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10 妈妈岗如何让日本女性困在“绝境”?

210 妈妈岗如何让日本女性困在“绝境”?

2025/6/7
logo of podcast 严肃喧哗

严肃喧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门童
通过推动性别平等和提升工作舒适度,空乘员在民航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Topics
门童:我认为“妈妈岗”这个称呼本身就带有性别歧视,它将岗位与性别和出身联系起来,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360行行行出状元、妇女能顶半边天——是相悖的。如果认同“妈妈岗”的逻辑,就可能导致岗位划分不再基于个人能力和兴趣,而是基于性别、籍贯、户籍甚至阶级。这不仅限制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可能强化“女性读书无用论”。我担心“妈妈岗”的普及会使女性的劳动选择受限于性别和出身,最终导致女性的职业价值整体打折,劳动能力变便宜,能走的路越来越窄。 门童:我了解到日本的配偶者控除政策和国民年金第三号被保险者制度,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女性的全职就业积极性。配偶者控除政策奖励丈夫挣钱妻子持家的家庭模式,而国民年金第三号被保险者制度则保障未能参与正式工作的已婚人士的配偶领取养老金。这些政策虽然在短期内给一些家庭主妇带来了利益,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将女性锁定在家庭主妇和零工妈妈岗的位置上,甚至可能使女性陷入困境,并代代相传。 门童:我认为我们不能开“妈妈岗”这种名称的口子,因为形成歧视和偏见是非常容易的,消除歧视却非常困难。为了避免重蹈日本女性的覆辙,我们应该确保八小时工作制,将“妈妈岗”更名为灵活就业岗位,拒绝基于女性身份特质的岗位名称。沉默有时候也相当于变相的支持,今天有“妈妈岗”,明天可能就会有“老人岗”、“外地岗”等等。所以,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趋势,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劳动市场而努力。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妈妈岗”这一现象,以及它背后可能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嘉宾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现象,分析了“妈妈岗”的定义、潜在影响和历史背景。
  • “妈妈岗”这一名称带有性别歧视色彩
  • 岗位划分不应基于性别、籍贯等个人属性
  • 设置“妈妈岗”可能变相限制女性职业发展

Shownotes Transcript

太阳光 晶亮亮 胸肌长三长花儿 新来了 鸟儿 忙梳妆小溪 雪草 新风 小蜜蜂 采蜜桃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和劳动来创造

Hello 大家好,我是门童,欢迎收听严肃喧哗我今天在线下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他跟我一样是 30 岁左右,未婚未育然后他们公司最近也是在裁员所以他就在频繁地找工作,面试然后他跟我说他周五去面试的时候面试官就频繁地问他的婚姻打算然后吓得我朋友就说他一直单身然后没有婚姻的打算,没有结婚的打算

然后我听了也是挺凶闷的吧因为我在今年年初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也是问我你有没有男朋友呀你也老大不小了吧大概就如此类的问题吧然后回家的路上我就打开手机很快就刷到了妈妈港的新闻

顿时我感觉更加凶闷了那个瞬间我下意识就有一个反应但是不一定对大家也可以随时提出不同的意见我在想如果我们认同这个妈妈港存在的逻辑认同这个命名的逻辑那

比方说我两年前来到上海求职然后当时我就发现很多企业的 HR 这些比较核心的位置很少有外地人就是我应聘的几家上海的企业他们的人力资源部基本上都是讲上海话的上海人那如果我们认同了妈妈港的逻辑那是否我的这种经历

非常片面的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企业或者是其他单位也存在这种本地岗跟外地岗因为它不是按照你的能力你的兴趣来给你划分岗位而是根据你的性别你的籍贯你的户籍甚至于你的背景你的阶级来给你定义划分这个岗位那进一步思路打开的话在这个地球上

在我比较了解的东南亚跟澳洲或多或少都是存在隐性的穷运港或者是低血力港的比方说我在马来的时候我住过的几个小区的保安他们几乎都是肤色偏深的人种那师傅就说明了这个岗位招聘是按照你的种族或者按照你的

学历阶级按照你的性别按照你的肤色来招聘的呢咱们成长的环境从小听的是什么教育是 360 行行行出状元是妇女能顶半边天那现在如果搞出一个妈妈岗来是什么意思呢那不就是摆明了说这个岗位的定义是可以按照性别划分的可以按照你的出生划分这对吗我个人觉得这是不 OK 的而且我看了很多城市的妈妈岗的这个

