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hree main outcomes are: 1) Marrying a local and settling in the host country, often seen with wome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ike Vietnam. 2) Marrying another Chinese person abroad and settling there, common among expatriates from large companies like Huawei or early business migrants. 3) Returning to China, sometimes transitioning to roles like academia, as seen with former diplomats who become university professors.
Challenges include frequent relocations, with some individuals moving over a dozen times in a few years, leading to instability and difficulty in making long-term plans. Emotional struggles, such as sudden homesickness, are also common, with some experiencing vivid dreams about family. Additionally, the lack of a stable home environment can lead to feelings of disconnection and a longing for the routine and comfort of life back in China.
Some choose to stay abroad due to the sunk cost of their overseas experience and the demand for their skills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Returning to China may feel like a waste of their accumulated expertise, especially if they have developed unique products or services based on their overseas experiences. Additionally, the current content environment in China is seen as less favorable, making it harder for those with a background in content creation to thrive.
Cultural proximit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For example, Chinese men in Vietnam often marry Vietnamese women due to the cultural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n contrast, marriages between Chinese expatriates and locals in regions with vastly different cultures, such as the Middle East or Latin America, are less common. The eas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shared values often determine the likelihood of such unions.
Living abroad can hinde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due to the lack of stability and deep local connections. Frequent relocations make it difficult to build meaningful relationships or understand the local culture. Professionally, it can feel like moving from one temporary job to another without gaining substantial expertise or career advancement. However, some expatriates use the experience to learn new languages or develop unique skills that differentiate them in the job market.
大家好,我是奥特快欢迎来到奥特快出海笔记和我一起一线看出海今天我们不聊行业认知也不聊国别洞察想聊一个比较偏个体化的问题吧其实也谈不上个体化是一类群体的处境这类群体就是所谓的肉身出海人群体这个肉身出海呢我觉得可以分几类要么就是外派就是公司派的出去这几年越来越多了
另外就是直接在海外创业还有些早期的那种比如说你在海外开个中餐馆做批发贸易其实也可以算是创业对吧广义的创业反正不管怎么说就是人他真的在国外且这个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在国外的工作和努力获得的这类人我把它称之为叫
入生出海人对吧那与他相对的是有些可能做挂进电商的朋友他其实也是在做出海但他可能人不一定在国外他不是说可能在深圳也算是一类今天我们聊的是前一类人真的是在外面做出海的这类人他们的终局长期来看会怎么样我之所以聊这个话题呢因为我自己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员之一所以而且最近有很多事我也比较
有感触吧就聊一下吧然后我觉得观测这个群体他未来处境的一个办法或者说终局的一个办法不是去盲猜而是去看比如说 10 年前十几年前已经这样做的人他们现在是什么样他主力者不是说像华为算是出海很早的企业那种老华为就是在海外配的老华为
他们在海外漂到十几年之后现在怎么样这是一种处境的缩影另外一种呢就是可能已经出来了十几年的人他不一定是外派他可能当初就是出国做生意啊回来什么的他们现在的处境怎么样这个是一个可以管窥这种所谓肉身出寒人处境的缩影吧终局的缩影吧 OK
那根据我自己在东南亚中东还有拉美的感受和观察以及我的一些朋友就我有些朋友他其实是出海到发达国家欧美啊日本也都有对吧就综合起来看我觉得分三类吧第一类就是和当地人结婚然后就生活在当地了这个他是分目标国家来看的
首先就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粗暴了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去的人有男有女然后去发展中国家的人大部分是男的居多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的话不是说找个当地人结婚一般而言就不是说一个女性她出海到发达国家她找一个当地的男性结婚然后在当地长期生活这种事是比较多的那反过来讲不是说一个男性他出海到第三世界就是发达中国家
这点今天不是说越南然后在当地找一个越南老婆然后就扎在当地也是我是见过不少的在越南而且这种一般就是一扎他基本就是扎在那边了可能就十几二十年但已经待在那边了
然后主要的收入来源可能也是在当地也就过年回一下国基本上也不怎么回国了也可以理解因为他老婆小孩都在当地是吧所以这是第一种就找了个当地人然后就生回来当地了但我也说了这个其实是有很多因素影响第一就是你去的国家是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第二跟性别也有关系然后第三其实也看这个
就是你去到国家跟中国文化的这个亲疏程度吧比如说中国人去越南特别是中国男性跑到越南然后如果是扎在那边找个越南老婆是非常非常常见的因为中越文化之间它的相似性是非常大的
对吧越南也开斯大林住然后这个甚至包括越南的语言最早都是用汉字写后来胡志明把它改成了这个拉丁文字所以说文化相似性比较近的地方相对而言它更容易和当地人在一起那有些地方比如说像欧洲美国这种我们虽然不能说文化相似性近但是因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实际上也受到很多欧美文化的影响
所以相对而言也会好一些相对什么好一些呢相对于中东就是我极少见到说一个中东人就中国人找到一个中东当地人然后就扎下来的例子不是说没有你要说我刚才突然想到好像还真有但是就不多相对而言我觉得因为伊斯兰文化确实可能和
我们的中国文化差距差异比较大实际上拉美我觉得也是这样我很少听说极少听说说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拉美人他不仅结婚他还长期扎在这边相对而言也会比较少一些所以这是第一点找当地人结婚但它是有很多因素影响你去的国家还有文化性别等等第二点就是两个中国人在当地
