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亭的消失主要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有关。城市为了追求整洁、规整和高楼大厦的现代化形象,拆除了一些小空间,如报刊亭。此外,数字媒体的兴起也导致纸质媒体的需求下降,进一步加速了报刊亭的消失。
报刊亭不仅是老年人购买报纸的地方,更是他们社交和打发时间的重要场所。老年人习惯在报刊亭附近聚集,阅读报纸、下棋或聊天,形成了一种社区文化。报刊亭的消失使得老年人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社交空间。
许多报刊亭摊主是90年代下岗工人,他们转行做报刊亭摊主以维持生计。报刊亭消失后,部分摊主因经济压力转行,如当保安或环卫工,而另一些则因经济条件较好,选择退休或从事其他轻松的工作。
城市现代化追求高楼大厦和整洁的街道,导致许多小空间如报刊亭、菜市场等消失。这些变化对老年人影响较大,因为他们依赖这些空间进行社交和日常活动。老年人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如在地铁站乘凉或去社区纳凉点活动。
年轻人追求效率和便利,倾向于使用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如网购、外卖等,而老年人更依赖传统的社交和生活方式,如去菜市场、报刊亭等。这种代际差异导致年轻人与老年人在城市空间需求上的不匹配。
社交媒体通过线上社群和活动,帮助人们重新建立与“附近”的联系。例如,通过线上组织的读书会、观影会或城市漫步活动,社交媒体将具有相似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促进线下社交和附近感的恢复。
商场逐渐从传统的购物场所转变为社交和体验空间。许多商场增加了餐饮、儿童培训和公共活动空间,吸引人们线下聚集。这种转型使得商场成为人们寻找“附近”的重要场所,而不仅仅是购物中心。
城市空间的微小变化,如拆除报刊亭或建设高楼,背后涉及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老年人可能希望保留传统的社交空间,而城市规划者则追求现代化和经济利益。这种争夺反映了城市发展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他们研究的就是当报刊亭越来越少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之中的时候用户是如何去怀旧去纪念他们这种记忆中的附近的那好那黄老师先跟我们大家一起打个招呼吧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的有机会能够接到董老师的这样一个邀请其实我第一眼看到您那个论文是因为我对报刊亭有非常深的感情
它陪伴着我整个的年少时光所以我先从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最日常的问题问起您的成长过程中您觉得报刊亭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伴随了您的这个时光其实也差不多伴随了我小时候的成长的时光因为我记得我最早接触报刊亭的话当然小学的时候很多情况下是看电视比如说看各种各样的动画片但是初中高中的时候它
他可能看电视的时间因为学业的一些压力嘛所以就看电视的时间就会减少那这个时候你想有一些我们所说的休闲娱乐的这样一个项目的话那其实就是让家长给一些零花钱你去买报纸
或者说买杂志当时我去订一本叫足球俱乐部的这样一个杂志我们家对面有一个报摊一般情况下是我妈会去那个报摊里面跟那个报摊的摊主说一声比如说送到了之后留一本相当于也是一种奖励吧不知道冯老师您有没有这个经历就是当时买一些杂志他会送东西
就像我昨天这部杂志的话他每一期都会送一张海报然后还送一个球星卡所以说集海报和集球星卡也是买这个杂志的这样一个契机不过我其实跟您有点差不多的爱好还有一个杂志当时叫当代歌坛然后也是去送那个明星海报我不像您每期都买啊我买这期的原因是因为他海报送那个人我喜欢然后他说不喜欢我可能就不买
这是我印象中就蛮深的那从报刊来去说起来其实报刊主要的贩卖的一个地点其实就报刊亭我印象中报刊亭其实和公交车站往往离得非常近然后我初中的时候每天回家然后会坐 35 路汽车它有一站叫做法华寺我印象非常深法华寺那有一个报刊亭
然后每次等车的时候在那去看报纸不一定买因为没有那么多零用钱但是呢每天我打发等车时间的方式其实就是在那个报刊亭那转悠有的那个杂志呢是有那个速封的我打不开嗯
但有些杂志呢是没有那个速封的比如我记得像三联生活周刊嗯他最早是没有那个那个封的然后我就可以打开然后我就去看一看也许我看完了一堆杂志最后花五毛钱买一份北京晚报因为我觉得不买不合适就是老在那看然后买一份最便宜的那个报纸回家我觉得报刊亭对我来讲我不知道是否您跟我有一样感触它其实不仅是一个空间它更是一个具有情感性的一个地点啊
这个您会怎么理解报刊亭就在您的研究中报刊亭对于您或者对于大家您感到的一些意义呢我觉得您刚才说的特别对关于那个公交车我还可以分享一个点就是因为当时报纸有提价提价之后它可能一张报纸有的时候可能是一块钱或者说一块二
当时公交车也是一块啊就是当时武汉的公交车也是一块啊所以说那个两毛钱或者说两角钱他怎么去找呢他有可能就是在那个公交车盘的那个包包厅买一份报纸你可能给他一块五他找你三毛钱然后这个三毛钱就可以用另外一个一块去投币
这个定价还有一些商业的考量这个我觉得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点然后您刚刚所谈到的我们所说的报刊亭它其实更多的情况下它能够形成一种报刊亭的摊主和其他周边附近的人他们之间的这样一种联系像我在论文里面有些用户做的一些回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和报刊亭摊主的一些回忆比如说
有的读者读书的时候零花钱比较少嘛他可能今天零花钱用完了但是这个喜欢的期刊或者说喜欢的报纸来了这个时候他就跟那个摊主去商量因为就是经常在那里买嘛所以说相互之间是有信任感的所以说就跟他说你能不能把这个报纸或者说期刊先给我然后我爸妈把明天的零用钱给我之后我再把零用钱给你他
它就形成了一种我们所说的这种小信任我感觉这个的话是我当时在看他们的这样一个用户评论的时候我觉得一个比较有趣的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叫奢杖但这个事其实我觉得是有一个延续的以前是我们跟摊主商量我虽然没商量过但是我也跟摊主建立了某一种人际关系就是脸熟认识老顾客但现在其实我们不跟摊主商量了我们直接找花呗了
