宾那期节目我们有聊 16 到 17 世纪欧洲人开辟了两条航线一个是向西的大西洋的指名还有一个就是东向的亚洲的香料的航线所以他们就把位于好望角一东的马六甲一西的广大的群岛
和称为东印度群岛所以那个地理范围是包括我们今天了解的这个国境划分的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还有南海的诸地所以在这个东印度的概念之下更具体的国家的公司就是国民加上东印度的这样一个模板所以才逐渐有了英属东印度公司然后荷兰东印度公司等等
我们之前聊过英国是在 1600 年然后授予本国商人这样一个皇家特许他们可以垄断对于东印度的相关的贸易甚至可以组建武装的舰队然后呢荷兰是 1602 年法国呢是 1664 年那其他国家也是先后就搞这个事那我第一次在讲东印度公司的书里面看到类似的话的时候是觉得很奇怪的
为什么欧洲人要特许欧洲人在亚洲做垄断生意因为在我们现代的认知里面你来我的地方做生意肯定是我给你这个特许所以欧洲人给欧洲人发这个特许在亚洲做垄断生意就会让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那我后面了解到这个大概是 60 年末 17 世纪的欧洲商人向他们本国的君主或者议会申请的皇家特许状其实是指在欧洲的法律体系内生效本质呢是为了避免自家人内卷就假设当时可能英国有其他的商人想要开一个东印度公司 2 号 3 号 4 号
但是伊丽莎白伊士就给了东印度公司这个垄断权所以只有东印度公司这一家来自英国的公司可以在亚洲做生意而这些欧洲人他们来到亚洲做生意并不是能够得到亚洲的君主的承认的所以欧洲人过来还是得靠谈判或者靠大炮
而一开始呢做生意嘛你来我往的欧洲人呢也是带着自己的工艺品来到了亚洲但是呢他们的商品在亚洲并不吃香销量并不好所以呢那些欧洲的船队他们就只能带着一些硬通货比方说银元或者少量的武器用这些硬通货呢来换取亚洲的香料呀丝绸呀棉布呀包括说中国的茶叶咱们就以茶叶举个例子在
17 世纪的时候在英国呢茶叶是奢侈品只有上层社会的人才能喝才消费得起而就像我们之前聊银女艳女嘛那期节目我们也有提到像是化妆品呀包括一些奢侈品包包这类一开始是由上层阶级玩的东西总会有个规律是逐渐地受中下层人民的这个克服
所以市场也会变大包括我们当时分析的高根写也是个逻辑所以到了 18 世纪的时候茶叶在英国呢就是出现了更高的社会的消费的需求有一个大众化的趋势尤其是在进入 18 世纪下半叶之后英国的中下层社会的茶叶消费就大幅增长
比方说我在 Shownose 贴了一个数据大家也能看到在 1750 年的时候也就是 18 世纪中叶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购买的茶叶是 2 万多单而到了 1799 年也就是 18 世纪末大幅增长到了 15 万单这是多少倍差不多 7.3 倍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英国人后面开始给中国人走私鸦片当然这是后话了我们先把茶叶说完其实最早跟中国进行茶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他们是 1517 年的时候就把中国的茶叶带回了欧洲到了后面呢荷兰人也开始从事这个对华的茶叶贸易而且荷兰在整个 17 世纪都是西方最大的一个茶叶贩卖国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是 17 世纪的 70 年代才开始购买中国茶叶比如史料中就有一段记载是 1664 年公司董事部用四磅五仙令购了两磅两盎司的茶叶送成国王那大家如果记得我们英国那期节目的话 1664 年正好就是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
那他爹查理一世呢就是英国唯一一个被以国王身份处决的英格兰的君主后面我们还聊了具体的英国内政还有议会制度的演变今天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而时间到了 18 世纪英国就后来者居上在欧洲各国对华的茶叶贸易都是遥遥领先