结婚了就扎下来了比如说今晚我就吃了一碗拉面拉面就南州拉面就很显然是中国人开的非常正宗非常地道然后收银的就是在店里主持整个店的就是一对但是这两个人好像不是老板就老板好像另外一个人但不管怎么说在店里面长得像老板的这一对应该是一对夫妻然后他们来这边也 20 多年了
两个中国人在这边你不管是干什么总是能谋点生的嘛特别是最近去墨西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像南州拉面店也越来越多今天好像莫承已经有三家南州拉面店了是吧他就是开个饭馆或者什么的总能给他谋生这是一种这第二种就两个中国人在当地就扎下来了然后也有一些情况是什么呢是两个人本来就是一起外派的这种我也知道不少
不是华为华为是最早一批外派了而且华为的外派基本就是就是他不是出差他一派就要派很久一年半早不回去这种那很多时候就所谓内部消化了对吧我就认识很多华为的比如说都在中东然后他们就在一起了然后就一直在中东生活这种也不少第二种就是两个在海外的中国人认识了然后就在当地给扎下来了
第三种呢就是回国是吧外派了几年之后回国这里面是一个问题就是回国做什么是吧就我身边例子也不太多大家评论区可以补充我认识的一个是有一个前辈他本来是做外交官就是也长期驻外嘛然后后来回国去读了个博士去当老师去了去做国际关系老师去了这也有的
所以说这种所谓肉身出海的终局我不谈我我不谈我这种像我这种疫情之后刚出来因为大家还没到呢所以才出来几年我们这个这种呃
先辈为例目前来看三种吧第一种找了个当地人就一直生活在当地了第二种是两个中国人就在海外找了一个中国人然后就一直生活在当地了第三种就是回国当然或许也有一些情况是两个人在去其他国家我觉得也是有的是吧所以总体而言就那么几种吧第一就是家在当地第二就是回国嗯大概是这样子然后我谈谈我自己吧就为什么我今天想录这个播客呢就是
实际上肉身出海或者说你外派生活或者说海外创业它有一些在国内生活不具有的好也有一些在国内生活不具有的不好是吧像我在越南中东墨西哥三个地方生活在越南的生活是和中国比较类似的因为越南和中国本身就比较类似它即便很类似也比较无聊或者我这样说吧
我觉得海外生活总体都比中国要无聊一些晚上特别是晚上原因各有各的原因有些时候是因为它就是很无聊比如说在迪万它就是很无聊又热然后又没什么地方去这就是很无聊有些原因是因为它没有什么它就是很就是不想让人去逛例如说越南越南的晚上那些公园都有老鼠我显然不想你别说公园了你街上都有很多老鼠我显然不想在一个
一边一边一边逛公园或者一边街上走一边老鼠跑来跑去对吧我觉得有点恶心所以晚上我也不怎么逛吃完饭稍微遛一遛我就回去了有些地方呢是贵那迪拜其实也贵了迪拜的物价是上海翻一倍就即便你知道晚上有些地方可以逛一逛也不太想去第一天气不好第二也贵打个车可能都要上百块何必呢而且那边也没什么好玩的它也没有人行道它都是烧焙木里面逛有什么意思呢
有些地方是因为危险就是墨西哥墨西哥有些地方我觉得还是可以的但也不能随便乱走晚上走的话就是容易相对而言被抢的风险就高一些要么是危险要么是贵要么是不好走路要么是脏乱差种种原因为了有些地方可能就是无聊导致总体讲言和外来生活的基本面我觉得就是会比国内要寡淡一些
然后具体而言我回过去啊我回过去说具体而言在英国的生活跟中国差不太多在中东的生活呢就是很寡淡每天晚上我就印象非常深的就是在酒店里面对着窗外的画幕一个人喝啤酒看剧在墨西哥的生活呢会好一些因为我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墨西哥的首都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的天气气候它海拔 2000 多米嘛,类似于我们的昆米所以四季如春就很适合出去走路散步骑车相对来言周末会有意思一些,因为老城区跟上海法族圈一样就很诗情画意也很好看吃个甜品啊喝个咖啡啊我觉得挺开心的墨城还可以然后瓜城我这些瓜城也待过就孤大拉哈拉就墨西哥第二大城市
瓜城呢就是个小城市即便它是墨西哥第二大城市但是它已经算是个小城市了墨城有 2500 万人瓜城就有 500 万人而且奇怪的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一到晚上就看不到街上有人那个气氛就很诡异只有市中心的那个教堂小广场那边有人而市中心你基本上花半个小时就能逛完所以是个非常无聊的城市它整个城市就有两个中餐馆
还有一些非常不地道的日本料理店比如说那个面煮成煮的跟米线一样烂的日本拉面或者说我想去吃清淡点吃个寿司结果我一进那个寿司馆我就被油烟给就熏到了对吧但我那天中午吃的很油我晚上真的想吃的清淡一些当时就有两家店给我选一家是这个
这比炸鸡店闻起来还要油腻的寿司店旁边那家店是个披萨店我想想算了还是试一试寿司吧当然所有寿司都是炸过的就是不是说寿司是炸过的这里面夹的东西都是炸过的我觉得反过来可以说明墨西哥人吃的其实不是很健康你从他们的身材也能看出来但是瓜城待了一个月对吧当时出差每天晚上睡在高速公路边的一个酒店就每天都有一个大车乌鲁乌鲁乌鲁开过去半夜有时候会把我吵醒
