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环包括上环、西营盘、港大和坚尼地城,是香港最早的殖民地生活区,保留了许多本地传统,如海味街的鱼干文化,是本地居民聚居的地方,游客较少,适合体验真实的香港生活。
香港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双层巴士、丁丁车(电车)和夺命小巴。双层巴士提供良好的视野,丁丁车沿着港岛东西向行驶,是香港最古老的交通工具之一,而夺命小巴则是一种灵活的、无固定站点的交通工具,常在山路上快速行驶。
香港的电商和网络支付发展较慢,导致线下小店和维修点依然非常活跃。许多生活用品和维修服务都需要在线下解决,因此沿街的店铺和维修点非常密集,形成了独特的街铺活力。
香港的居住体验以高密度和便利性为特点。许多住宅项目是TOD模式,楼下就是商场和公共设施,如游泳池和运动场。香港的公共设施规划非常完善,居民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服务,如便利店、维修点和公共交通工具。
香港的年轻人对内地了解较少,部分原因是回归后的国民教育不足,导致他们对中国的认同感较低。此外,香港没有网络墙,信息来源广泛,但年轻人往往选择性地相信某些媒体或观点,形成了信息减防,进一步加深了对内地的误解。
M+博物馆由Herzog & de Meuron设计,外立面采用墨绿色陶瓷,模仿竹节形状,内部则使用清水混凝土和木材,营造出温暖的空间。博物馆的公共区域无需购票即可进入,提供了丰富的公共空间,如电影院、学习中心和大草坪。
香港的国际化程度高,体现在其多元文化的工作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香港,工作团队可能包括来自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的人,形成了高度国际化的工作氛围。
香港的公共设施设计功能性强,注重实用性,如九龙公园的游泳池和中山公园的游泳馆,都提供了便宜、干净且设施齐全的游泳环境。此外,香港的公共设施常常与公园结合,提供丰富的运动场所,如足球场、篮球场和跑道。
对于非北京、上海的年轻人来说,留在香港更容易开始职业生涯,因为香港的行业发展成熟,薪资丰厚,且国际化视野广阔。相比之下,回到内地一线城市重新开始,成本和挑战更大。
大家好,您正在收听的是所见所闻,建是建筑的建,这是一档呈现建筑师在思考什么,建造什么的播客节目,尝试以专业的视角来讨论周围的建成环境。我们的网站是 architalk.xyz,油箱是 hi at architalk.xyz。
今天跟我一起录节目的是我的好朋友小马和强仔请两位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哈喽,我是强仔大家好,我是小马大家可能有一些意外我们已经出现了粤语然后我们这期就是想聊一聊香港起因也是我最近才去了香港玩
然后还去了两次就是因为还办了港澳通行证之后特别着迷然后每次跑到深圳广州出差的时候就会跑过去去了之后就觉得很新鲜因为我以前竟然没有去过香港然后这一次就感觉信息爆炸然后就想要拉着两个好朋友来聊一聊小马是在香港工作翔仔是在香港念书的所以你们先讲讲你们当时是什么时候在香港吧
我其实是大概在十年前左右吧,在香港读书,然后因为我本身也是广东那边的嘛,所以也讲粤语,所以对于那边的一些从小的话也接触了很多像 TVB 的电视剧啊,然后还有就本来文化也很相近。
所以的话当时去那边读书的话也比较能够很快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也一直觉得香港其实在我心里面一直很有一个很特殊的位置
然后然后所以当时去香港读书也会觉得蛮亲切的这种地方因为从小也会经常过去比如说放假什么的也会有时候会会过去玩几天但所以在在香港的整个进回去到香港这个地方读书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像像一个第二故乡一样这种感觉因为一直是你从小接触这个文化的这种
这对广东人来说就是就是他这个文化层次他就是香港其实是在另外一个层次上面所以所以你小时候最第一次去香港什么时候你们会很经常去香港吗?01 年 01 年的放暑假后后来也是因为就广东来往香港比较方便嘛嗯所以会经常的上上高中啊或者上大学的时候都会经常去嗯对但是我觉得
去那边读书之后你真正的不是以一个游客的身份在那里生活然后接触当地人你的这个感受还是很不一样的那我在香港的这个生活经验呢差不多应该是 16 年 17 年这两年为主这两年我是全职就是当时有个工作的机会从上海 relocate 到香港然后这两年的期间我基本上是住在呃
住在比较偏的地方在江君澳那边江君澳是不是港岛的就是港岛北面那个地方的右边那边对江君澳是很神奇的地方就是它在地址上有些人会把它写成是港岛然后江君澳有些人会把它写成九龙江君澳都可以寄到信对都可以寄到信就是一个很神奇但是又很远的地方对但实际上我我其实认真研究过其实还是应该属于九龙
就还是应该属于九龙然后属于它比较远它离中环大概要坐地铁差不多五十多分钟就以前是这样的一个工作的一个背景但是比较巧的是我其实在一三一四年的时候差不多也是我们想在是不是读书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曾经有过这种就是一个月左右的当时 relocate 过来然后
然后其实这两个时间如果你注意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它其实都是蛮敏感的时间所以这就造成了开场级巅峰所以刚才问你能不能聊敏感可以聊可以聊对就是我觉得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啊就是因为我不像翔仔不是
可能在这里读书的然后我也是工作就是在上海开始工作的所以在这种上海有这种工作生活的经验之后有工作机会去到香港就作为一个有点像是一个完全就是突如其来就是一个闯入者的一种一种感觉来到一个新的城市
然后所以就很很难避免的去把它更多的跟上海就进行对比我相信就跟就读书的时候在一个城市然后或者那样子留下来的那个感觉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坦白说我进入到香港就是带着一个就容易带着有成见的这个我是会有这种感觉了对对对就比较比较特殊然后我在那个背景 14 年就是那个战中嘛正好是然后
2016 年 17 年又是那个就是黄伞就是当时立法会的一些事情就所以能就是也比较正好处在就是属于舆论的漩涡的那几年对所以就是这方面来说让我觉得就是肯定对这个城市有一定程度上就是这方面的理解吧就是会不太一样我相信嗯
所以跟跟跟那个小马的的经历不太一样的是其实我的会更多带着已经已经准备好的这种心态去去到那边去生活嗯所以也跟也能比较好的能了解当地人是怎么想的你当时是住在我跟那个一个房一个香港的老太太嗯我我住在她的房子里然后我跟她是是房这个这个应该叫
室友的关系他老太太也在所以众所周知的那件 14 年的战中这个事情其实我也很巧其实那天他们在跟警察爆发冲突的大概前五分钟我还在现场对我还站在天桥上面拍照片然后我就走掉了然后走掉刚进地铁就收到手机上的消息所以那边已经扔催泪弹了
就大概是也是这样擦肩而过然后那段时间因为电视的新闻也会不停的播所以的话也会因为老太太其实她这个当然这个也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因为香港的年龄层次不同的人他们看待大陆的心的看法很不一样的
呃年纪大一点的人会比较亲亲大陆一点所以每天晚上我跟他坐在电视前面就是在在看看着新闻在聊聊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一上来讲这个就一下拔太高了嗯就是就是我往回拉一拉就是我们今天聊香港吗我其实作为一个对象很陌生的一个小白其实我去之前我专门找你们两个补过课还拉着比亚拉给我讲说就是这每个地方他到底代表了什么
对吧比如说你作为一个在香港念书的人你就是坚持能在港岛在港岛没什么事情不去九龙对吧推荐我酒店也是哎为什么要住九龙的酒店对这个是为什么港岛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呃
我因为在香港读书在在港大嘛学校可以说的可以啊对 OK 在在港大然后港大的话是在这个港岛的西边嗯就是这个大家说的所谓的西环那一带的话就是分为什么上环西银盘港大建立地产