是吧对对对买不起我们就直接那个用花呗先来付款甚至我们刷信用卡但是现在的信任是人和机构之间的信任对对对但以前的信任其实是非常人与人之间的呃
甚至有时候我印象中有时候报摊摊主还会把一个没有卖完的报纸然后直接送给我了他就说你拿去读吧然后我会感觉到这是一个就我们先说了几个点说到这第一就是报纸对我们的意义
可能就是在家长不让看电视的年代报纸还是一个比较高尚的一个文化消费品报刊亭对我们的意义其实不仅是去买更是逛更是看还有找钱还有报刊亭的亭主可能对我们的意义包括我去年开始也在做一些关于武汉报刊亭的一个田野然后也会发现它报刊亭有的是黄卫工他会在那个地方
我不知道您知不知道那个黄卫工的他们的这一缸工作的一个厂我不太知道他就是每一个街道他会有一个黄卫工的一个休息站然后这个里面比如说存放一些扫把存放那个一些相关的清洁的一些工具有前一点的街道他可能会配备这个休息站但是有的地方他可能没有配备这个东西没有配备这个休息站的话他们很多情况下就是在那个包刊亭附近去休息
然后跟报刊厅的摊主进行一种交流或聊天因为你不可能你工作的时间段一直在扫你扫完了之后你肯定是还没有到下班时间你得待在那里很有可能他就是和那个报刊厅摊主待在一起聊聊天然后另外他有些报刊厅的摊主那边
包含他有充电的功能他给他的手机充充电呢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所说的包括有很多的老年人他可能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就像您刚刚所说的那个例子有一些老年人他也跟那个探主关系比较好
比如说我就买一张报纸然后我把所有的报纸都在那个地方看一遍然后打发时间这个其实让我想起来了我小时候我有一个回忆模模糊糊的就是报刊亭旁边往往会有一个尤其是小区门口的报刊亭它旁边往往会有一个象棋摊下棋的人会在那
所以如果我總結一下您剛才說的那個觀點其實報刊亭它不僅僅是一個獨立的一個場所它更是連接非常不同人的一個場所它是有一個節點的一個感覺它會往外發散這裡面我們說到了環衛工人說到了可能周圍的這種老年人這個群體
其实也有一些比如说我们这个同学一块去见面还有一点我觉得特别有趣就是我们经常约到哪个点上对就有时候会说咱们就在门口那报刊亭那见报刊亭又是一个我们约的就约会的这样的一个地点所以它是一个中介的作用我能这么理解吗对
对您刚刚讲的这个点我是我想分享的另外一个我田野的一个例子就是您刚刚说到的象棋摊我们当时我带着我的学生去我们的东西湖区东西湖区相当于是一个远程区东西湖区的一个街道它保留了一个报刊亭就是他们的一个街道是有一个广场的然后他那个地方有一个报刊亭有趣的一点就是它不止一个象棋摊
就我当时去的时候他有十几个象棋坛十几个十几个象棋坛就是为非常非常多的老年人然后呢他们的非常有趣的一点是什么就是他们象棋坛他是有那个棋盘的对吧象就是象象棋是有棋盘的这些棋盘全部是报刊亭摊主他自己制作的您知道他的目的是什么吗
巨人气对巨人气然后他在那里卖报刊然后卖那个挂历然后卖水你就会发现每天就有甚至是大几十人在那个广场上面然后下象棋有的在下有的在看
然后他们比如说你下象棋就只有两个人嘛那其他的人呢有可能就去他旁边那个地方买张报纸啊喝口水啊他其实就是一个我们所说的做生意的场景然后我们当时跟那个那个摊主也沟通过他九几年就开始做这件事情了然后一直做到现在他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好像是零几年的时候他有一辆车过去的时候他把他的报刊亭撞坏了
他又在那个原址上面要重建了他的这个报刊亭然后他的这个一个我们所说的他不仅仅只是说报刊的售卖他其实就形成了一个社区的一个文化活动中心就是我们所说的下象棋的这样一个活动他还成为了他们街道去公众号去宣传的一个对象这其实就是一个露天的老年活动中心对露天老年活动中心因为他
现在买报纸的基本上就是老年的消费者所以说它聚拢了这么多人所以说相当于按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它起码有流量对吧
流量过来了这就是流量对这是人流量它可能跟网络流量还有一点差别但是逻辑我觉得是一样的流量大了之后他有可能才会买他的报纸买他的水买他的挂历这个是我觉得我当时做前夜的时候非常有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这样一个探阻我接着你继续往下聊一什么事我觉得尤其是报刊亭这样的场所它往往服务的就是街坊
邻居其实过路人那都是随缘卖一点主要的稳定客户可能就是周围住的那一群人所以这让我想起来了一个研究者叫泽里泽是我自己很喜欢的一个研究者他就说了一个观点他说经济关系跟亲密关系往往是杂肉在一起的
很多时候我们卖东西首先要建立的不是经济关系就买卖关系我们先要建立的是亲密关系咱们是朋友是哥们是熟人
这种现象在小区内的这种商业的活动当中非常的常见比如我印象非常深我们家小区里面有两个卖菜的小店我就喜欢去这个店买我不喜欢去那个店买距离差不多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店的老板见着我的时候他就乐然后见着我的时候他会跟我打招呼然后问问我最近的情况
甚至说这两天怎么没看到你你推孩子下来我说孩子放姥姥那去了可能就这一句话我们发现他对我的就是有点知根知底的那个意思就他可能不知道我叫什么名字什么工作但是他总能聊几句他所形成的是一个这种亲密空间
我觉得我跟报刊亭的老板或这些大爷大妈跟报刊亭的老板其实形成的也是这样的一个已经超出了商业的这个关系范畴的这种我不知道该怎么命名他或许您的下一篇论文可以做一个命名就是他这样一种非常奇妙的亲密关系并且最后这个亲密关系又可以反补到他们的商业活动当中能让他多买几张报纸让他的生意兴隆一点这其实是非常接地气的那种社区内的
但是我有一个特别好奇的地方就是刚才咱们说了这么多故事我其实挺吃惊的一件事其实不是您这篇论文的因为您这篇论文基本做的是一个内容分析对但是我后来我知道您不仅是在做内容分析您还带着自己的学生去走访武汉的报刊亭就是一个更漫长的田野的一个过程您怎么会想到因为我也是做田野研究的对
我可能想不到我要去把报刊亭作为我的这样的一个研究对象然后他的这个初衷是什么呢或者这个想法是怎么来的呢可能
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我们所说的某一个城市空间他如果能够去做这样一个研究的话他肯定是有不同的群体对于他这样一个城市空间他会有一种抗争当时报刊亭其实报刊亭的拆除是一个全国范围内的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的话杭州亚运会的时候
它可能需要去拆掉一些报刊亭,然后就是我们所说的维持适容适貌这个角度。然后另外一个方面的话,因为我自己是做城市传播研究的,所以说我会关注到一个城市公共空间当中的一些变化,我觉得报刊亭的拆除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然后选武汉的原因,当然一方面是我们所说的距离比较近嘛,对吧?