然后办公地点的仓库仓库对面有一个玉米饲料厂他会燃烧那个玉米的灰然后那个玉米灰就会飘进仓库来就飘进我工作的仓库来所以相当于每天吃热灰上班那个灰还是玉米味的另外一个就是那个仓库里面条件也比较恶劣有时候也没有热水但我去那边又不是真的搬东西我是做流程的优化梳理所以还是需要动脑子的就白领的活就不能困
我就自己买了个速溶咖啡用冷水去冲冲也冲不干净就最后搞了就跟盆栽里面堆水一样就当中药这样喝就这样过了一个月然后晚上也没什么人也不敢逗留因为晚上没有人的话这墨西哥有一个特点没人就意味着危险那就就是就要非常小心你不知道哪里会窜出来一个人他对你做点什么对吧所以在瓜城也过了一个月就是总体而言我觉得非常寡淡吧
后来回墨城之后觉得墨城还是挺热闹的当然回墨城之后呢实际上也是一如往日周末的时候可以在墨城老城区逛一逛但老逛来逛去就让你在上海天天逛那个聚富场也无聊所以后来我就开发一些其他乐子上周末我还一个人去动物园玩就感觉我觉得在我上中学的时候还是上大学的时候当时有个什么孤独指数啊
12345678910 对吧当时自的什么第十集时一个人去游乐场我觉得这算是宝啊这完全不算少就如果你真的是一个长期在海外待的人你的这个所谓你艺人也会逐渐变矮人你的所谓抗孤独抗这个这个这个这个空洞的能力指数值得提升反正我觉得我就是这样我现在我觉得没有什么事是我一个人没法干
对吧除非是真的要两个人干的事你比如说打乒乓球但我一个人没法打其实也不是没法打对枪打也可以吧反正就是这么回事然后呢这个就是我在墨西哥的生活我之前跟一些朋友聊他会觉得这个好像能公费环游世界挺爽因为这个工作本身当时给我的描述就是说他是全世界出差所以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加入了这个工是吧
但是坦率讲所有觉得这种到处乱跑全世界出差很爽的人我敢打赌我敢打赌百分之百是没有真的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你经历过这样的生活就知道这样的生活刚开始是还可以的你过久了是很难受的第一它意味着它意味着你长期没有固定的住所你的行李箱一大一小对我而言一大一小两个行李箱就是我的住所
人的感觉是很扶贫的我有一段时间经常我不知道我经常不知道我就我这个月我不知道我下个月会在哪里然后你可能刚在个地方认识点朋友就走了我觉得其实挺消耗人的像我过去两年搬家估计搬到十几次或者说换了十几个地方住吧因为我过去
过去的四个月我就换到这个地方住了你就感受一下就经常是在换搬家而且搬家的时候还就是为一些基本的东西发愁比如说这个地方能不能洗衣服因为他这个海外洗衣服有些不太好像墨西哥一些洗衣房他在那个小巷子里我也不太敢去你去到取衣服都得晚上了我觉得也不太好
就很麻烦就是为这些基本的问题还要去考虑还要去想不断搬家不断迁徙其实挺消耗人的第二个是坦率讲我觉得这个对人的发展也不是很有利因为它就是意味着纯粹的在不同地方换着打工对当地人实际上是没有了解我这个感想很明显我在越南的时候是在新加坡公司上班
我觉得跟本地的接触还是挺多的但也有可能是行业使然因为当时做的是什么就是那种微生亚会的咨询这一块他天生可能就需要接触人现在这种岗位就是比较偏运营这一块比较偏后端可能也跟岗位有关对于就接触的比较少一些我觉得对本地的连接是很少对本地的了解也是不太够的尤其是如果我每一两个月就要换个地方我觉得更没什么了解
因此我是打算可能在墨西哥再长待一段时间吧多少是深耕吧就算谈不上深耕也把西班牙语稍微学一学吧是吧所以说公费到处出差跨国出差这件事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觉得很
很像实际上你真的经历过这个事的人我跟一些朋友聊过就这种什么过去两年居屋定所到处出差永远睡酒店的人朋友我都聊过那我也差不多我不是睡酒店就睡 Airbnb 过去两年大部分时间感觉是没有那么想象中那么爽你可能最早爽几个月爽个半年逐渐就不一样了好我现在其实有时候还是挺怀念在 2012 年之前
就是在上海的生活它某种意义上讲提供了一些锚定感和确定性就比如说我知道周一就照样周一周五该上班上班你周末可以上海亚马路啊逛也可以白天逛累了晚上好好吃一顿然后一年四季就把各自的什么食粒水果蔬菜和不同的地方可以去
周末的时候有时候天气好可以午饭比如说早上起得晚一点然后那个摩卡壶对吧买了点咖啡豆摩卡壶炖一下用那种炖出来的咖啡很香或者晚上回家看就是看个剧用投影仪看个剧看个电影
虽然讲起来好像这件事呢也不是说你在海外就一定干不了但是现在是不一样如果你觉得你两个月之后甚至你不知道你多久之后就要离开你现在住的地方我觉得当然有些人可能能做到像有稳定的居所一样享受每一天嘛但我觉得很难做到我总会盘算着不是说甚至说买洗衣液洗衣粉我都不会买那种大袋的因为我知道我可能下个礼拜就要走或者下个月就要走我都是买小袋子
这样的话我用完或者没用完也不浪费很多对我就记得 10 月份的时候有一次我回当时我在 rmb 上找了一个墨西哥的房东有天晚上回去看见就是房东但我回去那天比较晚了 9 10 点吧那天房东一个人在那边这个他自己搞点东西吃然后一个人把客厅灯给关掉了在那边看电视然后在那边很开心一个人自得其乐