如果就是可能在一些小红书或者是在一些攻略里面很多人会把这个地方呃就是描述成一个就是如果你想真正了解香港本地人的生活一定要去这个地方去看看的这样的一个地方嗯对
所以他那边本地的我我因为坐丁丁车也坐到过那边然后有朋友带我去指指了一下我已经晚上很晚了都 12 点多了他说啊这里就是什么渔市这里就是什么这个他其实不是渔市那条街叫海味街海味街对只要你坐丁丁空气中就弥漫着一股那个鱼干的味道嗯
对因为那一代的话其实是很多香港本地人生活而且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最早香港开始殖民地生活的一个地方嗯
所以他的整一个从从海到山的这个这个层次里面呢其实越靠海边生活的人的这个就当时就最早的时候就是这些渔民啊等等这一这一类的人然后阶级越下的住在越海拔下面的对越在下面的地方然后呃直到我听说是后来因为填海嗯填才填出来丁丁车这条路啊因为丁丁车其实这个这个路线原来是海岸线嗯对
然后这个地方所以就从从以前开始吧他就有这种就晒鱼干啊等等的这些传统所以慢慢当然这个这个也要再再查证一下但慢慢他就形成了海味一条街所以当这个是在上环
上环再往西它其实就是呃新鹰盘新鹰盘的话就会有很多呃也是这种本地的街市啊等等的这些然后再往下面就是地铁站再往西站就是港大港岛港大站
然后港大站就是学校然后学校附近的这些也有很多老师住在这附近然后也开始有些有钱人在这边了然后再往尖尼地城就是就是尖尼地城其实也是最早的这个怎么讲的一些居民的聚居区吧其实集中在那边所以那边还有很多像堂楼这一类的这种住宅就是大概像上海的老工坊一样这种对嗯
所以你刚刚那一块其实都是我这一次不太走到的地方就是我基本上活动范围就是西至中环或者是西我基本上到西环西环也叫上环对吗西环是西环上环是上环 OK 那我到上环中环是中环你想想行好的我差不多到那儿然后
就是我感觉中环开始是游客比较多的地方就是比如说我从中环下来就会去到一些中环街市啊的一个啊
巴尔豪斯房子建筑改造的一个这种比较现代的 market 然后旁边就是有那个最有名的半山扶梯就是好长好长的那个电动扶梯然后做好多然后就往山上走走上去之后基本上就可以到
就是我感觉香港的地图就是我看平面的时候我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个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也没去过重庆就是它应该是个重庆的高差低配版就是然后我才知道它我到一个路口我前面可能是一个巨长的楼梯就是那种
然后所以就一直做扶梯做到一个高一点的这一圈海拔的地方所以香港的路很多都是东西向的一层一层一层感觉然后我再去到像那边附近有大馆或者说其他一些
原创方啊那些就是感觉游客或者说就是这种会逛逛逛到的地方然后这一块我是逛过的那当然中环京中这边都是办公区了所以想把你们当时是在哪上班是在这边上班吗我当时公司是在中环就是那个叫什么啊
exchange square 交易交易广场是不是交易广场啊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嗯对但我我就感觉刚才听翔仔说嗯他我感觉我白呆了想他吃的地方无好
都没怎么去过就是我就说我江君澳我没去过对就真的是可能我就是打工人吧就是这种打工人然后我又住在江君澳所以我平常上班通勤肯定就是往返就是江君澳到中环嗯然后因为我的工作的一些特殊的关系导致我还经常去关堂所以我是个三角形就关堂是在九龙东嘛嗯所以就有点像是个这种三角形然后我从来基本上真的不会再往上环一袭嗯
所以我还想我其实我本来还想请教一个就是一个问题的就是我我坐地铁的时候以前就发现就中环它的英文是 central 但它上环它的英文就是上环那西环呢西环没有没有西环只有西营盘对对其实我就当时就觉得蛮神奇为什么到上环的时候它就它就是呃音译啊对吧我都没发现这个问题哈哈哈
对然后我现在想想看我觉得可能确实因为中环它相对来说更加是整个香港的整个的这种金融的中心就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就所以它就是什么 Central 对对对它就真的是 Central 对
然后我自己的话就像刚才说的因为没怎么往西边这么走过嘛但是我我个人是觉得就是中环跟京中在我看来他们是比较连在一起的尤其是很近不要看它是两个夜态也差不多城市形态都差不多对然后天气如果不是夏天这种的话其实我们一般都是走走走到的就是
这这两站然后我个人是觉得金环这金钟也是我不太会去的地方因为他就是很明显上班去的地方啊就是办公楼然后中环的话我除了上班之外也不太去因为我们知道香港就是一到呃周末的时候就是飞庸他们放假他们会全部聚集在那个路边就是中环那边从铜锣湾开始到
金钟有吗金钟不一定但是金钟那个那个政府广场政府广场然后到湾仔然后到铜锣湾就会聚集在这一片嘛所以反而周末的时候呢也也不太不会太去太去这边除非加班对对
对然后我个人是觉得就是但是铜锣湾是我我自己会蛮喜欢就它是一个商业比较多的地方但同时它的商业呢就是可能就是我也比较土的人就是就是比较传统的 mall 商场是吧然后什么世贸中心然后 sogo 等等就是可以买买买的地方然后我记得最早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 Lady M 刚从呃
纽约火的时候在香港开的第一家店当时就可能 16 年左右是在铜锣湾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经常会去那边但是就是因为我我就发现我可能跟翔仔很大一个不同点就是我还是一个外地人去去香港然后我当时工作环境因为除了我之外就是还有什么
台湾来的同事啊就都跟我们这种背景比较像就虽然大家是黄种人的面孔但是不会说广东话也不是完全南方的这种文化所以对我们来说我感觉去的地方还是蛮游客的听起来
对对对就一直到铜锣湾然后铜锣湾如果继续往东就是我们说是不是太古城嗯太古城那边那里也是我那里是我 14 年来香港的时候住过的地方所以我会觉得那一边的居住氛围很好同时又有那个太古城属于比较好逛但是我也会觉得就是我不知道是本地人会不会觉得很好逛但是对于我这种外地人来说会觉得很好逛就是
就是一个 destination 然后什么都有所以那段时候我也觉得哎这这这地方不错嗯对所以我可能去的地方感觉就是没有那么的反而没有那么 localize 没有那么的本土化对就其实我我这一次去就是完全走游客的地方比如说我呃港岛就是暴走就把这些嗯要看的大的商场啊什么的全部跑了一遍比如说太古城看了一下
Pacific Place 看了一下
然后中华那边看了几个游客会去的地方然后呢其实我反倒在九龙还就是我感觉我在港岛都是在着急着打卡因为第一次去然后我在九龙因为我酒店住在九龙然后呢我反倒在九龙步行的会比较多就是那种逛就是不抱有目的心态的逛会比较多像因为我当时
是坐高铁去的然后西九龙高铁站一出来首先坐高铁的体验实在太丝滑了就是太爽了就是出关也很快很快然后一出来之后我本来是想去酒店的然后结果就是刚往地铁站走了几步路上看到有那种免费巴士接送接我去 Mplus 博物馆我说啊那就去啊然后拖着行李箱就去了然后就直接就去了 Mplus
然后 M+它不是刚新建好吗就我以前看图的时候我就觉得它搞得有点太巨大了我还挺不满的我就想说为什么要在海边搞一个这么大的东西然后我觉得不尊重场地啊什么没有什么呼应尺度啊就老在想这个东西就去了之后就觉得嗯还是很好的就是它有很多你不买票不看展都可以去逛的地方
就它展只有在二楼那个地方是要就是展厅是很集中的布置在楼上然后它的 ground floor 跟 lower floorground floor 接外面的地然后在地下一层是接这个这个滨海的我可以插一句吗我相信在香港没有 lower floor 他们一定叫 underground 好像是叫 underground 你知道为什么吗为什么因为这是跟英国一模一样的
嗯就他们的那个第一层他们叫 underground 嗯然后他们的上面一层叫做 first floor 不是 ground floor 吗 ground floor 上面才是 first floor 吗哦那就再来一层 sorry 谢谢对对他他他们小马在英国啊 ok 嗯
对所以就是就是他有好多就是你根本不用买票都可以去的地方然后他那些什么他还有电影院然后学习中心然后各种商品然后就是那种小商店然后外面街就是大草坪然后就是海边然后就觉得特别好就那个空间有很多让大家可以去到的这种公共的地方还有一个很棒的露台
嗯然后展反正就是好就是也不用多说就挺好的然后我还偷偷跑到他不是那个一个横板一个竖着的吗竖着的都是屏幕就是你从别的地方看他是可以亮屏幕的我还去看了一下他他屏幕是怎么做的我猜啊他是哎算了太技术了就是我感觉是他那个你可以自己剪掉他他那个他他我觉得我觉得我还蛮兴奋看讲这个东西就他用的都是