那英国人为什么能够后来者居上呢这里面大概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呢是我刚刚说了英国的社会内部有很大的茶叶的内需而内需就等同于大的订单嘛而东印度公司呢就把国内的供应链找准跟中国这边的贸易对接上销量呢就开始起飞
而第二个原因是欧洲内部的战争我们知道在七年战争还有后面的很多次海战当中英国的皇家海军都是有压制住法国还有荷兰所以这种胜利是有利于东印度公司他们的船队是一路绿灯做生意畅通无阻
而第三点原因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鸦片战争到了 18 世纪后期的时候东印度公司已经控制了印度所以有这样一条链路就逐渐的形成了他们垄断了种植鸦片然后私运到了广州然后换回了白银再去用这些白银买茶叶因为当时在中国要买中国茶的话只能用白银当然他们也不只是用了中国人自己的白银
我们待会儿要聊他们还用了日本人的白银因为日本是产银的大国那第四个原因呢就是当时英国颁布了一个茶叶减税法一开始呢英国人做茶叶生意把茶叶的进口税加到了 100%以上直接导致了一个局面就是有很多走私的私贩因为那些走私的渠道人家卖的比你这个官方的便宜这就会导致你东印度公司的茶叶没有人买了嘛
然后英国的政府也收不到钱所以他们就颁布了这个减税法把当时的税率减到了 12.5%所以走私者一下子没利润可赚了而正规的渠道就瞬间的占领了市场东印度公司就是削弱了一点自己的利润然后把销量提了上去
所以这就是我们举的英国产业的一个例子而当时欧洲各个国家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做这些海域贸易生意实践的过程中就已经摸索出了全球物流网络的一个雏形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说荷兰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当时在亚洲建了一个大本营
位置就是如今的雅加达也就是当时被称作是巴达维亚这也是为什么印尼现在有很多规划的荷兰球员的历史原因吧所以建了这样一个基地之后从 1619 年起荷兰人搞的所有的香料棉布茶叶都是先汇总到雅加达然后在梳理边排成反欧的船队一起出海相当于说雅加达它扮演的一个功能即是
荷兰这个东印度公司的一个最大的仓库在亚洲同时呢也是一个中转枢纽和指挥所包括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他们的中转枢纽从 18 世纪之后呢就是加尔哥达因为从 1772 年到 1911 年这 100 多年 140 多年加尔哥达呢都是英属印度的首都
那当然现在我们知道印度的首都是新德里然后他们最大的城市呢是孟买所以当时东印度公司的船大多数呢就是从加尔各达或者孟买直奔好望角所以相当于是说这些东印度公司们他们建了大概有两层的运输网络接触过物流业务的朋友可能都很熟悉这个链路
你看啊多云的公司呢他们先是搞了很多小船然后沿海的收货收完之后呢再到枢纽港去集中存储打包按需编排成这个大船在长途驶回欧洲形成这样一个一条龙的链路
而这样的双层链路呢就能让当时的东印度公司他们能够把成本压到最低也可以让他们实现诸如先囤货然后再高价抛售这样的策略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支线集货然后干线快运然后本土在分发分拨的这样一个三段式的物流嘛那
对应到我们待会儿再要细聊的 AmazonAmazon 现在全球的物流也是基于当年他们东印度公司搞出来的那个网络雏形有了更多维度上的扩充比方说跨洋海运的部分在东亚这边 Amazon 最大的港用的就是上海的阳山港因为上海的两大港阳山是属于深水港它就可以走一些远洋线而像外高桥的那个港
更多会走一些建阳线比方说使到泰国去当然了包括说宁波还有深圳盐田的这些港口也是 Amazon 的一个海运的节点而到了美国有洛杉矶有萨凡纳有纽约等等那这样的网络其实就是形成 Amazon Global Logistics AJL 那与此同时 Amazon 还搭建了空运的干线然后大陆内的干线也就是铁路或者是公路的卡车
以及最后一公里的分减跟派送那我们说回东印度公司刚才我不是有提到日本的白银吗对于荷兰东印度公司来说他们最赚钱的不是说把香料然后运回欧洲卖而是他们当时搞出了一个亚洲内循环