做一个全国性的田野那可能所花的时间成本就会更大但是我说先从武汉路走但是我比如说我去北京出差或者说去上海出差的时候我也会观察一些北京上海的包刊亭但是武汉的包刊亭的一个大面积拆除了我们所说的纸媒消亡这样一个原因
也是因为当时 19 年时候军运会它也是涉及到我们所说的世容世貌的这样一个改变所以说你如果以这个议题为契机的话它其实是有很多的可以去讨论的一些矛盾在里面的比如说城市的一种现代性的一种发展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建更多的高楼大厦然后要变得更加的我们所说的干净清洁然后规整
另一个角度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你可能以城市包看厅代表的是一种小空间城市现代性它可能追求的是一种大空间的现代化然后高楼大厦摩天大楼
那我为了保证整齐的话那我只能把那些光线铃拆除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街道的整齐但是你这样做的话会造成什么呢就是有一些小空间就是我们说城市的一些微空间它里面的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其实是会让他们受到一些变化
比如说老年人他可能希望在附近能够找到一种买包子的地方因为有些老年人他可能就是不习惯去看智能手机
去了解信息他就是希望去读报纸他就每天早上可能出去三个步晨练晨练完了之后去报刊亭附近的报刊亭然后买张报纸回家可能是成为了他的一种惯习当然你城市的发展可能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我们所说的 GDP 为了经济的增长为了能够吸引来更多的外来人口
然后为了城市更整洁然后更环保它的绿化程度更高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可能牺牲掉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的原真性对吧有些城市里面的一些带有历史感带有一种地方性的这样一个小的地点它可能就牺牲掉了
我觉得我可以给您反馈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我们经常会说一个词叫做 social reading 就是社交性阅读这事其实大家一点都不陌生比如说微信读出那个 APP 里面你会发现你这样能看到别人画的线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看到别人的批注这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 social reading 社交阅读
但是报刊亭特别重要一点是它聚拢了一大堆的大爷大妈他们经常会读着读着跟别人说你看出这事了对对对它是具有这个社交性的这是一个我想跟您反馈我的想法另外一个您提到了那个城市空间的原真性我有这样的一个感觉比如说咱们这个中国的国内的大学其实都在很多大学都在建新的校区
这个校区往往是不在城市中心的因为最初的设计中比如在北京清北人大其实就是在非常核心的商业区域里面比如说在上海复旦什么的这些学校其实也都是相对来讲城区然后这些学校就开始纷纷的往外搬迁在搬迁的过程中我会感到特别有意思的一点就是比如说举个例子吧
我之前读博士的时候写论文写不下去了您知道我干了件什么事吗我买了一张火车票去南京了
然后我在南京大学里写换一个环境换个环境而且南京大学出门就是先锋书店然后我天天写累了就在南京大学里转悠南京大学的校园是独一无二的我觉得是具有所谓原真性的它是具有历史感的但是后来南京大学搬到了仙林校区
新宁校区就是非常之高度功能性它相比老校区我觉得有好处第一更宽敞了第二更干净整洁了然后你会发现一切都更现代化了但是它的历史感可能还是要留在那个老的校区而我只是拿南京大学举个例子其实全国很多很多这样的大学已搬到了新的地方就是它注重的是大的东西就是
就您说的那种大空间或大的这种摩天大楼啊或者高楼大厦啊但它那个小的历史性的东西它是搬不走的对所以报刊亭消失了之后可能改变的不仅是就我们说买报纸不方便了这事其实对大家没什么伤害因为大家不买了
但是可能不买了那就不足了更大的伤害其实或者说更大我们失去的东西吧说的中性一点是人与人之间连接的方式所以我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您有没有在天气中观察到比如我一个一个来问第一个是那些卖报纸的老板们他们去哪了
谈到卖报纸的老板这个问题的话我们得去了解一下卖报纸的老板他是哪些人他们很多情况下是当时九几年的时候那个那一轮下岗潮里面下岗的这样一些工人哦
这些下岗的工人他们下岗之后他们没有一些维生的一种手段了所以说他们就去做报刊亭的摊主这个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多的需要太多的技能的他不像我们所说的纺织工或者说什么其他的这样一些工种这个是我们所说这样一批人那么他们去哪了的话我觉得
有的要么就是家境比较殷实的就是你不能把包康厅的摊主直接对应为他们就是一个生活很贫困
或者说他们就是城市里面的穷人不能完全挂脱这个等号对他们很有可能就是做这件事情就是他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你像我去了解的有一个房汉令的摊主其实他每个月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他就可以我们所说的把这个时间打发掉而且他这个相比于比如说去当保安或者说去当皇上公来说的话这个工作没有那么枯燥
对吧他起码可以站在一个城市一个比较开放性的空间里面去观察去看人来人往然后和人接触但是你像保安的话他很多情况下在那个保安的那个亭子里面
比如说开个门就开个我们所谓小区的门做这种事情的话它可能更加枯燥一些这个的话我觉得我自己做田野反正观察到了一点就是你不能把它等价的看作是非常穷的人因为他们现在在做包干亭的就是据我们这样一个田野的观察据我们的了解它其实收入没有那么高
我能不能这样分析这事啊就现在还干的很多是不缺钱的也不能说不缺钱吧就不那么缺钱不是说那个我就指望这个月赚的钱然后来供我的生存就是不能把这个首先第一这事发不了财第二呢这个事也打
达不到一个城市中产的收入对对对但是呢他可能一方面他本身的对于钱的欲望没有那么那么大对对或者他想要一种更闲云野鹤的生活因为相比保安来讲这个报刊亭的亭主他至少没人管着他对对对对吧这个他自由对对
而且还能去跟别人聊聊天我觉得这是也就是他们但是我相信也有一些这样的爆宽停住可能是现在已经倒了的对对就是已经离开的他们可能的生存压力会更大一点他们发现挣不着钱人家肯定得走人家没有这个能力或者没有时间在您这耗着这些人你有没有思考或者观察过他们会去哪儿这种社会流动这些人非常难去寻找