烧的陶瓷和木头和清水混凝土就这三种材质就是你外立面上就黑黑的都是它是一个墨绿色的陶瓷然后把这个陶瓷烧成了竹节的形状就是跟竹子一样就一节一节一节是它的外立面的那个材质
然后它里面有很多就是公共空间都是那种很素的水泥的颜色嘛但是它为了平衡这个颜色然后很多很多地方用了木头的颜色所以就是让人不会觉得很冷冰冰就不像其他一些美术馆就搞得一点那个温度都没有就反正很喜欢人多吗
人还可以的就是那种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下午五点钟因为六点钟就闭馆五点钟去的时候大家都还有在买票进场的然后海边也有一些人在外面看看景色啥的所以我这两次去香港我就去了两次 Mplus 就还是挺爽的然后 Mplus 一出来之后旁边还有香港故宫什么的我就没去就排队
我们知道相公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差不多差不多时间就那一整片就西九龙文化区嘛绿地是有了的但是还有好多都是工地就是能看到一大片都是工地我记得我 17 年走的时候那边刚刚
开始见对而且我记得印象很深刻我走的时候我记得我还有这个画面的脑子里就是我当时在健身房那个踩车的时候那个屏幕上就在说这个西九龙要坐高铁站然后
然后因为因为在香港真的是很自由就是他是有投票的嘛所以就是不是会有人反对吗就是反对然后有人提这个有人提那个就当时还对到底要不要在西九龙开设就是我们这个高铁站然后一站两点当时还在这个讨论的过程当中哇
所以时间过得很快现在已经就是非常丝滑的我上次也是出差的时候去嘛就觉得这个深圳过去真的很方便就远远比我们什么你知道就是什么杭州去上海方面太多了对对对
我们我们越港澳一体化是不是对真的你你那时候应该是那个站要建好但是还不知没有那个管理模式对我在的时候是我在新闻看的时候很多官司是那个高铁线那个征征地就跟这些居民打官司当时是对更早前的一个对对对一个时间对
然后 M+当时我也去了嗯呃他他里面也是就是因为那像刚才景璐讲里面都是这种清水混凝土这种内装嗯但他比较他就像他其实他中间还有一个螺旋楼梯对对那个是我觉得整一个方方正正就他整一个建筑里面所有的的线条都是直线的嗯
应该我有如果没记错只有那一条曲线对就是那个有个螺旋楼梯上上到上面的那一层然后然后然后你你刚才说的那个晚上那个屏幕那个我我是在对面看了当时是对面的那个 IFC 吧嗯应该是呃他有个露台露台上有一个水帅
然后晚上就跟我跟家里人在那吃晚饭的时候刚好晚上 8 点钟吧应该就是就开始演那个灯光然后它是它跟旁边的那个 ICC 那个楼是联动的就两个是一起演的
然后音乐是在这边放的就 IFC 这边放的中环放的啊对对对他他肯他肯定不用这么远放但可能是因为你坐在这里看所以你我是感觉音乐是在周周围的
是在周围的对都是他的 property 嘛对对然后对然后而且他他他我觉得香港那种灯光他的一个特特点就是还他还是比较国际化的他不像国内很多有些城市城市对对面的某些城市刚才看到姑妈说他们有什么无人机表演哈哈哈哈
某些城市就是就是很很多这种光污染的很严重的这种炫光很严重的这些或者是饱和度特别高这种夜景的表演嗯但还是很很 OK 就是就这种这种比较怎么讲呢挺
挺得体的对对比较得体的跟周围的环境比较能够融在一起相得益彰啊对相得益彰的这样的一个表演这个灯光也不是很长其实就那么十来分钟对主要是一些
就就他反正然后然后也不会掩盖整个围岗他本身那个夜景的这种灯光的这种感觉就刚才说到那个 MM plus 跟 ICC 灯光有联动嘛然后 ICC 就是其实就是远方那种办公室
就是现在是香港最高的那种本来 AFC 很高就现在应该是 ICC 最高然后它底下那个原方的那个商场就是我这次去也在那边吃了饭嘛你不是还考我说为什么那个叫 Elements 吗因为当年我就觉得很奇怪中文跟英文对不上后来发现是自己才疏学情中文叫原方英文叫 Elements
然后结果这个 element 我走到商场里一看就商场分区分成金木水火土五个区你知道它每个区是装什么的吗它是跟它属性合的金装什么珠珠宝什么金装珠宝和那些高奢然后呢木木是衣服就是女装就是女装为主水是餐饮所以还是溜冰场
哇有我好像哎天哪我有点想不起来了水火火是什么娱乐的嗯图想不起来了对不起对但确实原方是那个什么天元地方嗯对风水讲究是蛮蛮强的但我觉得他风水确实挺好的人也一直挺多反正以前人挺多不知道现在现在人不多不多我周六晚上去的
空空荡荡真的然后就是在就是它商场楼顶不是相当于那个办公楼的那就是屋面层不是有很多餐厅吗然后它有一个弧形的广场就是一个大概半圆形的广场很多餐厅围着那个广场然后很多外摆的然后就我同学跟我说说哎呀平时工作日这边人满为患就是但实际上我们那天周六晚上去没有人
完全没有人很冷清很冷清然后我同学都很吃惊他就想说也有可能周中是因为都在这上班的人下来吃饭但旁边豪宅很多是不是是豪宅很多豪宅那边有人在走我试图就是也不是说闯入豪宅就是我禁止往那边走我就想说我能走到哪就我想看一眼豪宅就往前走走走到有门禁的地方走过去了他就是我感觉香港因为我第一次去我就觉得
它就是屋面层它真的是底下是商业然后上面是办公然后上面是住宅然后住宅的入口就在这个屋面这个地方 podium 是不是它内层我好像对这个词有印象因为我在将军澳住就是类似这种就是这底下是地铁然后上面是那叫 popcom mall
然后好几层嘛然后它的顶上就是我那个住宅的 polyum 然后我那个住宅好高好高的我现在想不起来但至少四五十层的所以就是你想想这么这么这么高所以每次刮那个八号方球的时候我觉得很紧张因为我又是在很高层我就是很高层晃啊
还是挺安全但是就是那种那种冲击感你知道吗那个那个玻璃就是轰隆隆的那个声音真的是蛮吓人就我以前在上海没经历过这种啊啊我我住的是在上环的一栋应该是七几年建的这个那种公寓楼里面但其实其实你不得不感慨香港香港的这个
这个这个工程的质量跟他的这个所谓的这种土就是像港大的土木工程特别出名因为在香港真的他本身那个地质条件还有挖山那什么这些都很难而且他还真的就在夹缝中建楼所以所以那个楼的本身的这些用用材质量我觉得即使像当时我居住已经有 40 多年的楼龄了嗯一栋也是应该有 30 多层的一栋住宅楼嗯
他经过这种内部的装修我觉得依然还是那个就是运营的还是不错的还是很好的然后我今年又回去就去去探访那个房东太太嘛他整个楼道什么的又重新翻新了一遍之后我觉得跟跟上海有很多这种零几年时候建的这些住宅没什么区别对所以这个就是他们有那个房子的 maintenance 做的好
一个是房子 maintenance 而且他那个呃政府这边呃而且还有个很很有意思的点就是我住那个西环那边因为是很多老房子嘛所以我楼下的店铺里面有一个很特殊的有一种有一种液态就是专门修窗的对然后因为因为香港的这些呃我理解应该是本身可能在政府也有可能是是那个呃这种议员吧就是每个区的这个议员
他们经常在我看到他们议员那个选举的广告里面会有些建议就是比如说会帮这些老楼去翻新这些窗啊因为楼都太高了他害怕这些窗老旧之后会掉下来所以会经常会有人去维护这些谁出钱
不知道盲区很贵的因为香港人工很贵我就记得我家里我也是床对我真的是就是玻璃吧好像也是我衣柜里的玻璃什么坏了就是要修一下好像当时人工都蛮贵美国也是就是房子的物业税费每个月是很高的
然后就是你所以就是你说七几年的房子我在纽约住的还是一站前的呢就是一几年的房子超夸张但他他就是有一套就是费用机制我也不知道反正我是个房租租客我也不知道我的租金交到哪里去了反正就是有人是在维护这个东西的是不是因为你们职业的关系就我感觉你们就是在这个城市里去工作住的时候你们其实都是住在
就是非常有老房子对拿上海为据就像就有点像是你们都是住在普希就是颇有这种历史风貌的房子里而我就是那个新浦东尤其是浦东的已经街角嘎啦类似临港这样的地方的新小区做一个简单的打工人都能感觉到这种差异我觉得我觉得有一点这个情节
对 我有一点这个情结虽然你也是住普希了但是要我住浦东我也是不愿意的对对对因为我在香港当时就为什么我会住在江军啊就我跟那个翔仔是不太一样的因为就明显你是一个 native 的
Cantonese 对吧所以说你在选的时候就很像 homestay 嘛像你就是跟这样本地人生活在一起我当时在香港呃要有没有工作我当时正好我自己大学的室友也在香港工作所以我们俩就索性一起找了个房子然后很明显在江军澳那边它是新的开发的区嘛都是要么是在港科大那边读书的因为港科大在西贡
很近要么就要么是学生要么就是都是我们这种什么上班的对打工人就是
就是像我的朋友他属于新香港人啦就是拿身份的那我这种就是什么外派的呀或者这种我感觉都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其实都不太是有本地人对的大家活动区不太远就像我刚才提到的我那个带我在远方吃饭的朋友他也是一直在这个 ICC 上班然后也是住在 ICC 附近地铁站直达的地方嗯