简单来说这个内循环就是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先是用东南亚的糖还有印度的棉布还有一些玻璃器皿这些东西在日本换走白银或者是铜为日本在 17 世纪的时候有开采大量的银矿而且他们交易的地点大多数是长崎我们之前不是聊到一部日剧叫做《幕府将军》吗那当时日本的德川幕府就是只允许荷兰船停靠在长崎的人工岛
来做相关的生意那荷兰人换得的这些银子呢再去到中国用这些白银来买丝绸最后呢再去到一些群岛换肉桂还有胡椒然后才会返回欧洲所以这样就是一个非常套娃式的交易能够让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他们赚两到三轮的差价所以总而言之呢这些东印度公司他们带着银子也带着大炮在亚洲的各个港口然后设立他们的仓库
把亚洲的各种商品香料啊丝绸啊棉布啊茶叶啊这些批发然后运回欧洲口袋呢也是赚饱饱甚至于后面赚得不过瘾他们就开始搞一些税啊或者是抢地啊甚至是逼当地的农民去种植他们指定的作物比方说鸦片给不同的亚洲的殖民地都带来了很多伤害比方说荷兰人当时为了抢肉豆蔻
其实肉豆蔻这个香料我小时候没怎么听说过但是工作之后我发现大家很流行喝那个热红酒嘛热红酒里面就会加这个肉豆蔻那当时的荷兰多云的公司他们为了抢这个香料导致的结局呢就是把印尼的班达群岛上的原住民赶尽杀绝听上去好像有点不能理解就是你
驱使人家干活抢人家东西就算了你为什么要杀人呢那其实呢是因为一开始这个班达岛上的班达人他们是蛮有主体性的他们就是习惯说做这个海上的自由市场公开竞价嘛谁给的银子多我们就把这个 Rodoco 卖给谁
但荷兰人他们为了多赚钱就开始想办法搞垄断因为一旦形成独家垄断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呢就能够把欧洲的售价抬到进货价的几十倍所以荷兰人他们就是想办法阻止这个岛民把 Rudel Corp 卖给他们的竞争对手比方说英国呀葡萄牙等等
而班达人一开始肯定很不乐意我凭什么要低价卖给你呢所以他们就开始反抗荷兰人搞出的这些低价垄断的条约而这一反抗荷兰人就有借口了他们集结了很多艘战船以及 2000 名士兵登陆班达岛之后屠杀了几千名岛民因为东印度公司说他们都有自己的军队跟军权
而他们搞了屠杀岛民这一出呢也是向整个香料群岛都说明说你们拒绝垄断就会遭到同样的下场其实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殖民时代为了搞垄断而屠杀普通人的一个经典剧本那当然还有更多的苦难比方说英国人他们在孟加拉他们
他们不只在乎自己赚钱嘛所以收重税然后囤粮食结果孟加拉的一场旱灾就饿死了几百万人他们还强迫当地的农民去种罂粟好把鸦片卖去中国换钱所以东印度公司他们对于殖民地的这些伤害他们所做的每一个操作都会让当时的当地社会失去劳动力人口失去粮食失去财富以及发展的机会
造成的很多后果也是延续至今而与此同时像英国呀荷兰呀那些欧洲的本土人民他们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呢像荷兰他们在 17 18 世纪的时候就已经迎来了高成正化和高工资的时代
那会儿荷兰的城市化就已经超过了 40%想想看可以对比咱们咱们也是过去可能几十年才完成了快速的城镇化的过程但荷兰那会儿当地的工匠水手都迎来了一个算欧洲比较中产的生活的水平了
而与此同时有了这些基础他们也有很多金融上的创新比方说股票交易所还有海上的保险包括说养老金基金都会在荷兰那边先行一步因为很多殖民的红利也是通过分红或者税收还有公共工程的这些方式回流到了欧洲本土
包括说在那个殖民高速扩展的时期殖民还有工业的利润也是支撑了像是伦敦呀还有利物浦等港口的码头仓储呀石板路呀各种的建设我们之前聊足球那期节目
也提及过利物浦以及他们球队跟萨切尔夫人的恩仇那总的来说呢当时欧洲的无论是城市景观还是很多公共设施都是有质的提升而且还催生了像是博物馆呀还有剧院咖啡馆这些很新型的公共空间即便是在我们当下的一个现代的视角里看也是非常不错的精神娱乐享受
当然了当时欧洲也有一些战争还有内部贫富分化的问题但宏观对比某种程度上我们是可以这样总结的殖民地是在流血在流汗的但他们欧洲的本土是在喝咖啡是在吃糖是在喝茶的也有在不平等贸易所得来的经济基础之上搞了很多文娱还有上层建筑的所以聊到这里我们就可以进入今天节目的第二 part