因为它关闭掉了它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且报刊亭与报刊亭摊主之间的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所以说他最多说那一家之前在做的然后那个就倒了然后就没有做了甚至他们连微信都没有留所以说我们是不太能够以我们的力量去找到那些就是报刊亭关了的那一些摊主
我们能做的田野就是现在还在营业的一些对我们去做这样的一些田野然后去跟他们进行一种交流我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啊就因为我也是做田野研究的可能我在某些经历上和您是有一个就是我们共同的那个路线的我们都特别好奇的是人本身就是这个人本身他的一个生命史他
他从哪来去往哪去比如说我们做那个直播研究啊我们特别好奇这些主播是以前干嘛的嗯不干主播了去哪他可能不是一个城市空间的问题了而是人的流动性的一个一个问题那除了人这个爆宽停止之外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您是否想过啊或者观察过就是这些假如是爆宽停消失了之后这些邻居的大爷大妈们
他们还有其他地方可去吗或者有没有另外一个场所可以替代这个报刊亭呢这里面我有观察到东西湖的那一家就是我说夏象棋的因为他生意兴隆嘛所以说他们那个街道的老年人中老年人都还是去那个地方然后其他的地方我觉得现在老年人去的比较多的一个是地铁站特别是在那个因为武汉的夏天非常热嘛
所以说有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他们在夏天的时候,他可能就一早上出来就去那个地铁里面乘凉了。一方面可以省钱,省电,省电费,另外一方面的话,地铁的这个空间其实还算蛮大的,相比于其他的一些空间来说的话,而且它是一种流动的,它是有变化的。
就所以说这个乘凉的一个一些就是有一些武汉的老年人他会去地铁去乘凉然后结伴而行就是一个另外一个的话现在其实每个社区它会有一个叫纳凉的就是社区有一个纳凉的这样一个地方它会提供一些其他的比如说麻将啊或者说一种起牌啊
或者说电视啊就这样一些东西然后让一些老年人去这是我们所说的去处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这些中老年人在我们就是更年轻这一代人的生活中往往是被消失的就是我们好像不太会关注他们的生活这就好比什么呢我有一个我跟我太太聊过一事就我们俩有孩子之前啊
我们就没有意识到怎么街上这么多孩子然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就说怎么这么多孩子因为我们关注这事了就是因为自己有了那同样道理可能在我们还年轻的时候我们就不太会关注这个城市中的老年人他们的一些社交生活
我们是认为他们是琐碎的不重要的但恰恰是这些可能被我们消失的人他们其实是对这个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城市的空间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可能在我们看起来的一些变化对他们的生活其实又是影响巨大的
其实我们再往后聊啊从这个爆判亭其实就聊到就是城市空间因为我看您的论文里是不是引了那个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这一系列的书在这个城市地理学当中是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我可以给您补充一本我自己读过一本小书没有那么厚我想您肯定也读过就是威廉怀特的有一本书叫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这应该是我大学时候读的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其实是用的观察的方法就在一个地方弄几个摄像头然后来去观察一个广场上面的人来人往谁会坐哪个位置那椅子是怎么设计的我觉得他那个当时给我看的震撼非常非常大就是原来我们城市设计当中的很多我们根本不会在乎的事比如椅子该有多长就是这种事其实是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交生活的
您会有什么样的这方面的观察吗不管是爆肝亭还是其他的城市的空间的设计您刚刚提到那个雅各布斯的那个美国大城市的死雨声那本书它写作的背景就是当时美国大兴土木然后修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然后导致了一些我们所说的城市的一种人行道
小街区街心公园就大量丧失了所以说雅各布斯他的这样一个写作的诉求其实是希望就是在我们大型土木的这个反面就是要保留一些我们所说的城市里面的小空间小街道小的街心公园
反正因为我在北京也读了几年书所以说我在北京也观察我们所说的中关村那一片
其实是对于行人其实是不太友好的它基本上都是我们所说的科技公司然后高楼林立然后这些科技公司他们的这样一个大门都是那种类似于五星级酒店这样一个非常高档的写字楼的这种形式那么如果你的这样一个片区如果都是这样的房子的话路人他其实是不太愿意在这边去行走的
因为人的行走就像我们所说的本亚明在工廊街计划里面那本书里他那才不是一本书相当于是一个研究计划他在那个计划里面他其实谈到了人会行走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在行走的过程当中他可以观察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说一些不同的商铺不同的一些琳琅满目的商品
然后各种各样的一些比较奇特的景观这种街道的分布是利于人们去行走的那么如果说像中关村那样都是写字楼的这种形式它其实更多情况下它是一个工作地点它从家到了这个工作地点然后就上去就放工了它其实是不太支持或者说它是不太方便人们去停留的
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下班打卡,马上回家。其实这我感受也特别明显,行走是为了什么?比如说您说的中关村,行走是为了到达另外一个场所。行走本身是我们不喜欢的,想要避免的,又不得不去做的。所以说它是一个纯工具性的,就是你迫于无奈。
然后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关注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别被车撞着嗯对是吧就是你得保证安全所以你的所有的注意力其实是我如何能够安全的达到快速的达到下面一个空间那可能我走在北京的胡同里面首先我我作为一个北京的土著啊我得先跟大家科普一下北京的胡同已经没剩多少了