然后我们约吃饭也是约在那附近对吧就如果说我约翔仔吃饭你肯定让我上港岛吃对我现在我现在回香港酒店我都是还还是住在我那条住的那条街的那条那那两两所酒店就水街嘛我住那个就港景路有去到那个对嗯
我就是颇有种因为我当时 14 年去的时候嗯呃是不刚才说我在太古城住过然后我呃 1617 年就是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因为一开始找不到房子我还住过那个 service apartment 呢嗯然后是在那个天后哦对就我感觉这些区域是不是都是想再觉得不太会有人不要这样子哈哈哈
外地人住的地方都是外地人真的这不就是外地人住的地方当时也是因为上学嘛在附近在学校附近住的房子也是机缘巧合然后我感觉像的确我自己的
体验是我刚刚说我在九龙走的比较多嘛然后我就觉得九龙走在街上看到的就是明显就是游客会比较多因为我比如说我走去中环的时候那就是西装革履的就是这种上班人会多一点但你是不是你九龙你主要是 TST 那边就是真杀嘴那边啊
没有啊就是我住在左敦然后呢我从左敦开我其实这一区都算是游客多的地方我从左敦走到尖沙嘴然后以及从尖沙嘴到西九龙然后我还去了海港城去看了一下然后我最北顶多走到
八老汇中心那个地方望角都还没到一点差不多快到一点还没到然后以及我去庙街逛了逛对吧就大概这一圈范围基本上都是游客标准游客对我反而是这些地方不太去但是九龙因为我刚才说工作的时候经常去九龙东嗯就是呃那个启德
起德旧机场那边然后再往关塘它就是完全的以前的工业区就是就是无间道里面黄秋生被扔下来那个地方好像就是关塘那边是不是我们对关塘关塘给我的印象就是工业上楼哈哈
专业词汇都出来了啊真的是的嗯就是嗯因为那我可以再说点专业词汇吗就是 decentralization 嘛就是那个时候因为一开始在中环聚集的那些外资企业没钱了嘛有一段时间然后
一开始呢就 relocate 到太古城然后再远一点就 relocate 到公安堂因为便宜嘛然后同时那边他们就因为原来是工业区但是他在这个工业区的基础上其实做了非常多的改造然后除了这个有办公楼入住尤其是很多外资企业的后台部门入住之后他有很多那种 semi retail 啊就是他那个电梯就全是工业那个
货梯的那个电梯但是每到中午的时候就一群白领就是在那边然后然后一群人因为他可以工业的那个电梯可以载很多人然后就上上到二楼三楼然后一进去就是那种
就是很很 fusion 的咖啡啊就什么的都来了就坐工业电梯去吃咖啡对对对然后还有一些零售的店包括一些设计师的店他们都是这种在楼上哦啊有点酷还是有点蛮有趣的还有些 bar
也是都是在楼上然后在外面都很破但是在里面看起来就是还是蛮有蛮有调调的然后你如果没有人带你去你满难光靠那个地址找到的感觉对对对我一看到工业电梯我就不走进去了对啊对啊你就一个人还是有点有点担心的而且真的很外面看起来很破旧但里面都做得很好所以我觉得他们还蛮厉害的嗯
然后刚才那个旧起的机场这个也是我觉得很神奇的因为你去看很多香港的一些以前拍的老照片嘛你就会拍到那个飞机飞过去对就是飞机感觉就是擦着楼或者是就是以楼背景这样子的他是不是也是大概什么时间变成就是一几年吧一几年我当好我上学前的一年他们还办了一个
这个国际竞赛当时拿了拿第一名就是我我们专业的学姐哦对对对当时还拿了一大笔钱哦对但他们也是当时搞了一个竞赛就改改造这一片但但但喜德喜德当时应该是你在的时候应该是就是那个滨海的那个长廊都已经建好了对对对哦对我去过我去过这么说起来我也是去过的对
但不太会往那边去因为如果说到滨海就是就感觉到周末的时候我们就会往真的海边就是西贡那边去然后因为关桃给我的感觉还是平常就是因为上班经常要经常要去所以我不太乐意周末再往再往这个工业园去跑但是那个滨海长廊我记得我去过一次我感觉就是尺度还蛮好的有很多都是人带着小孩子去玩的嗯所以你刚刚说的真正的海边是在哪里呃像我们住在这种
东边的,就是江君澳这边的,我们会去西贡,你看,西贡在东边。对。我们会去潜水湾啊,大澳或者是南亚岛。潜水湾,我对这个一无所知啊,潜水湾听起来像是一个豪宅的地方。但是为什么要去潜水湾玩?那边是有可以玩的地方吗?就是沙滩啊。对啊,就是玩沙滩而已。还有那个 Stanley Beach, 此渠。
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柱赤赤
赤柱以前是那个监狱就是原来是赤柱监狱特别出名就像上海提兰桥一样就类似这种地方然后它后来也是监狱搬走之后也是改造成了那种旅游这种文化区所以一到周末人特别多括号我没去过因为我们公司老外经常去就说
Stanley Beach 那玩什么就是有很多小
我没去过就是就是有很多有很多小的那种呃餐吧就沿着在海边对对对老外特别喜欢老外很喜欢晒太阳嗯我也去我去过一次嗯就是嗯我觉得香港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管是怎么样就去很方便嗯然后而且就是海边晒太阳然后他们海鲜也很新鲜嘛嗯就是完全可以就是花半天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在那边晒太阳而且
外国人也喜欢那个日光浴嘛然后也有蛮多的水上运动的就那我当时在香港的时候水上运动不像现在这么 popular 了嗯但那个时候就是外国人玩的比较多相对来说就是滑板冲浪什么的对对游艇啊对的嗯当时香港的大学生毕业的最 popular 的活动就是包个游艇出海
是是负担得起的价钱负担得起的负担不贵的不贵的我还但是我晕船我我记得蛮深刻我晕船我听说可以包钉钉车哦钉钉车是有的有的有的就当时是是就是
我能说吗?我老婆,我老婆她们班,她们班,因为班,那个班里面都是女生,全部都是女生。什么专业?对,然后就是,呃,她,她也是这种毕业之,毕业的时候,老师包了一辆那种丁丁车,在上面你可以就开,开 party 那种的,就开酒,就,就拿着酒杯,拿酒杯,你就靠在这个丁丁车的二楼,然后呢,然后呢,就丁丁丁,她就,她就一直沿着这个港岛的丁丁车的路,一直走这边,要再走回来。
然后你就能一路大家在上面开 party 玩然后就看着香港的晚上的这个夜景还蛮好玩很多外国人很喜欢对丁丁真的很不错是让我在香港感觉到就是他又有一种就是以前那种感觉因为刚才那个翔仔已经讲过了嘛他其实是海岸线就最早的时候他是这边是海
所以就是后来填上海之后会发现永远都是北面的房子比南面的新因为填海之后房子就新了嘛就实际上最破最破的房子就是丁丁车的这条线的南边就其实这个城市当时留下来的最老最老的建筑所以你沿着丁丁车走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就是这个城市它在扩建的过程当中就是这个这个建筑的变化其实还蛮
蛮特别的这个很有意思下次你可以注意一下就是它接的两边我能感觉到很破但是我没有感觉到就我没有注意到另外一边是新的对对对因为它
新的填海就就建起来了对对所以有很多那种店招招牌就是沿着丁丁丁丁车都会有而且你看尤其是如果从刚才讲到如果是从从西环过来他其实两边都是这些比如说海卫街吗然后但但其实你到了中环那边因为以前是殖民地时候的那个办公区啊还有商务区他其实两边你会看到很多这种外英国人建的那种那种应该
叫什么就这种狼就狼式的这种这种这种住宅不是住宅狼式这种这种公共建筑然后然后在后他的这个身后才是这些新建的像什么中银大厦啊还有像这个汇丰银行等等的这些他们在后面一道对后面的一道然后然后你其实你沿着到湾仔到铜锣湾这侧这边也是你会看到这这种棋楼他就是沿着这个在这个丁丁侧的两侧的嗯
然后丁丁车我当时在香港的时候其实港铁还没开通到香港大学那边直到上环其实我们当时每天如果要去坐地铁去城里
比如说江君澳比如说太古江君澳真的是想想对去去玩的时候都要其实都要都都要做要不就坐巴士要不就我我选的比较多是坐丁丁车嗯去到中环再转地铁嗯所以当时对丁丁的利用率还是挺高的嗯
而且因为丁丁车的频次很密对同时它的站也很多只要你不赶时间我觉得坐丁丁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它也很方便其实就沿着这一条线都是我一直有个疑问就是像地铁和丁丁车它都是在那个纬度高度上走的东西像就我如果要去高一点的地方这个公共交通有的吗
巴士啊或者小或者是还有一种传说中的夺命小巴小巴小巴就是就是就是这个其实又是另外一个很神奇的地方香港它有很多你看起来就香港你觉得它它是个法治特别特别成熟的这样一个城市但是它也也有一些感觉就是在非
非秩序性非规律性的这样的一些东西的存在就比如说刚才讲的这个小巴小巴如果在国内呢可以就几乎可以称之为黑车因为它就是它有线路但是它是没有站的