我们可以来总结到底什么是殖民主义简单说殖民主义它就是一种由国家所支持的制度常识的政权通过占领领土等资源通过掌控一些关键的权利把土地的地租还有原材料还有税收这些东西这些资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宗主国这样的一个过程或者我们更通俗的讲殖民主义它就是带着大炮做生意
他们占据土地港口然后逼迫当地人生产宗主国所需要的东西然后把钱把这些货又运回本土与此同时呢还打着文明这类的借口这其实跟我们 180 期我们聊略萨那期节目提到的香蕉公司是一模一样的剧情
所以殖民主义为什么会出现呢首先肯定是有利可图嘛香料啊棉花茶叶啊这些商品在欧洲的价格是远高于在亚洲的价格的而第二点呢是欧洲人他们掌握了技术差距无论是可以远航的这些船还是大炮还是股份制这样的手段都能够大幅的去降低他们征服殖民地的成本
而第三点欧洲很多国家都是传统的重商主义国家所以他们国家的君主也是会把海外的这种贸易当成是很重要的税收来源毕竟是可以直接反驳到他们本土的军费的嘛所以这些行为是能够得到本土的支持甚至合法性的保护的
而第四点呢殖民主义为什么会兴起并且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认为就是有意识形态的包装当时很多欧洲人他们是又打着宗教传播或者播撒文明的火种这样的道德挡箭牌来做一些其实禽兽不如的事情所以聊到这里我发现好像大道治检
比方说在很多不对等的亲密关系里面其实也会有一点殖民主义的影子那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很多利用或者剥削也都会被包装成我爱你或者是包装成为你好吧像是棍棒底下出笑词这种话就是所谓的冠冕堂皇的笑它只是服从性跟奴性罢了
因为荷兰人说不定也觉得那些班达群岛的原住民也是他们火炮之下的孝子呢以及我们之前聊过的同期问题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殖民主义的定义占领当地人的资源生产宗主国需要的东西然后把钱把货运回本土然后再用文明化做借口
那同期的存在不就是部分 gay 以爱的幌子以婚姻的幌子来占领女性的身体然后给她们生育抚养下一代甚至这两年所谓很流行的 situation shape 可能是一种存在约炮行为的暧昧状态看似可能双方没有具体的约定也没有一个退出的限制似乎很公平但其实双方需要承担的成本跟得到的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女性在这种关系中比方说德克萨斯大学一位学者他叫做 Michelle Curran 他有一个研究结果就是异性关系中女性往往是要承担 70%到 80%的情绪劳动的与此同时她们还需要独自面对怀孕流产包括 HPV 我们之前聊的 HPV 感染这些身体的风险
对男性他们是可以在比较低的成本之下享受包括性快乐这些超额的利润所以这某种程度上就算是决策权风险分配都非常容易不平衡的关系那
权力大的那方他就会控制对这种关系的定义权而关于殖民主义之前亚当斯密也对殖民主义有所批评因为他有一个观点就是垄断是会让市场失灵的这些垄断能够让少数的商人大发横财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抬高了商品的价格那对于他们本土英国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其实就下降了嘛所以推崇自由市场的亚当斯密他是呼吁说希望让殖民地脱离政治控制然后转成平等贸易的伙伴关系跟宗主国
这样他觉得双方都可以因为自由竞争而双赢所以亚当斯密他的点就是要取消垄断然后大家平等的做生意才能最好的发挥出市场它的价值对于每个人的普世价值而像马克思等学者的关注点能大家更熟悉这种观点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必要阶段
那马克思他在书中也说了这些殖民的过程客观上有推广殖民地的铁路呀工业呀建设等等但是只有推翻资本主义才能结束这种剥削