西单那点胡同还是比较有些还是比较真实的北京的胡同但是来北京旅游的朋友们就经常喜欢去南罗古巷那个不是北京的胡同那个是纯纯的纺织品因为北京真正的胡同其实是有些脏乱差的没那么整洁的没那么现代化的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胡同里长大的所以我在西单的某些角落里我能看到熟悉的
有点脏乱差的但是让我有情感的投射那些地方但是在南罗古巷我只会觉得我在的是北京吗就是有一种甚至还有一点就是你把南罗古巷去直接假如说我们打个比方吧你给它直接搬起来你给移植到任何一个城市里面其实都不违和就是小世界对对对它就是一个网红景点对
但是他不具有真正的北京的如果各位想要来北京看北京的话男主偶像是可能你要打卡但是那真的不是真正就是以前北京那个样子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就是那可能会有一些人会反对雅各布斯这样的说法说你是一种怀香病啊就是你是反对现代化的就是你是阻碍我们这种现代化的进程啊
你有听到过这样类似的一些争论吗?对,是有这样的争论,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现代性和城市原则性的这样一个矛盾,但是我这里面想提供的一个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城市是属于所有人的城市,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说属于那些有钱阶级或者说属于那些年轻人的城市。
因为城市的居住者他的这样一个年龄分布肯定是我们所说的正台分布的就是各个年龄阶段肯定都有那你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能说把所有的城市都做成只适合年轻人工作的这样一个场所或者说做成只适合
为 GDP 论就是经济增长的这样一个场所我觉得它其实是应该更多样化之前我是做城市形象研究的城市形象研究里面它其实讲了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的千篇一律
你如果,你相当于建高楼大厦,建这样一个各种各样的楼房,就是高层的写字楼,它其实是迎合我们所说的一种现代性的一种方式,但是另一个层面它其实也是我们所说的地方性消亡的一种方式,因为你城市的我们所说核心区的面积或者核心区的这样一个区块它是有限的,
你如果把这个核心区的区块做成了高楼大厦那必然它有一个点就是它是不是拆掉了老的建筑是不是拆掉了老的房子那这些曾经在这些老建筑老房子里面生活的甚至是长大的这样一些人也牺牲掉了他们的这样一个居所他们并不是说你把我这个房子拆了
你给我建一个新的这样一个房子可能对于我们大部分人心来说这个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可能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就可能是他长大的地方对吧他长大的这样一个地方然后他可能甚至是有可能是他的祖宅你把他的祖宅挖了把他一个我们所说的根挖了对吧那可能对于一些老一辈的人来说他可能
他自己生活的环境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然后你把它移到一个就是像我们所说的他肯定不是原地去重建的你像我们就是搬迁你像
我自己了解到的我自己我家里也有很多这种因为房子拆掉然后搬迁的这样一个经历基本上就是越搬越远对吧也一样对我觉得大城市都是一样的你可能你原先的老宅或者说你自己最早的房子可能是在二环那你拆掉
然后他跟你比如说给你一个政策房或者说一个环境房他肯定就要到三环了对吧这个就是话那就涉及到一个什么点呢其实特别是我跟我们家里人的一个交流他们其实不太愿意就是武汉的话他的组成就在三环
他们不太愿意他宁愿比如说家里房子小一点他们也不太愿意搬到三环以外这个其实我跟您说在大概 05 06 年的时候然后我们家有一个房子拆迁我是北京人嘛就很多人都羡慕说你北京人而且我们家的房子是在二环内以前我住那个地儿骑自行车去王府井 15 分钟就非常非常近然后说你们家拆迁了拿了多少钱然后是不是报复了
然后其实拆迁之后可以买房拆迁款啊当时我爸妈算了一下可以在北京的四环外买一个房那个地方叫做益庄其实发展还可以但当时不行都是大荒地啊然后我爸妈就有一个坚持就是我们是二环内住着的怎么能出去呢对吧于是就把那个钱呢我现在我觉得我爸都毁得肠子轻了他给存起来了哈哈哈哈
然后现在在北京连个厕所都买不了所以这是我印象中非常深的就是老北京那些住在一环二环里的那些人啊他不愿意往外搬对就能不往外搬就不往外搬我觉得他们其实捍卫的其实都不是说表面上四环就一定比二环差吗不是我觉得捍卫的就是一种城市空间中的那种附近感
对对对就他附近的那些东西我印象非常深我奶奶在搬迁之后啊从平房到了楼房咱们客观的来讲卫生条件好多了对对对小区环境好多了但是我奶奶当时在世的时候她很不开心就她就不愿意搬因为她突然发现周围的老邻居不见了周围的她熟悉的那个乘凉的大树底下一块聊天的那个地儿没了
然后他要重新去寻找他的附近但是在重新寻找的过程中
当我奶奶也认识了一些跟他一样的经历的老年人他们在重新组合在一起但那个转变的过程我觉得对于老年人来讲是有点残酷我觉得是残酷的对我觉得有点残酷的我一直在想用什么词来去表达我觉得说的直白一些是残酷的因为很多老年人会有一个尤其是比较坚持的老年人他们经常有一句话可能在电视剧里咱也听到过就是我死也死在这儿
就是我是不能搬的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我觉得城市空间的改造听您这么说给我一个启发它就是一个权利过程就是屁股坐在不同地方的人他是有不同的
利益诉求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利益诉求那城市的规划者也有他的利益诉求那我们需要追求 GDP 的人也有他的利益诉求但是并不是说谁的利益诉求可以完全的压制其他人那这里面可能就是一个妥协所以我觉得黄老师咱们今天聊也不是那种怀乡病偏就是城市别发展了就必须得保留而是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尽可能的考虑到所有人的这个
而这些诉求咱别说考虑到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的诉求了就连了解他们的诉求其实都是一个奢侈品而且这种老年人的在乎在某些极端的场景下其实是被年轻人所嘲笑的我给您举个例子网上经常会有那些动图讲的什么呢就是农村的老太太互相在那传闲话
哦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对 但是其实如果我觉得贊研研学 或者田野研 我觉得特是我们是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比有是