所谓马马港的用人招聘目录比较多的工作岗位目前是涉及到了家政然后餐饮还有一些超市

保安这些工作工种很多呢都是中点工或者小事工其实这跟我们待会要聊的日本的情况非常像因为看过日剧或者了解日本女性生存状态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已婚已育女性甚至都不需要已育啊日本的已婚女性

他们很多都是会在超市或者是便利店打零工大家如果还记得 82 年生的金志英那部电影或者小说的话金志英在生完女儿之后也是在路上找工作有看到一家面包店还是什么 retail 的零售店然后招聘每天可以干比方说三到五个小时的这种灵活就业岗位的人

但日韩道也没有明说这是妈妈港顶多就是非正式的邻工岗位当然这个我们待会儿再细聊总而言之在我很浅显的认知里面岗位的划分不应该是针对人群特质的一个分层的工具

因为它是一种以我们工作内容为基础的在我们的能力在我们的尊严在我们的兴趣在市场需求供需关系在未来规划等很多因素下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结构换句话说呢妈妈港的设立是否某种程度上的

变相在说明就以后不再是你擅长什么你喜欢什么来决定你从事什么样的劳动而是从今以后你是什么样的性别你是什么样的出身决定了你能干什么劳动再者如果妈妈港全面普及的话那我们每一个有生育能力有子宫的女性是否会在企业的眼中就是一个准妈妈港的候选人或者说妈妈港的准候选人那如果会这样的话

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它是否就会让女性硬件生职业去干

非核心的可替代性很强的那种准妈妈岗位反正没过四五年你可能就要干正式的妈妈岗了呢那我给你机会这个机会被浪费的概率是不是要比给男性更大呢甚至于都不用等到我们大学毕业很多女性的家长可能就会说那你念那么多书干嘛呢以后找个妈妈岗多好呀你稳定还有时间兼顾家庭好找对象当然了以前也有类似的话术啊

比方说我家里人可能会觉得你找一个很清闲的那种岗位事业边呀或者是有寒暑假的教师啊那这样比较稳定又稍微没那么累的工作你就可以多多的兼顾家庭那你在婚恋市场上可能就会被更考虑

但以前这种说法还是针对这个岗位的特质嘛我是教书育人呢我还是进行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劳动呢 anyway 他还是比较隐晦的他会说那你女性更建议去干什么工作但现在如果这个妈妈岗普及的话都

就不用这样一个有借词的间接的一个语句来陈述因为妈妈港就是给女人准备的否则它就不会叫妈妈港而女性面临的困境可能不止父母会这么讲如果我选择结婚之后那可能有社会的声音

有你丈夫的劝说甚至是公公婆婆的劝说这种下坠的合力可能就会让一个女性失去更多去挖掘她职场劳动潜能的这种职场晋升的机会当然这一切可能都是我自己的一个揣测或者某种悲观可能性的想象但我的诉求或者我的观点还是很坚持的

我认为咱们不能普及妈妈港的这个称呼你大可以叫它灵活就业港位或者什么零工港但你不能把一个港位跟性别跟阶级结合起来我个人认为妈妈港是一种有性别歧视的称呼

说到这里我最近在看一本书大家在豆瓣或者是其他的平台都可以搜到这本书它的名字叫自主 1940-1960 中国革命中的婚姻法律与女性身份那顾名思义嘛这本书里他就分享了很多上个世纪 40 年代到 60 年代

我国女性尤其是陕甘宁边区的女性的处境以及边区政府为解放妇女为了改善女性处境所做的大量的努力那其中呢就有提到一份历史文献它叫简称是四三决定因为是 1943 年颁布的那全称的是中共中央关于各抗日根据地目前妇女工作方针的决定那毛呢在审阅这个四三决定的时候还加了批注说

妇女工作者应该参加经济工作妇女工作者本身必须学得经济知识了解生产内容才能真正成为群众生产的组织者跟指导者许多有能力的女同志必须到合作社区工作更多的内容我们今天就先不赘述因为之后我还计划做一期闪干净的专题节目那个就说来话长了那总之呢这个四三决定的核心它就是说明