我这想当时是有点羡慕的就是我不知道我多久之后才会再过上这样的生活我是真的不知道真的不知道这就涉及下一个问题如果说在海外生活它其实也是有种种的漂泊感等不是比如说我在瓜城出差期间有一天影响非常深我只能做了个梦
这个梦本身非常的奇幻啊就梦到我妈我妈跟我说她要去打朝鲜战争了当时显然不可能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妈还没出生呢对吧她就跟我讲说她去打朝鲜战争了回来会跟我说的但她没回来然后我就非常难过然后我记得梦里我就反正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在流泪
对然后就顺便哭了一下哭完一下之后呢那个时候应该是凌晨 5 点吧我把窗帘也拉天朦朦亮是种暗蓝色的天然后我窗外就是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星星点点都是车就坦率说那一幕还挺好看的有点像一种繁星坠落在地面对吧但其实就是个很悲伤的梦反正我就对这一幕印象非常深所以说就是在海外即便有种种的他这个
呃,漂泊感或者什么什么,比如说现在我特别是我现在离家十万八千里,回家也不好回,回去从墨西哥飞回南京二十六个小时,现在还不止,那为什么我要继续在海外呢?对吧?那我相信有些朋友听到这边可能也会问这个这些这期播客其实他没有上 insight,他就是我自己想聊聊天,但我也不知道找谁聊,呵,所以我干脆录成个播客,就跟评论区的朋友聊一聊,嗯,
OK 我继续说如果海外有种种这个东西那为啥不回股呢我觉得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有三个原因第一我理解应该算是机会成本就是我毕竟以前在国内做内容就是做了跟出海相关的内容然后我自己又真的出来做到快两年多了我坦率讲我还蛮擅长跟海外的本地人打交道的而且也在不断的学习新的语言比如说在学习西班牙语
尤其是我考虑到中国企业出海这个事它这个大事未来会有更多企业要出来他们的用人需求肯定是在的我如果现在说就是放弃这件事情又回国我觉得是一种这是我个人觉得好像是一种浪费可以之前的积累的一种浪费然后就是那反过来讲到回去之后好像也没有什么差异化
就比如说如果在海外你说一个人他在东南亚在中东在拉美都待过对这些地方都了解都有一些朋友甚至也会一些语言是吧他是有海外经验的那他继续做海外的事情是更顺理成章那回去之后这些海外经历对一个在国内工作的人有什么用呢我不知道我感觉好像回去之后这种差异化就会抹灭甚至说包括目前这个播客
我每一期内容都是跟珠海相关那如果我就退一万步说如果回国之后那我这播客更不更新呢那我更新啥呢那我已经在国内了对吧那我更新啥呢在国内看珠海吗我自己都觉得就是不知道会觉得一点奇怪是吧就是第一个问题是机会成本第二个问题是好像回国这种差异化就没有了基于此差异化了很多东西比如说这个播客
他就会很存疑我是这么觉得的第三点是第三点还有一点就是也是一算是一种延伸吧就就我以前最早是内容背景虽然也做过一些咨询啊投资啊但这个做的时间都没有内容做内容的时间长而且对我自己而言我觉得做这些都没有我做内容做了得心应手可是如果现在回去做老本行坦率讲我觉得现在国内的内容环境是不好的在各方面都是嗯
不太好的不管是他这个舆论环境还是少年化环境啊等等那我觉得这个好像回去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选择而且我也不太想纯粹把内容做主义就我比较喜欢以前就是读硕士的时候我是属于英国历史的嘛当时老师跟我们说英国知识分子跟法国德国知识分子都不太一样
法国知识分子是纯文人他们的收入就来自于贵族的供养或者是搞费德国知识分子因为监管比较严所以全部去搞哲学去了不会谈论现实话题英国知识分子他其实都是有主业的洛克造币局的修莫自己的公园
反正都是说他们都有个主业然后在主业之外做很多评论做很多研究会导致他们的东西更经验主义更有可操作性而不纯粹是那种急于抽象思辨推导出来的什么理性什么这个东西我很喜欢这种英式知识分子的
路线吧就是我希望我的主业不是在写作不是在搞内容是在干点其他的事情但这个事情给我提供了很多养料让我可以做出写出更好的东西出来那么对那回去好像做剪刀做老板行我也我也不太想那做其他的我觉得我的就我不太确定我有什么特别硬的硬性的
所谓硬体能在我看来不是说一个人他能他能做数据他可以他卖自己的学生可以说我可以卖我可以做数据对吧或者一个人懂法律他卖自己可以说我是可以帮你搞法律对吧我坦率讲我我想不到那时候我卖自己的时候我可以让人一下就理解的东西比如说我有朋友他现在在海外做律师他他也很好卖自己他得讲他懂法律然后他可以在海外律所上班然后我怎么卖自己呢我找不到那个
我找不到那个非常清晰非常直接干净密度的卖点如果非要说我觉得我的特长是听说读写对吧就是我所谓什么叫听说读写就是我我比较能抓住一段话或者一段文字的重点并且我能把它用比较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你不管是让我嘴说还是写出来因为我对我的写作是非常有自信的我对我的表达也比较有自信
