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9 抓娃娃:抓住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Vol.9 抓娃娃:抓住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2024/10/30
logo of podcast 过度阐释Overinterpret

过度阐释Overinterpret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S
Sherry
初一
昊玥
Topics
昊玥: 我关注Lasper Mothers的生育行为和她们对生育背后权力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解读,这反映了生育困境中性别、阶级和文化的影响。我的研究分为两部分:当代父亲对理想父子关系的观念和他们日常养育行为的具体表现。从2018年关注生育率下降问题,到研究Lesbain Mothers的生育困境,我发现生育中存在许多困难,而她们却克服困难坚持生育,这引发了我的研究兴趣。 我的研究视角更关注家庭实践(doing family),而非家庭结构本身。我关注的是日常的养育行为,例如陪伴孩子、换尿布、送孩子上学等,这些行为体现了父亲在养育中的参与。赚钱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行为也构成了父亲的父职。 我认为男性和女性在育儿中没有互相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是一种社会建构。母乳喂养并非核心问题,关键在于育儿责任和话语权的分配。社会结构性问题导致男性在职场获得更好发展,而女性则承担更多家庭内部责任,这造成了不平等。 中国年轻父母的育儿焦虑更多集中在教育方面,因为身体照护方面有家人或保姆帮助。我研究的年轻父母认为育儿辛苦之处在于学习,而非身体上的照护。 中国式亲子关系强调无限责任,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导致养育焦虑,而缺乏对父职的讨论,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Sherry: 我的研究侧重于父子关系,关注父亲在养育中的角色。父职研究领域缺乏男性学者的视角,这对于全面理解父职至关重要。生育问题讨论中,缺乏对父亲参与和父职的讨论,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我认为父职是一个性别议题,父亲的角色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性别表演,而非基于生物学意义上的不可替代性。在日常生活中,男性之间很少讨论育儿话题,这反映了社会文化对男性参与育儿的一种隐性阻碍。 奶粉喂养能否更公平地分摊育儿责任,取决于社会对母乳喂养的文化建构和母亲所承受的压力。母乳喂养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建构的母职的一部分,它给母亲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牺牲。 我不认同用社会结构问题为父亲在育儿中承担责任不足进行开脱。虽然社会结构确实存在问题,但这不应成为父亲逃避责任的理由。 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导致了养育焦虑,而中国特色的家庭结构(例如,祖父母的参与)使得育儿责任的分配更加复杂。 Dee: (Dee's contributions are less focused on specific arguments and more on guiding the conversation and summarizing points made by other participants.) 初一: 我观察到我身边的朋友当父母后,想法和行为与上一代父母有很大不同,这引发了我对代际差异的研究兴趣。生育会造成工作、育儿和个人生活三者之间的冲突,需要做出取舍。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可能会忽视母亲的个体需求和牺牲。传统的核心家庭模式不利于女性,限制了她们的公共生活。在中国,女性就业被视为一种道德责任,这加剧了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负担。 中国年轻父母的育儿焦虑更多地集中在教育方面,而非身体照护。中国式育儿迷思并非解决方案,而是遮蔽了女性育儿问题的现实。中国需要对父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导致了养育焦虑。年轻父母有强烈的反顺从性,希望避免自己童年经历中的缺憾。 中国式亲子关系强调无限责任,给父母带来巨大压力。我更重视个人生活和自我实现,而非完全牺牲自我去养育孩子。我担心在生育后,会因为职场发展受限而被迫做出牺牲。我没有感受到强烈的母职道德压力。 中国文化对母亲角色的强调,可能会导致女性在四五十岁时面临身份认同的危机。母亲角色与个人职业理想之间的冲突,会导致身份认同的焦虑。社会结构限制了女性在育儿和职业发展之间的选择。中国女性一生都在取悦他人,缺乏个人空间和自我实现的机会。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生育,结构性问题显形于最具体的困境。本期播客我们有幸邀请到两位家庭社会学的研究者Haoyue和Sherry,从他们的课题出发,以《职场妈妈不下班》和《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两本书为主,漫谈生育中性别、代际与阶级的交叉性,以及传统异性恋范式的霸权如何渗透日常,年轻妈妈在渴望自我实现的新自由主义主体与“完美母亲”身份之间的冲突.....通过对生、育问题对讨论,我们旨在探寻养育焦虑背后的原因,以及性别平等的可能性。或许每个人都需要一些社会学的想象力,而社会更亟待通过完善的政策为个体减负。

【本期主播】

Dee & 初一

【本期嘉宾】

Sherry:社会学博士

Haoyue:UCL Sociology在读博士 重庆人 普通话不标准不过炒菜还行

【本期剪辑】

初一

【本期时间轴】

07:17 东亚男性为何总在生育讨论中缺席?

11:21 父职研究是一个性别议题吗?

21:21 传统“父职”的履行是否将母亲限制在了家中?

25:54 家庭中一定出现的牺牲

29:26 没完没了的母职

34:38 女性与男性在育儿中真的有互相不可替代的角色吗?

39:24 奶粉喂养可以比母乳喂养更公平地分摊育儿责任吗?母乳是否也是被建构的母职中的一部分?结构性问题可以为父亲们开脱吗?

49:29 “中国需要‘奶职’研究”

1:08:30 密集母职意识形态带来的养育焦虑

1:19:55 父亲的产假?

1:24:11 非常规范式家庭中的育儿责任分配

1:38:27 北欧育儿

1:42:23 女性在公私领域所面对的矛盾 & 关于父亲与家庭的文化发生了变化吗?

1:50:15 性别不平等与育儿问题相互形成的莫比乌斯环

1:58:21 母职与自我的冲突

【本期使用的音乐】

片头片尾:Worries are like clouds from Pixabay

【其他提到的书影音】

《抓娃娃》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The Second Shift (《职场妈妈不下班》)

《礼俗时刻》

《我不想成为一个伟大的母亲》

《进退之间》

伦敦线下读书会联系方式请见主播Dee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