当年妇女工作的一个重心就是要转移到动员妇女来参与社会生产劳动然后到了第二年 1944 年边区政府又出台了一个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并且创办了托儿所

那这一系列决定跟政策的实施都说明了当时陕甘宁边区政府非常重视妇女以及儿童问题而且他们在调动妇女参与社会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妇女的后顾之忧比方说创办托儿所这些设施公共设施目的也是非常直接就是要保证妇女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劳动进行学习

所以可能也是我有了解到这些历史之后我在看到妈妈港现在的这个新闻我心里会觉得有点堵得慌当然我也知道对于很多常年没有工作然后求职难度正式求职难度比较大的五星主妇来说我们之前聊过五星主妇这个概念

在 192 期节目对于一个常年无薪的家庭主妇来说一个门槛比较低的然后薪酬比较低的妈妈岗的所谓妈妈岗的工作相对来说还是蛮让人有盼头的因为大家已经脱离社会劳动比较久了有事情做有钱拿总好过于没有事情做没有钱拿

但是呢对于很多职业女性职场女性以及未来即将步入职场的学生女性整体处境来说甚至我们讲对于多数男性的整体处境和未来家庭的发展来说这真的是好事情吗我们在这里先打一个问号我们先来聊聊日本的情况毕竟我刚刚说了日本类似妈妈港的女性就业处境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了

那日本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抑制女性的全职就业的一个积极性呢咱们一条一条来说啊首先呢最万恶之源的一条就是配偶者控除政策什么意思呢 Sponsor Tax Deduction 直译过来就是配偶税结面它是属于日本所得税法的第 38 条他们从 1961 年就开始实行这个条款

目的呢非常简单就是要奖励这种丈夫挣钱然后妻子持家的家庭模式然后在 1987 年的时候他们有个税制改正就把配偶收入免税的上限调到了 103 万元

这个 103 万日元大概就是 4.7 万人民币指的是它的年薪不是月薪所以他们是如何来进行配偶减税的呢如果一个纳税人的配偶收入很低你的配偶年收入是低于 4.7 万人民币的那你就可以从你的作为纳税人的印税收入中扣除一笔金额这笔金额是 38 万日元

这样就可以减轻你们家庭整体的税收负担那听着给家庭减负政府给家庭减负很不错但反过来这个条款它其实在说如果一位已婚日本女性你的年收入超过了 4.7 万人民币那除以 12 的话你的月薪超过了 4000 人民币

那你老公就会失去这样一个配偶者控储的这个减税资格所以这个税收福利一般来说就是日本的已婚男性才能享用为了方便代入我再举个例子如果我是一个日本男性那我娶一个老婆然后我们生两个小孩当然了主要是我老婆怀孕生了这个过程坦白讲我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那生了两个小孩之后

我老婆她每天早上起来都给我做早餐然后恭敬的送我出门上班然后她继续给两个小孩整理衣服书包以及他们中午的便当然后她去送小孩上学接着我老婆她就开始做家务她洗碗她洗衣服她拖地

干到差不多中午的时候他就可以出门去做他的兼职或者他的灵光岗或者他的妈妈岗了那他干些什么呢通常比方说超市收银他干到差不多三四点的时候就有其他人来接他的班他就可以去接我们的两个孩子放学那这样一个不那么长的工时可能四五个小时可以让他维持在月收入 4K 以内

而 4000 块钱这笔钱呢也可以让他去买菜然后回家给我们做晚饭同时呢这个收入也不算高能够确保我每年少交 38 万日元也就是差不多 1 万 7 人民币的税那当然了我还节省了一个隐性成本的开支那就是请家政或者请保姆

因为假设我们家在东京的话东京的住家保姆一个月的平均收入是 50 万日元左右也就是 3 万人民币左右所以我让我老婆去打零工打低薪零工这样既能开源因为能补贴一些家用然后也能得到政府的免税优惠这都是开源的部分而节流就是能够省去我们家可能会请保姆或者请保洁的开销

当然了我作为一名日本的劳动男性那我也会很辛苦毕竟我上了杠杆我贷款买了房子我养了孩子那我每天也是兢兢业业的唯恐被裁员所以我也需要经常加班我也面临着一个可能会过劳死的健康风险