他有站,他所谓的站只不过是,是你如果不熟悉的人你去那里站的等,如果是熟的人请你路边招手机停,然后他在哪停都可以。OK。对,然后,然后因为小巴也是,刚才你也讲了他,他的路线他一般不会走丁丁的那条线,他一般会走丁丁再往南,往山上去的这条,在山路上的这些线路。
所以为什么香港又戏称为夺命小八因为小八第一开得非常快他司机也非常的猛然后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经常就在这个山上飞驰然后曾经我在那那年还有新闻就是小八的车轮飞出来把路人给对然后然后然后就果然名不虚传就是这个小八果然是夺命是吧对但是其实当时因为学校在山上
其实我们出了校门坐小巴去铜锣湾其实最方便的就在山上就过去了对哦对哦不用走底下那个就不用下山就不用下山了从上面直接穿过去嗯
小巴在东边也有很多主要就是像是我们去港科大也是在山上凡是这种上坡的基本上通过小巴会非常方便但如果没有就是熟悉的人一开始带着你你其实没有这个门道的就是完全不行一个神秘的交通工具对的然后我记得很深刻就是有一次就是我朋友带我我会去然后我们在路上就碰到了一对游客嗯
他们也想去所以他们只能跟着我们因为他们就是摸不出来这这个门道然后就只能就是
必须得要有那种 local 的人才能带着你走顺但是除了小巴之外其实我觉得香港的那个双层巴士也是蛮好的然后因为我因为我在江军澳就比较偏的地方就我们我那个时候江军澳如果我想去尖沙嘴我也不会坐地铁因为很麻烦就我等于是要绕道一直要绕到港口的中间嘛然后才横上去但我们这些地方我觉得它的整个的规划是比较好的就是我这种地方如果我
地铁不方便它其实就设计了很多种巴士的路线我就直接就是上九龙然后从上面这样穿到尖沙嘴而且就是它那个双层巴士的那个 view 非常好所以周末的时候我们是比较愿意坐那个双层巴士出去逛逛的这个在路上的也可以欣赏整个路上的也很多这样的一些风景对的
你也不得不感慨香港司机这个技术是真的好我觉得这些车的高宽比很夸张我走在街上我看到那个比如说双层巴士的高宽比我觉得它随时会翻车就经常其实双层巴士不仅能在平地上开它在半山腰上的这些你就是如果是像我开车在国内开车开这种小轿车你都叫慢慢开的
司机都不带刹车的直接就是飘过去对我觉得他转弯我会很害怕就像你如果你在二层你刚好是那个半山腰的话你会就特别酸爽就这种感觉你就觉得觉得这个车应该是不在路上的就这种感觉
就因为你已经被被甩出去了转弯半径甩到了这个这个这个半空中这种感觉对对然后二层基本上经常会撞到树不是撞到树就是会那个插到树枝对对对其实经常的就能感觉到前面的师傅其实是非常厉害对对
对而且因为其实我觉得就是客观来讲他双层巴士其实大大的提升了一个香港的公共交通的通行效率因为他本身的这个载客量也很他因为双层了嘛所以他的这个能载客的容量也很很很高然后而且这些巴士他本身他的他的路线的这个设计也很科学不知道为什么他
就总是能在你想去任何地方你都能在在一个站能找到你你的这个目的地对你规划的不不仅是近的远的都有我觉得这个也是我觉得也是一个所谓的紧凑的城市的一个魅力它它就是因为密度很高所以它能承载的承载的起来这些
很怎么讲呢这种很高密度的这种公交的路线所以人的整个生活也会便利通行效率也高很多所以你们周末会去哪里玩吗
行山是不是就是航山航山对就是我们的话一般周末真的就是经常去西贡那边去爬山因为我觉得他最好的一点是同时又有山又有海你爬过一座山头然后下面就连着的是那个是大海嗯然后而且海鲜真的还是我不知道你们西面是怎么的东面的海鲜哈哈哈真的
真的还蛮还蛮便宜就是跟市价比起来对然后就是然后就是摸摸水而且我觉得还有一点就他很宠物友好就我经常在爬山的时候看到是带狗狗狗爬山的然后在那个海边就是玩水啊什么的时候就是对宠物特别的友好所以我们因为就是租房子的时候有很多时候也是有小动物但是好像我感觉房东都还是
比较宽容的对不太会的也有也有肯定是要求比较高的了但是整体来讲就感觉这个容颜度都还是是挺高的嗯对
周末就像刚才小马讲的就是说爬山然后当然当然呃这个这个香港的这个山他还是本身的这个这个怎么讲在城市里面吗所以所以爬山还是很方便的而且呃香港他 70%的土地他其实都是未开发的状态
就是香港给人大家印象就觉得说这个城市的密度很高但其实只是因为大家住的房子都很小住的都很小所以到节假日的时候你会发现海边山上然后空地公园反正就会就很多人因为大家好不容易那个周末了可以离开那个小盒子了
然后呢就会在在就就很所以香港人你看都都比较瘦然后也比较黑嗯哼哦都在外面爬山对所以所以户外的这些运动的场所也很多而且这些户外运动呃便宜对对对而且香港政府也会呃给市民建很多这种运动的场所嗯
也会开放很多这种国际级的这种这种长运动场馆给市民用说到这个我这次去了九龙公园嗯然后九龙公园里面有个游泳池哦我当时闻着那个消毒水的味道就觉得啊太美好了就是那个地方
就是很就是我看到那个公园就觉得怎么香港可以把这些公共设施规划的这么好他把这些公共设施跟公园结合在一起然后他的建筑设计很功能出发没有任何形象性我要做的多少的这个外观要炫酷啊就不搞什么未来城市就是
就是没有那些虚度巴脑的没有太多高概念性的对没有那些虚度巴脑的东西但就非常方便我进公园上去然后这边是游泳馆这边是小朋友运动的地方然后就是游泳馆有室内有室外又便宜又干净准节明亮嗯
然后小朋友们在里面上游泳课然后旁边还有看台可以看我不买票我都可以我不买票我就可以进游泳馆的看台看到底下的人在游泳我就觉得这也太好了就嗯就我我当时在香港当香港的时候就用的最多的是我我家附近的一个叫中山公园有一个游泳馆那个其实是一个
是可以办国际比赛的这样的一个游泳馆然后它平时是对市民开放的学生当时我印象中如果没记错学生是 8 块钱一次然后日常好像就是非学生好像也是 20 块钱吧然后是四季恒温然后池子也很多也很大然后就是很方便
以前呢就是其实那个游泳池我走 15 分钟其实我走就走 10 分钟其实我走 15 分钟还有一个还有一个泳池就是我住的那个地方环绕可能在 20 分钟的这样半径内大概有三个游泳池可以选择然后他其实香港他很厉害的地方他都都非常的很好的利用这些这种空间比如说刚才讲那个中山公园那个游泳池他其实是在
那个那个隧道隧道出入口的上面盖的嗯但那个过海那个隧道忘了叫什么那条隧道的口子上面盖的然后他他旁边还有两个标准足球场加
六到八个标准的篮球场嗯然后还有跑道等等的这些他就是利用这些隧道的口子上面这个空间所以本来是最消极的地方就是这种隧道旁边的本来感觉旁边都不能用了然后割裂了但是现在就全部搞成这种市民运动的功能对嗯我讲刚才还有个 15 分钟那个泳池他其实是
两条主干道夹的这个像我们国内讲的 buffer 这样子的一个就是绿化带嗯所以他那个游泳池他那个游泳馆设计也是一个像叶子形状的这种这种空间但其实里面是个是个泳池但是大家好到这里吗好到的就是两个路是高架吗还是什么就是你怎么就是主干道日常的这种他他其实他他其实一边是主干道另外一边就钉钉测那条道哦所以也不是也不会被拦住对对对嗯
哎呀我就觉得国内就是感觉看到这种基础设施都觉得跟天线一样所以我在香港像刚才小马讲的就是说走行山行山之外其实周末也会运动户外运动的地方也很多篮球场足球场其实到处都有反而回了上海之后运动还少了
就你不要觉得上海感觉都很宽但其实真正你想去运动的时候你找不到地方对就是我觉得就是通达性差很多然后其实上班的时候你可能也会发现是这样就是我觉得在香港哪怕是坐地铁上班它的那个通达它那个 smooth 就是完全不一样它站跟站的那个换乘就虽然我可能要从这条线换到另外一条线它不会像我们现在在这边一样就是要
什么爬几层转几个圈就是它基本上如果没记错所有的换乘都是左边换右边就是然后而且大家确实是非常守规矩嘛就虽然在最繁忙的通勤时间你坐港铁都不会有很糟糕的那种体验
就是绝对跟在上海以及跟北京就是高峰时间坐地铁尤其是坐繁忙的那几条线的地铁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它能把这种连接性做得很好就是这个是很细节上的东西但是是很不容易的
然后你们刚才说到的是外面的那些游泳馆嘛这些我在香港的时候可能没太去但我的小区我觉得很棒啊就是它作为一个这样的叫 TOD 吧这就是很典型的 TOD 的项目然后它自己这个小区里面的我就会感觉到它所有的这种配套设施都非常的完善我们也有自己的这个游泳池然后也是就是住户来游泳就很便宜也是类似可能 20 块钱就一次嗯
然后也是游泳这边游泳池旁边就小朋友就是玩的地方然后补衣服修补衣服就是他就是所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都是窗户的补衣服的对就是他都能让你就是不用走到很远就能就能 assess 到然后我们楼下是商场因为我喜欢看电影嘛