那接下来我们聊一聊 Amazon 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那最早呢 Amazon 它是 1994 年由贝索斯在华盛顿开张的没过多久呢就获得资本的投资然后持续的扩张它的业务那我个人分析 Amazon 它得以发展到如今这个很巨大的规模主要呢就是有两个关键的点第一个呢是它 05 年的时候推出了这个 Prime 会员
那为什么全球的消费者愿意冲 Amazon 这个 Prime 会员呢那它这个 Prime 会员其实就像国内的很多平台像是京东呀还有我冲的叮咚买菜像他们 Plus 会员或者绿卡会员等等
他们大概率呢也是学 Amazon 的这个模式就是交一笔年金满就可以有免运费等一些福利而 Prime 会员这个制度其实就有利用到人性的四大弱点第一点呢是损失厌恶
通常我们人类大脑对于失去一笔小钱是要比得到同样数目的小钱反应更强烈的大家对于失去的感知是要比得到更强烈那我买个东西一次运费可能五六块钱看似不多但其实会被我们的大脑放大成一个纯损失
所以 Prime 会员他们把这一部分的成本就一次性的形成了一个年费给打包给隐形掉了会让用户有一个感觉说我不再是频繁的被割肉那第二个心理弱点呢就是及时满足因为 Amazon 它也会承诺几天内到货当然是没有国内快了但总的来说它还是很契合人类天生偏爱立刻回报的这种心态
因为即时满足它就是可以让大脑快速的分泌多巴胺会让我们感到开心那第三个人性的弱点呢就是沉没成本我一旦充了这个年费会员花了几十块钱或者几百块钱那我就会倾向于把它用到回本这就跟我们吃自助餐一样我一定要把它吃回本
所以就是这种沉默成本的心态会让会员把更多的购物行为签到 Amazon 上面来证明我付出的那笔年费那笔会员费是值回票价的那这样客观上就是我们进一步的对这个平台的依赖就强化了而第四点人性的弱点就是错失恐惧那像 Prime 它有很多会员专享的价格或者商品或者是那种现实的促销再
在 Amazon 那个系统里面呢就叫做 Lightning Deal 我之前有一阵子工作就是每天算这个 Lightning Deal 我打多少折扣能够带来多少的这个闪销闪促的销量那最终的 GMV 是多少之类的整个过程就会感觉买家很辛苦那卖家也蛮辛苦的
那同时呢 Prime 他们还会出现很多不定时的针对会员的小甜头那对于会员来说也是一种增量心理嘛可以降低我的续费阻力如果现在京东 Plus 会员每年续费的时候他就会给我一些其他平台的卡之类的来让我去丝滑的续费所以 Amazon 他搞定了持续愿意充钱愿意持续花钱的用户这才是最基本的一环
而且通常还会让你搭配有多少天试用相当于就抛出了一个钩子嘛那等你习惯之后再叠加上我们刚才说的年薪里那你付费的自然的转化率就会很高而有了用户之后呢自然商家就会来开店
那开店的商家想要赚钱呢自然你就得投流你就得投关键词你得去付不同露出曝光位置的广告费用那对于平台来说再加上本身就有这个 commission 的佣金的抽成那 Amazon 自然是利润滚滚来赚宝宝
而对 Amazon 来说发展壮大的第二环就是云服务咱们怎么理解云服务这个概念呢我个人是这么理解可能不完全准确它就类似于说把
把一整座机房的硬件呀网络呀数据库呀拆分成小方块然后放到互联网上租给你用而租户呢你就要像交水电费一样交房租一样然后按分钟按量来计费而贝索斯一开始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云服务呢因为电商都有大促的节点嘛那在大促之后就会有一个平销期平销期
平销期的时候服务器的很多机器是闲置的所以他觉得说我们都备了这么多机器了就拆出来然后淡机租给别人好了而为了出租方面呢他们就把常用的功能做成了 API 所以对于租户来说你一分钟就可以弹出虚拟机后来呢
后面 Amazon 就把这些内部的工具打包成了 Amazon Web Services 也就是我们知道的 AWS 那产品准备好之后呢 Amazon 就开始揽客嘛那招数呢跟我们刚刚说的差不多可能先让你免费试用只不过是 2B 的客户然后呢 Amazon 还简化了这些客户的付款方式来把你的采购周期可以缩短同时呢也在培育他们的开发者的一个大的生态
所以对于 AWS 的客户来说你入坑很容易但是出坑就很困难因为你在 AWS 上面放的数据越多相当于你要搬出去就越麻烦越慢越贵而且 Amazon 还给你逐渐提供了一整套的业务的一条龙来省得你往外跳
最终就形成了一种云端锁门的效果再加上 Amazon 的电商流量还有 Alexa 还有广告产生的数据也都会丢进 AWS 那对于整个亚马逊来说它的端 它的云我们刚刚说的它整个物流的体系就打通成一个非常巨大的生态而且在持续的互相反哺