但即便是这样我到家之后呢也有老婆给我准备洗澡水在我早上上班前老婆已经在无心劳动了她给我做早餐那我晚上下班开始休息了我老婆可能还会继续从事她的在家里面的这个家务劳动无心劳动当然了我老婆她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她也会有她的职业抱负

在跟我结婚之前他的工资是要比现在的妈妈岗的零工高很多的虽然当时他就职的企业已经想到他可能干不长久所以把他已经安排在了一个边缘业务的边缘岗位可替代性很强但是如果他现在要去找一份类似的正式工作的话是非常困难的且不说企业会不会招他

退一万步讲如果他像我现在一样全职劳动的话那谁给家里人做早餐洗衣服谁去接送小孩上学呢而且他增加的这部分工资可能还不如政府的减税来的多更不如我们要请保洁请保姆的开销大

所以在我老婆打零工的超市便利店这些用人单位他们都会主动提醒已婚女员工工时不要再加了真怕他们打零工的年收入超过了 103 万元也就是 4 万 7 而且我老婆现在已经是很忙的了她每天像个陀螺像个涌动机一样也不太有心思去思考或者去准备职场更多的发展了

所以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说的日本如何一步一步抑制女性的全职就业积极性的第一步就是配偶者减税而且跟这个配偶者减税制度很相辅相成的就是他们的国民年金第三号被保险者制度

这个制度是在昭和 61 年也就是 1986 年国民年金法修正案颁布的那这个制度它设立的目的在日本就是保障那些未能参与正式工作的已婚人士的配偶让他们在没能交纳保费的情况之下未来可以领取养老金那这部分人就被称为是第三号被保险者

所以更具体的讲这个第三号被保险者就是指年龄在 20 岁到 60 岁之间的配偶那你的配偶呢他是加入了后生年金或者共计年金的第二号被保险者其实也就是你的配偶他是公司的正式员工或者他是公务员那第三个条件呢就是你自己的年收入要低于 130 万日元你符合了这个被抚养者的标准你是被养的那个人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名日本的女性然后你老公是公司的正式职员或者他是一名公务员然后你自己从事妈妈岗这类岗位你的年收入是低于 130 万日元如果是直接汇率换算的话就是大概 6 万 5 人民币你的年收入低于 6 万 5 人民币那你自己就不用再去交日本的社保或者养老保了

等你老了之后呢你也可以去领后生年金虽然只是最基本的最少的那一档的基础年金听着好像是不错的制度啊我不用缴一分钱那我还是能积累我的养老金那在日本 2024 年这一类人群还有 686 万人

绝大多数呢都是女性所以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啊老婆去打零工然后我可以免税我还能免交社保费帮我老婆免交社保费那这比我老婆去从事一个很占时间的全职工作是更划算的

换言之呢配偶减税制度跟这个配偶交社保的双重的福利所谓的双重的福利打引号他就把日本女性牢牢的锁在了这样一个家庭主妇跟邻公妈妈岗的位置上当然了由于日本它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了那正如我们之前日本专题节目聊过的

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女性的上限经济决定了女性的下限作为发达国家的日本留给女性的下限还是要比多数发展中国家要高的这一点我们还是需要强调一下的那其实日本的这两项制度已经实施了这四五十年吧国际上已经有了很多批评的声音比方说 OECD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还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他们都觉得说日本的配偶减税跟配偶交社保的制度是应该被取消的因为这样他会让很多已婚女性为了省税而少干活他对于女性劳动力的释放跟女性自身的解放是一种限制长期以往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包括

包括日本的工会也有类似的呼吁但是呢在日本这些制度仍然在实施着就是因为本身的阻力很大我有看过一个比喻它很形象就是说这种日本女性她们得到的所谓福利它就类似于在地狱里面吹空调一方面呢很多女性她们担心空调没了地狱还在她们就会被热死

很久不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本身心里也会有一些胆怯因为之前我们聊日本加里敦 181 期节目的时候也提到在日本很多时候你职业中断一段时间就相当于你的技能大大的折旧了而且如果日本一下子取消了这种税收以及养老金的优惠的话

对于日本的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来说随机会到来很多负担因为相当于你一下子就要开始多交一部分税也要多支出一份类似于社保的金额所以在日本有很多主妇团体他们是积极阻止废止这些政策的主力人员而另外一方面我们知道日本的政策制定者还是男性居多所以很多政策的议程还是由男性主导的