当年轻人的梦想是占领这个世界的时候其实老年人是守住他的附近就是不太一样的就是我印象中我的外公但是北京叫老爷我们住胡同里的时候我老爷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把他的藤椅给搬到门口坐在上面我就说我说外边你坐着干嘛呀在家里坐着喝个茶多舒服呀看个电视
其实我慢慢明白了他坐在外面是为了和别人相遇因为在家里你遇不见这些人他在等他在等邻居路过的时候聊几句天
说你那个见着另外一个老大爷过去了我老爷就问一句说你孙子怎么这几天没来啊哎呀学习忙快期末考试了就这几句话其实是他就掌握了这个附近这个附近其实就是他的世界还有一个我老爷特别热心的一件事是干嘛呢给人指路哦
这是这件事情是年轻人有时候都我都做不到的对对您别看我做我住在这儿我其实不熟因为我除了在这睡觉其实我很少出去逛但是我老爷呢对于整个胡同乃至于以这个他的中心往外发散的三四公里他其实了如指掌甚至我觉得他这辈子就是我有些老年人他这辈子其实都没怎么旅游过
他就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完成了他的一生以前我的姥姥姥爷在世的时候我经常有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带他们出去旅游他们不喜欢旅游对我说你有没有看过大海你有没有这个出过国你有没有看过大街上全都是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人我说那个世界是非常大的你们要去看看但是其实我不懂他们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兴趣
因为他们最在乎的是附近的那一点东西但我不是说所有老年人可能都不想但是我觉得我的姥姥姥爷他们一直很抗拒这个事因为他觉得最安稳的
最过日子的最让他们心情舒畅的是在附近和他们的哥们儿闺蜜能够每天相见这个事儿其实才是最重要的这可能就是年轻人跟老年人之间一些需求的一些就是我们可以叫做 mismatch 就那种呃
他没有办法去完全的搭配上这就好比我们之前老说一个词叫数字反补就年轻人要反补那天我看了另外一篇英文论文我觉得特逗他说的就是在老年人的需求和年轻人提供的满足之间是有 mismatch 的对
就是有完全不需要你来反补他有的需要你反补不上他不需要的时候你愣给他就教他就是因为我们经常会拿我们的需求会认为是这个世界上其他人一定有的需求就像是我们想搬楼房我们会跟老年人说搬楼房不好吗你为什么就拒绝这事呢
比如我们说那个一个报刊亭它被拆掉了那这城市干净点整洁点不好吗或者说谁还去买买买报纸呢这些人其实已经没有他的那个社会价值了那是没有对你的价值了对而不是没有他的社会价值
我觉得这是一点那您刚才谈到了我慢慢其实越聊越多啊从报刊亭您的田野您的论文聊到了城市空间我觉得从如果听众朋友们你听完我和黄老师这段聊天我们再去看向彪老师所讲的附近这个词的时候会发现它不是一个无水之鱼不是一个突然冒出来的东西
我一直认为向彪老师提附近这个词背后其实有一大群的思想家就是不管是城市地理的研究者社会学的研究者对甚至政治学的研究者站在他后面来让他凝练出了这两个看似轻飘飘的看似非常拥长的两个字但他其实背后是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的我们说的老年人您就是年轻人在丧失自己的附近吗对
向彪老师我第一次接触附近这个词是看十三腰向彪老师在访谈里面然后他所提到的其实就是你把它总结成八个字就是我们所说叫放下手机寻找附近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一种经历就是像菜市场这个地方我们年轻人基本上不会去甚至是有些菜市场都已经没了
我们最多比如说我们年轻人去买一个菜的话可能去超市对吧去那种比较大型的商超他可能有一些卖蔬菜的这可能是我们去如果就是除了去网购之外网购菜之外那我们可能会去买菜的地点但是大部分的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喜欢去的是菜市场因为菜市场它更加有烟火气比如说这个菜饭那个菜饭
这个菜可能就是他家里种出来的对吧他直接带过来你在超市去买菜的话相当于每一个菜它其实是摆在超市的货架上标准化它不属于任何的售货员对吧它售货员它有可能是管一个片区还有一点就是在超市里是没有办法讨价还价的
对吧这个很你不能结账的时候你跟那个销售员说给我打个折就是讨价还价就是您说的人情对人情在中国的商业交易当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所以之前我看过一个文献说为什么 eBay 和阿里巴巴早期的争夺当中 eBay 最后失败了呢他说其中一个原因是阿里巴巴当时推出了淘宝当时推出了阿里旺旺对阿里旺旺对阿里旺旺中有一个东西叫做亲就是他管这叫亲然后里面还能说包个油呗亲然后他是有一个讨价还价的这个东西是中国人的人际观念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就是
它其实涉及到的是什么呢你这还是这一个层面就是我们说买菜你可能去超市另外一个层面是什么呢你甚至是不买菜了甚至是不做菜了你直接点外卖对吧这个年轻人肯定是我觉得我跟我家里人最大的代高像我妈经常会说我你吃外卖就是非常垃圾食品或者说什么的你
不健康或者什么样的它相当于你外卖其实和对于老一辈人来说的话你外卖其实就是等同于一个垃圾食品或者说不健康它划等号的但是这个其实是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它的素质生活带给我们的便利因为你买菜做菜洗碗
其实是一个非常浪费时间的一项工序那么你有了外卖的话你可能你这个时间全部节约起来了对于我们所说以附近这样作为一个地标来说的话你如果外卖点多了那你下馆子的机会减少你去菜市场的机会减少你去超市买菜的机会减少对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化生活带给我们的另外一个也很重要的一点比如说网购
网购因为这样一种工作他把衣服送到你的家里然后他退的时候也可以上门来收其实你完全不用出门你买衣服需要出门吗根本不需要出门但是你如果换做以前买衣服的话那你不仅要出门
而且你在商场里面要走很多的路还要费很多的口舌对吧就是如果我们把这些所有的事情都转化为我们要效率优先的话那基本上我们这样一些附近的生活或者说去寻找附近的这样一种渠道全部就丧失了然后我们的一些日常生活方式都完全数字化了或者说媒介化了它导致了我们不愿意出门就说白了就是不愿意出门
这里面我觉得还有几个层次,我觉得分的应该很有意思第一个您说的是我们不愿意出门了,所以我们在网上买完衣服然后不合适就退我可以在这个层次给您补充一个我知道的业界的信息因为我是做直播研究的电商直播的团队如果是卖衣服的,退货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六到七十