就电影我就可以很早或者很晚的去看就商场都没开门但是他把这个商场的那些一些安全通道跟你这个住户的那个地方就是因为你 24 小时是联通的嘛
就是都不是那种很远很绕就是你知道在国内很多时候就是你从一个地方到一个地方看似很近实际上是非常远然后突然间门就关上就可能打不开了就是在香港的时候会觉得就是哪怕我很晚很晚很晚回家就是这些路都非常的通达然后也让你觉得就是很安全就是然后各种各样的这种配套设施我觉得是做得非常完善非常好的而且香港便利店是真的多对
我当时统计过应该也是在我们家楼下大概 200 米的范围内应该 7-11 可能有 4 到 5 家这样的一个评测而且 7-11 在香港真的是
就是保障就是里面什么都有就是是多嘛对对然后对很多很多这种就充充值巴拉通啊还有什么这种日常的用的这东西他可以干嘛就是跟这里的三位来问别
我记得好像还有有那种有有有些有些 7-11 是能有取钱的嗯呃就就贵贵人机单单因为当时我在说那个香港当然就撇开这个店店商比较落后不说就是他因为就就如果你你是生活生活一个生活在电商时代以前的人其实对于香港就是你啊嗯
对对就是你会发什么打印机啊这种柜员取钱的柜员机啊然后你的巴达通充值然后这些而且我感觉它里面的的的货品也会比这边要丰富很多虽然很小但是它的但你的一些日常紧急要用的东西他都能在里面找到
人家真的是 24 小时开的对就感觉它就是因为土地可见的面积特别小所以所有东西都很 compact 所有东西都很它都往上走所以地面的这些东西都会很紧凑
所以当时我 16 年去的时候我就有这种感觉我就觉得如果我像因为我当时的室友是一直留下来的嘛我就觉得如果我像他一样当时是读完书就留下来感觉会不太一样因为我恰恰就是刚才翔仔说国内电商疯狂就是进展我记得我离开上海的时候那个时候正好还是有一号店这种就是一号店还在然后我又住在陆家嘴
所以我是可以前一天晚上 11 点下单然后第二天早上那个东西可以在我家门口这种因为它正好可能有那个仓储店是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嘛所以当你生活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之后
然后你又去香港就工作生活就能感觉到这个的差距这个落差是蛮大的就你必须要自己去适应因为香港确实是一个以现金就是为网的一个社会我当时在就是我之前在上海已经从来不用皮夹子了但是去了香港就特别买了一个贵的皮夹子因为就是去到哪里都会要用到现金嘛硬币还很多对就是要就是比较
功能齐全的皮夹子又能放卡又能放钱又能放硬币就是能感觉到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我这次就是因为我
打车然后带错钱就我带了 cash 但是我摸错了币种我不知道我摸了一个什么币出来就是从家里随便摸了两张外币然后带上了然后发现啊不是然后那个打车到了之后就是没有然后司机也完全他自己个人因为我碰到过有司机他个人有微信他就接受我直接扫他个人微信付给他钱
但是我碰到的这个人这个老头他就是没有这个东西然后呢我们停在一个商场门口然后保安我们就问保安哪里有柜员机然后保安说在一个很远的地方就是在商场的那一头在远方的那一头那个门然后他就用粤语跟司机说交代他你开到什么什么什么地方你再给他放下来然后我去到那儿然后去了钱然后再付了钱
是的就是在香港的话你就是一定要习惯就是要钱要有现金另外就是我不知道想在因为你是读书的时候因为我们工作的时候会涉及到大家集体聚餐嘛就很多时候 team building 或者什么的这也是我反正我不知道现在但当时很有趣的现象就是
因为是要 AA 的,但可能肯定当时如果人很多,是要某一位同事可能直接付钱的嘛,然后因为在国内,就是在内地大家会觉得,我肯定就是什么群收款嘛,或者怎么样,就支付宝,但是呢,因为在那边没有这样的习惯,那就会有一个同事过来一个人一个人那里收现金,哈哈。
这个也是让我当时还蛮震惊但是后来我也就习惯了因为我觉得非常能理解不然你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呢对吗但是真的就是我们会有一位同事非常认真的
找钱对这是事后 AA 嘛对对对这也是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你一旦是一个以现金为王的一个社会那你所有东西的贵度都是要按照这个来同时我觉得这也影响了就是那些奢侈品品牌奢侈品品牌在香港的那个就是卖皮夹子卖的肯定是比在别的地方多的
因为大家可以就是就是手机肯定要带了当然但是除此以外你需要一个比较好的拿手上你有时候去到一个地方你其他都不拿你至少要拿一个钱包对呀那你的钱包就需要好呀对我跟你讲我在纽约我在纽约也需要钱包但纽约不需要 cash
纽约我只要带几张 20 美金塞在里面当保命钱就可以了,平常是基本上可以不用的所以我就是买了一个好一点的卡包,然后我也是到哪都捏着,因为还是需要卡说到钱还有一个点,就是他取钱的时候我发现他跟英国一样是先出卡再出钱
嗯我这个也是当时还让我蛮震惊的这个真的跟英国一模一样哈哈哈哈因为以前我在英国就曾经忘记取过钱哦卡卡拿了就走了拿了走了哈哈哈哈你是去取钱的对取卡对就是不习惯嘛一开始而且而且而且因为这个他他的这个取钱在地铁没有很多取钱的机器嗯对
然后还有存钱还有那个还有支票对纽约也有支票超夸张我交房费的
对我交房租就每天签个支票给房东对这个就对于一个我觉得是 2016 年那个时间我从上海去香港来说对我来说是还蛮大的就是不一样的嗯我相信如果我当时比方说 13 年有更早的时候毕业了就去我可能就是尤其是我从英国毕业了之后去我觉得那个适应度啊是完全不一样的嗯哎所以你刚刚说就是你会想象是哎如果你像那个朋友一样一直留在香港会怎么样
就我觉得我还是因为我是学城市经济学的我相信大家是用脚投票的就是我如果留下来就一定是我觉得我能接受而且我甚至是很拥抱这样的文化嗯
但是我觉得我确实一个作为在上海已经工作过几年嗯然后我还蛮其实是可能对我来说我其实已经用脚投票了去选择了嗯上海的但当时确实有很好的工作的机会那我觉得这都是非常好的一个历练嘛嗯所以去了就是
我姐去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其实不太会留下来 OK 迟早会回来但为了这份工作为了体验几年可以对对对那我觉得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一个经验因为香港那我觉得绝对是更加国际化的这个是没得说的嗯嗯是哎真的就是我本来觉得上海已经很好了哈哈我去了香港觉得嗯
就我觉得论国际化这个是绝对的差太多了我当时在香港的时候我就我一起工作团队嗯包含老板我们是真的是哪里人都有的嗯就是嗯如果说中国的话就是台湾香港就是就是港澳台嘛这就不说了然后我们韩国日本然后
俄罗斯印度就真的是就是我觉得全世界的人就我觉得这个点的来说那我觉得其实那毋庸置疑的了我觉得香港还没有到这样一个国际化的一个程度对所以对于一些行业来说我觉得香港它确实是有很多的一些好的机会的那哪怕今天来看这件事呢就是这两年的变化叠加上去
这两年就不知道了因为我这次去香港是几月份我想想看这次去就是等于说是五月份对五月份六月份去我这次去确实看到很多店就是曾经在的店都关了而且都是在大的那个商场里的店也都关了就不是不仅仅是说街边的小店然后这次我回去我会觉得还是一样的慢这个城市我说的对我说的我知道你想说快但对我来说还是慢
他是慢他一如既往的慢就是所有的银行服务哦 ok 就是一点进步都没有让我很生气
那我觉得很奇怪因为我觉得所有人都很着急啊就在街上啊在地铁上在扶梯上所有人都好着急啊但我觉得他们的着急他们是很有序的着急对对对而且就可能对我来说就是他们以前也这么着急所以这个着急的点没有变化但是但是我认为就是银行服务这个点实在是可以提升的但他并没有对对真的是太慢了
对而且而且他很因为香港他其实就刚才说到电商这个话题嘛他他因为没有这种很发达的网络服务所以他很多东西都要线下去解决的包括你去网络呀电信的这个这个这个弄手机卡呀你刚才说的银行啊其实都都是他的我我我印象特别深就感觉这些这些贵人们都在用一个
就是 windows9598 就不要夸张了就就是那种那种电脑在给你给你操作就一步一步有条就有条不紊的操作你的这些这些这些东西但但你也不得不感慨慢是慢了点但是人家服务还是还是不错的哦这个是的我我包括我回来之后我还接到电话了那一行就香港打过来的嗯跟我很耐心的说为什么我当时的一件事情没有办成功还需要再去
但是他很努力因为他知道我是上海的他还很努力跟我讲普通话就是我能感觉到他很不容易你知道吗就是他我说没关系你要不说英文也行的就是他才就是到一个比较 relax 的状态就用英文讲嘛这样至少听得懂就是我能感觉到他的服务他们的其实他们虽然慢但他们的服务的质量和素质都是很高的但就是慢哈哈哈哈