OK 聊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对比东印度公司跟 Amazon 有什么异同那首先两者的起步都是有政府的政策支持的本地的政府无论是英国基于这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皇家特许相当于给了他垄断权
让英国本土的东印度公司其他对手无法抗衡那东印度公司呢也正如我们英国特辑那期节目讲的他给英国纳了不少的税那英国王室自己都分了不少的红而美国政府他们自己本身就是 Amazon 的客户而且还帮 Amazon 拉了很多倡单所以 AWS 现在已经是联邦的一个很关键的基建了基础设施了算是
而且在 17 年之前 Amazon 也是被免收消费税的那美国地方的很多邮政也是给 Amazon 的最后一公里有提供配送上的补贴那接着我们来对比这两家公司的生产关系跟要素
首先无论是东印度公司还是 Amazon 他们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这个是肯定的东印度我们说了它是股份制公司政府只收税然后授权而不直接的持有他们的资产这其实就是很早期的一个私有资本的形态
而 Amazon 他们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呢也是以流通的股权为核心所以 Amazon 的所有者呢就是他们的股东然后机构的投资者而在生产关系中的直接生产者东印度公司的生产者有
原住民的那些可以说是奴隶或者是土著的工匠以及职绩比较低的那些海员水手而对于 Amazon 来说呢生产者就有他们公司的员工嘛软件工程师以及我们之前在无依之地那部电影里面聊过的那些站点的工人仓库的工人包括说平台的买家跟卖家而东印度公司的剩余价值归属
无论是地租还是他买卖香料的差价还是他卖鸦片的利润最终也是成为了股东的分红还有他们国家的税收对于 Amazon 也是类似他有刚才我们介绍了各种赚钱的方式他的抽佣他的广告费他的会员费他的订阅费他的云市场最终也是转化成了他的股价他的股东的分红以及他的再投资
而东印度公司有哪些生产要素呢那一般来说生产要素指的就是用于生产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当然不同的学派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我们这里就不展开说了包括生产资料这个概念它的理论来源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术语而生产要素呢则是来自于经济学尤其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概念
那我个人理解一般来说生产资料呢它是生产要素的自己它更偏物质更偏工具手段而生产要素呢它更全级一点就是我们刚刚说的推动生产活动的所有的资源所以东印度公司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土地空间上那肯定就是亚洲的这些港口种植园农田岛屿等等
而对应到 AmazonAmazon 的土地空间这些生产要素是什么呢是他们数据机房是他们电商的仓库也是他们刚才机场或者港口的这些枢纽而第二个生产要素资本东印的公司的资本就是有欧洲那些商人金融家还有贵族的注资以及国债的贷款等等
对于 Amazon 来说呢资本有更现代术语的风投还有公开市场的股权以及政府给他的补贴而技术这一层对于东印度公司来说我们刚刚讲了有它的航海术有它的船有它的大炮以及他们记账的一些方法这些财务上的和金融上的更先进的方式而对于 Amazon 来说技术的生产要素有哪些呢
他们的硬件他们的软件他们的 AI 他们的自动化机器人以及他们的远端的虚拟化的相关技术等等而且刚才我们提到数据也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嘛因为 Amazon 它掌握着全球 2B2C 的客户还有消费者这么多数据这都构成了它的生产要素