这是一个我当时我听到之后我说你们怎么活下去啊他说董老师放心我们活的还挺好的他们还是可以赚的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最稳定赚钱的甚至我觉得是物流对
对对对物流他们其实还转的挺稳定的这是一个层次我们不愿意出门了第一个层次其实讲的是数字空间是如何把我们从现实空间中给给抢走了第二个层次是数字空间反过来又殖民现实空间比如我们即使出门逛街比如去旅游的时候你发现每个城市人最多的地方叫做网红街网红打卡地
对网红打卡地所以其实你看我们在与附近想要建立接触的时候我们接触的不是那个原真性的附近我们接触的是被互联网文化和互联网逻辑所重新塑造过的那个附近每个城市几乎都要有这么一个什么网红饮品店网红餐厅甚至你会发现因为我们对于附近的渴望
反而导致了互联网的逻辑在殖民我们仅剩的那点附近比如说举个例子您去一个餐馆那可能以前我们最在乎的是什么呢第一和谁去就是能哥们之间能聊闺蜜之间能聊第二就是这菜好不好吃我们会享受那个美食但现在呢你会发现我们一进去首先这个餐馆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初步出片对对
菜好不好看好不好看所以你会发现最初的那个是什么状态就是菜一来都别给我动啊谁敢动筷子我急然后怎么办呢手机验读
现在呢是菜都没上来的时候大家干嘛呢哎来这咱们拍一张来那拍一张是吧其实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哎就是挺挺有趣的一个一个变化我这可能是第二个层次我在想我们的附近的消失但说完这两个层次之后我又想一个事我觉得可能这这个事啊没有办法去责备年轻人嗯就是因为大家过的其实挺累的对
那天有一个记者采访我说您怎么看待这个寻找附近啊或附近的丧失啊我当时就性子有点直我说寻找啥下班时候都关门了就是我们没有接触附近的时候我们要想的一件事其实是为什么没有能力接触这个附近就这个附近跟我们来讲其实越来越像平行空间这是我觉得第二个层次
最后一个层次就是我发现年轻人旅游的时候其实在旅游中越来越希望接触附近比如您举的那个菜市场的例子我给您一个我的反馈我发现很多年轻人旅游之后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喜欢逛那个城市的菜市场大家会觉得好像会在一个遥远的地方要重新找到附近这又是第三个层次非常大的一个悖论
我就聊着聊着咱可以再写一篇了就是附近的悖论我觉得这整个的一个纠结下来最后到根源上我自己一直认为我觉得理解这个事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加速就是一切都在加速的过程中
风景就变得模糊了就相当于我们在坐一辆高速列车的时候你会发现越离得我们越近的景色其实是流动越快你越看不清的但离我们越远的那个村庄反而我们能看得清楚一点
所以用这样一个隐喻来讲,附近的消失可能是一种年轻人生活的不断加速。就您说那个年轻人啊,你们要寻找附近啊,就这种话我觉得就是核不识肉迷。就您当当年轻人,您试试,您寻找不了。我这里补充一个点,其实我在论文里面其实也没有完全同意,
就是香彪老师他对于附近的理解他其实有一点点把线上和线下对立起来他就觉得线下的人际关系的这样一种维护它是一种附近然后线上的所有的生活它其实都不是附近就它里面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是成立的但是其实你可以通过一些
线上的一些社区或者说线上的一些比如说你大家共同看到一个视频然后唤起我们所说的对于过往附近的这样一种联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你智能手机或者说社交媒体它也完全是洪水猛烧因为你互联网毕竟是把不同的这样一种节点联系起来
像我这里分享一个例子当然我们这个节目是三联做的我分享这个例子也是跟三联有关的武汉我记得很清楚当时那个就是武汉的江汉路有一家叫做上海三联书店当时汪明安老师来三联书店去做了一个读书分享会然后我当时就是通过三联书店的这样一个公众号他的一个推送然后知道的然后去我们说说预约然后去听汪明安老师的这样一个推送
读书的一个分享会然后他所采取的一种方式是他用一个企业微信把我一加加了之后我发现他的这样一个书店他不仅仅是在办读书会他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其实按照我们来说的话都是在促进年轻人的附近但是他用了一种方式把大家不同的联系起来他可能就是一种我们所说的用社交媒体的一种方式
以他企业为性比如说建立一个网上的一种社群然后他会去把相同相似的爱好的一些人放在一个群里面比如说都喜欢汪明昂老师的读书会那我可能这样一个群他是一个对读书或者说对文化研究比较感兴趣的这样一个群比如说他下次再办一个类似于一个观影会的活动比如说给你放一个浪漫主义的这样一种电影
那去看这个电影的人有可能他就是这样一个社群他就是有另外一个我们所说的网络社群联系起来你像他最近办了一个活动当然我没有去啊但是我觉得也是他们三连书店办的一个活动是 City Walk 在那个汉口的老街区去游走他也是在网络上征集通过他的公众号通过他的这样一个以前的不同的社群的这样一种推送
然后把一些人带去然后他们可能会有一个专门的人找一个可能对于汉口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的这样一个人带着大家去 city walk
然后走一圈我会觉得社交媒体它其实是一个比较中心的你不能说把它和附近完全化作一个对立面因为社交媒体它的有一些功能特别是我们所说的把不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联系起来聚拢起来的这个功能其实是可以帮助这些人去由线上到线下去寻找附近的这个是我觉得我在那个我的研究当中其实想要
讲的这样一个点就是线上和线下并一定完全是对立的对这个我可以给您提供一些我的那个想法我首先我特别同意这事我说我一直认为啊这个社交媒体其实在放大某一种社会的这种生存状态而不是创造这个生存状态比如说其实是社交媒体让我们越来越忙碌吗就越来越就是跟线下离得越来越远吗我觉得不是而是我们的加速
让我们不得不寻求某一种权宜之计而互联网成为了我们的一种权宜之计是这样的一个逻辑那您说到的比如说社交媒体有可能对于线下生活的哪些辅助呢我想到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就是小红书上面的学术酒吧其实很多的学术酒吧就是通过小红书来去建立起的联系而另外一个例子其实有点远早的一个社交媒体可能现在已经被排除到了主流之外了叫豆瓣对 豆瓣您发现豆瓣由于我是 06 年就开始玩豆瓣
所有的社交面向中我感情最深的可能就是豆瓣雖然我現在已經不玩了就是又愛又恨但是我的愛在哪裡在於它非常長一段時間之內裏面的人不叫做 follow 和被 follow 的人他也不叫做粉絲和偶像他叫友鄰這裏面的關系說我有多少個友鄰在關注我