而且而且我觉得另就是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啊因为他没有他很多东西都要线下然后没有电商的时候呢你会发现就是你你会感觉到你回到这个 20 年前的一个一个生活但是他也是因为这样他他的这些线下的小店会特别的
发达而且多就刚才比如说在西环生活我就做很多这种杂货铺啊然后生活的用品其实都是在线下去解决所以你能看到香港的沿街的这些铺就是我们所说所谓的这种活力活力街道会特别特别的街铺会特别多因为我也觉得这几年可能电商确实也消灭了很多这些线下的小铺子了
但在香港依然還是你還是能找到的
当然当然我我觉得现在微信和支付宝也已经入侵香港了就我这次去香港其实已经现金也用的比较少了就如果一些连锁的这些这些像 7-11 也好像像即使美心这种这种卖面包的店其实都可以用微信支付宝了然后有一些这种小的餐饮店的话也是可以用用微信支付宝的对说起他那个就是
没有就是他没有这种快递的那么快的服务也没有那种外卖因为
一个是因为人工比较贵一个就是你们刚才前面提到的他的这种路他这种其实你这怎么让人家送呢送外卖我跟你讲我最近还在想这个问题他们是怎么送外卖的他们没有送外卖有有现在有现在有我问了我那个一直在生活在香港的同学他说他有时候也会叫外卖我说我在街上都没有看到送外卖的人我说他们是开车送吗还是拿什么送嗯
他说也是摩托车他说他都想了想他都没一下子没想起来他说啊我好像在公司楼下看到过一些骑摩托车的人就是对有的那是不是很贵应该我听说比较慢我听说是比较慢就跟我们在英国一样啊也送外卖开车送啊 Uber 慢而已啊对然后有一个你们肯定没有因为你们都没有小孩然后就是
在国内比方说我们要嗯就是二手买一些就是啊二手二手我知道上学很多人买二手对那我们怎么交易呢因为他没有像内地没有闲鱼的不这是平台我的意思是这种物流他他跟我们的体系肯定不一样对吧因为他这种情况那你有没有想过就是如果我们有很多这种交易想要你给我寄点书我给你那什么怎么搞你想过吗
我看到过我还觉得蛮有趣的怎么弄啊在地铁站交头
就是 whatsapp 联系 whatsapp 因为他本来就有群组有什么的嘛然后这个群组我们联系上我们俩决定在某个那个地铁站交投然后在地铁站里面就是送过来这个人我就不出站嗯因为出站我就要付钱嘛这个也没有意思我觉得那个我们约好在某个那个出口嗯见面让你在那里等着我我在那里等着你然后我们就交投非常多
对我觉得这个很有趣的一个现象非常 old school 对包括一些小的家具家具也可以我搬个椅子过去地铁里面有很多因为原因就是因为在香港我们租房子的人我们知道他们都是就是什么
就是就是如果我搬走了我要把东西全搬走的啊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如果 如果 如果
而且而且香港这个确实二手二手比较发达这宜家宜家他也收他有他也收二手的哦香港的宜家是收二手我刚我回来回来之后就有一点不习惯就当时就因为有很多东西可以直接宜家会会会会有有平台帮你去去转卖的嗯但国内国内就没有没有这种对的
哎你说你说他虽然有些地方没有但是他在其他地方好发达而且他是他他你看二手我们我们是咸鱼吗他像你说 whatsapp 我当时我的同学是是在那个论坛啊还是 BBSBBS 上面对 BBS 上面去去找这个交易的这些信息发帖然后留言然后讲好了对当时有一个什么港票圈吗就是那种哦我知道我知道我也在下面租房子的哈哈哈嗯
对现在还有呢那你们现在去看当时就是有什么是你们比较怀念的或者是比较唏嘘的就是有什么变化因为其实对我来说就是我这次两次去香港都见到了两个在香港住了十多年的朋友就是分别见了一次然后但他们都要离开了
就是前面一个有一对 couple 他们生活了十几年然后他们决定搬去这个美国然后最近见到一个人他正在申请这个英国的学校他们都不是 local 对吗他们都是内地去住了十几年的人对对
我自己其实是有观察的我不敢说这个观察对我也没有任何地域歧视但是我的观察确实是我感觉留学生也不能叫留学生就是反正在香港读书留下来的人很少很少是北京上海的哦
然后我如果想在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有 comment 都可以增加这个是我在那边两年的一个观察就是有很多人都会来读书北京上海也会有全国各地全世界都会有来读书但是我们说刘哈来我们做港漂我那个时候也是我是工作嘛其实像我这种好像因为工作调动过来的这种其实真不是太多的我们那时候的港漂圈我有很多群就是已经是工作阶段的就不是学生阶段的了啊
大部分确实是读书留下来的然后呢确实很少很少北京上海我不是说我绝对不是说没有这个意思那我为什么会会发现有这样的一个一件事情它背后有什么样的我觉得有规律的点是在于什么呢是因为我觉得对于北京上海的人来说他如果他自己的家里是有基底在北京或上海这样的
而且他不是来自广州深圳这样的一个广东的这个氛围的话那对他来说在北京上海开始就事业他有更多的保障还有家来自家庭的保障但是对于其他城市尤其是我们说一二线其他的一二线城市的这个小伙伴来说
让他们在香港读完书之后回北京上海是一个完全新的开始需要的成本或者是说就是要面对的东西是比留在香港更大的在香港他们会相对来说更容易
就是可以在这里有有更好的一个开始吧我我会有这种感觉因为因为当时我会很明显感觉到这个港漂圈里大家来自哪个城市是非常明显的嗯然后在伴随大家怎么样的一个留下来就更加少的是来自呃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的嗯对也会有人在这边呃工作但是最终的话来的真的是偏少但反而是来自其他城市的小伙伴们是我我倒觉得还比较容易在香港就是
你的广东话说的够好然后你又在香港有比较好的一个学校的一个毕业然后慢慢的这样一个工作留下来作为一个新香港人其实我会感觉这个路径似乎在那个时候我看来是个比较明确的那你当时认识的一些人现在还在香港吗我认识的人是这样子的如果是内地过去的都留在香港但是就像我说的没有是来自北京上海的都
都会来自一些可能偏向就是西部的城市的小伙伴对然后都都很好都是蛮优秀的然后现在在香港也都是买了房子因为香港其实对于手套房就是你是那个 citizen 你其实应该是蛮非常优待的那个
当时的手套房的贷款利率等等所以他们也都置业了就是属于扎根在这个香港的然后我反而是认识的就是香港的 local 的朋友就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就是在当时见到我的时候就跟我讲普通话的就是很开心跟我讲什么综艺啊
就是你知道就是拥抱这些文化的对然后就疯狂的那个时候就疯狂的使用电商淘宝而且你知道当时淘宝要去香港是要转运的
就是其实他手续都流程都复杂的这个美国买那个海淘对啊对啊但是他们就是这种的他可能就已经来上海或者北京工作了哦都有的对对就是他也不是说会就是最终扎根在上海但是他非常愿意就是出来来这边就是工作然后就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最终他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地方嘛但还有另外一种就是朋友跟同事就确实是嗯他大部分的时候
大部分的他的读书跟工作都是在香港本地嗯然后呢他对你是绝对没有任何恶意的就是他绝对是非常 nice 的对你的但是他他的 nice 当中他真的是很替你担心的就那个时候我去深我周末的时候去深圳玩他们就这这种类型的朋友呢他就会觉得你要小心要注意安全你要注意安全可是他真的真的就是然后就是
就是他会就是把就是内地一些不好的就是他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个偏见但这个偏见他绝对不是针对你个人的他甚至对你是非常友好的他会很希望你能留在呃呃这个地方然后成为他对对对就是他对这个他对他自己相信的这个这一套呢他其实真的是深信不疑嗯就是你
你就我举个又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真的可能不是很恰当就是就是我我去深圳做指甲因为香港做指甲很贵嘛这种服务业我去深圳做指甲然后我就是我这个香港 loho 的朋友真的是很担心我觉得就是一个是会被骗然后可能这东西不干净就是就可能就怎么怎么样就是真的非常就是非常小心谨慎但他他绝对没有说是对这个城市或者什么就有恶意也没有但是他
这种就是根深蒂固的这种理解就是让你有有点点汗颜就是我其实很安全而且现在很好玩嗯就是但他们也会去深圳的偶尔但是他是一种很防备性很强至少在那个时候我就说 1617 年的时候我不知道现在是