如果说日本的无心主妇他们一边带小孩一边做家务一边从事妈妈岗的劳动是在地狱里吹空调那对于一些日本已婚有工作的男性来说他们就是幸福的无需自理生活的巨婴那如果有人帮我洗衣服叠衣服的话我为什么要自己动手呢如果我能在这个家庭中维持很强大的基于经济权的话语权我为什么要把这份权利拱手让人呢

而且就算是要加很多班那我是有加班费的那如果我在家叠衣服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更何况日本现在大环境的经济也比较差很多男性可能也会觉得说如果放开一批女性进入正式职场的职位里跟她们去竞争的话

说不定自己的工作机会自己的薪酬会缩水同时自己还要去学习做家务那这种考量之下当然日本男性会倾向于维持这个现状了这其实像一个另外一个版本的不可能三角什么意思呢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类人群第一类是家庭主妇或者说无薪主妇

第二类呢是职场女性第三类呢是职场男性那这三类人群的利益朝向在

资源有限的情况之下并不是完全趋同的很多时候甚至是一个零和的关系为什么这样说呢比方说啊五星主妇跟职场女性之间她们是有利益上的冲突的因为妈妈港的存在既可以让家庭主妇可以接触一点社会劳动又能让她们所谓的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去完成育儿和其他家务的工

而且在日本我只要从事这些薪水比较低的妈妈港确保我的年收入在 103 万日元以下我就可以帮我们家庭免除一部分税收我还能不用自己交社保但是呢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妈妈港的设立以及像日本这样对于家庭主妇的优惠政策福利政策

会增加他们在职场打拼的难度会增加他们女性身份被歧视的概率也会让他们承担更多的我没有尽好母职责任的这种心理负担所以无心主妇在地狱的空调吹得越开心职场女性脚下的玻璃底就越脆弱换言之啊这类妈妈港的政策以及对于

已婚已育女性的福利税收政策虽然给无薪主妇提供了短期的利益但长期遗忘是在结构性的层面伤害了职场女性的职业上升的路径而且很多妈妈港所谓妈妈港的工种是钱少活多甚至活比较 dirty 如果是一个正式的男性职员来干这些公司的话他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薪酬回报那未来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那对于妈妈港的从业者来说你可能都会有苦无处诉因为本身你不是正式员工其次你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了可能就是像日本女性一样你已经走到了一个绝境而且这种绝境或者困境可能会代代相传如果你生了一个女儿的话那当她还是个学生或者实习生的时候她

她在用人单位的招聘中可能就会被视作是一个准妈妈港的候选人就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那样相当于说女性的职业价值整体都在打折你的劳动能力变便宜了你能走的路越来越窄了

那我们继续对比啊那职场女性跟职场男性他们之间也是会存在一定的冲突最直接的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薪酬的竞争以及晋升机会上升通道的挤压很多人可能就会说女性念书的时候整体表现可能都已经超越了男性平均的水平那如果放开女性进入职场的话那我们男性会不会因为工作能力不足而被挤掉晋升的机会呢

因为在日本他们经济泡沫破碎之后工作岗位工作机会在整个社会上长期都是僧多肉少的局面所以职场女性对于职场男性来说肯定是一个想要减少的竞争者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职场女性跟无心主妇是有利益上的冲突的职场女性跟职场男性也有利益上的冲突的

换言之无心主妇跟职场男性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一个利益结合体这并不是我空穴来风讲的因为对于日本政坛来说中老年的已婚夫妇一直是日本政党需要积极去争取的稳定的票仓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一直改革的阻力是很大的

但明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叙事来思考这个三角关系比方对于一名无薪主妇来说如果你老公经常下班的话那企业招聘了另外一位职场女性来帮忙分担你丈夫的工作这样大家都可以到点下班按时下班

然后呢你老公也能帮你分担一些家务我觉得不能这么讲不是帮你分担家务因为家务本来就是双方共同的责任但在我们聊的日本的这个语境下的确是可以用帮忙分担家务这样一个说法所以当更多的职场女性存在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并不算是坏事这样也能让更多的女性有这样从容进退的机会