邻居的邻 朋友的有 友邻我印象中其实您说学术酒吧这事是一个多心的事吗我觉得不行在豆瓣零几年的时候它就有一个功能叫做同城然后那个同城里面就有很多线下的活动我当时读书的时候经常去就各种的读书会一拨人在一个咖啡馆里面或者说在一个不知道哪租来的一个场地在那围着一座就开始读本书
这个其实是让我非常怀念的曾经的互联网它其实很主流现在我发现通常越来越少这种活动会越来越少回过头来您说的线上和线下它从来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甚至之前一个早期研究说爱上网的人会不会线下社交就少了呢发现不是特别爱上网的人他的时间一定是占用了而他最后
最后牺牲的时间是什么呢是线下社交的时间吗其实不是而是洗澡的时间对对人家发现爱上网的人洗澡都快然后就他以前花 20 分钟洗现在 10 分钟就就洗完所以他可能并不能简单的来去想线上空间如何剥削了线下或者线下的复兴如何阻碍了线上的发展他可能并不是这样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说直播带货经常有一种论调说线上的直播带货把线下的实体产业给整个摧毁了吧但是我觉得可能只有两点第一点呢就是有线下大量的小商铺比如说烧烤店他们在通过直播带货把自己的烧烤卖的更好对
对这是一个故事另外一个故事呢我们发现直播带货其实真正改造的最大的我觉得是商场就是商场它的功能其实越来越少是卖衣服卖化妆品而是那些线上无法去替代的比如说儿童的各种的培训课对篮球课体能课然后说书法课
还有一个它越来越成为了一个人们聚会的空间所以它还有什么是不会被替代的呢就是吃饭和喝饮料的点这个您不能对着手机把直播间吃了您吃不掉您还得去商场所以现在商场红火的这些商场仅就我附近的都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吃喝多
他可能不是吃大餐比如俩人一人买杯奶茶就在这坐着了这是第一个第二种特别多的是什么呢就是少儿培训多那一般是两个家长带一个孩子去培训一个家长旁边门口坐着看着另一个家长逛逛街对这个其实是
就是并不是完全取代的关系但是一定是有一个革新替代就可能我觉得如果是我是做一个商场我现在问的问题可能不是去指责直播带货因为它改变不了你总不可能明天这直播带货没了呢而是在想我应该如何转型
商场的社会功能还是卖衣服这样一个简单的社会功能吗我觉得不是了商场可能越来越多的有可能来变成一个人们线下的附近嗯而他如何整合他这样的一个资源可能我觉得是更重要的所以谈到那个附近我自己给您一点反馈啊
对我觉得商场这个例子我也有这种感受就是现在它的很多的商场因为武汉现在开的最火的商场万象城开的这个商场和其他的商场不一样的点在于它会有一些公共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去办一些展览
我家旁边有一家商场它是永旺它会在一楼的广场里面去举办一些少儿英语大赛然后在这个比赛公司它还会请专业的裁判家长都会来坐在这里看坐在下面看另外就是我们所说过路的一些人他会看看热闹然后这相当于它一方面它形成了一种我们所说的产业链对吧
你的小孩表现的好对吧你的小孩在上面表现的好或者说得了奖那就说明他少儿培训的培训的效果好他其实另外一方面他也打了广告比如说有的人带着自己的小孩来逛商场的时候然后看他的这样一个比赛然后看着看着发现台上的这些小孩表现都非常好英语说的贼溜那我是不是也给他报一个吧
对吧这个其实就像您所说的你必不一定能够激发起消费或者促成消费的当然线上是一个场景比如说直播带货或者说淘宝或者说其他的一些电商我觉得更多我们所说的能够建立一种信任感的一种带货它可能是要有一种我们所说线下的一种真实的体验真实的感受
就像你如果说你去卖一个少儿培训的一个英语培训的一个课程你如果来直播带货去卖的话那你除非对于这个博主是要有非常非常深厚的信任感你才有可能下单你不会说你刷到一条他拍了一条短视频说我这个教小孩英语教得非常好然后你就去买这个课这不一定
你得对它建立一种非常非常强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的建立我觉得也是带有一点附近的感觉你能真正的把它当成一个可以信任的老师我说这是一种能够在线上储存消费的一种方式线下就像刚刚我讲的你在这个附近的在一个生活圈当中你去真实的体验
去感受他用一个非常充足的时间其实是在说服你来下班嗯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夏马老师的附近其实完全也可能成为一种商业战略对对对就是以前的商场制造的是远方对比如说我会告诉大家我这个商场的一楼入住了多少法国奢侈品品牌对对对我有全世界各种的全球购物之类的对对对就是全球的奢侈品都在我这我是一个高端的商场对它制造的是那种远方的想象对但现在的商场我觉得它可能真的要制造附近嗯
制造那些邻里之间的可能的连接性这个逻辑也在变化所以今天聊到这儿其实我跟黄老师从报刊亭的消失您那篇论文聊到了您田野的一个后续的研究
再聊到了城市空间再聊到了附近其实我觉得如果稍作总结的话我感觉对我印象最深或者收获最大的一点其实就是城市空间中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化其实背后都是一个不同群体之间的争夺它并不是一个仅仅物的变化而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所以在这呢我其实一直特别避免说教啊就教给大家怎么生活我觉得大家生活都不容易就有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生活而是我们做不到就您说偏让这个年轻人寻找附近去那人家工作现在找一个挺不容易的寻找着工作丢了是吧这也不能说这样的话所以我觉得更多是至少通过我们这一期跟黄老师的对谈来唤起一种认知
就那些我们认为不重要的事其实是重要的我们被忽略的事其实是应该更多被看见的我相信其实这也是学术研究的公共价值所在就是黄帝林老师说过一句话黄大师他说学术研究的价值是让那些被奉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重新被选制
去思考它的价值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我觉得黄老师这是他说的为数不多的震撼到我的话好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然后最后一个小问题黄老师你有什么今后的研究计划吗还是想继续做这个武汉这个报刊亭的田野吗报刊亭我也会接着做因为我觉得我收集了这么多材料甚至是看未来有没有可能把这个变成一本书当然这个可能是一个比较
宏大或者说遥远的这样一个想法
非常期待您的研究我也特别向我们的听众推荐黄俊老师和陈雪薇老师合作的这篇消失的报刊亭用户评论数字怀旧与记忆中的附近发表在传媒观察今年的第九期如果有兴趣的朋友也特别欢迎大家去阅读如果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要去分享的一些想法也欢迎在我们的播客底下来给我们
好各位听众再见