不太一样的因为就最近是有新闻的嘛其实非常多港人是北上消费的对吧那我觉得这个情况可能现在是发生了变化在当时是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的一个社会观察以及我会发现就是这种就是 local 的同事或者朋友他们对来自内地和来自台湾的就是中国人嗯
呃的要求是远远高过于就是啊西方人就是同样是一个就是就是一个一个西方面孔的人就是同样的来来这个地方就是他会非常希望嗯因为我们都是
因为他希望我们是跟他们是一样的人嗯所以要要赶快要把广东话说好然后要一起扬茶就是就是嗯这种的生活方式嗯他是非常希望能把你带入到他的这个这其实是好意嗯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对
你知道在香港我们叫鬼佬嘛对吧就是他不会对一个西方面孔的人有任何这种要求都不是喝茶这种要求就都不是吃点心这种要求就是你完全可以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你知道吗他很
他很像是首先先把你当家人,但是呢你是那种穷亲戚,对真的是,我正想说穷亲戚,哎呀我真的希望你来这边就是好好过日子,就是对对对对对我觉得蛮有趣的,嗯对说到这个,我觉得我觉得刚就顺着刚才小马讲的
其实其实在在香港的能其实香港是很容易留下来但是呢呃能不能留住那就是你自己后面的这个这个这个其实要分分成两个部分来讲就一部分是留下来一个是留住留下来呢他说实话真的香港的整一个他的这个各个行业的发展的这个这个成熟度也很高然后对于说白了就是
付的薪资都是真的是能对得起你的付出的所有的行业设计行业这个服务行业包括那个我老婆从事的这种幼教的行业在大陆和在香港完全就是
天跟地的区别他真的是非常 respect 你的这样的一个你的付出所以他给你的人工跟薪水只要你正常你在香港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你是能拿到一份非常丰厚的薪水的而且同时刚才讲的这种国际化的视野生活也很便利你就很其实是很容易留下来的
但是呢就是如果你成功的留下来其实你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当然第二步就是你要留住留住呢那就涉及到你要怎么样融入到他的整个社会里面去所以刚才上来的时候我也讲到就是说
其实香港的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于大陆的态度是真的区别还挺大的从年纪大一点的人他们可能像我的房东阿姨她其实她的父辈或者是她的小她的父辈吧其实是从大陆所谓的当时逃难过来的所以她当时也是小时候是住在深水埗的贫民窟里面
然后他那时候还跟我讲他们小时候是升国旗的就偷偷的升国旗就是在殖民地警察什么看不到的时候他们偷偷升国旗的所以他们对于大陆的认可他打心底的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然后也是被这些殖民者欺负过的所以他对于回归对于融入大陆这事情是非常的欢迎的
另外一边就是下来就是这些中年人
中年人呢因为他呃这个这个这个香港也是经历了这个这个从从殖民时期到到这个回归他其实也是受接受到了很多这个呃国内的这些这些发展的红利嗯他也可以比比上去赚钱什么的他也赚了很多的钱但是这一辈人呢你就开始他们其实已经呃一定有一定的优越感了
就是他的这个中中年这一层次的感觉他们打心里的是有一种当时他是他是能回去看的嘛因为像我阿姨那边老年他们其实其实呃后来年纪大也很难回去但中年他经常来往于这个这个港呃这个大陆跟香港就在在在那个什么一点就其实很多人去
东莞对就所以他们对于对于这个这个所以他们往来之间他自己自带这种看清重清气的优越感但是他他依然他这些人里面大部分的人还是比较像的大陆的嗯嗯然后呢呃当然他里面也有一些人可能受到西方的这些影响等等的还是有些这个这个不太一样但到了年轻人这一辈就真的
说实话真的是那个我觉得当时善宗也好或者是后来讲的这些发生的这些事情也好他其实还是这个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回归之后反而这种国民教育少了所以他是不认可这个中国很大部分人不认可中国人这个身份的
尤其是如果是在本地一直讀本地的學校上來這些年輕人他
以前我跟香港朋友探讨讲的一句话就是大陆对香港的了解要远远远远的多于香港对大陆的了解所以他们是当时很多年轻人其实是他了解世界了解的很多但他不会了解自己身后的这个国家就这种感觉对所以他们所以这帮年轻人里面呢也分就是说这种土生土长的一直在这崇长的人反而是
不了解大陆的但是呢那些如果小时候出了出国读过书的人嗯
他们的反而因为在外面可能你还会碰到很多大陆的朋友或怎么样的他他在回头看他他又反而这种人就就像刚才小马讲的前面的这些这些他的视野更开阔他嗯他看到东西更多他这种对大陆了解会更更深深一点嗯所以你你你首先他的这个整个社会这个层级就是已经在那里然后你还要呃就是跟不同的人的打交道你是是是在这个
光谱的哪一段对其实你是在在在摇摆分裂的你要你要知道怎么跟这些人打交道然后当然还有语言还有饮食气候等等各方方面面的原因
就是所以就是留住留住的话但还有还有可能是比如说这几年这个你也可能没有原来那么自由那么那么什么了限制也比较多了可能很多人就觉得不是他当时留下来的这样的一个意愿了他可能就走掉了基本是这样子的
然后还有个还有个小小彩蛋其实当当时我在香港呃那差不多一年多两年时间待的还嗯前面都很开心我跟当地人也也也也交流融入的也很好嗯但是才其实在我走之前发生了一个很很很有意思的事情我
我這輩子第一次跟人家打架是在球場就是在香港的籃球場就是我們家附近的一個球場跟人家打籃球跟本地的人打籃球帶了我朋友去
然後那段時間應該也是戰中後的一些這種這種吧真的是第一次碰到了這種在球場上聽到你的口音或你帶來的朋友是大陸人真的就是會會有髒動作的然後會打會用走來打你啊或怎麼樣的動作越來越大所以就真的是第一次在跟在這在我也是意想不到就真的是居然就跟當地人發生了這個衝突
所以所以那个事情其实也是也也也也比较让我比较清醒其实认识到他们你你再努力的去去跟他们去聊怎么样的他还是会有一批人打心底的没有办法这个跟大陆人或怎么样走在一起对
其实这个就是就是想再说这个事情就是更加让我觉得还是蛮伤心的一个点就是刚才他提到就是其实内地对香港的这个了解是远远高过于就很多时候是高过于香港对内地的了解但是要知道我们内地是有墙的我们是要翻墙的但是其实香港是不需要翻墙的
所以就很多时候你会觉得就理论上技术的进步嘛以及就是你现在理论上你想要知道任何东西你想查任何东西只要你想要知道什么样的知识跟信息理论上你都可以主动的去去去了解但可能恰恰是因为信息太多太杂然后大家会有这种信息减防也好或者是什么就是你是选择性的去相信你想要相信的东西
所以很多时候就是你能感觉到虽然在香港你没有任何强啊你其实全世界的网络你都可以 assess 但是你反而就可能会听从就是一些媒体或者是说就是你这个小范围内
本来有的一些成见然后再加固加深然后一种自我的一种说服嘛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反而是一个就变成了一个你不能够去面对这个真实世界的一个情况其实这一点来说是真的让人觉得也是挺奇怪的一个点
就真的是你像我 15 年的时候我们当时隔壁专业有几个香港的同学要去广州实习然后他们问不是问我是问我另外一个朋友大陆的朋友问了两个问题特别的觉得特别搞笑就第一个问题
你们大陆有没有马桶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嗯
就是所以他们来了大陆之后觉得满眼的神奇而且当时是你到香港大学的研究生就是觉得哇塞这个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但是在跟他一起共同来大陆的大陆同学就是心里其实是有点心酸的
就是明明明明都是都是这个其实都就是同辈人或者隔一条河为什么会会差差别这么大或者是他有些人真的可能是已经二十几岁第一次踏过深圳河来来来大陆嗯好吧我觉得差不多就可以就是感觉今天也聊了很多从从城市的每一个片区然后到自然风光到最后这个这个
这个虽然它非常便捷可以 access everything 但是最后它还是有一些无形的墙这个这个心墙也好什么墙也好对吧我觉得就是就从我们三个人很个人的角度
今天算是做一个聊天吧后面有机会我听了你们这些之后我再去我估计就看到的也不一样希望是强烈建议你去西环住一住逛一逛给我推荐你推荐的这个酒店吧谢谢谢谢大家谢谢各位谢谢
靠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