那东印度公司跟阿姆总这两家公司虽然是跨了 400 年但他们的运转逻辑其实是很相似的都是基于私有的股权靠着掌握关键的资产以及他们都是规则的制定者然后让劳动者让客户围着他们的这样一个平台运转最终的剩余价值进入了股东的腰包
那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内容里面制定规则这点很重要因为东印度公司他们抢占了这个港口还有土地然后就是用殖民军队这样的一个威慑力然后来管人管地然后来赚差价而 Amazon 他们把
服务器然后算法还有这些仓库网络当生产资料套的也是他们定义了这个平台的规则来管理买家卖家来管理数据来赚流量广告或者佣金的抽成换句话讲呢 Amazon 他们抢占了服务器抢占了初始的数据然后用他们制定的规则把商家把用户锁到他们这样一个平台的生态里
然后靠着佣金广告订阅层层叠加来实现他们的收益在澳洲有一个教授他叫 Mark Andrew Jarek 他曾经就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数字圈地意思就是在数字时代原本开放的公共资源比方说网络的内容用户的行为还有各种数据算法的结果等等都被平台的公司给圈起来变成了他们的私有资产
然后他们再通过技术控制然后规则的制定来实现信息的垄断以及利润的获取因为我们知道历史上的圈底运动它就是把原本公共的土地变成私产那农民被剥夺了土地就失去了这样的自己能力最终只能去出卖他的劳动力那数字圈底也是一样把原本可能开放的大家共享的这些信息流量包括注意力都变成平台的所有
而商家呀用户都得依赖这个平台最终变成了数字劳工变成了信息浓奴
总结来说呢就是基础的资源还有设施私有化以及平台无论是 Amazon 还是曾经的东印度公司他们制定的规则能够决定当地人民或者现在的这个用户的生存或者商户的生存而且大家的退出成本极高在当年的殖民地可能你要退出这样一个机制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对于 Amazon 来说作为平台它当然不只是参与这个市场啊
它是在控制这个市场的边界而很多时候类似的互联网产品用户要用这个服务的话你就是没有办法再选择你的数据是否可以被记录之前我们聊公共系统被污染那期节目就有听有分享说现在我们在一些地方点单的时候你用微信扫码然后进行一些点击确认的过程中相当于你的手机号就提供给了卖家
与此同时平台的收租也是不断增加的但责任跟风险又是由用户或者商家来承担这个我们聊大众点评的时候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之前经常去的一家店前两天我去的时候他还跟我说让我帮忙留个好评因为他说大众点评对他们的收租今年增加了之前是 5000 现在涨到了好像 8000 所以从这个视角上
算法还有平台的规则包括惩罚的制度可能就是曾经对应着的殖民法还有枪炮而数据和流量呢就是如今新时代的香料而通过平台圈地收租无论商家还是用户都会成为这个平台这个企业这个公司数据帝国中的店户或者数字劳工
那从这个意义上讲封建制可能并没有彻底的离我们远去只不过呢 Amazon 更体面一点因为毕竟贝索斯他没有大炮那他掌握的是法律还有技术的武器那东印度公司他们做生意的合法性可能来自于君主制的授权还有帝国主义的扩张的旗帜而 Amazon 他做生意的合法性可能来自于自由市场的包装以及当下消费主义的泛滥
那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所有分享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有任何不同的意见或者对我的指正都欢迎大家随时交流也欢迎大家收听严肃喧哗的《世界女性史》和《上海众生相》这两张专辑我也一直有在持续更新中那祝大家今天有个好心情我是门童我们下期见永远不知道你是我渴望已久的晴天
永远不知道你是我一人手的机永远不知道你是我来临呼吸的空气我的爱人那不同意的路你是那不再干净的天空一样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
带着太阳光气息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是春节的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