我对我的理解力也比较有自信,牙刺之前还阅读还 9 分,对吧?小小的那个小小的炫耀一下,虽然可能也不是那么的值得炫耀吧,对。但是我觉得我对这些比较有有有就是比较擅长,然后在某些方面在社交方面可能也还行,就是。
不同国家的人跟他们打交道和这样都还行就不会有那种很就我很难遇到那种完全聊不下去的人就再不太好聊的人多少总能把话题延续下去且还能相对而言相处的不错是吧但是这个但坦率讲我觉得这些都很软因为我唯一觉得我特别印的非常自信的拿出手的职能点就是写作
感觉玩意要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硬他也不像说卖一个我说我卖自己我是律师我卖自己我是搞税的我卖自己我是搞数据的我卖自己我是建房子的我卖自己我是医生他也不像这种东西这么的硬这让我觉得哎呀这个嗯我不知道如何卖自己当然如果评论区的朋友们觉得我有什么特别大的卖点你也可以跟我说因为这是一个聊天型博客其实我把博客当直播来用因为我在海外没法做直播
没有权限就是我对就是视频号在海外是不能做直播的你要额外申请我今天突发奇想想聊聊天发现有有没有权限那我咋办呢那我就跟切克夫里面那个他有个小说吧叫什么
马车夫与马这个马车夫想跟人聊天没人跟他聊对吧他最后对自己的马聊了起来但我不是说大家是马的意思我只是说我自己像那个马车夫的角色那样大家不要误解他都是我的好朋友能听到这边的都是真爱粉然后关于这个这终局问题我回过来说
就是我最近看了一个在越南认识的美国朋友发了个文章他自己的经历也是到处乱跑他虽然是美国出身但是他之前在澳门在新加坡在台北然后在中国在日本在越南都待过他现在人主要在越南所以说也会经常有人问他你的家在哪里他后来一开始也会困惑这个问题
后来他写了个文章叫 don't ask where is my homeask where is my harbor 对吧就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问我的港口在哪里他说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家的定义就是说是有根的是有 routine 的港口可能就是有一些你熟悉的人让你感到放松的地方但你知道你还是会离开我觉得这个说法确实让我觉得有点新意但说实话并不能根本上解决我的困惑我的困惑是什么呢
我的观点就是来想作为一个肉身出海人最终我倒向哪里因为我的终局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直在墨西哥帮感觉好像也不太可能回国吗回国不知道我感觉有时候觉得现在的处境就有点像关渡之战或者说 1941 年或者说一切的战争中也没有什么大的战役也没有什么大的挫折或者胜利但就是在那边在战壕里面
看着地上跑的老鼠啃着发霉的面包一天一天这么熬的感觉然后这样说有点夸张也不是说海外就那么苦啊你比如说墨西哥周末的这个墨城 city walk 还是非常开心的但是它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个感觉即便它点缀着一些开心的时刻不是亡灵节对吧或者我有时候去坎昆玩看那个果冻色的海那是开心的
但我原来是点缀着的它的底色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就是卡在那边在熬站着好像向左向右都不是所以我现在就是怎么讲一方面就做现在手头工作嘛另外一方面还是做点内容
第三就是学西班牙语吧让我感觉好像还是在不断进步不断成长可能这也是老中的病吧就感觉好像一事无成雍雍雍无为是很难接受的事情但我觉得总体的这个都是很困惑的我不知道一个肉身出海人他的终局在哪里是在当地家住吗我觉得好像不太像是回去吗好像目前没有看到机缘那除了这两个之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然后倒向哪里呢
不知道行吧这期就这样对吧欢迎大家评论区给我互动留言对吧你可以留言很多方面的东西比如说你身边认识的这种或者你自己就是这种肉身出海人他们最终都怎么样了这是一个或者大家觉得就是我有啥卖点 selling point 你们看来可能比较差异化的比较优势的
或者什么的都可以因为有时候当局者迷茫我真的有时候不太知道自己的 selling point 我以为是听说读写或者是写作或者就是表达或者就是交往但我觉得这个东西都好像很缥缈没什么用如果大家能从另外一个视角给我一些反馈我觉得会很好我会非常感谢
其他的就随便吧大家随便评论啥都行就把这个当做一个直播因为我没法直播所以我只能把它录成 book 好了这期节目就这样吧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跟我互动你要什么都行我们下次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