而不是说到头来我只能当这样一个干着妈妈岗的全职主妇的活的人那接下来我们再来分享一组朝日新闻跟庆应大学做的调查研究

首先根据日本总务审统计局的调查截止到 2023 年劳动力数据日本有 53%的在职女性她们从事的是非正式工作而对于男性来说只有 22.5%的在职男性是从事非正式工作那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清印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他就发现了一个规律他说在日本

在男性工作时长比较长的职业当中女性作为正式员工的比例往往比较低因为在长时间工作成为常态的职场中女性往往会选择非正式就业这样她们就能去所谓的平衡育儿跟工作

那这个教授呢他就跟朝日新闻一起调查了日本的 67 个职业男性正式员工平均每周工作的时长跟他们公司里女性正式员工占比之间的关系

比方说在一般的文职工作行政工作中男性正式员工的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是 45 个小时以内而这类工作中女性正式员工的比例是 48.8

这个值已经远高于我们刚才分享的平均值了再比方说在男性平均劳动时长超过 50 小时的医生这些职业当中女性正式员工的比例是 24.9 这一下子就下降了 20 多个百分点而在日本的男性正式员工平均劳动时间最长的卡车司机这一类的职业当中

女性正式员工的比例仅仅为 2.8 所以根据清英大学他们调查的这个结论每周工作时长更长的工种里女性正式员工的比例越低那是否就意味着说如果降低某个职业的加班时长比方说在日本严格执行

每周 40 小时以内的工作时长的话是否各行各业里女性职员女性正式职员的比例就会上升呢我个人的判断是 yes 如果日本严控加班时长落实每天 8 小时工作制的话我相信是能够有助于提高女性的正式就业的比例的反之呢妈妈港就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落实 8 小时工作制并不能解决日本的所有的性别歧视的问题但我相信这是最关键最基础最及时的一步所以落实 8 小时工作制严控加班的话它是女性改善处境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那庆英大学的研究呢还有一组很关键的数据

他们说 2023 年日本每小时的劳动生产力在 OECD 就是这个经合组织的 38 个成员国中是垫底的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工作时间最长但是你的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效率最低而作为对比德国人德国的年工作时间是成员国中最短的他们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长是 1343 个小时

平均每周就是 25 到 26 个小时而德国人的单位时间的劳动生产力是要比日本人高出将近 70%那这么对比之下有个问题就来了日本人的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是因为日本人比德国人笨吗或者说日本人的工作时间长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效率低还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效率低所以他们的工作时间才长呢

不知道听众朋友们是如何判断这个问题的

那我自己是觉得说其实绝大多数工作它并不太需要你有那么高的智商很多时候呢是流程是制度或者某种文化比方说史上雕花的形式主义还有那种层层审批重复汇报的官僚主义这其实都会降低一个组织的劳动产出效率当一种加班的文化形成之后根深蒂固之后

效率低跟长公时就逐渐的互为因果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对于很多日本的组织来说可以说是击中难反当很多人都已经上了这条贼船逐渐成为老油条之后如果你是一个新来的愣头青你很勤奋你看出了这种问题你想要做出一些改变也是无比无比的困难的

那节目聊到最后我想再重申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觉得咱们还是不能开妈妈港这种名称的口子否则

否则日本女性的昨天可能就是我们的明天因为形成歧视形成偏见是非常容易的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比方说女性不擅长开车比方说河南人就爱投井盖比方说穷人就爱生小孩而且越生越穷之类的这些都是歧视都是偏见都是不对的但是一旦形成这种偏见消除歧视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陈建一旦在一个人的心里埋下种子他就是一颗难以撼动的大山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开妈妈岗这种名称的口子所以今天我们讲了两点很重要来自于邻国的经验一个是确保八小时工作制另外一个是把妈妈岗更名为比方说灵活就业岗位我们要拒绝这种基于女性身份特质的岗位名称而且沉默有时候也相当于变相的支持

很多事情的内在都是息息相关的今天如果有妈妈港明天会不会有老人港今天有妈妈港明天会不会有外地港今天有妈妈港明天会不会有太监港我随便说那以上就是本期严肃喧哗的所有内容今天有胡言乱语一些内容还请大家见谅任何不同的想法和意见都欢迎随时交流严肃喧哗的世界女性史和上海众生向的专辑也非常欢迎大家支持

我是门童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